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114部分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11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这样。”局长点点头,“那你借不借啊?”

    “我还没下决心啊,这个项目究竟靠谱吗?”晓琴说。

    “市政府决心很大。”局长说。

    决心是一回事,能不能做成是另外一回事。晓琴年初决心很大的减肥,结果越减越肥,现在比年初还重了两斤。

    旧城重建是市政府的重点工程,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当然市政府的人最清楚。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负责基础建设的副市长。

    不过副市长当然不会亲自写文件,他只负责在文件上签字。最清楚的是底下真正干活的人。

    别人可能搞不清楚是谁在干活,安公子人脉广阔,还是能找出来的。反正这也算不上秘密。

    花了一点时间和钱,还有人情,晓琴找到了真正负责这个项目的人,约了出来单独谈。

    “聂处长你好。”晓琴说。

第一五五章 始作俑者() 
聂处长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人,戴着塑料框架的眼镜,穿着半新不旧的衬衫和西裤,鞋子擦得很亮,款式却很普通,仿佛就是一个普通上班族。

    不过他其实是市政府里最能干的人,也许没有之一。旧城重建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是他一手一脚推动的。

    虽然说聂处长的名字不会出现在旧城重建项目的任何一处,但这的确是他的项目。

    “晓小姐。”聂处长和晓琴握了握手,“找我有什么事吗?”

    大家都心知肚明什么事,可还是要走一下程序。聂处长这种人没毕业就混学生会,毕业了立即就考了公务员,在政府里浸淫了一辈子,官僚作风彻底融入到血脉里面。

    “我想请教一下旧城改造的事。”晓琴说。

    “是三旧改造。”聂处长说。

    所谓的三旧改造,指的是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因为拆迁太难搞,所以地产商们倾向于在不用拆迁的地方建房子。

    结果就是现代化小区东一块西一块,给规划带来很多难题。

    人越集中,学校医院水电下水道越好布置,这么散乱,到处都要配齐整套,浪费很多钱。

    而那些老旧城区还在不停的耗费社会资源,对政府来说负担很重,却又没什么产出,还容易藏污纳垢,损害市容市貌,连累周围地价。

    所以要进行三旧改造,把那些已经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重建成现代化城区,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能让城区更加美观,人民生活更加方便。

    而且还不用新批各种商业住宅用地,简直就是一本万利。

    本来的计划很小,也就是三五栋楼这种规模,是聂处长一力主张变成这种超大范围的规划。

    “为什么要规划这么大的重建呢?拆迁很麻烦的吧?”晓琴说。

    “拆迁的确会比较麻烦,可是不这样不行。”聂处长说,“做个三五栋楼几千平米这种的确比较容易操作,可是改了也没用。”

    “没用?”晓琴问,“怎么会没用呢?”

    “旧城区改造的关键,是重新设计道路水电管道煤气下水道等等基础设施,这必须大范围重建才行。”聂处长说。

    “小范围不行吗?”晓琴说。

    “当然不行,小范围的话只能在现有条件下修修补补,效果有限。而且还会牵扯大量的精力,消耗人力物力。”聂处长说。

    “时间也会拖得很长?”晓琴说。

    “没错,时间越长,拆迁越难。人的胃口越大,只要有一个钉子户,整个地区都没法子拆。”聂处长说。

    “这么大范围钉子户肯定会有的吧。”晓琴说。

    “小项目,一两个钉子户,太扎眼。大项目,对付钉子户就容易多了。三旧改造本来就可以走简易程序的,只要周围同意拆迁的人打到一定比例,就可以强拆了。”聂处长说。

    而且周围都拆了,钉子户想要坚持下去也不容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房子说没就没了。不过这个就不必细说。

    “这么大的项目,适合的公司不多吧?”晓琴说,“你们有没有内定由谁来做呢?”

    “这个真没有,因为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赚钱。”聂处长说。

    “你也不知道的啊?”晓琴有些惊奇。

    “这么大的旧城改造项目,以前从未有过。大家心里都没有底,怎么知道能不能赚钱。”聂处长说。

    “要是有领导支持,应该能赚的吧。”晓琴说。

    旧城改造项目,如果地产商什么都自己搞,那支出巨大,没什么可能赚钱。

    但要是不管公共设施,道路水电下水道都是政府弄好,地产商只管建楼的话,那很容易就能赚钱了。

    要是上头默许,使出各种手段强拆,便宜把地拿下来,那就更加赚钱了。

    聂处长当然知道晓琴说什么,摇摇头,“我们政府没钱的,很多事情要靠地产商自己来弄。就算有领导支持,领导也变不出钱来。”

    道路水电下水道什么都要钱,政府顶多解决一部分,大部分还要靠开发商自筹资金。顶多建成以后移交给政府保养,不用持续出钱。

    “至少拆迁的时候可以容易点吧。”晓琴说。

    “以前可以,现在真不行,要是出了事,造成舆情,谁都扛不出。”聂处长说。

    “听你这么说,简直好像在坑人一样。”晓琴说。

    “怎么叫坑人呢,这么大块地呢,能建多少商业大楼和住宅啊,平时这些地要是分开拍卖,都可以叫地王。”聂处长说。

    就龙津这么个小地方,还地王呢。晓琴也真不是看不起龙津,实在是和省城没得比。

    省城市中心的地方能叫地王,龙津市中心的也叫地王?龙津市中心的地价还不如省城边角呢。

    “我听说米嘉米老板在筹资打算投标了。”晓琴终于问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

    “我也听说了,这是好事。”聂处长说,“投标的公司越多越好,声势越大越好。”

    “可是米老板好像很有把握一样。”晓琴说,“他是不是已经得到领导的支持了?”

    “这个我没听说,应该也不可能。能投标这么大项目的,谁不是根基深厚,全力支持一个新人独占项目?没谁敢开这个口。”聂处长说。

    想一想也是,要说什么产业和政府绑定最深,房地产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做房地产天生就是要和政府各个部门打交道的。

    要是哪一个房地产公司没有几个领导撑腰,那绝对做不大,顶天做点一两栋楼的名副其实的小区。

    “那有没有可能米老板掌握了什么独门秘籍,肯定能中标呢?”晓琴说。

    所谓的独门秘籍,当然就是事先知道政府最注重什么指标,然后根据指标设计标书。简单地说,就是考试作弊,直接把答案抄上去。

    “我们这个旧城改造,是要综合考量的,并不只是单一指标。”聂处长说。

    “所以呢?”晓琴没听懂。

    “各个领导有不同的关注点。”聂处长说。

    有些领导关注基础设施,有些领导关注gdp,有些领导关注脱贫人口。并没有一个方案可以包打天下。

    “你的意思是说领导们自己还没有统合意见。”晓琴说。

    “我可没有这么说。”聂处长急忙否认。

    否认也没用,其实就是这个意思。绕来绕去,又绕回来了。米嘉还是在骗钱?

    不对,米嘉是掌握了连聂处长都不知道的王牌,就好像他买下山边路的烂尾楼一样!

    那时候谁都不知道山边路的烂尾楼下面有个矿坑,只有米嘉知道。所以米嘉能够低价买下烂尾楼,然后高价卖给刘东。

    这一系列操作然人眼花缭乱,究其根本,就是米嘉掌握了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

    这一次肯定也一样,米嘉掌握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可以让他拿下旧城改造项目,可以让他赚大钱。

    那么究竟是什么信息呢?总不可能旧城底下有个巨大无比的矿坑,旧城那么多楼全都是危楼。

    旧城改造,最大的拦路虎一是资金,二是拆迁。这两件事又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只要有充足的资金,赔偿到位,拆迁就可以十分顺利。拆迁做成了,项目当然也就成了。

    米嘉通过分割合作的方式,冻结了大量资金,掀起了巨大的声势。这些资金不但可以充实米嘉的账户,更重要的是,让其他想要投标的公司无法获得相应的资金。

    没有资金,也就没法子投标,只有米嘉一个人能投标,当然胜券在握。

    那些大地产公司当然可以从外地调集资金过来,可从外地调钱,资金使用成本会很高。没有地产公司会对一个无法赚钱的项目感兴趣。

    不对,还不止这么简单。

    晓琴想到了一个可能性——米嘉这么大张旗鼓的吸收合作者,把每一栋楼都给标上价格,其实还有更重要的目的。

    那就是告诉那些要被拆迁的人,你们的房子已经被我盯上了,价格已经标出来了,能够赚多少钱都可以算出来了。

    要是你们答应的拆迁价格低了,那你们就是吃了大亏!

    那些要被拆迁的人个个都会坚守立场,开价都会强硬无比。谁来劝都不好使。

    这种情况,其他地产公司是干不了旧城重建项目的,只有米嘉这个始作俑者能干。

    只剩下米嘉一个人投标,他就可以随便指定投标条件,获取巨额利润!

    对那些投了钱的合作者,他可以说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以前答应你的条件没法子做了,政府出了文件,你看是退钱呢还是改一改合作方法?

    这个政府文件自然是米嘉让开的,政府为了让旧城改造的项目顺利实施,只能米嘉说什么听什么,反正坑的不是政府的钱。

    政府行为从来都是不可抗力得一种,合作者都没法子怪米嘉,只能接受现实。

    不论选退钱还是选改合作方式,米嘉都无所谓,反正项目他已经拿到手了。

    至于拆迁,那更容易解决。

第一五六章 五十亿() 
只要米嘉放出风声,说项目失败了,米嘉都给人退钱了,不拆迁了,拆迁区的房价就会一落千丈。

    然后米嘉就可以用不同公司不同人的名义偷偷购买拆迁区的房产,等收得差不多了再重启项目,很容易就能把剩下的人都给清除掉。

    拿到了项目,完成了拆迁,之后就是一片坦途,项目再无难点,坐在家里等收钱就行。

    其他合作伙伴能说什么?只能佩服米嘉百折不挠咸鱼翻身终于把项目搞成了,谁还敢提最开始米嘉答应他们的条件。

    就算有人发现了真相,一切都是米嘉的设计,可这时候米嘉有钱有势,有点流言蜚语很正常,谁还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呢。

    米嘉做重建项目的方法,不是开出比别人更好的条件,而是毒害项目环境,让别人都没法子做,只能米嘉做。

    果然是少年英才,心狠手辣,出招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想明白了米嘉的做事方法,晓琴只觉得浑身畅快,好像高考的时候赶在交卷之前做出了最后一道大题一样。

    再看看犹自懵懂的聂处长,晓琴有一种智商碾压的快感。其实也不是智商碾压,聂处长的能力毋庸置疑。

    只是他的眼光思维方法有局限,所以打死也想不到米嘉还能做出这么骚的操作。

    “我明白了。”晓琴点点头,“谢谢聂处长。”

    “有时候我自己也在怀疑,这个巨大的旧城重建计划,究竟能不能成功。”聂处长叹了口气说。

    “你放心吧聂处长,一定能成功的。”晓琴说。

    米嘉已经找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只要按照米嘉的方向走下去,就能在这个项目上赚大钱。

    当然了,走到最后得不一定是米嘉,也许是别人,也许是晓琴。

    告别了聂处长,晓琴立即回到省城找安公子。虽然是自己人,见安公子依然要等安公子有空才行。

    想起来也真是可笑,以前要见安公子的人,都是晓琴给安排的时间,现在轮到她被人安排了。

    等了两个多小时,安公子终于有了时间,晓琴进去,熟悉的位置已经被人占据,她只能坐在安公子对面。

    新一批的私人秘书也是四人,分别叫梅兰竹菊,乃是从好几十人中精选出来的。当年晓琴也走过这么一遭。

    “安公子。”晓琴站得笔直,就好像以前一样。

    “你坐下说话吧,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安公子说,“以后你是ceo总经理,不能和以前做秘书的时候一样。”

    “我宁愿一辈子做您的秘书。”晓琴表演了一番真心诚意。

    对面的小梅对着晓琴撇撇嘴,似乎很不以为然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