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168部分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16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一要是出了事,从上到下都要倒霉,所以只能找省五建这样的名牌建筑公司,至少求个心安。

    就好像手机买苹果一样,要是买其他手机发现不合心意,那就是钱没花到位,要是连苹果都不行,那就没办法了。

    “省五建的电话是多少?”米嘉问。

    “你要他们什么部门的电话?直接找总经理马?”张之问。

    “总经理就总经理吧。”米嘉说,“想找他们做这个项目。”

    “我们不能直接找省五建的。”张之提醒米嘉,“我们给政府的标书上规定了,找建筑公司必须招标。”

    这是为了防止地产公司私相授受,吧项目承包给自家的关联公司,虚报利润,降低质量——其实哪一样都防止不了。

    “我知道啊。”米嘉说,他亲自投的标书,怎么会不知道,“这都是能操作的吧。”

    “能操作,不过为什么找省五建呢?他们好贵的。”张之说。

    “贵但是质量好啊。”米嘉说。

    “我们这又不是超高层,也不是桥梁隧道,要质量这么好干什么?”张之说。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啊。”米嘉说。

    “只要是正规的建筑公司就行,给足钱和工期,不要克扣不要逼着人家大干快上,做好监理,质量都是达标的。”张之说。

    “那为什么重要工程都找省五建呢?”米嘉说。

    “他们是国营改制过来的,体制僵硬,大手大脚管了,懒得琢磨怎么少放钢筋少放水泥,按图施工就完了。”张之说。

    “这也太埋汰人家了吧。”米嘉说。

    张之扑哧一下笑了,“是真的,别的建筑公司一拿到图纸,琢磨的就是这怎么省钱那里怎么省钢筋,怎么通过监理,怎么让人看不出来。省五建的老师傅年纪大了脑子不灵光,直接按图施工,说20根钢筋就是二十根钢筋,谁来都是二十根钢筋。”

    “这不是很好吗。”米嘉说。

    “好什么啊,出价太高,投标根本中不了。”张之说。

    “重点项目都是找他们的吧。”米嘉说。

    “一年才几个重点项目,省五建多少人多少建筑队,根本吃不饱。”张之说,“现在市道本来就不好,他们价格太高了。”

    “质量也高啊。”米嘉说。

    “区别可能就是普通建筑公司盖的房子能用五十年,省五建盖的能用一百年,可那有什么用呢。”张之说。

    “怎么没用,房子产权都是七十年。五十年就坏了怎么能行,当然要住一百年。”米嘉说。

    “你见过谁住着五十年前的房子?”张之说。

    “当然有了。”米嘉说,“我们住那个毛巾厂宿舍楼就是八十年代建的,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快四十年了。”

    “拆迁了啊。”张之说。

    “要是这次拆迁没成功呢。”米嘉说。

    “这次不成功,过几年总会再来拆迁的,龙津总不能让这么大片市中心就这么破破烂烂。”张之说。

    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这一次拆迁成功了,所以大家都觉得成功是必然的,已经是水到渠成换谁都行。

    可实际上米嘉没重生那一次拆迁就失败了,还是还是一败涂地,只怕十年都不会有公司敢做拆迁。

    再说毛巾厂宿舍又不是最老的,还有七十年代建得房子呢,甚至有五六十年代的呢。

    虽然说普通建筑公司造的房子五十年之后也不一定会垮,可是漏水啊裂缝啊什么的少不了。

    米嘉这个房子就是有裂缝,加上湿气大,所以天花板长霉了,每天一早起床睁开眼睛就看着青苔霉斑,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还是严加要求!”米嘉说。

    “建筑质量好,房子又不能卖高点价,很不划算的。反正也不会有谁在一栋房子里住几十年上百年。”张之说。

    “我们做事但求无愧于心。”米嘉说。

    谁买房子不想质量好一点结实一点呢,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可能房子很快就换了。但是万一以后经济不那么好呢?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保持永远高速增长,肯定是有高峰有低谷。等到国家发展得差不过了,基础建设的速度就会降低。

    好像米国发达早,20年代大搞基建,然后发展速度慢了下来,很多地方的道路桥梁还是20年代的。

    本子是五六十年代发展最快,所以是七十年代大搞基建,现在很多设施都是七十年代留下来的。

    然后国家发展得差不多了,基础设施更新就慢了,连带着房屋都更新得慢,有很多旧房子。

    如果这些房子质量不好,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个旧城重建项目总共两千多亩,要是几十年后全崩了,的有多少人和米嘉有不共戴天之仇。

    万一里面出个重生的穿越的有异能的外星来的,发誓要把米嘉干死,那米嘉怎么办?

    还不如入一开始就建好一点呢。

    “米老板真是让人敬佩。”张之说,“旧城重建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大概五百万平米,你要是找其他公司,建筑费一平应该在1200到1300块之间,你要是找省五建呢,起码也要1500。”

    “一平三百块,五百万平米就是十五亿。”米嘉一算,眼睛都红了。

    三百块看起来很少,可是积少成多,十五亿就是一笔巨款了。

    十五亿啊,他做整个项目都不一定能赚十五亿。难怪要从建筑上省钱,原来差别这么大。

    建筑费用多支出十五亿,售价可没法子上升十五亿,就等于利润少了十五亿。

    一栋房子买多少钱,人家先看地点在看大小布局光照物业,有谁会看建筑质量呢?

    这玩意一般人又不会看,有谁买房子还去查你钢筋水泥标号用量的?就算查了,看着一堆数据,谁知道是什么回事。

    除非是建筑质量很差,差到影响使用的地步。可是碧贵苑出了名建筑质量差吧,照样有无数人买,价格也没便宜。

    “原来这个项目就赚的少,成本再上升十五亿,说不定就没得赚了。”张之说。

    “不会这么严重吧?”米嘉说。

    “你自己算。”张之说。

    米嘉一算,果然没这么严重,投标的时候建筑成本是分开算的,折合一下大约是1400块一平左右,要是1500的话呢,成本上成了一百块,五百万平米也就是五亿。

    这也是好大一笔钱,本来米嘉预计的利润也就是十几亿,一下子没了五亿,起码少了三分之一。

    “真的要1500这么贵吗?”米嘉说,“我去问问一千四能不能干得下来。”

    “他们就是出名没有性价比,要不怎么会混得现在这样。”张之说,“我以前做猎头的时候,挖过不少省五建的人呢。”

    “省五建现在不行了?”米嘉问。

    “不行了,拿不到项目,资金链紧张,下面人心浮动,新人没法子上位,老人死占着位置不退。我去挖人,只要工资到位有项目干的地方,一挖一个准。”张之说。

    “听起来好耳熟。”米嘉说。

    “经济不好,很多老企业都这样。”张之说。

    “我是说资金链紧张很耳熟,我要是找了省五建,该不会被安公子坑了吧?”米嘉说。

    安公子是个财神爷,能够从银行低息贷款,那些资金链紧张的企业一看到就恨不得扑上去拍马屁。

    “凡是做建筑这一行,就没有资金不紧张的行业。”张之说,“房地产都是让建筑公司垫资干活,干完了验收才给钱。”

第二二九章 图穷匕见() 
这个米嘉也隐约知道一点,可没想到行事这么严峻,“那不是我找谁都不靠谱?”

    找哪一家建筑公司,安公子都可以跑去开条件,然后给米嘉捣乱。

    “我们可以找很多家,不一定非要找一家。”张之说。

    “找很多家,然后随便一家被收买,项目就要出问题。”米嘉说。

    “我们吧项目分开啊,谁拖延时间就把谁换了。”张之说。

    这倒也是个办法,不过米嘉主要担心的不是拖时间,“我担心的是质量不好。”

    “那只能严格监理。”张之说。

    “我担心验收的时候没问题,过几年忽然整栋大楼塌下来。”米嘉说。

    “这个……应该不能这样的吧?”张之说。

    “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有什么不可能,比如在大楼底部的钢筋动手脚,开始的时候看不出来,过几年就断了。”米嘉说。

    只是用假冒伪劣当然不会,可是用昂贵的合金就可以做到这样的效果。甚至还可以让一栋大楼得支柱同时断裂,让大楼毫无征兆的倒下。

    “我是说建筑公司不会这么干的,他们是直接责任人。”张之说。

    “责任什么的,也不过是坐牢而已。”米嘉说。

    只要一个人拼着坐牢,就可以把米嘉一起拉入深渊。何况也不一定坐牢,比如找个已经得绝症的包工头。

    等楼塌了,人家已经死了,临死前留下遗书,说一生都没什么遗憾,只是在做旧城重建项目的时候,被米嘉逼着偷工减料,用了劣质钢筋。

    这时候楼塌了,米嘉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那怎么办?总不能找外国的施工队。”张之说。

    外国的施工队不说怎么进来,就算进来了也没有工作签证。

    米嘉正在伤脑筋,安公子已经找了省五建的总经理郭延年。

    “你知道龙津的旧城改造项目吗?”安公子问。

    “知道,我看了标书,据说有五百万平米的建筑面积。”郭延年说,“要是能那下就好了,能吃好几年呢。”

    “你已经决定要去投标了吗?”安公子说。

    “当然要去的,这么大的项目。”郭延年说。

    “可是你们价钱太贵了吧,投标没可能中的。”安公子说。

    “虽然价格贵,可是我们质量好啊。”郭延年说,“龙津很多项目都是找的我们,那边的领导对我们的印象很好呢。”

    “这又不是政府项目,米嘉是个私人老板,旧城重建是个私人项目。”安公子说。

    “总要试试,就算不能总包,做分包也可以。”郭延年说。

    “你们投标打算填什么价格?”安公子问。

    “各个地方不同啊。”郭延年说,“有的楼房建筑价格高,有的楼房建筑价格低,还有道路桥梁公共设施什么的,要求不一样,价格也不同。”

    “总体来说呢?”安公子不耐烦的说。

    “总体的话,应该是1480多块钱左右,我打算标1500。”郭延年说。

    “别人呢?”安公子问。

    “别人……可能1200,1300左右吧,其实也没比我们便宜多少。”郭延年说。

    “我问过了,人家投标价格最低的才1100,多的1200,没有1300的。”安公子说,“这可是五百万平米,一平米差300块钱那可就是十五亿了。”

    一想到这个差距,郭延年找什么借口都没用。谁会放着钱不赚呢,这可不是十五万,是十五亿。

    “安公子的意思是让我们不去投标?”郭延年问,莫非安公子安排了自己人去竞标,打算先排除竞争者?

    这也不对啊,省五建价格高,本来就没有竞争力,根本用不着让他们退出。

    “你们有降价空间吗?最低价格多少?”安公子问。

    “我得回去算一算,不过再怎么样也不可能1200,压缩成本最多到1400吧,或者1380这样。再降价,投下来也做不了。”郭延年说。

    “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安公子说。

    “除非投下来转包给别人做,要是1200的话,得吧绝大部分都转包出去,自己留下最困难那些。可甲方肯定不会让我们这么干。”郭延年说。

    总包和转包是有区别的,总包商要做哪些项目,可以转包出去的有多少,标书都要详细的写好。

    以前无法无天的时代,根本没人管总包分包,很多有门路的人随便搞个空壳公司,就可以报项目,然后转包出去。

    转包的又转包,最后转包十几层,真正干活的事三五施工队。完全没法子保证质量。

    但是现在已经不能这么干了,一旦被发现,真要抓人的。

    “如果你们用1200去投标,应该能把项目拿下来吧。”安公子说。

    “会亏本的,我们做不了。”郭延年说。

    “亏多少?”安公子问。

    郭延年踌躇了一下,“大约两三亿吧。我们还要压钱到项目里面,1200真做不了。”

    “那就用1200去投标吧。”安公子说,“我会借钱给你们,资金不用担心。”

    “可还是会亏的啊。”郭延年说。

    “亏了又怎么样?”安公子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