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

第44部分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第44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宅男完美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云是个什么故事?”战兰问。

    这说来话长,电视剧呢就是风云两个人杀雄霸报仇,漫画可就长了,各种不同的boss层出不穷,主角们的关系也是飘忽不定。

    一会儿是兄弟,一会儿是敌人,一会儿黑化,然后又冰释前嫌。连载太久的漫画就会有这个毛病。

    “主要就是聂风和步惊云相爱相杀的故事,他们有个师傅叫做雄霸,算命的说他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所以他就去抢了聂风和步惊云做徒弟。”米嘉说。

    “人贩子的故事啊。”战兰说,“你也得了这句话,是不是说以后你也要当人贩子?”

    这是哪跟哪啊!为什么米嘉要变成人贩子?这明明是一句好话来的。虽然雄霸最后是被杀了,可之前他统治江湖好几十年呢。

    考虑到后期boss个个都毁天灭地,雄霸可以说是武功低微,这样还能独霸江湖,简直就是奇迹。

    “这是说我只要碰上机会就能飞黄腾达!”米嘉说。

    战兰扑哧一声笑起来,“跟你开个玩笑,你这么着急干什么?”

    没法子抓到战兰的笑点啊,上次司马夜枫的也是。有钱漂亮小姐姐的喜好就是如此难捉摸。

    “对了,你家有没有花胶啊?先借两斤十万块左右的来。”米嘉说。

    “没有。”战兰说。

    “没有?”米嘉问,怎么会没有,只能上网买了吗?

    “我爸不收藏那个。”战兰说,“都是骗人的。”

    “这鱼翅燕窝都是骗人的啊。”米嘉说。

    “所以我家全都没有。”战兰说。

    “那可怎么办?”米嘉拿出手机搜了一下。

    上面的花胶倒是很多,可是光看图片根本看不出真假。别说看图片,摆在米嘉跟前他也分不出来。

    “我知道哪里有卖,去省城海味市场。”战兰说。

    “在省城?”米嘉问。

    “当然在省城啊,省城才有市场,你跑龙津去卖十万块钱一斤的花胶?十年都卖不出去。”战兰说。

    那也不一定,龙津有钱人还是不少的,花园岛那么多别墅都能卖出去。当然省城有钱人更多,而且全省有钱人都会上省城买东西,更容易卖出去。

    海味市场在省城另一头,开车开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到。一靠近就是一股浓烈的海产品腥味。

    已经是晚上,店铺基本都关了。还有寥寥几家开着,摆着各种干品,主要是咸鱼,各种功能大大小小的咸鱼挂满了店铺跟前的货架,还有鱿鱼干、瑶柱,虾米,鲍鱼之类。

    以前说吃鲍鱼,其实吃的是这种鲍鱼干,价格很贵,现在主要吃新鲜鲍鱼了,便宜很多。

    至于味道,米嘉吃过新鲜鲍鱼,和普通贝类没什么区别,干鲍鱼他可没吃过,没法子比较。

    海味市场深处有一家很大的店,已经关门了,铁闸都放了下来。战兰过去敲门,里头叫了一声:“关门了,明天请早。”

    “是我,吉叔。”战兰回应。

    “大小姐?”门打开了,里头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脸上一道很长的刀疤,从左眼一直延伸到右边的脖子,把左眼都给砍瞎了,装着一个假眼。

    “吉叔。”战兰说,“吃了饭没有?”

    “还没吃呢。”吉叔说,“大小姐你怎么来了?这位小哥是你男朋友?”

    “不是,他是我老板。”战兰说,“我现在跟着做生意呢。”

    “哦,做什么生意啊?”吉叔打开门,“先进来坐。”

    屋子里面到处都是海味干货,尤其是一玻璃瓶一玻璃瓶的干鲍鱼最引人注目。

    吉叔给他们倒上茶,问米嘉:“小哥贵姓?”

    “免贵姓米,米嘉。”米嘉递上一张名片。

    吉叔回了一张名片,原来他叫做吉星,开的店叫做吉祥海产品干货批发。这屋子下面是店铺,上面是住人的地方。

    “吉叔你就住在店里啊?味道太大了吧。”战兰问。

    “没办法,店里值钱东西太多,不自己守着不放心。”吉叔说,“这儿光是鲍鱼就好几百万。”

    “这么厉害?”战兰说。

    “前些日子我买到了一个三头鲍呢。”吉叔上楼,打开冰柜,从里面拿出一个玻璃瓶,里头装着一个很大的鲍鱼。

    三头鲍自然不是有三个头的鲍鱼,指的是三个鲍鱼够一斤,这叫做三头。要是五个鲍鱼一斤,就是五头。

    新鲜鲍鱼要凑三个一斤很容易,可干鲍不同,三头鲍已经很大很罕见了,基本是传说级别,用来镇楼的,没人会真吃。

    “真厉害。”战兰说。

    “老大现在吃海鲜吗?”吉叔问,“要是他喜欢的话,我就把这个三头鲍送过去。”

    “别浪费东西了,他就喜欢吃猪肉。”战兰说。

    “猪肉有什么好吃的,吃了那么多年都吃不腻吗真是。”吉叔说,“就算是猪肉,用点咸鱼来蒸多好吃,肥肉咸鱼蒸鸡蛋,送饭最好。”

    “那个是挺好吃的。”战兰说。

    “你们吃过晚饭没有?要不我现场做一个给你试试?”吉叔说。

    “不用,我们吃过了。”战兰说。

    “那也要吃夜宵的吧?我去给你们做个海鲜粥。。”吉叔说。

    “不用麻烦了。”战兰说,“吉叔你这里有花胶吗?”

    “花胶?有啊,你要什么级别的?”吉叔问。

    “就是那种十万块左右一斤的。”战兰说,“看起来越高级越好。”

    “这样啊?”吉叔挠了挠脑袋,“你等等。”

    他上了楼,拿下来一个大包袱,打开,里面是一个手掌大小的花胶鱼肚。

    “这些都是黄唇鱼的鱼肚,叫做小须金钱,乃是花胶之王,现在这种鱼已经差不多绝种了,都是存货,品质在我们这里算是最顶级了。你要更好的,只能去香港。”吉叔说。

    “多少钱?”战兰问。

    “我卖给别人是25万一斤,卖给大小姐的话就十万块一斤吧。”吉叔说。

    “那也太便宜了!”战兰说。

    “不是。”吉叔指着鱼胶上面两根突出来的结构说,“小须金钱胶有两条小小的、长长的须,在收藏家的眼中,这两条须越长,越漂亮就越值钱。但是这一块鱼胶的须是断了的,请了高手匠人用特殊手法重新接驳上去。”

    “所以就没那么值钱了?”战兰这才明白过来。

    “如果这两条须是真的,那就是25万一斤,重新接驳了,就只值10万块钱一斤。”吉叔说。

    “那这两条须有什么用的呢?”米嘉问。

    “没用,就是好看。”吉叔说。

    “就是好看?”米嘉感叹。

    “以前鱼胶值钱,是因为能止血,尤其是妇女产后雪崩。”吉叔说,“科学不发达的时候,生孩子是鬼门关,产后血崩死亡率很高。有一个好鱼胶是可以救命的,大户人家谁都得备着,所以值钱。现在医学水平高了,医院比花胶可靠多了,这花胶不就只剩下观赏价值,好看的贵,不好看的只能便宜。”

    “还可以用来吃。”米嘉说,刚刚吃过一顿七八万一斤的花胶做出来的汤。

    “这是收藏品,谁会真吃啊。”吉叔说,“你说鲍鱼那可能有人会吃,有钱人挥霍起来三头鲍也煮来吃。花胶我是没见过谁把几十万的收藏品拿来吃的,味道上和几千块的花胶没区别。”

    “有啊,那个天盛和的张老板就请我们吃了一顿,说用的花胶十几万一斤。”米嘉说。

    “肯定没有十几万,七八万最多了。”战兰说。

    “哦,他啊,我知道。”吉叔说,“那家伙在我们这一行很出名的。他前几年被一家海味干货店倒账,几百万收不回来,没办法只好拿了一堆花胶鱼肚顶账。后来每逢请客,他都要餐厅煮花胶炖鸡来吓唬人。其实他那些花胶都是散的,煮了看不出来。”

    “散的花胶是多少钱的?”战兰问。

    “散的花胶很便宜,几千块罢了。”吉叔说。

    “我还被他唬住了呢。”战兰说。

    “那就要这个吧。”米嘉说,“我暂时没有这么多现金……”

    “先记着吧。”吉叔说,“年底之前清账就行。”

    “这块是多少斤?”米嘉问。

    “这块是一斤三两。一百斤的鱼出一斤的胶,算起来要一百三十斤的鱼才能出这么一块鱼胶呢。”吉叔说。

    “一斤25万,一斤三两就是32万5了?”米嘉说。

第六十一章 价值一栋大楼() 
“不能这么算的,这种大鱼胶重一点就贵很多。”吉叔说,“如果这个鱼胶的须子不是断了,一斤25万,这个一斤三两你说四十万都行。真是可惜。”

    “那你说25万是什么?”米嘉问。

    “如果正好是一斤,那就是25万。”吉叔说。

    还有这种算法?米嘉问:“那一斤是500克?”

    “当然啊,还能是多少?”吉叔说。

    “我还以为要算16两那种司马斤呢。”米嘉说。

    “那是香港用的,我们这里不用。”吉叔耐心解说。

    其实米嘉是想怼一下的,不过想想人家只是说实话,也没有炫耀的意思,反而是米嘉反应过度了。

    “四十万会不会太夸张了,二十万好一点吧?”米嘉说。

    “二十万人家就当你不懂行了。”吉叔说,“被人当凯子还是小事,人家还会怀疑这花胶有毛病,仔细检查说不定会被人看出来。”

    这大几十万的东西,难道人家会随便买?肯定要检查的啊。米嘉买个手机都要仔细检查,从电池检查到贴膜,再从贴膜看到摄像头,里面进一点灰都不行。

    那条须是不是断的,人家肯定会检查,就算自己查不出来,难道不会请专家吗?一天查不出来,一辈子都查不出来?

    如果米嘉是有钱人,那张乐军查出来也就算了。可米嘉不是,他只是个普通宅男。

    过了这两年他穿越福利用光了,就要回到普通人生活中,上班挣工资,贷款买房买车,吃十块钱的饭盒,每天加班。

    普通人可扛不住张乐军这样有钱人的怒火,万一过几年他哪天发现了真相,找几个人把米嘉狠狠地打一顿,那可怎么办。

    “三十万?”米嘉说。

    “也可以。”吉叔说,“还是说四十万稳妥一点,还要等人家还价呢。”

    “好吧,我明白了。”米嘉说,“再要一个五六万一斤的。”

    “五六万的?”吉叔直接拿出一个玻璃罐,从里面拿出几块鱼胶,“这种我在外面卖十万块一斤,给你六万。”

    这价格这么虚的嘛,米嘉要是自己去买,恐怕都不是十万块,至少十二万起,他摆明了就是外行凯子。

    “那要一斤吧。”米嘉说,“总共二十万?”

    “总共十六万。”吉叔说。

    米嘉当然不会连这点数都算不清楚,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总不能让你一点赚头都没有。”

    “我当然有赚头,不要多说了,再说就是不给我吉星面子!”吉叔露出一脸凶神恶煞的样子。

    “行了,十六万就十六万把。”战兰说。

    “那我先感谢吉老板。”米嘉说。

    “自己人说这些干什么。”吉叔说,“叫我老吉,或者吉叔也行,不要叫什么吉老板。”

    “多些吉叔,这次全靠吉叔。”米嘉说,“我先去办事。”

    “真的不吃点海鲜粥吗?”吉叔还问。

    从海鲜市场出来,米嘉立马去找张乐军,把十万块钱的小须金钱花胶往张乐军面前一摆。

    “这……这是……”张乐军一看就惊呆了。

    “黄唇鱼的花胶。”米嘉说。

    “这是极品啊!”张乐军激动得浑身颤抖,“你从哪里弄来的?这个得上百万吧?”

    “没有,没这么贵。”米嘉说。

    张乐军小心翼翼的拿起花胶,翻来覆去的看,“真是太厉害了,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完美的花胶鱼肚。至少也要……九十万吧?”

    “都说没这么多了。”米嘉说。

    “那……八十万?”张乐军问。

    米嘉还是摇摇头。

    “七十?”张乐军再猜。

    米嘉笑而不语。

    “六十?”

    “五十?”

    “四十?”

    “不可能是三十吧?”张乐军问。

    “二十万!”米嘉说。

    “二十万?除非是抢来的。”张乐军斩钉截铁。

    “真是二十万。”米嘉说,“小须金钱最重要的就是那两条须,其中一条是断了的,重新接驳上去。所以只值二十万!”

    “断了的?”张乐军一怔,仔细看,果然看出了一点倪端,“要不是你说,我一点都看不出来。”

    米嘉当然要说,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