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214部分

重生燃情年代-第214部分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2015年左右,国内年销售超过两百亿的饮料,可以算是一线,也就四种,其中红牛为230亿,排名第二的是可口可乐,虽然老少咸宜、男女通吃,但不过210亿元左右。

    加多宝,营养快线并列第三,刚好达标两百亿。

    这四种饮料,构成了中国饮料行业第一梯队。

    而红牛的中国经销商本人,身价也因为红牛突破千亿,排名世界百位富豪之列。

    这是一个不显山不露水,低调闷声赚大钱的行业,而且实在没有太多的竞争对手和挑战性,红牛的口味配方,自从进入中国之后,很多年都没怎么变化,轻轻松松躺着赚大钱,稳定的狠。

    保健品行业,梁一飞做得再大,也不过就是十亿规模而已。

    这些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成为富家翁足以,但如果用来谋划更为壮阔的事业,它能提供的资金支持还是太少了,也无法长久。

    关键是也吃不了几年了,过了96年,整个保健品行业开始萎缩,衰败速度比兴起速度还要惊人,差不多97、98左右,整个市场彻底大崩盘。

    说起红牛,谢逸飞倒是所指甚多,红牛就是起源于泰国,以谢家在泰国商圈的地位,自然是如数家珍。

    无独有偶,红牛的创始人,也是一个泰国华裔,中文名叫许树标,最初是经营医药行业的,企业规模不算大,也就是行业中下游经销商的位置。

    在80年代初期,许树标发现来自日韩的功能饮料在泰国很受欢迎,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于是利用他的医学底子,在泰国当地的一种传统饮料的基础上,发明了红牛,一经推出,无论是口味还是功能,都十分受到泰国人欢饮,几年之间,就在泰国饮料市场打下了一片江山。

    中国人初尝红牛,都会觉得味道怪怪的,以为这是功能性饮料的特殊口味,其实不完全是因为其中药效的原因,而是泰国饮料就是这种味道,再怎么做大陆本土化口味改进,核心的东西还是很难变的。

    80年代中期,一个奥地利商人在曼谷喝到了红牛,觉得这玩意相当棒,就和许树标共同成立了红牛集团,将红牛改良后,在奥地利销售,成为红牛奥地利代理商,也是第一家海外代理商,没想到就那么个小国家,销售成绩居然出奇的好。

    谢逸飞口中‘早就有人瞄准了大陆市场’,说得就是许树标本人,泰国的人口6000多万,奥地利人口八百多万,而中国大陆有12亿人,这是一个惊人的市场,90年代初期,正值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复苏,许树标回到祖籍海南,想办厂卖红牛最后却因为一个很无语的原因不了了之。

    中国商品分类目录中没有功能饮料,无法获得准入资格。

    “嗯,那你能帮我联系一下许树标,购买红牛专利,或者代理红牛大陆生产销售吗?”梁一飞问谢逸飞。

    “正大在泰国有很多零售业务,许树标和正大倒是有些鞋业往来,红牛的不少原材料也是在正大的农场采购,又是华裔,和我伯父有些往来,双方关系还不错,联系上没问题,不过你想买专利我估计不可能,红牛赚钱,许树标现在又不缺钱,谁会卖掉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呢。代理的话,应该可以谈,许树标思想比较开明,当初给奥地利人代理就是个例子,说明他是接受这种合作方式的。”

    事实上,梁一飞是知道许树标的,但是他并不清楚的是,许树标目前在泰国的财富,并不比正大差到哪里去,完全可以排进泰国前十的富豪,而且事业一直顺风顺水,就在十几年之后,还一度取代谢家,成为泰国首富。

    所以,许树标根本不止是不缺钱。

    不过相比之下,谢家的产业分布更广,根基更深,水面下冰山更大,对泰国经济命脉控制的更紧,而许树标仅仅凭着红牛一项功能性饮料主打,虽不乏财富,在泰国的影响力和地位却远不能和正大相提并论。

    从大陆的态度上可见一斑,谢家家主可以在天安门上,站在最高领导人的身边参加典礼,许树标就远远没有这个资格。

    梁一飞想了一下,如果按照谢逸飞的描述,取得代理是可行的,而且原是空的历史上,也的确就是大陆商人取得了代理,并且几十年下来,通过故意转移资产,在报表上做手脚,居然一分钱分红都没有给许树标,以致引发了后来的红牛之争。

    唯一的麻烦,可能还是准入的问题。

    不过,外国商人进来生产是一回事,本国企业家做企业又是另外一回事,有时候外籍身份可以带来很多便利,但也可能是个拖累,引得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要不然这样,咱们明天就飞泰国,你帮我引荐引荐这位许医生。”梁一飞说着,笑了笑。

    “这么着急!”谢逸飞眼珠子一转,笑呵呵得问:“那我有什么好处啊?”

    “你办药厂的事,我这个点子大王、杰出企业家,全力帮你。”梁一飞说。

    “这倒是个不错的交换,不过嘛,今年肯定不行了,许树标信佛,自从发迹之后,每年的年底和年初,有三个多月时间都在庙里修行,不问任何事,谁去都不见,连我伯父也不例外。”谢逸飞说。

    梁一飞被他讲得十分无语,人都愣住了,这位许医生还真是不折不扣的佛系企业家,一年就12个月,他能给自己放假三个多月,这不是开玩笑吗?

    中国倒是有企业家这么干过,结果小妞是泡到了,企业丢了。

    “各国国情不一样,泰国人,尤其是泰国商人对于佛教的热情,外国人很难理解。”谢逸飞说。

    “听说许医生年轻的时候是就是个药品销售员,天天跑家串户推销药品,一天不工作就没饭吃,我估计他那时候不信佛吧。”梁一飞说。

    谢逸飞盯着梁一飞看了一会,笑了,摇头说;“你啊,年纪轻轻,嘴不饶人。这话可以反过来说,赚那么多钱,要是连自己的信仰都无法去施行,那赚钱还有什么意义?也许他辛苦半生,就是为了有能力,一年给自己放几个月假,安安静静去修佛呢。”

    “也是这个道理。”梁一飞点点头。

    “不过话说回来,你就真的对保健品行业这么悲观啊?我一开始还以为,你是故意吓唬我,不想让青春宝跟你竞争呢。”谢逸飞说。

    “倒也不是悲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能多赚一些钱总是好的。”梁一飞随口说。

    就在此时,边上有人经过,听到他们两最后两句谈话,用带着很浓厚的东北口音不请自来的开口说:“保健品行业如日中天,这个行业要是都赚不到钱,那做其他行业更赚不到。”

    这话有些不礼貌,不过却充满了自信。

    扭头一看,是一行并排而行的三人。

    也是巧了,这三人里,有两个,梁一飞都认识,唯独说话的这个中年男人,梁一飞一点印象的没有。

    梁一飞认识这两人,这两人却不认识他,说话那人,却认识谢逸飞,很热情的冲谢逸飞伸出手,说:“谢先生,你也来了啊?”

    “江总!您好您好!”谢逸飞笑着和他握了握手,然后说:“姜总您刚才那话可不对啊,这位梁老板在保健品上可是赚了大钱的。”

    “梁老板?”江总睁大眼睛,上下打量了梁一飞几秒钟,忽然哈哈一笑:“哦,没猜错的话,这位就是中华鳖精的梁一飞梁老板吧?”

    梁一飞笑问:“正是鄙人,不过,我好像和江总从未谋面吧。”

    “哈哈,是第一次见面,不过梁总,你这个情报工作很不行啊,你看我们飞龙,就有专门的情报机构,把国内一线保健品厂家的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年纪轻轻二十出头,人长的帅,姓梁,还是在保健品市场上赚了大钱的,那除了华强厂梁一飞梁老板你,还能有谁啊?!”

    “来来来,我来介绍一下。一飞,这位江伟江总,是飞龙集团的老板,延生护液宝就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大名鼎鼎吧。这位是杭城哇哈哈的宗卿厚宗老板,这位我倒是没见过,不过要是没猜错,应该是巨人的史玉驻史先生吧?”

    谢逸飞不愧是做媒体出身的,把几个人的身份一一道来。

    除了江伟,剩下两人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国企业历史上,都赫赫有名,占据了各自的一席之地,一片江山。

    

第315章 杰出青年的家国情怀() 
国内的保健品行业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相互报了家门,都彼此听说过。梁一飞和这几位相比,在资产和资历上,都还比较稚嫩。

    宗卿厚这样的老牌企业家就不用说了,他的创业时间点和健力宝李靖伟在同一年,84年,杭城哇哈哈如今的销售量虽然还远不如太阳神18个亿这么夸张,可是在江浙一代很有市场,这一代,即是中国传统经济强区,改革开放中的脚步并不弱于特区沿海,而且也是传统文化比较根治的区域:简单来讲,这里的有钱人,后代子嗣观念很重,而哇哈哈走出了一条很有新意的路子,主打儿童保健奶。

    在这块领域上,国内无人出其右者。

    梁一飞和宗卿厚还有一个类似点:他们都是通过罐头厂起家,宗卿厚的娃娃是收购杭城罐头厂改建的,梁一飞靠着给罐头厂出点子赚了第一笔钱。

    至于史玉驻,虽然年轻稍轻一些,今年也就30出点头,可是他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高科技’的人,凭着汉卡已经在商业上取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资产过亿,拥有38家分公司,宣布准备在95年上市,冲击50亿市值等等。

    巨人集团今年放出风声,准备转型进军保健品行业,将来接下来一年之内,推出100个新产品,来势汹汹。

    至于飞龙的江伟,这位东北汉子,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样的存在,和梁一飞的崛起速度有的一拼,91年才开始创业,‘发明’了飞燕减肥茶,当年利润400万,第二年,利润6000万,第三年,利润破两亿。

    而且他的策略和梁一飞也十分的类似,大规模的广告轰炸,飞龙的广告费用,和利润,几乎是04:1,一个亿的利润,就要花四千万广告费,就是凭着这种不计血本的轰炸,飞龙在短短两年之内,已经可以和三株、太阳神这类国内顶级保健品巨鳄比肩。

    至于梁一飞,他也不弱,在其他三人看来,同样是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传奇人物,关键是,他实在太年轻了,年轻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再加上谢逸飞,假假也算是正大青春宝的高层,这一行五人,都是保健品行业的重要人物,有很多的共同话题可聊,同路而行,一起参观了健力宝的工厂后,史玉驻提议,干脆不等庆典结束了,大伙都忙难得凑到一块,不如去羊城一起吃顿饭聊聊天,人家健力宝再火,说白了也不关咱们干保健品的什么事。

    都觉得有道理,于是驱车回到了羊城,也是巧了,另外三位也住在白天鹅,只是来的时候匆匆一夜,没有遇上。

    也没出去,就在三楼餐饮部开了一席,边吃边聊,话题很自然的回到了最初江伟路过,听到的那一耳朵上。

    “梁老板你不看好保健品这个行业?”江伟奇怪的问,其他两个人同样是一脸的不解,和最初谢逸飞听到这些话从梁一飞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一模一样,别人讲也就罢了,可保健品是梁一飞的主业,也是赚了大钱的,他怎么会不看好?

    不看好,你做个毛线啊?

    梁一飞想了想,觉得这个话题可以讲,它虽然是未来先知,但不是商业机密,说出去,其他人相信了,改行做别的事业,对自己没有一毛钱损失,相反,可能还在短期内减少了中华鳖精和昂立一号的竞争;别人不相信,这无非也就是自己作为一个局内人对于未来的判断和预测而已。

    国内市场那么大,行业五花八门,想要赚钱发财,不是讲靠着别人掉坑里,自己就能行的,现在聊一聊,能帮到人,那将来说不定就是自己的朋友、盟友,帮不到,未来也在圈子里落下一个有眼光的好名声。

    现在梁一飞的着眼点,已经不再是滨海市的商圈,一个地方性的大老板,而是朝全国知名企业家发展。

    梁一飞正要开口讲话,一边的史玉驻忽然冒出来一句,说:“听说飞龙正在筹备上市工作?”

    江伟毫不掩饰流露出得意神情,三分矜持七分傲气的点点头,说:“史老板消息灵通啊,不错,账上资金现在已经有三个多亿,公司规模也大了,总是要走向国际化,和现代企业接轨的嘛,所以我筹备着去香江上市。”

    “那就是国内第一家在香江上市的保健品企业了!”宗卿厚说。

    谢逸飞说:“也是第五家在香江上市的内地企业,江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