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264部分

重生燃情年代-第264部分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的,比当前大部分业绩优良的国企大厂都要强上一截,完全能和电力、烟草一类的油水垄断部门相比。

    小组长也算是领导,收入就更高了。

    收入高,事情自然多,可是现在的‘忙’,和以前的忙,完全不一样,以前开拓市场是个很头疼的事,没人知道该怎么做,忙来忙去,就跟没头苍蝇一样乱撞,心里没底,干得多,也没特别的好处,没动力。

    但是现在,华强厂一切都上轨道,所谓的忙,无非即是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怎么忙,干什么,怎么干,大方向都是明确的,对于他们这些习惯了稳定,但是吃过苦的老一辈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只要有目标,有方向,就不怕路长。

    席间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几个老一辈人都感慨唏嘘,杨爱国喝了几杯,说到那天梁一飞才出狱,他和周万新正好上门找梁义诚想办法宣传罐头,好像就跟在昨天似的,可是这一眨眼,几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变化大的根本不敢想象。

    “厂长,你讲要感谢时代,我觉得这话不对!”之前之后周万新都是杨爱国的厂长,杨爱国也叫习惯了,不过这两年胆子大了点,拍马屁的习惯少了点,加上酒上头,就敢当面讲领导的不是了。

    周万新眯着眼说:“怎么不对了?”

    “时代是好时代,可是好时代就一定有好命啊?不一定吧,再好的盛世,他都有饿死的穷人,是不是。”杨爱国打着酒嗝,面红耳赤的说:“还是得感谢我们梁老板!”

    这个梁老板,当然指的是小梁老板,不是老梁老板。

    梁一飞哑然失笑,原来不是改掉了拍马屁的习惯,而是换了拍马屁的对象。

    梁义诚笑笑,说;“老杨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啊?我跟你讲啊,有想法,那就走流程,别借着酒劲上头来这一套啊,今天就是叙旧,一飞在这,是晚辈,不是你们领导,所以你也别借着叙旧的机会,给他提工作上的事。”

    梁义诚毕竟不是梁一飞,这一辈人还是不可能真的百分之辈冷酷的分开工作和生活,公事和私交的。

    他这番话,表面上是堵杨爱国的嘴,其实呢,等于是帮杨爱国开了口,挑明了杨爱国今天有一些工作上的话想说,要不这个场合,这个口杨爱国自己还真不好直接讲,只能绕来绕去。

    当然了,这话也是提前打了预防针,如果杨爱国的‘想法’过分了,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那梁义诚这些话,就能反过来压他,把杨爱国那些话堵回去,双方还不伤面子:我说了你不要讲嘛。

    老一代人,在办公室里混了一辈子,说业务吧未必就多精良,可这些办公室话语和小心思,却玩得极为纯熟。

    杨爱国嘿嘿嘿一笑,目光有些闪烁了看了梁一飞一眼,说:“一飞啊,听说咱们要盖大楼?”

    “盖什么大楼?”这话倒是把梁一飞搞得一愣。

    哪里盖大楼,盖什么大楼?从来也没说过要盖大楼啊,现在才赚了几个钱,就学着史玉驻那样盖摩天大厦,那不是找死嘛。

    还是说二厂地皮上,原先的那栋半成品政府大楼,以前倒是讲过,未来可以在这基础上,盖一个大型的写字楼,或者作为公司总部什么的,但那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现在还远远谈不上。

    杨爱国从哪听来的这些传闻?

    “就是……就是集资建房嘛。”杨爱国眨着眼睛,笑嘻嘻得说。

    哦,原来是这个事,梁一飞恍然大悟。

    是有,为了让职工们更专注的工作,进行激励,也是为了拿下地皮找个合适的理由,甚至考虑为将来培养一些相关人才,梁一飞是考虑过,先从给员工盖福利房入手,而且过年前就放出过风声。

    但这也不是什么当务之急,年后事情太多,钱也不就手,就没有刻意去抓这个事了。

    不是重点工作,没拨款,没具体负责的,老板又不抓,这事自然就停在那里。

    “原来是这个啊,放心,将来盖起来,肯定是按照职位、工龄这些来算的,达到标准线的,都有。杨叔叔你肯定在线上。”梁一飞这个保票打得不算夸张,杨爱国毕竟是老员工,又是干部,盖福利楼房是个普惠政策,当然有他。

    顿了顿,说:“不过嘛,虽说是福利房,可还是要补钱的啊。”

    “那当然那当然!”杨爱国听梁一飞这么讲,心顿时就定了。

    至于福利房要补钱很正常,但是这个钱肯定比市价要低得多,还要扣掉一部分补贴的面积,买到就是赚到。

    而且他也是个‘刚需’,他家几口人,还是住在原来小香江的平房,随着企业改革,越来越多的厂子倒掉、半死不活,原本算是繁华地带的小香江,现在是越来越衰败了。

    “大概啥时候能开始啊?”杨爱国眨巴眨巴眼睛,说:“我这边好攒着钱。”

    “行了吧,谁不知道你啊。”梁义诚开玩笑说:“你那点钱,按月上缴,一个月手上就留20块钱抽烟,你能攒几个钱?”

    杨爱国怕老婆是出名的,从结婚开始,每个月工资上缴,老婆给几个零花钱。

    所以老杨比较抠门,平时在办公室,基本不散烟,都是蹭烟。

    “怎么是20,谁说是20?!你说的那都是什么黄历的事了!”杨爱国涨红了脸,梗着脖子辩解,说:“从来一飞厂子干,就提到了50块钱!”

    梁一飞差点一口水喷出来。

    不容易啊,真不容易,虽说这年头物价水平不高,普通工人一个月四五百能买不少东西,可是杨爱国一个大男人,又抽烟又喝酒,一个月就50块钱零花钱,这日子还能过下去,此人还真是有些本事。

    “也不是我有钱。”对着梁一飞,杨爱国不敢吹牛逼了,说:“我老婆买的国债到期了,这笔钱不就空出来了嘛,她让我问问,要是单位分房子早,这钱就存银行活期,要是迟,就还买国债。”

    “呦,现在国债不错。”周万新说;“我老婆也买了点,才解封的,你买的也是723吧?”

    “对对对,就这个,利息还涨了点。”杨爱国美滋滋的说:“当初是我建议买的,这次涨利息了,我家那个婆娘对我还是有几分佩服的哩,说以后家里钱的事,要多听听我的意见!”

第390章 猝不及防的加息() 
国债,是以国家的名义,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定期后按照约定利率赎回的一种金融产品。

    由于有国家信誉作为保障,国家金融财政支持,所以国债虽然利息普遍没有商业投资高,甚至比银行长期定存利息还要低一些,但胜在稳定,是当前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理财的首选。

    723国债是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票面利息9。5%加上保值补贴,比起这几年银行一年、二年期定存要高,五年定存低,按照计算,今年到期后,每百元债券,应该兑付132元。

    三年,赚30%,如果在20年后,这个利息其实是很不错的,要比普通人能买到的绝大多数理财产品都要划算和安全。

    但是在当前,回报就显得略低了,因为就在今年,银行的储蓄利息已经达到了12,而市面上,尚未兑付的国债,流通价格在147左右。

    所以,这里面就存在的金融操作,赚取利润的余地。

    普通的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从国家手里买债券或者倒卖债券来赚取差价,而庄家和机构,可以直接用杠杆做多或者做空债券,简单来说,如果到了兑付期,国家给出的兑付价格不变,那么市场上用147的市场价买债券的人就亏了,反过来,国家提高兑付金额,超过了147,就赚了;

    作为机构,做多做空根据市场价来计算,是对于未来这支债券市场价的预测,做多就是预测市场价会涨,那涨的越多,赚得越多;做空就是预测市场价会跌,跌的越多,赚得越多。

    这支债券未来的涨跌,一方面取决是市场的买入卖出比例,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国家到底是否加息,就像股票一个道理,国家加息,那就是重大利好消息,债券市场价自然上涨,不加息,那就是重大利空,之前按照市场价买的人全部得赔,那债券的市场价自然大跌,做空的人,就能大赚一笔。

    老百姓关注,投资者关注,庄家们更加关注。

    王自卫也十分关注,因为他即是投资者,也是庄家的一部分,万国滨海营业部的资金,有一部分任务量,就是他自己贴钱进去的,虽然总数不多,可对于他个人来讲,却是大半的身家了。

    之所说是大半,而不是全部,是因为那天在岚韵湖,听梁一飞和潘觉讲了一番话之后,王自卫回来认真的考虑了整整一夜后,把原来自己出的钱,想法子弄回来了大约三分之一。

    其实讲心里话,王自卫并不认为梁一飞和潘觉的观点正确。

    潘觉不去说他,说梁一飞,王自卫承认,这家伙是有本事有眼光,做生意,一百个自己都赶不上他,要是投资什么生意,梁一飞一句话,那王自卫肯定听,当成圣旨一样听。

    可问题是,世上哪有无所不精无所不通的人呢?梁一飞再厉害,那是做企业、做市场厉害,做金融,股票之类的,他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嘛。

    的确,当年联华科技那件事上,梁一飞逃过一劫,还赚了一笔,一度被认为是传奇人物,可是细想,之后这几年来,梁一飞压根就没再涉足过金融市场,连剩下的那些股票都不看,托自己管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不想赚钱,不在乎股市上的钱?

    不可能嘛,谁不想赚钱?不想赚钱,梁一飞干嘛要把自己累得像老黄牛一样,干这个干那个,国内国外到处跑?

    要说起赚钱,哪里还有比股市赚钱更多、更快、更舒服的地方?

    股市的确有内幕,到了王自卫这个层级,心里很清楚,普通股民,就是拿来收割的,也许有一些人赚钱,但总的来讲,普通股民这个‘阶层’,就是为了更高层的投资者,提供资金的一个池子,吸干了一波,还有一波,榨取了今年的收入,他们明年还会赚钱再投进来,整个阶层的命运和结局,是注定的,股市里面的庄家们、真正的大老板们,想到不是怎么做好企业,给股民带来回报,而是怎么样通过各种操作,去拉升、打压股价,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和收割千百万普通股民的财富。

    可问题是,梁一飞要是真想进入金融市场,他也不会是普通股民的层级,别的不说,光是自己这个‘内应’,知道的消息、内幕什么的,就足够赚钱了。

    那梁一飞还是坚决不肯涉足,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对自己在股市上、金融市场上的能力、判断,是没有足够信心的。

    既然如此,他对于723未来的判断,又能有多少可信度和参考价值呢?

    可是,不信归不信,王自卫毕竟是个精明人,这几年在证券公司干,看得各种诡异事件也实在太多,有时候真正的结果和应该的结果,是完全相反,而且他这个层级,毕竟也不算高,谁知道最后723会不会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谨慎起见,最后关头,王自卫抽了一部分钱出来。

    说起来,还得感谢温玉春,之前的钱早就交上去了,他想抽回来也没办法,温玉春又投资了一笔钱,他把这笔钱扣下了一部分装进自己口袋里,反正要是赚了,他少赚点,还是按照温玉春投资的实际额度,把赚到的给他,神不知鬼不觉;亏了呢,那他自然不能和温玉春风雨同舟了,还是按照温玉春实际投资的钱,亏了多少就是多少,同样神不知鬼不觉。

    这天一大早,王自卫就来到大户室,和往常一样,泡了杯茶,跟吕新城一块聊天,不过聊得却是723,吕新城自己也投资了不少钱。

    正说着话,电话忽然响了,王自卫接起来一听,是营业部总经理,他顶头上司的,让他去办公室一趟。

    挂掉电话,走出大户室,噔噔噔上了一层楼,推门进去。

    “贺总,出什么事了,脸色这么难看?”王自卫一进门,就看到营业部总经理贺明理脸上蒙着一层黑气,就跟电影里中毒了似的。

    “老王,出事了。”贺明理沉声说:“财政部刚刚宣布,提高723的兑付价格,按照百元面值148块5……”

    “啥!”贺明理还没讲完,王自卫只觉得眼前一黑,双腿一软,忍不住大吼一声!

    别看王自卫胖,可他身体还真不赖,‘眼前一黑,双腿一软’,还能同时做到‘大吼一声’,这家伙也算是牛逼了。

    不过,这一声吼,吼道一半,气就接不上来了,王自卫浑身发软,一屁股摔做在椅子上。

    背后冷汗就跟浆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