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296部分

重生燃情年代-第296部分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热闹是热闹的,可谁知道这份热闹后面,有没有埋伏着什么危机。

    最后确定下来,举办地点在岚韵湖,出面邀请的,却是宗卿厚,一来梁一飞不愿意又在自己的地方,自己又出这个头,二来,梁一飞毕竟太年轻,他出面请人,人家未必给面子,宗卿厚年纪大一些,公开的形象也非常不错,交际面更广。

    确定了准备邀请的厂家,除了东道主,主打强身健体的梁一飞,召集人主打儿童牌的宗卿厚之外,还有做养肾的飞龙药业,做生物健猴头菇起家的太阳神,三株口服液,以及新入场做减肥保健品巨不肥的史玉驻。

    算来算去,这六家,差不多就是目前国内保健品市场的几大龙头了,各自规模不同,但都是行业内的翘楚,而这些翘楚之中,梁一飞是最年轻的,也是在保健品方面资产最小的一个。

    这六家当中,梁一飞和宗卿厚自然没什么问题,飞龙姜总当初在健力宝也是见过的,行业年会的最初的建议还是他提出来的,时间上来得及的话应该也可以到,史玉柱最初也见过,而且他新入行,想来是愿意和行业里的各方诸侯多接触。

    只有太阳神和三株不好确定,三株不必说,它现在就像周星驰电影里的断水流大师兄一样,摆明了车马,我不是要弄谁,我是要弄在座的所有人……何况这次的地主和召集人,都因为电视台时间和三株闹得不愉快,他们吴老总也许会来一趟,缓和关系,也许干脆不搭理。

    而太阳神,则是国内老牌的老大哥了,80年代末就是巨型企业,保健品市场的其他企业,全是它的晚辈,直到今天,各路人马纷纷追赶,可也只是接近,并没有超越,太阳神依旧是国内保健品的一哥。

    小兄弟们在一起混,老大哥也许根本不在乎,也许呢,拉不下来面子来,觉得有**份。

    不过这些梁一飞就不管了,由宗卿厚去挨个协调,时间暂时定在年后,三四月份的样子,根据大家共同的时间来安排。

    ……

    饭桌上,把正事聊完了,开始扯些闲篇,宗卿厚说杭城是个好地方,既然来了,就好好玩玩,明天我抽一天陪你,顺便带着丫头一块,这丫头高中准备给她送出国,在国内的时间,我这个当爹的能多陪她一天,就是一天的福气。

    梁一飞呵呵一笑,说那是我打扰你们父女团聚了,不过说起来杭城,我还真不是第一次来。

    他才出道的时候,靠着出点子,救活了杭城一个叫做‘金星’的塑料杯厂,还赚了好几万块钱点子费。

    “宗老哥,明天我就不打扰你们父女天伦之乐了,你给我弄辆车,我自己开车到处逛逛,顺便回金星厂瞧瞧。”

    梁一飞喝得微醺,言辞之间就有些得意,心想现在自己再去金星厂,那也算是‘衣锦荣归’了,也不知道那边的厂长会计看到现在自己企业做的这么大,会不会惊讶到‘哇’的一下……

    “金星厂?这名字有些熟。”

    宗卿厚拿着根牙签在剔牙,也搞不懂他为毛吃蒸的那么烂糊的东坡肉居然还能塞牙,估计是年纪大,牙齿比较松动了,一边剔牙,一边嘀咕说:“是不是在杯子上印景点的那个厂?”

    “对啊。”梁一飞笑呵呵得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当初他们厂杯子卖不出去,就是我给出的点子,印上景点,推荐旅游路线、著名景点餐饮之类的。”

    “哦我想起来了,爸,我小学时候你还给我买过一套西湖八景的暖水杯呢!”宗芙荔在一边插嘴,说:“我每天上学换一个,班上同学当时都好羡慕的。梁叔叔,这也是你教他们的啊?”

    “是啊。”梁一飞呵呵一笑,当初成套的杯子,自己也就是个大致想法,没想到对方还真做了,听宗芙荔的口吻,看起来在当地还蛮受欢迎的。

    明天去厂子里瞧瞧,故人见面,说不定心情一好,再给他们免费出个点子。

    “对对对,就是金星厂,你怕是去不成了。”宗卿厚说:“94年那个厂子就不行了,去年整个打包卖了,所有厂职工一个都不留,给钱打发走了。”

    “啊?!”梁一飞一愣,怎么搞的?

    虽说一个点子不能保万年,可是,自己给金星厂出点子是真用了心的,有一整套计划,他们就算半年一年推出一款新产品,也能好吃好喝的混好几年呢,92年到现在才多久?短短三年时间,居然就连厂子都保不住了?

    当初给金星厂出点子,后来还回来过一次,当时感觉这个厂子已经起死回生,正朝好的方向大步前进。

    他们厂的厂长白建国是个实实在在做事,一门心思为了企业好的人,和原来汽水厂那位罗厂长完全不同。

    怎么就跨了呢?还跨得这么快?

    宗卿厚眯了一口酒,脸膛通红,说:“具体怎么回事就不太清楚了,听说当初厂子是在最好的时候,短短一两个月就忽然不行了,就很雪崩似的。”

    “嗯,那原来塑料杯厂所在的区,有个姓陈的副区长,哦对,叫做陈康健,现在怎么样了?”

    “你还认识老陈呢?”宗卿厚一乐:“副市长了,就95年年初提的。”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443章 步步高升() 
第二天上午,杭城市政府。

    大概是当年留下的印象太过于深刻,已经是副市长的陈康健一眼就认出了梁一飞。

    “昨天听宗老板打电话,我都以为是他认错人了,心想我哪里认识二十五岁还不到的亿万富翁,真没想到还真是你!不错,不错不错!”

    陈康健上上下下打量了梁一飞许久,最后用力的和他握了握手,连续说了三个‘不错’。

    “呦,陈市长,很少听你连续说三次嘛。”陪着来的宗卿厚哈哈一笑。

    陈康健平时出席各种活动,指导工作的时候,遇到不满意的情况,往往就一言不发,只是点点头用鼻子‘嗯’一下,表示知道了,如果觉得满意,一般也是点点头,说个‘不错’。

    如果很满意,那就是频频点头,不错不错。

    可是连续说三次倒是真的极少。

    “他就是很不错!老宗,你是四十多才开始创业的吧?到了四十多才出了大成绩,他二十不到就开始了,二十五不到成为大富翁。这是第一个不错,年轻有为;你创业的时候,是组织上给你分配到厂子里当厂长,不管怎么讲,底子是有的,他呢,大牢里放出来,工作都没有,一穷二白,这叫做白手起家,外带浪子回头,这是第二个不错。”陈康健侃侃而谈。

    “那还有一个不错呢?”宗卿厚很配合的发问。

    “第三个嘛……”陈康健打量着梁一飞,又指了指宗卿厚,笑道:“你瞧瞧,都是企业家,小伙子长得可比你精神多了,这错不了吧?”

    宗卿厚哈哈大笑,说:“老陈你这话说的,谁还没年轻过。”

    梁一飞也跟着笑了起来,见到故人心里的确高兴,看起来,这位陈副市长和以前当区长的时候一样,有官威,但没架子。

    “陈副市长,还没恭喜你高升呢,一点心意来的晚了。”梁一飞提了两瓶酒两条烟过来的,好酒,好烟。

    陈副市长倒是也没什么避讳,随手拿过来就放在办公室台子下面了,然后才说:“这次我收了啊,算是朋友来往,以后就不行了。”

    梁一飞笑道:“以后就不是朋友啦?”

    “那真不一定,以后,说不定我还是你主管领导呢,那时候可就不好收你东西了。”陈康健说。

    “我的主管领导?”梁一飞一愣,什么意思,他要调到滨海去?

    那倒是真不错,滨海市虽说上上下下的领导自己都熟,可是陈康健毕竟是老关系了,而且他初来乍到,没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和政治背景,需要自己帮手的地方不会少。

    看他这样子应该没有犯错误,那就不会是平掉,少说升一级,常务副市长或者干脆是市长,那对自己都有不错的帮助。

    哪知道宗卿厚却笑道:“陈市长,你这开口就不忘本职工作啊。”

    “我负责招商引资,那能忘了吗?忘了,我还当什么副市长。”陈康健朝沙发上一座,把小熊猫放在桌上示意他们自己拿,然后说;“小梁啊,当年我想把你招揽到区里工作,你不愿意,现在看起来,你的选择是正确的。那你现在生意做这么大,有没有想过来我们这里投资啊?”

    说了半天,原来是这回事。

    “真想过。”梁一飞说:“不瞒您说,当年我就想过,不过当时手头没钱,也没有合适的项目。”

    “那现在呢?”陈康健讲话十分的直接,说:“你要是能来,这么说吧,不管投资多大,我给你最好的政策。”

    这话惠而不费,梁一飞要么不来,要来的话,当然不可能是几万块钱开个小门面。

    “陈市长,这么说吧,我的企业,大多是工厂,杭城山清水秀的,我来这里开厂,破坏了环境,我心里第一个不好受。不过嘛,办教育倒是好的。”

    梁一飞的未来规划里,是有杭城这一站的,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过之前顾文明提过,今年在杭城开分校,正好借着这个话茬,要点好政策,新时代在这里开分校,也是为自己将来在杭城做事打个前哨战。

    一个培训学校,不算什么太大的投资,不过这是新兴产业,在杭城至今还没有一家专业的大型培训机构,梁一飞又讲到未来的杭城分校,将会是新时代目前所有分校中,投入最大的一个,甚至考虑盖一个小型的园区,作为南方的总部。

    “陈市长,我是这么想的,将来,新时代也许会把总部就直接搬过来。”梁一飞说。

    “不错不错,我这么讲吧,你要是现在愿意搬过来,我立刻给你弄一块基建设施已经打好的地,大概六十多亩,你看行不行?位置也还行,就在市区和靠近西溪那边。”陈康健说。

    这倒是把梁一飞给问住了。

    本来是顺便一说,可没想到对方居然给了这么好的条件,六十多亩地,等于后世一个普通小区面积了,做一个民办学校的园区那是足够了,何况还是杭城的地。

    “市长,这我得回去和学校那边沟通一下,这么大的事,学校一点儿准备都没有。”梁一飞说。

    “那行,地我就先给你留着,你尽快啊!”陈康健道。

    梁一飞有点没缓过来神,这事闹的,本来说是来探望一下故人,怎么忽然就变成新时代搬迁了?

    好事是好事,杭城无论是环境、氛围,还是当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未来的城市发展,都更适合新时代,可是整件事似乎完全被陈康健主导了,自己不由自主的就答应了他。

    难怪了,短短两三年,他就从副区长提到了副市长。

    也有的,短短两三年,就从红红火火,变成了关门倒闭。

    “你知道这地皮是出自哪里的吗?”陈康健笑着问。

    梁一飞心想我哪里知道,不过见陈康健笑得很古怪,心里一亮,不太确定的说:“不会是原来金星塑料杯厂的吧?”

    “你看看,要不我说他不错呢。”陈康健先是冲着宗卿厚哈哈一笑,然后对梁一飞叹了口气,说:“可不是嘛,好端端的一个厂子搞到那个样子,辜负了你当初一番心思啊。”

第444章 命中注定?() 
当初金星厂就是在陈康健手上破产倒闭,厂子情况陈康健一清二楚。

    那年梁一飞给出了点子后,金星厂的确红火过一段时间,到了1993年年中阶段,厂子的效益已经比原先翻了快五倍,几乎占领了整个省的市场,杭城有一小半事业政府单位都从它那里定杯子,厂长白建国还被市里评为优秀党员、优秀企业家,经常出席各种场合做报告,一时之间风头十足。

    之后金星厂立刻推出了‘竞价广告’活动,杯子销量好,这在后世就是‘流量’,所以哪些景点、饭店能印在杯子上,极大的影响了这些景点的客流量,金星厂做过统计,之前杯子上印了哪个景点,那个景点在短时间之内营业额就一定会暴涨,最高的,甚至一个月之内涨了70%。

    但是杯子的款式是有限的,同一款杯子,只能印同样的图案,可是杭城以及附近的景点、商家数不胜数,每一家都想把自己的形象印在杯子上,那怎么办?

    竞价呗,价格者得。

    这个方法也是当初梁一飞提过的,只不过,梁一飞只是随口说了一下,并没有就‘竞价’做深入详细的策划。

    金星厂最初推出竞价方案的时候,每天厂子来访的商家都排成长队,打破了头、吐了血抬高价,金星厂很是大赚了一笔。

    但就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