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297部分

重生燃情年代-第297部分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星厂最初推出竞价方案的时候,每天厂子来访的商家都排成长队,打破了头、吐了血抬高价,金星厂很是大赚了一笔。

    但就在这个时候,金星厂犯了一个致命的决策错误:为了多赚钱,也因为推不了很多人的面子,在短短两个月之内,居然‘研发’出了60多套新产品,每一套少则三四个杯子,最多的,居然有三十多个杯子。

    加上原先有的几套拳头产品,市面上顿时充斥着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杯子。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之前杯子就那么三套,当然可以带来流量,可瞬间变成了几十套,那流量自然也被分散了,而且多出来的套装,同时还冲淡了金星厂原来三套拳头产品的含金量。

    更关键的一点,原先三套杯子,名额有限,能上杯子的无一例外都是真正的杭城的好景区、真美食、良心商家,可现在‘位置多了’,金星厂根本来不及考察对方,只要给钱,无论良莠都可以上。

    其中不乏黑心商家,不好玩的地方,难吃又贵的要死的食物………不贵才怪,不贵点,怎么能把给金星厂的钱赚回来?

    接下来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金星厂的杯子种类越来越多,广告效应越来越差,口碑也越来越差,那广告费就越来越少,杯子销量也越来越低,然后金星厂再‘研发’更多的杯子……

    颇有些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政府信用降低的路数。

    到后来,金星厂干脆送杯子,赚的是广告费的钱,把真正的核心都丢了。

    也就维持了半年的样子,金星厂就不行了,送都送不出去,仓库里的杯子堆积如山,广告部却门可罗雀,之前最好的时候准备扩张,还欠下一屁股债。

    “说起来,他们那时候还想找你,再给他们出个点子。”陈康健抱着茶杯,叹了口气,说:“可惜了,白厂长就那时候出了场车祸,人当时就没了,他这么一死,整个厂子的人心就彻底散了,跟国资局报了破产,那块地倒是不错,我给它弄到手一直捂到现在。说起来,你也是跟那块地有缘分的,给你,我放心,大约老白的在天之灵,也能稍稍有些慰藉。”

    “陈市长,白厂长的墓在哪?我想去祭拜一下。”梁一飞道:“当年是有交情的,再说了,以后我学校要在他那里办,等于是跟他打个招呼吧。”

    “呦,那我还真不知道,我来帮你问问。”

    ……

    ……

    在回去的飞机上,梁一飞闭目养神。

    按理说,现在他脑子里,应该首先想的是新时代未来搬迁,或者是接下来将要举行的保健品年会,最起码,也该是孙达威的海调会那边进行的怎么样了。

    可是,他一闭眼,眼前就浮现出白建国的墓来。

    白建国老家是淳安的,千岛湖那块,父母都是当地的渔民,当地政府的人配着自己去的时候,他家里的一对老迈的父母,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大了十几岁的妻子,丝毫没有半点想象中见到故人应该有的样子,眼神里透着一股底层人对于权威和财富的畏惧,唯唯诺诺的。

    他的墓碑就在千岛湖的一座水中小岛上,一个黄土坟头,上面压了一块扁扁的大石头,除此之外,连个墓碑都没有。

    当地镇上的那个干部,完全不清楚这里面埋的是谁,为什么市里领导会打电话给镇上安排来扫墓?

    梁一飞知道,白建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跨时代的国企干部。

    他曾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祖国建设,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在面临时代的大潮变局时候,他们迷茫过,失败过,但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祖国交给他的企业。

    直到生命的最后,他还在为了企业能够活下去而煎熬奔波着。

    金星厂不是没有过辉煌,然而这份辉煌之下,白建国这样的领导干部,自己依旧拿着几百块钱的工资,甚至没有想到把家人接到杭城。

    白厂长,算不上能人,能力有限,非但没有开拓能力,甚至守成都不足;

    但是他代表了一个时代,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人的坚守,才能在这个有着太多纸醉金迷、背叛遗忘的大时代中,还留有一些让人值得相信的力量。

    梁一飞自己是个有能力的人,加上还有先知,所以,这辈子他对于‘能力’这种事,并不是一元论,一切以能力论,相反,两辈子经商,他更多的是经常容易浮躁,所以他更需要一些积极向上的精神,甚至是看起来有些愚蠢的坚守。

    他经常会觉得自己多辛苦,多不容易,甚至有些自怜自艾,可是和白建国这样的企业家相比,梁一飞发现,自己其实还是生活在蜜罐子里的。

    一路无话,下了飞机,顾文明在门口接机,老远迎了上来,兴冲冲得说:“找到了!你猜猜,在哪找到的!”

    回来之前通知了老顾,让他把手头事放下立刻来见自己,商量在杭城办校或者迁移校区的工作,可是被这一句话问得一头雾水。

    “找到什么了?”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第445章 我们不缺钱() 
    在后世的传闻里,雅虎的两位老板辍学办公司,起步地点是在一个车库里,两个小伙子白手起家,短短三年时间就将一个自娱自乐性质的小网站办成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网站,市值数十亿美金,十分的励志。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两位‘白手起家’的确是在车库里,只不过,这个车库比一般美国中产阶级的房子面积还要大一些,而且车库属于一栋豪华别墅,即便在美国这种中产阶级人均住宅面积很大的地方,这个别墅依旧可以算是堂皇。

    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点和缺点都在于‘用钱话事’,只要有好的项目,就从来不愁没有人投资,雅虎创办才半年多,就有了两百万美金的注入,之后虽然一直亏损,却反而又越来越多的世界顶级投行看上了这个新兴的互联网公司。

    而公司的创始者之一杨之远,并不是个苛待自己和员工的人,有了第一笔投资之后,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租下这个生活舒适的大别墅。

    在别墅的泳池边,杨之远举起一杯琥珀色的香槟,冲才从中国回来的孙达威稍稍举杯致意。

    “戴维,非常感谢你为雅虎做得一切,但是,现在我们已经不需要这笔钱了。”杨之远说。

    孙达威是带着梁一飞的使命来的。

    事有轻重缓急,他和梁一飞在国内的时候聊的很透,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杨之远,谈300万美金以什么方式进入雅虎进行合作的问题。

    这一路上,他想了很多的措辞和理由,来打消杨之远和雅虎高层可能有的各种疑问,但是却没想到,杨之远居然一句话都不问,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

    “为什么?”孙达威不解的问:“我离开之前,好像财务还存在巨大的漏洞,难道我们不需要这笔钱了嘛?”

    听孙达威说‘我们’,杨之远的眉头微微一挑,飞快的闪过一抹不悦和略显鄙夷的神情。

    杨之远可以说‘我们的雅虎’,在公开场合,他也会所有员工说‘我们的雅虎’,但是实际上,雅虎到底是谁的,这很清楚。

    是他和另外一个创始人大卫的,是红杉资本的,是软银孙先生的,也算是雅虎的几个真正高管的。

    而孙达威在雅虎,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

    再加上最近出了一些内部的问题,让杨之远对于‘我们的’这个定位比较敏感。

    不过这抹神情飞快的闪过,并没有让孙达威察觉道,他只是继续晃着手里的香槟,说:“戴维,你知道今天为什么会有香槟酒吗?”

    孙达威微微一愣,也是啊,怎么会有香槟呢?雅虎是高科技创业型公司,负责人也都很年轻,所以,平时是不禁酒的,甚至会有人喝过酒来上班,但是在美国,香槟是有独特意义的,人们平时可能会喝红酒、烈酒、鸡尾酒,但基本没有人在平时有事没事喝点香槟。

    “难道,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孙达威问。

    “哈哈哈,当然。”杨之远说:“软银的孙正义先生已经同意,在4月份,一次性向雅虎注资1亿美金,换取雅虎35%的股权,之后全力推动雅虎上市融资。所以,戴维,现在不要和我们提钱,雅虎最不缺的就是钱了!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唯一要头疼的,大概就是怎么样才能好好的花掉这一个亿。”

    孙达威万万没料到,软硬这次居然会这么大手笔,要知道,距离上一次软银的注资也才半年不到而已,那时候软银才给了两百万美金,短短半年之后,居然会有这么大手笔的动作。

    这个孙正义先生,到底是眼光太毒,还是胆子太大、赌性太重?!

    当然,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有了一个亿美金,又拿出了35%的股份,用屁股想也知道,此时的雅虎,绝对不会再接受一个中国人用300万美金换股权的要求。

    何况,梁一飞给他的股权底线是5%,如果按照软银1个亿换35%的比例来算,这三百万美金也就1%而已。

    和梁一飞进行了几次长谈之后,他能明白梁一飞的部分意图,就是要在一些美国未来有前途的公司还为崛起的时候,利用少量的资金,占据大量的股份,如果仅仅是1%,那显然没什么意义。

    要知道,在中国大陆市场,300万美金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这笔钱如果在国内,梁一飞能做的,一定比这1%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所以瞬间的衡量之后,孙达威就放弃了股份的要求,说:“太好了,有了这笔钱之后,雅虎接下来肯定要扩大规模。”

    “那当然。”杨之远笑道:“我们什么都缺,缺设备、缺人手、缺场地……可是有了这一个亿之后,我们又什么都不缺了。”

    什么都缺,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缺钱。

    “是不是可以多考虑考虑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呢?”孙达威一点点的把话引入正题。

    “为什么忽然会专门说到中国学生呢?”杨之远不理解的问。

    这种事正如之前和梁一飞所达成的一致意见,他们并不是派遣商业间谍,也不想造成任何法律纠纷,于是孙达威就把能说的和杨之远简单的说了一下。

    大陆方面,有老板未来可能也想从事互联网等高科技,但是大陆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愿意资助一些留学生进入美国的企业进行实习。

    这些留学生来实习,待遇方面,可以稍微低一些,大陆可以补贴,但是将来的去留,留学生自我决定。

    当然,留学生未来也可以留在美国公司,只需要偿还曾经获得的资助,即便回到中国,或者跳槽去其他公司,也会按照之前公司的协议,进行必要的保密。

    这也是孙达威为海调会未来拟定的一个大方针,海调会的用人计划,和当前美国市场上的并没有任何区别,人去去留自由,学生可以申请贷款,各种协议等等,只不过,学生从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变成了从海调会拿补助,这个补助,即包括助学的,也包括助业的。

    在未来,甚至是创业的。

    美国以平等开放标榜世界,但实际上,最缺什么最喊什么,在世界发达国家之中,美国的不平等才是真正最严重的,亚洲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待遇,比如银行贷款,还不如黑人便利,很多亚洲学生在上学阶段,只能去打工,拿着比同样打工者低一半以上的低工资,勉强维持生活和学习。

    说句题外话,这一块,会花掉梁一飞大量的金钱,而且是持续开销,这也是他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去找一些现金奶牛的原因。

    “我是华裔,我当然不排斥中国留学生。不过……”杨之远沉默了片刻,说:“不过,我现在已经不是CEO,只是一名普通的高管和大股东,所以,你的提议,我也没有权力答应。如果有中国留学生愿意加入,可以通过正常的流程,进行考核和聘用。”

    这话就等于废话了,杨之远虽然不再担任CEO,但是作为创始人大股东,他在雅虎内,还是有很大的话语权的,特别是,目前的雅虎并没有走上扩张的道路,还是采用那种‘几个人说的算’的运营模式。

    如果不能和杨之远这样真正有话语权的高层达成默契,获得感情上的倾向,海调会朝雅虎派人,会很困难。

    见孙达威神情有些不悦,杨之远的语气缓和了些,说:“达威,你我都是黄皮肤黑眼睛,从个人感情上来说,我虽然不喜欢大陆,但我不喜欢的,是它的管理者,按照我们的话来说,大陆是沦陷区。当然了,我也不喜欢蒋家父子和美国总统,互联网青年都是无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