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387部分

重生燃情年代-第387部分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不菲的股票。

    这么一来,新时代从原本一个名下边缘类型的企业,一跃而成梁一飞手头目前最炙手可热,最‘有价值’的企业。

    所谓有价值,一方面是指它的市值很大,和其他没有上市的企业相比,新时代上市后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估算标准,加上价格比发行价翻了几倍,一下子就成为全国一流的民营企业;至于飞科飞源这样的,虽然实际价值可能只高不低,但没有在股市上经过核算和价值具话,看起来反而没那么显眼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本身的社会地位、给梁一飞带来的社会地位,也要远远超过没有上市的几家公司。

    可以这么说,不上市,这是梁一飞一个人的企业,做好做坏,都是他一个人的事,对于政府和各单位而言,谈不上‘大局’,可一旦上市,有了成千上万普通老百姓的股东,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一部分之后,那么不管它是大还是小,总的来说,都算是‘大局’的一部分。

    上市之后,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股票变现,低买高卖一夜赚到爆这种最直接的诱惑就不用提了,还有众多隐性的,比方王自卫就不止一次找梁一飞提过,说梁总要要是用钱,何必去银行借呢,直接用股权抵押,又方便又省心。

    从手续上、额度上,甚至某些私密性上,王自卫说得都没错,可是梁一飞脑子也很清楚,股权质押这种事对于一个发展良好的企业而言,未必就是甘甜果实。

    金融市场这一块‘赚钱’的方式,基本也就两大类:第一种是常规方式,也是金融市场最初最根本存在的原因,企业利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发展壮大,然后回馈股东,共同富裕,企业赚大头,股东赚小头、小小头;第二种就是纯粹的收割方式,最后股东亏钱,企业其实也不赚钱,上市企业就是个‘桥梁’,把股民的钱都收割到企业老板个人的口袋里。

    新时代也好,未来其他企业也好,梁一飞准备走的还都是第一条路,所以在金融市场上,以稳定为先。

    “老王,股市这一块我已经跟你讲的很明白了,公司这边我会派人注意,你也给我盯着点,如果发现有异常的苗头,立刻就给它压下去。”在蓝鲸大厦王自卫的总经理办公室里,梁一飞私下和王自卫交了个底,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他。

    这帮玩金融的人,对他们来讲,能赚到钱就行,他们可不不管第一种、第二种还是第N种方式,能守住不违法的底线,已经算是行业内罕见得良心了,既然双方有合作,梁一飞得把话和王自卫提前讲清楚,省得到时候出现什么不愉快。

    “你这么讲我心里就清楚了。梁总,我发现你一直对股市都很抗拒,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俩也都算是沾了股市的光。”

    王自卫坐在办公室的一个硕大的茶海后面沏茶笑道:“当年我用你给我的一万多块钱买了老三股,你跑到沪市去买认购券,我现在想起来,就跟昨天得事似的。对了,还有你当年在楼下大户室,嘿嘿,那时候你可是号称股神的,那年股灾记得不,就你躲过去了,还赚了一笔。”

    梁一飞当然记得,那次股灾其实压根就是道明诚弄出来的风波,搞垮了汽水厂原来那个贪污的厂长,顺带掏空了几个想跟着占便宜的老板,自己最后也是倒霉,有个想不开的家伙跳楼,直接砸自己身上砸断了胳膊住院了。

    “对了,现在大户室怎么样了,那几个老人还都在?我去坐坐?”梁一飞随口问。

    “去了也没用,当初你在时候,大户室的那些人,如今一个都不剩。”王自卫摇摇头,感慨说:“从这个角度看,你对股市有警惕是绝对正确的,瞧瞧,这才几年时间,大户室里就换了两三茬人,什么股神股圣都扯淡,这种地方就没他妈常胜将军。”

    梁一飞端着茶杯,随口问:“我记得之前你们这里不是有个老K嘛,听说挺神的,你原来还带来岚韵湖跟我介绍过的,说他眼光超级准,怎么了,连他也不行?”

    “老K啊,哦,这个人还是牛逼的,反正在我这,一直没怎么失过手。”说起当年的老K,王自卫咂巴咂巴嘴,一脸可惜的样子叹了口气,说:“真是人才,多少年都遇不到的,他要是还在这里,我就敢跟着他炒,他的技术,加上我的信息,不存在不赚钱。可惜了了,这两年大户室是一年不如一年,瞧瞧,现在20万就能进来坐了,可人家老K之前是一年好过一年,早就看不上我这个小地方了。”

    “你这省公司还小啊?再说了,他炒股炒得再大,在哪不一样?”梁一飞说。

    “人家现在哪里还单出来炒股,我听说,好像跟着几个大老板一起混,从股民升级到庄家了。来,喝茶……”

    王自卫一边说,一边把新泡的茶递到梁一飞面前,缩手的时候,忽然抬起头,笑了起来,问:“老K这种人按理说入不了你的法眼了吧,今天怎么想起来问他?”

    要不然说王自卫是很早就认识的老朋友呢,对梁一飞的心思和性格还是有些了解的,他接触的层次的老板也多,像这种人,没有特别的事,即便聊天闲扯淡,也不会想起来一个像老K这样不上不下的人物。

    梁一飞聊他们家门口修鞋的摆摊的,都有可能,因为那是当年的回忆,不以身份论高低,说秦市长或者哪个大公司老板也有可能,这是如今交往的层次,唯独不会说起那些在普通人看来所谓的‘大款成功人士’,这些人,距离梁一飞的生活工作已经很遥远了,即便有交际,也是下属们去打交道。

    “我是琢磨着,你帮忙物色一些懂金融、懂股市的人。”梁一飞淡淡的一笑。

    新时代上市了,未来还会有其他企业上市,对于金融市场,只会接触的越来越多,仅仅靠着野路子小聪明是不行的,早晚需要有一群精通的专业人士来辅助。

    “有新时代的海外关系,你还从我们这样的国内公司选人啊?没必要,我跟你讲,国内这一套,全是学国外的。”王自卫道。

    “国外的专家我自然有路子,但是国情不一样啊,在华尔街混得好的,未必能在中国金融市场,在沪深两市玩得转,土洋结合,取长补短嘛。”梁一飞说。

    王自卫点点头:“也是,那我帮你留心着,有证券公司高层准备跳槽的,有真正懂金融的专家,或者熟手什么的,我就在中间牵牵线,朝你这边引。”

    “行。”梁一飞看了看表,快到中午12点了,说:“下午没事的话,跟我一块去吃饭,岚韵湖那边今天新到的一批海鲜,有两条三文鱼听说还是从日本市场上拍回来的,正好去尝尝。”

    “海鲜我是没口福了。上周脚忽然疼了,去查了一下是痛风,医生说海鲜嘌呤高,我是碰都不能碰。别说是海鲜了,如今凡是大鱼大肉,好吃的,基本都绝缘。”

    王自卫苦笑了一笑,说:“兄弟啊,我得多罗嗦一句,你现在年轻感觉不到,可平时也真要注意饮食健康睡眠正常,多锻炼,要不然赚那么多钱,却享受不了生活,那才是吃了大亏。行了,我送你下楼。”

    两人并排朝外走,梁一飞这才注意到,王自卫走路有点一瘸一拐的。

    “要不去国外瞧瞧?”梁一飞看他这样,心里有些不太痛快,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王自卫比自己大得有限,也不是七老八十的,就得了痛风这个毛病,梁一飞也难免会想到自己。

    正如王自卫所言,当年的人,当年事,好像就是昨天一般,可是睁眼看眼前,却是好像都已经物是人非,甚至开始衰老病痛。

    说大鱼大肉的,他吃得比王自卫只多不少,王自卫好歹休息时间还比较多,自己却是仗着年轻,没少‘糟蹋’这具身体。

    “痛风的毛病哪里能治的好。”王自卫哈哈哈一笑,说:“也好,以后应酬就尽量少去,多陪陪老婆孩子,这比什么都来的实在。说真的,你差不多也能成个家了,天天这么辛苦,为谁忙啊。”

    梁一飞听了王自卫这几番话,感觉微微异样,也说不上为什么,感觉王自卫忽然变得特别感慨,搞得就跟人老了一下子看透人生似的,颇有些激流勇退的倦意,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

第592章 股价异常() 
待遇给到位,梁一飞的金融团队很快就建立起来了一个雏形,和飞科飞源等等下属公司不一样,这个团队由梁一飞直属,直接向梁一飞汇报负责,也没有成立所谓的公司,从形式上看,就是一个条件不错的办公室,有十几个人而已。

    但是这个团队的权力很大………由于直属梁一飞,反过来说,也等于有了梁一飞的全部权力,负责包括金融市场、风险投资、财务规划,甚至是下面几个公司的抵押借贷资金运转等等工作,还和现有法务部、监察部配合,完成一些其他的工作。

    最夸张的一点,这个金融团队,在梁一飞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和下面公司的财务对接。

    法务、金融和监察三个办公室,外加一个秘书处,可以算是梁一飞进行管理的直接工具,外界戏称这一套班子是梁一飞的‘军机处’。

    说起来倒是也有几分相似,这三个部门看似权力很大,可是梁一飞如果勤快管事的话,这三个部门就是他的橡皮图章、具体干活的,真正的权力,实际上只有‘观察’和‘执行’。

    如果有一天梁一飞倦怠了,或者说出了什么‘意外’暂时管理不了,那理论上来讲,的确可能存在大权旁落,三部门控制住所有公司。

    但实际上基本行不通,梁一飞在组建之初,就考虑过这点,下面的公司,全部由自己的亲信元老负责,声望高、资历老、能力强,众所周知的和自己的关系亲近,而包括像海调会这样的直接向自己负责的机构,用的,大多都是有能力但是没有根基的新人,平时也要求他们比较低调。

    最老资格的负责监察的于和平,其实也只是早期汽水厂的一个中层干部而已。

    真有那么一天,这两帮势力只会相互制衡,谁也夺不了谁的权。

    年轻化专业化为主的金融团队里,目前有两个‘头目’,金融办公室的正主任,是海调会从华尔街挖来的,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外,沃顿商学院的高才生,拥有金融专业和MBA双硕士学历,毕业之后一直在高盛工作。

    国外的MBA和目前国内渐渐兴起的所谓MBA总裁班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和梁一飞后来上过的MBA更是有天壤之别,这是一门有些‘大杂烩’的学科,学习内容囊括很多,会计、法律、股票、企业管理知识等等和金融相关的领域都有课程开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老外叫做伊扎克,正儿八经的犹太人,另外,年纪不大,31岁,在高盛工作的履历梁一飞也特意的看过,毕业之后一直在高盛,没有跳槽,虽然至今尚未做到高层,可是毕业后从一个实习生做起,六年之间,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已经到达了接近整个高盛中层级别。

    说明这个人专业技能扎实,工作足够努力和勤奋,至于天赋,也许不是个天才,但是却也足够优秀了,毕竟像高盛这样的地方,能进入就已经很了不起。

    说句实在的,高盛的高层,即便梁一飞能挖得起,人家也不愿意来他这个地方,当一个所谓的‘金融办公室’主任。

    金融办公室的副主任,则是通过王自卫介绍的,一个中国人,做柳钢的,今年刚好四十岁,他们证券公司之前的一位高层,年龄不大,但可以算得上国内金融业的老前辈之一了。

    在之前的723风波之中,柳钢受到了波及,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由于‘出身’为‘主犯’嫡系,之后一直被压着。

    同样的,他的履历梁一飞也仔细的看了,这几年里,柳钢的经历很有意思,要说职位,干得都不是虚职,都是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有的工作内容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国内的金融人才还没有多到可以随便闲置的地步;

    可要说真实权力,却和他的岗位基本都是不匹配的,无论做什么,头上总有个管着他的,或者制衡掣肘的,不是最终的拍板人。

    待遇倒是还行,只是以他的资历而言,这么多年下来,这份‘还行’,和当年的同辈相比,实际上就是‘远远不行’。

    总的来说,柳钢这些年是‘在干事,没有权,回报不对等’,所以心灰意冷之下,干脆来到民营企业。

    这两个人一中一洋,一正一负,剩下的13个人,都来自于招聘、海调会两个渠道,选择的标准,也基本都是才入行不久,或者在行业内有一定专业技能但尚未得到提升的年轻人。

    部门草创,临时的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