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41部分

重生燃情年代-第41部分

小说: 重生燃情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者提问,新时代来解答。

    第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和公立学校比,无论在师资力量、资金、文化知识沉淀,乃至政策待遇,都远远不如,怎么样才能办出特色、办出实效?

    新时代给出的答案是十六个字:‘明确关系、发挥优势、统一领导、合作共赢’。

    具体来说,民办学校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公办学校之间,补充而不替代、合作而不竞争;

    然后利用民办学校自身办学灵活、目标明确的优势,在短时间内,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总的来说,是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和规划下,和公办教育一起,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全、更专业的人才。

    第二个问题,则是向新时代的老板梁一飞提出的。

    在改革开放中,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家?!

    这个问题有一个大背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能力极强、赚钱极多的民营企业家,但是社会上,对于这批‘先富起来’的人,风评并不好,不少人生活作风糜烂、思想道德堕落,甚至对抗法律。。。

    梁一飞给出的答案,十个字可以概括: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有一些企业家,短时间内创造了巨大的成功,但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负载的历史使命,仅仅陶醉在眼前的成功光环中,真正根源,是传统的小农意识与改革开放现代精神的冲突。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私营企业家一方面,要承担起建设祖国、促进经济的责任,做大企业,做强民族产业,实现民族复兴,这是当代企业家的历史责任;

    另一方面,企业家是先富起来得一批人,拥有比一般人更大的影响力和财富,所以更需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比如这次抗洪抢险中,新时代踊跃捐款,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

    ……

    南江日报只是一个地方性报纸,而在全国范围内,真正树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路线’要等到92年南巡之后,此时民营企业家的声音也并不算大,所以这篇文章刊登出来之后,并没有立刻引起所谓的轰动性效果。

    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这篇乍一看,满是官话、大话的采访,虽然没有引起范围的轰动,但在南江省某些小圈子之内,却反响很大。

    两个问题,其实分别阐述了‘一个新兴行业该怎么发展’、‘一批先富起来的人该怎么定位’两个大重要课题!

    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社会问题。

    新时代给出的两个说法,几乎可以认为是满分。

    事实上,这份梁一飞从二十年之后抄袭来的答案,在当前,不但正确,更具有前瞻性、指导性意义。

    在教育局大门口,刘建设满脸藏都藏不住的笑,对梁一飞说:“沈局长的原话是,这份采访,可以认为是民办教育行业的开山鼻祖、提纲挈领之论!”

    打交道的时间不长,但刘建设对梁一飞的态度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早认识,梁一飞车接车送殷勤备至,可吃饭从头到尾除了最后几句话,刘建设几乎没用正眼看过他;

    而今天,刘建设亲自站在教育局门口迎他,两人并排朝里面走,看上去就跟多年的铁哥们似的。

    见刘建设一身带着商标的笔挺西装,一条红色大领带,外加一双雪白的白球鞋,梁一飞忍不住笑了,说:“这个评价太高了,当不起。”

    “这话咱们之间谦虚谦虚就行了,待会见到沈局长,可别这么说。”

    刘建设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用‘自己人’的语气说:“干部培训班之后,各方面对你们的反馈非常好,这篇报道再一出来,连省教育厅都关注到了民办教育,沈局长今天要专门要和你聊,我估计,接下来咱们局要在民办教育这一块下大力气扶植发展,要是连你们新时代都不重要,那还扶植个啥!这个评价你当得起,也必须当得起!”

    今天梁一飞来教育局,正是受到沈局长的邀请。

    培训班前前后后贴了笑两万块钱在里面,一部分是学校的长期投入,一部分则纯粹是为了这次培训班专门花的,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梁一飞呵呵一笑,说:“局里扶持,说到底,还是要你这个主管领导多照顾帮助嘛。”

    “那没的说,咱们自己之间怎么都好办。对了,你可别忘了,帮我那个表妹物色物色男朋友啊,她这个终生大事,我们一家子都操心。”

    上次吃饭,刘建设说这话就是随口一聊,不过这一次,梁一飞能明显察觉到,刘建设话里话外的,还真有那么点‘招妹婿’的意思。

    朱琳琳有没有看上自己,不清楚,这位刘科长好像是看上自己了。

    朱琳琳是不错,但真不是梁一飞的菜,他跟着哈哈一笑,说:“得,我接下来招老师再加一个条件:单身未婚家庭无负担!”

    ……

    ……

    就在梁一飞来到沈局长办公室门口时,大宇宙娱乐中心,最顶层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个中年男人,正坐在一张巨大的办公桌后面,阅读一张三天前的南江日报。

    这人两鬓微白,大约五十上下,穿着一身很简单的灰色中山装,领口的风纪扣一丝不扣,坐在靠椅上,身板挺得笔直,一张农民式朴实的国字脸上,却长着一对凌厉的眸子。

    目光注视之下,正是第二版头条评论文章《我省民办教育领头羊》。

    在他的身后,是一面雪白的墙壁,墙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一张巨大的横幅占据了几乎三分之一个墙面。

    走马龙蛇,七个大字:

    敢叫日月换新天!

第072章 雷厉风行() 
重生之后梁一飞接触过的干部很多,对当前的干部,有一个比较系统直观的印象:年轻干部普遍激进,年纪大的干部普遍保守;部队下来的干部胆子大什么都敢做,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干部相对稳重一些。

    当然都是在合法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教育局的沈局长倒是有些与众不同,0出头的人,一看就是文质彬彬的类型,从市建筑二小的一名普通语文老师开始,十几年经历了老师、教务主任、中学校长、教育局科长、处长、副局长,这么一路按部就班上来,系统里,能做的官都坐了一个遍。

    按理,这样资历的干部,应该是追求稳妥,比较含蓄内敛,到了这个年纪,做到他现在这个位置,再想上难度很大,追求的也是安安稳稳退休。

    没想到,沈局长的作风,雷厉风行!

    敲门进办公室,刚坐下,他就说:“刘建设跟你讲了吧,市里教育工作,接下来的重点之一,要大力扶植民办教学!”

    说完,指了指边上的架子,上面有茶杯、开水瓶、茶叶,说:“想喝茶自己倒。”

    “好,谢谢局长。”梁一飞现在面对刘建设这个科长,已经可以称兄道弟甚至勾肩搭背,但在掌管整个滨海教育系统的局领导面前,态度依旧摆的很正,起身先拿水平帮沈局长杯子加满了水,才给自己泡了一杯浓茶。

    没喝,光看茶叶就能看出来,上好的瓜片。

    泡茶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另外几个茶叶筒里的茶叶,品相也都不错。

    看来沈局长喜欢茶。

    做完这些,才重新坐下,说;“刘科长对我的工作一向非常支持,也一再跟我强调,民办教育是教育工作中得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新时代一定会……”

    不等他说完,沈局长就摆摆手打断了他。

    “梁老板,我请你来,不是讲套话的。要讲这些话,刘建设比你会讲。”

    沈局长虽然没留面子,但语气倒还算温和,说;“搞民办教育,离不开你们这些干实事的民办学校,新时代更是领头羊,你给我来点干货,就说说,你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干!”

    梁一飞笑了起来,沉吟片刻,说:“局长,这次干部培训班完了,接下来新时代有两步要走。”

    “嗯……”沈局长从抽屉里掏了包硬盒红塔山,抽出来一支自己咬上,又递了一支给梁一飞,不等梁一飞起身点火,他自己就点上了,又把打火机丢给梁一飞,“你说你的,我听着呢。”

    “我们第一期补习班已经到尾声,大概有两百个学员准备出国,学校接下来来带着这些人考试、面试、办理各项手续,这是第一个重点工作。”

    沈局长一手夹着烟,一手拿笔在桌上的笔记本上写了几个字‘办理出国’,问:“你给我一个估计数字,最后能通过的有多少?”

    “5%左右。”梁一飞说。

    “这么高?”沈局长眼皮一翻。

    考大学得录取率也就六分之一,5%,换句话讲,通过新时代培训,出国的概率和上大学已经差不多了?

    “具体还要看结果,不过我们估计的数字是这样的。”梁一飞说。

    “好。”沈局长在那行字后面写下5%,笔头一点,“你继续讲。”

    “第二件大事是人。包括招收老师、教职工,还有招第二期的学员。老师教职工方面……”

    “怎么招老师那是你们学校的事,人才市场那边如果有需要,局里可以帮忙出面解决,你就说说招学生。”沈局长又一次打断了梁一飞。

    几次被打断,梁一飞给他搞的莫名其妙,一个管教育的,性子怎么比带兵的还急?

    扫了眼沈局长身后,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副横幅,满江红节选,三句铁钩银划的毛笔字: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只争朝夕,嘿嘿,还真是,如今2,5就退了,难道是想退休前,再朝上升一升,把头衔前面这个‘副’字去掉,享受一下一把手大权在握的感觉?

    不是没可能,副局长、局长,一字之差,天渊之别,领导和下级的关系。

    于是继续说:“第二期学生准备扩招大概三个大班的名额,包括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学英语强化和四六级补习班。”

    “预计多少人?”

    “500以上的规模。”

    沈局长点点头,说:“哦,那么说,你们下一期的学员,就有可能,不,应该能突破一千关口。”

    “是的。”梁一飞点点头,想到这个数字,他自己也微微有些成就感:千人规模得学校,不比很多公办的中小学差了。

    上辈子,赚的钱肯定比现在多,可是企业规模,连上工人和看门的勤杂,都远远不到千人。在这一点上,他已经超越了上辈子。

    “嗯,很好。”沈局长又在笔记本上写下:扩招,三个班,总数破千几个数字……

    ……。。

    聊了有一个多小时,都是新时代后续的发展计划,沈局长然后把笔记本一闭,靠在椅子上闭目沉思了大概两三分钟,然后睁开了眼睛。

    “计划我知道了,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

    “困难肯定是有的。”梁一飞想了想,嘿然一笑:“我们自己尽量克服。”

    “你当我跟你在讲客气话呢。”沈局长嘴角微微一挑,摇头说:“你多虑了。教育在什么时候都是国家最重视的工作之一。我们局里研究过,既然决定支持民办教育,就一定会有实际行动,不会给你们开个空头支票,企业拿出发展计划,政府拿出支持手段,双方配合,才能有最好的结果。”

    说完,拿起桌上的茶杯,一手拿着盖子,抹去上面的茶叶沫子,抿了一口,淡淡笑说:“这次,我给你机会开口,你要是不开口,那将来后悔,我可不管啊。”

    既然沈局长表态坚定,梁一飞也就不客气了。

    新时代经过这么久的发展,名气在外,招生、招人都不困难,如果第一期出国率比较优秀,那可想而知,后续生源更是会主动涌进新时代大门;

    由于干部培训班、和教育局关系好等原因,除了银行贷款之外,现在也没哪个部门因为私营企业的身份为难新时代。

    既然要说,那就说关键的。

    “局长,那我可说了,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地皮,一个是税收。”

第073章 拐卖妇女?() 
这是梁一飞看来,地皮和税收,是新时代现在、乃至未来三五年之内,能从政府要到的最有利、有力的两个政策。

    目前新时代需要的东西非常多,但是地皮和税收,这政府能给予的‘最好的礼物’。

    其他关键性的,新时代可以自己解决,通过明面、非明面的等等方法搞定,可唯独这两块,政府不给政策,梁一飞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好办。

    先说地皮。

    目前学校所在地,纺织二厂,梁一飞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