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岁岁不相离 >

第115部分

重生之岁岁不相离-第115部分

小说: 重生之岁岁不相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公孙正名呆看着江知佑将手放在琴弦上,似乎在调音看弦。他正纳闷上午没见到这两人儿,如今见着了,却发现江知佑要弹琴?!

    千年难得遇到的事儿,如今他运气这么好就给碰着了?公孙正名想着,就听齐昭月接江知佑的话继续道:“我觉得那老先生说不定是喜乐之人。那些空木虽然难看入眼,若是一连串掉下来免不得砸到头,可若是风吹一动……”

    说罢,齐昭月就将细线绑着笛碎片一连串提了起来,简陋的风铃制作有些粗糙。随着轻微的摇晃,发出阵阵叮咛的翠玉相撞声,就像那位老先生后屋挂着的木竹。只要有风,乐随风动。

    “若是有求于人,讨好也要投其所好不是?”齐昭月看了眼棋盘上的棋局,随意的就将刚才江知佑摆好的棋子丢到棋盒里,跟棋局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才会在这个时候坏局。可偏偏一脸正经,好像方才那丢棋子的不是她。

    江知佑见状也只有无奈的将几枚棋子捻起,放回棋盘的远处。齐昭月弱弱的轻哼了一声,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是在怄气。

    也只有景蓝在一旁偷着笑,公主和驸马似乎“虽然下棋有下棋的局势,和构建这些砖砖块块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你们却不曾细想,那位老先生对城池构造一清二楚,可未必喜欢如此清楚……”

    “这什么想法?”公孙正名听不懂,拿起矮桌上的糕点就咬了一口,感觉味道不错。随手就抄起一盘递给影卫,盯着他接下来的动静。

    见影卫没反应,他又尝了一块儿,味道挺好的啊。这脆酥可是宫里头才会做,他一来就闻到了香味。现在端到这木桩子面前,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是闻不出来么?想了想,公孙正名左手端着糕点,右手扇着风,似乎这样就能将脆酥的醇香给扇到对方的鼻子里,让他拿起来吃。

    影卫一动不动,似乎连眼眸都没转一下,公孙正名彻底放弃了,这人是真的不会动!!想那天交手之后,他多想着跟影卫再来三百回合。那天晚上影卫虽然不出手,可还躲着防着,现在完全就是个木桩子,动也不动,他也只好硬生生的停住动手的渴望。那沉闷的样子,这都好几天了都不换一下。抬一下眼皮子都欠奉的模样,简直欠揍!

    可这人不出手他也不能偷袭啊,多胜之不武?!所以就此之后各种各样的试探就出来了,至此为止,这两人之间,除了大眼瞪小眼,就是大眼瞪小眼。

    “擅长之事,也不一定是人欢喜的事,若不是身份所需,环境所使,你最常做的事,就是最欢喜的事么?”那方齐昭月还在说着,好像是看江知佑对着琴不是很乐意弹的样子,后来这话说着就只针对一个人了。

    “就好比下棋,你欢喜的事是下棋么?一连四季…五年十年一直下棋,都不会觉得腻烦?”齐昭月说着,好似还真的就跟一盘棋杠上了。之后为了加强这话的可信度,还拉着江知佑说着,“我不信你最欢喜,最想做的事是下这盘破棋。”

    那神情颇为威胁,大有你敢点头试试的胁迫。

    最欢喜的事是什么?江知佑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细想,只是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就上下打量着齐昭月,视线最终在她张牙舞爪的唇角边停驻。

    然后有了结论,下棋怎会是他最欢喜的事呢。

    见江知佑没有反驳自己,甚至默认了下棋不是他最欢喜的事,齐昭月满意了,继续道:“所以那位老先生,就算善于建城池,也未必是最欢喜于此,不会有其他的喜好消遣。人再怎么隐居,消遣是怎么少的了?”

    “那后院里头的菜园子,不就是老先生闲来无事种着吃的?”齐昭月越说越觉着有理,“士农工商,老先生于工,对整座泉州城的构造都一清二楚,说不准他对柳府的清风亭也很熟悉,那怡情怡景的布局构造,世间少有。若是同这些人有过交道,老先生懂乐喜乐,甚至在此之下伴乐农耕,不是再正常不过?”

    为士者之权,迁工为农虽然不难,可跃过一切成规和偏见却也是做不到的事。

    一旁的公孙正名也将齐昭月的话听清楚,可看着那琴,再看看那要扶琴的人,却也忍不住出声,“公主表妹,你就不再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齐昭月觉着自己说了好半天,江知佑这人也无动于衷,反倒是公孙正名一开口就让她考虑。

    公孙正名看着江知佑欲言即止,实在是不晓得怎么将这劝诫的话说出口。心里头却也有几分看戏的心思,窥看着这喜剧性的一幕。

    尤其是看着齐昭月望着江知佑抚琴,好似是满脸期待的样子,公孙正名更是嘴角抽搐,“就算那老先生欢喜乐器,也不一定用琴吧?”

    “可你不觉着抚琴更合知佑的气质么?”齐昭月不以为意,念叨着:“成熟稳重,伯牙知音之情待见,不显得更有情意?”

    情意?公孙正名听着这两个字差点没把咽下的糕点呛出来,江知佑的手刚放在琴弦上,他就聚精会神了。

    “噌—嘶哗——”这才刚开始,入耳的就是魔音绕梁。齐昭月嘴角的笑僵住了,景蓝愣住了,公孙正名的表情更像是活见鬼!

    他公孙正名和江知佑是什么关系?江知佑第一回弹琴他可一定在场的啊。可当时江知佑无师自通第一回抚琴,跟他说通曲谱这玩意儿之后,弹一小段就有八处让人皱眉,三处继续不下去的不忍直视。偏偏这人毅力非常,就算难听,不然曲子弹完,不然琴裂弦断。

    所以他是真的有劝齐昭月多想想的,可却也没想到,这才几年没碰琴,江知佑第一回碰琴就能下手成这个样子,完全不顾自己在娇妻面前的形象可言…

    公孙正名看着淡定自若的江知佑,这输赢奈何啊,赢了不觉着自己输了,输了不觉着自个儿输了。

    作者有话要说:双更合并~

第136章 回味() 
齐昭月觉着吧,跟江知佑两辈子的相处加起来,可能都没有这一天值得回味。原来想的那些琴瑟和鸣的场景,都在这琴音下跟那锦鱼吐的泡泡似的,浮到水面上就彻底没了影儿。

    见着江知佑好像并没有要停的意思;齐昭月也脑子一片空白的思考不起问题。可她也总不能问他;这琴声你听不出来么?

    这未免太打击人,再说若是撇去这声响;他的身姿还是挺端正的。而且琴弦断了;还能不受打扰继续抚琴的人,世间不多啊!齐昭月已经在心底找各种理由了,而且每一种理由,似乎都能说服自己。

    最后这事儿是以琴弦崩断告终的;公孙正名觉得自己浑身上下不舒服。看到类似琴弦的细线之类;下意识的就会觉着这玩意会断;然后发出那种‘嘶哗—噔——’

    就像指甲刮着锅壁;突然走滑的呲声;简直能让人从心里头颤抖的浑身上下不舒坦。所以他也不得不佩服他家公主表妹啊,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全程一刻钟也是非常漫长,可她就能发呆个半刻钟,才反应过来江知佑的琴技。

    之后反应过来吧,靠着江知佑那么近居然连脸色都没变,还能淡定自若的捻起断掉的弦,细看一二。像是和他一样在想着,那弦的坚韧,是怎么就会断掉?

    他还不清楚江知佑?这家伙头一回抚琴都没这么烂的手劲儿!可事实却是曲子第一段刚开始,他就在第三个音将琴弦弄断。

    还好这客栈在他们居住的时候并不迎客,不然这满楼的人非得头皮发麻的一走而空不可。

    可偏偏让他怎么都想不通的事,第二天他居然在客栈门口,看到景蓝和影卫买了一堆琴弦。他起初还以为是他公主表妹听不下去了,决定手把手的教。可怎知接下来的日子,他压根就没听到琴声。

    正纳闷没几天,就听说那老先生决定出山了,就是被江知佑的‘琴音’给打动的。啊,要是有个人在他家门口,天天弹那种三个音儿断根弦的曲子,哪怕对方让他死他都更愿意去自刎而不愿意听啊!所以这到底是将这老先生心甘情愿的请过来了,还是硬生生把人家给逼出来了,公孙正名在心里还揣测着不好说。

    不过这老先生能在江知佑的琴音下,与其对持这么久,不得不说江知佑是有眼光的,毕竟世间这种神人是当真不多的!

    老先生肯出山,泉州城上被悬掉死的疑难也随之解决。毕竟除了对此精通的人,谁晓得那建城还会在城墙下引细槽,排雨水到地下的水层,给水井储水用?那人死后掉在门下,大晚上谁也看不到,只要将城门关起,通过这细槽将多余的吊绳回收,人也就悬在了多尺之高的城门上。

    能做到这事儿的自然只有官家人,而且还是对泉州城门墙口的一切甚熟。顺藤摸瓜将人给逮出来,又牵扯出泉州城太守知县之间,多少年前的烂账。

    刘成仁和钱太守之间,本事昔年好友。当年本是刘成仁才有资格当任太守,可上任太守之女和如今的钱太守两情相悦,若成此姻缘,只能是继任太守。刘成仁权衡之下为友排忧,就将自己的官勋功绩,全都让给了如今的钱太守。

    钱金喜受封成柒郡太守,抱得美人归。可泉州城乃锦国繁荣之地,这地方的太守,怎是轻易可当的?自然也就有了凡是遇事,钱太守都会跟刘成仁一个知县商议的场面。

    两人之间,连权势官位都可以让步,关系自然是说不出的好。可酒是穿肠毒药,两人有一天晚上喝上一小壶,偏偏醉的人只有钱金喜一人。醉中话说了什么,钱金喜自己都知晓的不清楚,如今也问不到惨死的刘成仁。

    只是之后泉州城的变故,让他们不得不抉择。朝中迟迟没有回应,他们只能自救。南下过泉州城的灾民,也只能狠心的阻挡,进城也进的倾家荡产不得出,才能维持泉州城的平缓渡日。

    灾瘟是传染的,泉州城的人也大都开始生病死去。刘成仁当下就下命烧死尸首,引得泉州城的百姓不满,钱金喜也并没有任何解释之语,任由情况泛滥。

    因为那个时候有人问他,想不想有更大的权势?自从从一个知县都够不着边儿的人到太守这个职位,其中的权势和财力都是他原来从不敢想,甚至得不到的。

    想不想有更大的权势?想不想将所有人踩在脚下?自然想!!那种权势握在手中的滋味,无疑是最痛快人心,最想让人得到的!

    那次醉酒后,钱金喜就感觉到刘成仁的沉默,所以他也知晓,若是将自己心中所想的说出来,刘成仁是怎么都不同意。虽然同为官,刘成仁对官场里的勾当熟知不少,可藏污纳垢也是少数。而钱金喜是要造反,刘成仁是怎么可能答应?

    昔日恩人,如今却变成了熟知他钱金喜一切,而不得不杀之人。

    这一切水落石出的时候,公孙正名还狠狠的郁闷了回,因为钱金喜不止一次在背后癫狂,说他们进泉州城的一刻起,虽然并没有住准备的驿站,却也每天都在和有病瘟的人打交道,已经是必死无疑了!

    齐昭月并不在当场,不然也一定会随着公孙正名嗤笑出来,这世间竟然有人癫狂至此,妄想能用灾瘟来控制天下百姓。

    老先生出山后,忙的就是江知佑了。两个人一老一少走遍了泉州城,四处勾勾画画的几乎夜不归宿。大半个月后,齐昭月迎来了一位熟人,她的同胞阿弟——齐昭明。

    皇后娘娘下喻,让三皇子率领第三君物安顿好战后,所以大军和尤家军北上,他却绕到泉州城来了。

    “皇姐!”齐昭明看到齐昭月的时候,有着说不出的喜庆,“早就听说皇姐你到泉州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为了看看泉州城可算是囤粮食的地方,当真是辛苦皇姐了。”

    “怎么会,昭明近来不见,身子瘦了不少,没在军营里受苦?泉州城山清水秀的养人,我有什么辛苦的?你劳碌奔波才是受累。”齐昭月被齐昭明说的不好意思,推挪着还瞪了江知佑一眼,似是在怪着当初就那么匆忙的离开大军,导致他们姐弟什么都没交到就分离的早。不过也就那么一瞬,齐昭月就拉起自己的弟弟叙旧。

    唯一可惜的就是齐昭明一来,江知佑就要北上和大军会和。而她就这么被留下来了。

    当初拐齐昭明和他们一起北上,齐昭月就是用沙场上的豪情万丈将人给引过来。可如今这么好上沙场的机会,也不晓得江知佑同齐昭明说了什么,他顿时就情愿不跟着北上,反倒是来陪她这个皇姐。

    江知佑在走之前,齐昭月就千叮万嘱他行军作战,不论任何原由,一定不能让自己被困在地势狭小的山谷。前因后果齐昭月讲的无比清楚,却换来江知佑柔和的声音:“阿月信我,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