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罗马尼亚雄鹰 >

第226部分

罗马尼亚雄鹰-第226部分

小说: 罗马尼亚雄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副威尔斯正站在船头,举着望远镜查看附近海况。

    “咳、咳、咳。”

    一阵咳嗽声打扰到威尔斯大副。

    “你怎么了,乔治。”

    收齐望远镜后,威尔斯看着不停咳嗽的一个船员关心的问道。

    面对大副的关心,这名叫乔治的船员有些满不在乎的回答道:“估计是最晚受凉了,有些感冒。”

    “你这样可不行,一会去鲁斯医生那里拿点药吧,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半个月时间返回英国。”

    “好的,咳、咳、咳,一会我就去。”

    “那么尽快去吧,我可不想让你引得其他人也咳嗽。”

    看到说话都忍不住咳嗽的乔治,威尔斯也只有让他尽快去医治。

    不过船员乔治的咳嗽,在得到鲁斯医生的治疗后并没有好转,反而病情加重了。除了高烧、头痛之外,还有脸色发青和咳血的现象。更为重要的事,船上其他人也变成爱咳嗽起来。

    等他们到葡萄牙外海后,船上有一半的人生病了,其中威尔斯大副也在其中,而船上的鲁斯医生一点办法都没有。而那位可怜的船员乔治也撒手归西,蒙特拉号船员为了防止感染加剧只能将其尸体抛入大海中,而且对生病船员进行隔离。不过狭小的货船又哪里能够隔离病毒,又有不少船员被感染了。

    等到蒙特拉号抵达英国后,其船员有四分之三都被感染了,其中死亡了十分之一。其实对于这种情况,英国政府应该立刻重视起来,不过目前战局的涌动让其他无暇关注。所以当蒙特拉号抵达英国后,生病的船员纷纷下船自己找医生医治,在他们看来,医不好一定是随船医生水平不够的结果。

    就这样,病患随即四散开来,9月2日,英国多地发现这种流感病毒案列。9月5日,法国也爆发流感病毒案列。9月11日,美国爆发流感病毒案列。9月12日,远东地区爆发流感病毒案列。在短短半个月内,这种流感病毒就在全世界爆发开来。

    许多人早上还正常,中午染病,晚上便死亡。许多城市限制市民前往公共场所,电影院、舞厅、运动场所等都被长时间关闭。

    这一波流感和过去的流行性感冒不同,在20~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死亡率特别高。这让青壮年集中的军队成为了重灾区,协约国的攻势被迫停了下来,现在没人想着战争,都想着医治病患。而正值一战快要结束,各国都在散播好消息,而西班牙十分诚实的爆出本国爆发了流感,所以这也被称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而作为全球性致死率较高的流感,罗马尼亚当然也没能幸免。在9月8日,罗马尼亚就发现了这种流感病毒。而这段时间对流感病毒异常敏感的埃德尔,立即下令全国戒严,对抗这种流感病毒。同时命令医疗卫生大臣赫尔克,派人监控流感可能爆发地区的趋势,另外派人对居民宣传预防流感的措施。而对于已经感染的人群立刻强制隔离。

    而且还让首相带着政府部门,立刻配合其工作。这让布勒蒂亚努首相忙的脚不沾地,他又要管东摩尔达维亚地区的公投,还要配合卫生部门的防治流感,也是够苦闷的。

    而罗马尼亚民众面对政府的举动也是依次配合,谁让这次流感来势汹汹,而且致死率非常高。不少人周围都出现了病患,这着实吓到了他们。

    而罗马尼亚军营中,也立刻封闭戒严起来,都是被西欧传来的消息给吓住了。…7的致死率,这可堪比战场损失了,谁都会害怕。

    不过尽管罗马尼亚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是病患依然在增加。而且这种流感最为让人担心的是没有药物医治,或者说没有足够效果的药物医治。这引得所有人都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被感染了流感病毒。

    一时间国内各项生产生活物资都变得萧条起来,码头上物资堆砌如山,却因为害怕流感病毒没人上工。工厂里工作的人群也是稀稀落落,街道上也变得冷冷清清,大家都在尽量减少外出。

    根据事后的统计,这段时间罗马尼亚经济指数降低了四成,完全相当于进入了经济危机状态。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段时间罗马尼亚正确的应对,其流感的死亡人数,在欧洲也是极为低下的。这场流感只照成了421万人的死亡,这比隔壁保加利亚127万人都少了三分之二,更别提两国人口还有一倍以上的差距。

    而这场流感也着实让各国损失不小,其全球死亡人数超过了这场战争,可以说完全就是一场浩劫。

第274章 德皇退位() 
席卷全球的流感病毒让各国政府都大为头疼,而其中最为头疼的就是参战各国。

    如果要在参战国中选个最为难受的国家,那么非德国莫属。面临基尔水兵起义影响,和流感病毒双重冲击的德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无力维持局面。

    事实上德国或许在军事上还暂时能和协约国抵抗一二(目前其军队已经退到德法边境,比利时中部)。但是民众对于数年的饥饿和没有胜利可能的战局,感到了绝望。而且协约国一直以来为了瓦解德国民众士气,所使用的宣传也其了很大因素。

    在协约国众多宣传中,他们都承诺只要德国投降不会对其作出太过于苛刻的惩罚。而是在不能忍受饥寒和失落情绪的民众,对于协约国的话抱着很大的期待。

    所以这些被情绪支配的民众想到,为什么不能结束这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呢。一直鼓吹停战的左翼政党得到大部分民众的支持。而依靠这些人的支持这些政党在这段时间得到充足的壮大。

    而在基尔水兵起义后,汉堡、不来梅、莱比锡、慕尼黑等地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就不难理解了。出于对军队可能的镇压和俄国革命的参考,这些起义者也都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

    而且最为关键的起义来自首都柏林。9月8日,在斯巴达克派(德国前身)号召下,工人和士兵在柏林进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9日,柏林工人与士兵一起占领警察总局、电报局、国会、其他重要机关及兵营。领导这次起义的斯巴达克同盟领袖卡尔·李卜克内,在皇宫的阳台上宣布了“自由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又和罗莎·卢森堡一起创办了《红旗报》,提出了为建立“统一的德意志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斗争的口号。

    而柏林的起义,给了在正在比利时斯帕德军总部的威廉二世,最为沉重的一击。面对全国上下的起义运动,德国高层知道必须要停战了。

    不过民众对当前政府的怨气,必须找一个人上台化解他们的怨气。而目前唯一能够让民众接受的人选,就是社会民主党领袖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只有他才能控制目前德国躁动的局势。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1871年2月4日生于海德堡,父亲是个裁缝,他早年曾为马具工人,以做马鞍为业。1891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893年当上了布雷默尔国民报的主编。1905  年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

    他是个极有说服力的演说家。信奉工会主义,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没有太大的兴趣,更多的是注意工人实际生活的改善,以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道德观念。所以他是个温和的社会民主党领袖,一直致力于实际工作,而避免理论上的纷争。

    而他出色工作能力帮助其在1913年前主席a倍倍尔逝世后,任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在他的领导下,这会民主党的地位明显提高。所以他也是目前德国最合适接替的人选。

    不过艾伯特答应重新组建联合政府也是有条件的,首先德国需要得到协约国的谅解。另外德皇必须退位,取消德意志皇帝的称号,因为德意志帝国将被改为共和国制。面对艾伯特的要求,被国内声势浩大的起义浪潮吓到的德国高层,全盘接受。

    找到了接替政府人选后,为了让协约国答应德国停战的请求,首席参谋总长鲁登道夫辞职,由威廉·格勒纳接任。

    而格勒纳将军在接任总参谋长职务后,就向德皇威廉二世建议。为了保证皇帝不被协约国审判,其最好选择前往中立国寻求庇护。而目前最为适合的国家,就是一直保持中立的荷兰。因为他和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是亲戚关系,而且两人还较好。

    而且格勒纳还向德皇保证,在元帅兴登堡的统领之下,德军会撤退至德国而不会镇压革命。威廉二世看到坚定拥护皇帝的模范军人,兴登堡元帅也对此采取默认态度。感到自己大势已去。随后威廉二世就在斯帕德军总部起草了自己的退位诏书。

    其全文如下;我永久放弃一切作为普鲁士王国国王以及兼有的德意志皇帝所拥有的权力。同时我解除一切德意志帝国和普鲁士的公务员,所有军官,军士,海军部队,普鲁士陆军,以及曾向我作为帝国皇帝宣誓效忠的一切军事部队的职务。我希望他们能够帮助在德国掌握实权的人,对抗逐渐逼近的无政府状态危险、饥饿和外国统治以保护德国人民,直到德意志帝国的新秩序建立为止。

    在向全国宣布自己退位之后,威廉二世带着自己的家人立刻向荷兰发出避难申请。一直保持中立的荷兰政府,果然接受了申请,威廉一家人的也是马不停蹄的赶往阿姆斯特丹。在这里威廉明娜女王为了给威廉二世提供住处,将多伦一座庄园给他安置。而在接下来的余生中,威廉二世将一直在这里生活。

    对于德国国内的起义逼迫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退位,协约国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在泰晤士报上,评论德皇的退位是,这个盲目自大狂、战争的疯子、终于从他邪恶的宝座上灰溜溜滚了下来,这让德国重获新生。德国民众现在终于知道,自己所遭遇到的一切都这个罪魁祸首所给予的,现在这个世界将重新走向和平。

    而埃德尔听到德皇退位消息后,叫来侍卫长:“给在荷兰德皇送1000万列伊过去。”

    “听说德国政府还没有没收皇室财产,他们应该不缺资金。而且这样送过去,他们会接受吗?”

    面对卡鲁斯特的话,埃德尔叹了一口气回答道“我知道他们不缺资金,不过我和威廉叔叔都是霍亨索伦家族,尽管他们是主系,我们是旁支。这是代表我的心意,他们会接受的。”

    埃德尔的话,打消了侍卫长的疑虑,只见他立刻讲到“好的陛下,我这就让人给他们送去。”

    “去吧。”

    送走自己侍卫长后,埃德尔感叹一句。“接下来,德国该停战和谈了。哎德意志啊,你们准备好接受战败的惩罚了么?”

    。

第375章 德国战败() 
埃德尔感叹的没错,目前德国对于协约国惩罚还没有做好准备。

    在德皇威廉二世发布退位诏书跑到荷兰避难之后,德志帝国崩溃了,前线的几百万德军失去了效忠的对象。

    而在国内,准备接任政府首脑的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要求德志帝国最后一任总理马克斯·冯·巴登,需要同协约国签署停战条约后,才能接任改组政府后的首脑职务。

    因为签署战败停战协议,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讲完全就是一场灾难,这会断送其政治生命。对于志在整合战后德国政治势力的艾伯特而言,这是不可能接受的条件。

    所以面对明显这个明显是断送前程的举动,也只有专门为做这件事被推上台的巴登来做。于是在9月16日,这位被推出来顶包的巴登总理带着目前为数不多的政府人员,赶往法国商谈停战事务。当德国和谈的汽车到达了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的车站时,此时,正好联军总司令福煦乘坐的火车路过该地。

    巴登总理为了急于和谈,也为了有利于和谈,就急急忙忙的登上了福煦所乘坐的车厢。

    “这一切和1917年3月的俄国多么相似啊!”

    早上5点,已经吃完早饭,正在等候德国代表团前来投降的协约国同盟军总司令福熙心情很不错,死敌的内乱让他心情愉悦。此时站在自己指挥列车里的他,对自己的参谋长魏刚上将说:“如果我们拒绝他们的投降,那么柏林的那个人民委员会将在几个星期之内垮台!”

    有些干瘦矮小的马克西姆·魏刚上将看着已经上了年纪,曾经亲身经历过普法战争,并且立志复仇的福熙元帅。用些沙哑的声音说“如果柏林的人民委员会垮台,取代他们的恐怕将是斯巴达克派……他们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和俄国布尔什维克一样!”

    看来魏刚上将对于德国的处境有些担心,他在担心德国像俄国一样赤化。

    “那又怎么样?”

    菲利普福熙摸了摸自己的白胡子,满不在乎的说道:“我们可以打败他们!德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