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罗马尼亚雄鹰 >

第235部分

罗马尼亚雄鹰-第235部分

小说: 罗马尼亚雄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不行。他们和奥匈帝国交战才引发了这场大战,要是和他们合并,还不被欺压到死。

    捷克、波兰?

    都是才独立的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匈牙利不遭受惩罚,这两个也被排除掉。

    最后只剩下一个选择,罗马尼亚?

    经济上能够给匈牙利注入活力,军事上能够保护匈牙利,而且罗马尼亚王室还是德国旁支。更主要罗马尼亚就是协约国成员,这可以将他们遭受的处罚降到最低,简直就是完美的选择。

    当众人议论出合并国家人选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合理提议。而这时候,有人提出自己的疑惑:“可是目前罗马尼亚人在蒂萨河以东驱赶我们的族人,这在国内影响很大。这个提议民众怕是很难接受吧。”

    而这时科尔达米克站出来解释道:“这有什么难接受的。只要我们提出合并后,匈牙利人有权力要回自己在这次驱除行动中的丢失的财物。那么我相信,这个小小的要求会被罗马尼亚接受的。”

    科尔达米克的话引的众人连连点头,被合并地区提出一些合理建议,这肯定会被接受。再说,这有没有要罗马尼亚拿出大量的财物安抚新地区。

    接着在场的人继续兴高采烈的商议,依照奥匈帝国时期对照匈牙利的权力,对新方案进行着讨论。

    而在场的人中,只有两个人没有参加到这场讨论中。一个是提出这个建议的赫尔蒙斯,他作为书记员想要加入一群高层中讨论,这太现实了。尽管这个提议是他提出来的。

    另一个,就是目前掌握着共和政府军权的霍尔蒂·米克洛什海军上将。作为担任过奥匈最后一位海军司令的霍尔蒂看来,眼前这些人都是一群井底之蛙,哪里看的清局势。只不过现在他需要共和政府这层外衣,包裹自己而已。

第388章 罗匈≠合并() 
“罗匈和并?”

    埃德尔看着跑的气喘吁吁的外交副大臣纳罗尔,有些惊讶的问道。“这是真的?”

    担任外交副大臣多年的纳罗尔点着头回答道:“是真的。这是匈牙利共和政府发来的电报,我一路小跑过来的。”

    说着纳罗尔将电报放在了埃德尔面前。

    对于匈牙利这份电报,纳罗尔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是将罗马尼亚疆域一举扩充中欧的绝佳机会。想想看罗马尼亚和奥地利、捷克接壤,这会给罗马尼亚带来巨大的经济外交利益。

    而且更主要的是,罗马尼亚将从巴尔干地区小强,一举成为地区强国。只要接下来发展的不错,欧洲列强当中,增加一个罗马尼亚的席位也不是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罗马尼亚从巴尔干国家成为列强,纳罗尔觉得自己这一生也是值了。

    副大臣阁下在畅想着罗马尼亚美好的未来,而埃德尔则拿着电报查看起匈牙利给出的条件。

    这份电报上林林总总列出不少条件,不过埃德尔看来主要归纳起来就只有几条。第一,政治独立。匈牙利共和国改制成为王国,将以王国形势与罗马尼亚合并组建一个高于两个王国的新帝国政府。而帝国政府不能直接对匈牙利地区发布法令,需要通过匈牙利王国才能发布。

    第二,军事上有限独立。由两个王国派出军队组建新的帝国军队,帝国军队指挥权将有新帝国组建的军事部门领导。而该军队将向效忠君主。其主要布防为边境地区,而王国可以组建防卫军镇守地方。

    第三,司法独立。帝国法案需要两个王国议会批准才能实施。

    第四,共君制。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王国将向同一个君主效忠。该君主将有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家族出任,具体将有欧洲现有的王室法案所定。

    至于像是将被驱赶匈牙利人返回自己家园,获得一定补偿的小条款,埃德尔都懒得去记。

    看着匈牙利给出的条件,埃德尔笑了,他是在笑这些匈牙利人不自量力。这是把罗马尼亚当什么?还想组建一个新的奥匈二元制政府,他们是嫌坑哈布斯堡家族坑的不够。

    而副大臣纳罗尔看到埃德尔的笑容,有些误会的问道:“陛下,你觉得匈牙利人给出的条件不错?”

    看着纳罗尔有些可爱的表情,埃德尔有些好气的说道:“的确不错,我给他们提出一个条件,只要答应立刻就可以准备合并事宜。”

    说着埃德尔拿起笔,在纸上刷刷写下几行。

    “拿去给匈牙利人发报吧,他们同意就可以合并了,不同意就算了,这是最后条款。”

    纳罗尔接过埃德尔的条件,一看之下他愣住了。这上面就几句话,匈牙利将以地区形式并入罗马尼亚王国,军队也将由罗马尼亚军方检校后决定去后,匈牙利人可以在布加勒斯特的王国议会争取自己的权益。

    这几句话将匈牙利人提出的几条全部都否决了,这是打算吞并匈牙利的条款。自己这位陛下,看来是不打算接受匈牙利的条件。

    觉得有些可惜的纳罗尔忍不住问道:“陛下,不再考虑一下?”

    “不用考虑了,就照我说的办。”

    埃德尔当然不可能接受匈牙利人的条件。二元制国家除了奥匈这朵奇葩,在这个世界上哪里还能找的到。而且哪怕吞并匈牙利地区,对于罗马尼亚也是长久的负担。而且匈牙利民族意识太强,本族人口都超过罗马尼亚了,搞不好将来匈牙利人反而站到了罗马尼亚人头上。

    与其吞并匈牙利,还不如吞并保加利亚。尽管保加利亚民族独立性也强,至少保加利亚人口较少,不会威胁到罗马尼亚主体民族的地位。或者乌克兰人,人多但是独立性算得上目前欧洲较差的几个民族了。

    而且埃德尔心中还有个观点,那就是吞并匈牙利将来离德国太近,这不值得。是的埃德尔也是地缘政治坚定支持者。地缘政治血,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契伦在所著《论国家》一书中首次提出。这是前年欧洲打的不可开交时,这本书才发布。

    不过埃德尔作为前世半个键盘政治家,要是不懂地缘政治学,还不被人嘲笑死。当然麦金德的陆权论、杜黑空权论就不一一表述了。

    而埃德尔也是依照这几个理论,在完成自己的设想。在他看来,目前罗马尼亚往巴尔干和中欧扩张的风险太大,极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干预。

    根据罗马尼亚所处的巴尔干和东欧结合部位置,那么广阔的东欧大平原将是罗马尼亚的壮大的动力之源。而这其中乌克兰的地位需要得到绝对的重视,因为他是东欧大平原精华所在。

    在这片能够养育无数人的黑土地上,还有重工业所需的煤、铁、锰、镍、钛、汞、石墨等工业原料。而世界上能和该地区相提并论的只有中国的东北地区,和美国的五大湖地区。而这两个国家都是依靠该地区,才迅猛发展起来的世界性强国。

    所以罗马尼亚的出路只能是乌克兰,这也是地缘政治决定的。哪怕这里有世界领土最大的苏俄,也不能动摇埃德尔的决心。

    看看后世乌克兰被那些人祸害成什么样,埃德尔认为还不如让罗马尼亚来经营这块地区。

    埃德尔的命令,让纳罗尔感到惋惜。在他看来匈牙利加入会增加罗马尼亚的分量,让其他列强顾忌罗马尼亚的实力。而埃德尔却认为这是虚胖,对罗马尼亚真正的帮助不大,反而会拖累王国。

    不过不管纳罗尔怎么想,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埃德尔,所以国王让他发,他也只能发过去。

    所以当罗马尼亚的回电发到考波什堡的共和政府驻地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没有想到罗马尼亚人这么不给面子,只打算吞并匈牙利,根本不给他们合并的条件。

    而面对完全没有合并意图的罗马尼亚,这些被赶出布达佩斯的共和政府人员,只能求到协约国希望能得到英法美的支持,让他们能够获得继续执政的权力。

    而埃德尔则继续关注目前匈牙利的战局,三路大军逐渐逼近布达佩斯,有消息称匈牙利共产党打算决一死战。埃德尔当然必须盯着点。

    关于罗匈合并的提议,也就草草的收尾了。

第389章 莫诺尔决战(上)() 
位于布达佩斯东南二十五公里的莫诺尔,现在被罗马尼亚军队给占据。萨拉米克上将率领的中路军,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天了。

    在这一天里罗马尼亚军队没有休息,反而早早的在莫诺尔周围修建起防御工事。是的,罗马尼亚军队准备防御可能来自匈牙利人民军的攻势。

    让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这和目前战局分不开。

    目前罗马尼亚的左路大军在曼迪夫中将的率领下,刚刚攻占绍尔戈陶尔扬正在赶来汇合的途中。而右路大军也正刚在凯奇凯梅德聚集完军队完,准备向中路军靠近。

    在两路大军都不在附近的情况下,萨拉米克上将需要多狂妄,才能做出单独向布达佩斯进攻的命令。

    防守,在其他两路大军抵达之前防守才是最为重要的事。

    所以在其他两路军队进展没他快的情况下,装一下孙子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莫诺尔小城外的一座小土丘上,萨拉米克上将带着人正在视察该地修建工事的士兵们。

    在繁忙的修建现场,翻新的泥土被堆在才挖出形状的战壕两侧。而在只到大腿的战壕内,穿着短袖衬衣的罗马尼亚士兵正在挥汗如雨的卖力挖掘。他们认真的态度就连上将阁下到来,都没有发现。

    “做的不错。”

    萨拉米克上将看到没人给自己打招呼的现场很满意,他不是一个爱出风头的性格。

    而跟随在其身边的二师师长多尔斯少将听到上将夸奖后,微笑着讲到。“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他们知道只有足够的坚固工事,才能让自己在战场获得最大的生存几率。”

    对于多尔斯少将的话,萨拉米克上将没有回答一路巡视过去。在这一路巡视中,第二师的工事修建的不错,战壕、交通壕、机枪阵地,炮兵阵地、观察哨、指挥所都修建的有模有样。不少工事二师的官兵还做了伪装,而萨拉米克上将为此还亲自观察了一番。

    在看到最后,上将对身边的多尔斯少将说到:“这次你们二师顶在战线最前面,这是对你们的考验。”

    面对上将的话,多尔斯少将回答道:“请阁下放心,这次任务我们二师一定能够完成。”

    在多尔斯少将内心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作为罗马尼亚组建时间很长的第二师在自己手上发扬光大。只不过天不遂人愿,历次战斗中,二师每次都不能捞到出彩的任务。哪怕是作战都是很少有主攻,防御就更别说,基本上敌人都没有从二师阵地发起主攻的迹象。这让多尔斯少将内心很是收到伤害。

    没有激烈的战斗,哪里来的显赫战功,这让他怎么进步。远的有在巴尔干战争时期出彩的费列伊特,在这次大战中更是表现出彩。近的有突袭德瓦搅动战局的安科达尔中将,这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由不得多尔斯少将不为前途操心。

    这次好不容易捞到一个顶在最前面,防御匈牙利人民军的任务。这对以为战事已经结束了的多尔斯少将而言,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当然想好好在这场战斗中表现一把。只不过他对于匈牙利是否愿意进攻这一点上,还有一些担心。

    所以在巡视到最后,多尔斯少将忍不住问道:“上将阁下,这次匈牙利人真的会进攻么?”

    面对多尔斯少将的询问,萨拉米克笑着摊开手讲到:“这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要是换了我只能赌一把。”

    “这是我们唯一的反击机会。”

    在布达佩斯城内,朗德列尔也在对眼前的内政委员西德勒尔和外交委员万图什解释着自己举动。

    敌人逼近匈牙利革命首都,而作为主管军事的朗德列尔,当然想立刻带兵将这些罗马尼亚狗腿子给赶出去。只不过面对高达十八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罗马尼亚军队时,朗德列尔必须做好足够的准备才行。

    只不过在他准备期间,敌人接连占领大片的匈牙利领土,大量的革命军民遭到了迫害,这让布达佩斯的各位革命委员们坐不住了。他们纷纷询问朗德列尔为什么还不出击,让罗马尼亚这些帝国列强的狗腿子尝尝共产党人的厉害。

    而朗德列尔一直以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来回应这些质疑,而这一次面对革命委员会主要人物的万图什委员和西德勒尔委员,两人的来访,朗德列尔只能如实相告。因为他怕自己在不讲,接下来就要面对贝拉·库恩主席的询问了。

    “我们不是已经征召了二十三万革命群众到军队了么,加上之前的十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