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 >

第20部分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第20部分

小说: 重生古代的精彩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着林子墨道:“这些等到秋后收获,你家里详细写一份奏折,我去递交给圣上。”然后斜脸看林子墨:“你家能写奏折吧。”林子墨忙道:“我两个哥哥我文笔都不错,在有陈先生指导,写份奏折没问题。”靖王爷看着这小孩好笑,人家都是拼命表现自己,这位拼命推荐自己的哥哥。

    想了想道:“陈先生?丁扰的大学士陈先生?”看林子墨点头,笑道:“怪不得能教出一门三个秀才,是他的话没问题,你们倒是好运气,赶上他丁扰回家。”林子墨道:“先生对我们大恩,多亏了先生的教导,才有我们的今天。”

    靖王爷的午饭自然不能在农庄里随便吃,欧阳少华本来想请回他家的,但是靖王爷对林家兴趣很大,把带来的二百兵丁留在农庄继续帮忙,他则和欧阳少华叔侄俩,跟着林家父子一起去了林家村。

    幸亏林子墨早就吩咐林福采购了一大批的菜肉,不用抓瞎,农家菜也没人要求精致,早就准备了起来。

    自从拐入林家村的道路,不说靖王爷,连欧阳家叔侄俩都惊奇。在林子墨的坚持下,也是有了两万多两银子的收入,从林家村到官道的入口,都铺了青石板路,路两旁是林家栽种的桃树、枣树等,加上林间空隙里撒种的苜蓿草。绿油油的一片。林间不时传出鸡鸭的叫声,挖水塘推成的小土山高高悬在树梢上,山顶上的八角亭更是令人向往。

    临近林家大宅,土山下的水塘里种的荷叶长的茂盛,不少才露尖尖角的小荷花苞,羞答答地站立在水里。正看得心旷神怡,大宅门前呼啦啦迎出一堆的人,族长、族老、各家有脸面的男丁,都兴奋地迎上来,呼啦啦跪倒一片,嘴里大喊:“林家村恭迎王爷。”靖亲王点点头并不说话,旁边跟随的随从大喊:“起。”

    靖王爷甩蹬离鞍下了马,众人簇拥了进去。林家的饭食虽是农家饭,不精致,但胜在新鲜,现宰杀了两头猪,抓了刚刚长成的鸡鸭,茄子、豆角等更是菜园子里现摘,让靖王爷吃的很是满意,再加上林家酿制的高度酒,让他吃完饭有了酒意。

    趁着酒意,靖王爷参观了林家的粉条作坊和酿酒作坊。粉条作坊在做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批粉条,天气热了,粉条做的炖菜渐渐减少,得等八月份以后,天气凉爽在开工。

    最后,靖王爷登上了土山的凉亭,林家下人忙把茶水送上去。能陪伴的人当然是欧阳少话,连欧阳志都会林家众人等在山下。

    累的半死的林子墨不由腹诽:吃完了、喝完了,您就走呗!客不走,主不安,大忙的季节,一众人在这里干陪。听到他的腹诽,欧阳志不由笑道:“你这还矫情起来了,不知道多少人家想请王爷,王爷还不耐烦去哪。”林子墨撇撇嘴没说话,要不是看在靖亲王很酷很帅气的份上,他才没那么多的耐心。

    正说着,“哒哒”一阵马蹄响,一堆人汗流浃背的赶了过来,为首一人五十岁左右的样子,胖墩墩地,边下马边擦汗。欧阳志忙道:“县太爷到了,上去迎迎吧。”一群人忙迎了上去见礼:“参见老爷。”县太爷抬抬手,焦急地:“靖王爷是不是在这?”

    众人这才知道县太爷来的目的,忙抬手指向凉亭,县太爷急匆匆地过去,和站在山下的随从道:“清水县求见靖王爷。”一个随从点下头,顺着石阶上去禀告。靖王爷看了一眼下边点点头,随后县太爷进到亭子里低头听王爷讲话,离得远,林子墨只能看到县太爷不住点头,一句话也听不到。

    不一会,县太爷躬身下了亭子,态度立马变了,对林家人很是亲热,拍着林怀德的肩膀道:“林老弟不愧是耕读之家,不但孩子们培养得好,种地也是好手啊!以后不要见外,有什么困难到县衙找本官,本官给你解决。”县官高兴啊!如果林家试种成功,虽然是王爷直接奏上,但功劳绝对少不了他的,这就是天大的政绩啊!

第38章() 
休息了一会,靖王爷又带队回了农庄。看着堆积如山的红薯,招手叫林怀德过去,林怀德有点怵头,因为怕王爷问话答不出出丑,本能地拉着林子墨一起过去。靖王爷有趣地看着这爷俩问道:“林怀德,你怎么拉着小儿子过来,不拉着你多才的大儿子?”林怀德脸上的汗珠子“噼啪”直掉,本来就紧张,又累了一天,说话有点不利落:“回回王爷,小民家的小儿子一直对杂书有兴趣,对这些农事还了解,这些都是小儿交给我………我的。”

    好吗!一紧张,实话都说了,幸亏留个心眼,没把林子墨以前编的话一起说出来。靖王爷更有兴趣了:“哦,小秀才,你在哪本书上看到这些的?”小小年纪精通这些,可谓另类的天才。

    林子墨忙躬身道:“学生家里四年前还算小康,爷爷有不少藏书,我因对杂书感兴趣,没事就看看。后来家变,这些书也找不到了。”靖王爷摇摇头,也不知道是不是相信:“可惜了。”说着,走到地边,伸手抓了一把泥土:“我看你家的地肥力不错,是不是有什么诀窍?”

    林子墨有点佩服,穿的这么干净、精致,一点不在乎地抓在贵族们眼里肮脏的泥土,说明这不是个只会搂钱的草包王爷。当下道:“我家养猪场里的粪便,养的鸡鸭的粪便,这些都是好的肥料。”

    靖王爷皱眉:“你说的这些都没法大面积推广,一般贫民家庭,养一头猪、几只鸡鸭都费劲。”林子墨想了想,化肥、磷肥他肯定造不出来,还得打别的注意:“还有一种绿肥也可以。”王爷转过身,眼睛发亮地看着他:“哦,快说一下,这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林子墨一指堆积在地头的红薯藤:“这种就行,一般家里用不了这些,可以耕地时直接耕进土里,是很好的肥料;我家水塘边的地里种的苜蓿草;还有我们这里叫野豌豆,学名苕子的作物;南方还有种油菜,这些作物不挑地,不挑气候,有些在靠南边的冬天也可以种植。嫩的时候可以人吃,不论嫩老家养的牧畜可以吃,耕进地里,肥力很大。”

    又指了下远处种着玉米黄豆的地方:“玉米和黄豆套种,不但可以增加产量,黄豆肥地也很好,不用担心一年两季费地,这些今年秋后应该也可以得到证实。”

    靖王爷一直板着的脸露出丝微笑:“好,还是那句话,你们林家只要都成功,本王一定给你们请功。”拍掉手里的土:“还有一件事,既然红薯产量这么大,我想在你们全县推广,你家留下一半,其余让清水县衙收购,统一发放。”说着,冲一旁侍候的书童一百头,书童马上叫道:“清水县上前。”一直注意这里的清水县官,马上屁颠颠地跑来。

    林子墨一咧嘴,今年的红薯粉条还是紧张,眼一转,自家的钱有作坊撑着,绝对够用,自家小门小户,一点底蕴也没有。两个哥哥以后走仕途,名声是多少钱买不来的,这是个好机会啊!忙冲着靖王爷和县官道:“王爷,大人,学生家里一直靠朝廷的庇护,才能有今天的生活,现在正是我们家报效的时候,除了留下的,其余红薯我们家无偿献出。”

    靖王爷上下打量林子墨一眼,酷酷的脸上不禁露出欣赏。连胖胖的县官都暗挑大拇指:这孩子太会说话了。靖王爷转头看了一眼林怀德,林怀德也忙点头:“孩子的意思,就是我们家的意思。”

    靖王爷“嗯”了一声道:“好吧,又当为你家记一功了。清水县,你可听清楚了?林家献出的这些红薯,还有种植方法,马上在全县无偿推广。”拍打了一下扇子:“记住,尽量不要用耕地,用薄碱地种植。”如果在成功,就可以向全国推广,特别是林子墨提出的绿肥肥地法,一般的土地,都能增产不少。

    清水县当然答应,这种好事上哪找去:“是,下官当尽心竭力办好此事。”转头看向林怀德父子:“林怀德家当作为我县的典范,我当向上峰呈报。”

    当下,一车车的红薯被运走,天渐渐黑下来。欧阳少华本来想叫靖王爷回欧阳府居住,谁知道靖王爷非得到林子墨家去:“我就宿于林家吧,天生野趣也不错。”林子墨心里嘟囔:你不错,我们有错,累一整天,还给侍候你。”

    事实证明,林子墨错了,欧阳家火速派来十多个个厨子,拉来一大车的材料,靖王爷住在了前院,并不打搅林家人,除了几十个亲兵,其余人分散住在了村民家中,而且,靖王爷不小气,每家村民获得不少银子赏赐,个个欢喜。

    林家人除了出入有些不便,吃喝跟着丰盛了不少。虽然累了一天,林子浩俩人照样雷打不动地学习,举人考试就在明年秋天,半点马虎不得,林子墨无奈相陪。

    将近晚上快子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钟,几个书童端来夜宵梗米红枣粥,三人喝了准备休息。小树悄悄禀告:“听说靖王爷一直在处理公务,先在还没休息,我还以为当王爷就是吃喝玩乐哪!”林子墨笑道:“当然也有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王爷,看来这个靖王爷真心为百姓办事,还不错。”

    林子浩和林子翰郑重点头:“我们当以王爷为榜样,如能当个一官半职,尽心为百姓办事。”林子墨撇嘴,尽心办事是行,但是得悠着来不是?

    林家几兄弟崇拜的靖王爷正紧锁眉头,看皇兄传来的信息。他名朱睿,字昊天,与当今皇帝是差了十几岁的一奶同胞,助着皇兄顺利登上王位,其中颇有波折。虽然是自己的同胞兄长,封了自己为亲王王位,但该忌讳的还得忌讳,自家的兄长哪怕一直相信自己,但是以后继位的皇侄可没准,底调地生活是长命的保证。

    皇兄再三请他帮忙,没办法,领了暗地帮助的条件,收集国内外一切情报,顺带为皇兄的内库扩充。而面前的这份信息,是关于军队内残疾士兵的安置。

    大汉每年差不多都有或大或小的战争,残疾士兵越来越多,成为国家最大的负担。残疾的不见到是一个人,还有他背后的家庭,最近几年国库连基本安置费都拿不出来了,前两年因此还发生了一起小规模哗变,虽然镇压了,但是再不好好解决,后续士兵将不再真心为国家出力,那将是大汉最大的祸事。

    服侍靖王爷的书童们这次跟出来四个,安乐、安全、安义、安心,其中安乐也端来了厨房里熬的梗米红枣粥,轻轻放到靖王爷面前,笑道:“爷还是歇会吧,累了一天了,尝尝这梗米粥,虽然没咱府里的米精细,但还有点味道。”

第42章() 
靖王爷这几个书童,都是他老娘皇太后精心挑选的,不但长得个个精神,能说会道,还粗通武艺,连名字都寄托了一个娘对常出门的儿子的牵念。

    用手揉揉眉心,朱睿也知道这事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接过梗米粥喝了口,点点头:“不错,比起精细的做法,这种粗熬的粥口感也不错。”顿了顿说道:“这个林家真是来对了,爷没想到能在这家挖出这么些东西,不说别的,光是成功种出红薯就当立一大功。”

    安全笑着拍马屁:“林家还是仰仗王爷,如果爷不为他家做主,功劳到不了他家不算,怕是连性命都堪忧。”朱睿笑道:“别人家也许会,林家有欧阳老爷子撑腰,还不至于,林家的生意,连爷都沾了大光,这一冬一春光红薯粉条就进帐不少吧?何况还有救?”

    管理账目的是安心,忙道:“是啊!粉条纯利两万多两,酒先在已经进账一万多两,这才刚刚开始哪。”朱睿点点头:“这林家可以说是我们的福星,不,应该说林家的小儿子,好像叫林子墨的吧?这个孩子不一般,看样子,林家一切变化均来自他。”摸摸下巴:“嗯,很神秘,有意思。”

    靖王爷住了两天后走了。林子墨一家立马轻松了不少。天气渐渐热上来,清水县各村的村民天天络绎不绝来取经怎么种红薯。一个两个………渐渐加上佃农们顾不过来,大大耽误了自家地里的活计。

    林子墨休沐回来看也不是办法,就建议,每个村自己挑选出十个积年老农来学习,学会后再回去交给本村村民,如此,才渐渐腾出手来。

    一晃一个多月没下雨了,移种的红薯苗和各种庄稼全部打蔫。平原地区地面水稀少,除了老天爷赏脸下雨外,就是稀稀落落的几口土井,靠着人挑肩扛地把水运到地里,但是偌大的田地,简直是杯水车薪的代表。

    林子墨也很头疼,家里千亩来地,指着秋后收成,而且和靖王爷打了保票,如果失败,后果很难想象。土井很好打,有钱就可以请到人,可是怎么把水轻松地弄上来,是个技术活。

    仔细地回忆了一下,以前农村里流行的手动压水井,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