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神级备胎 >

第227部分

重生之神级备胎-第227部分

小说: 重生之神级备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四大之列就怎么着了。

    吕先生说,一个成大事的人是不会计较别人的议论的,要成就大事的人都是把毁誉置之度外的,他要做大事情他哪里有工夫去理会这些闲言碎语,唧唧喳喳?爱说说去,我行我素,不会因为是皇后说的他就怎么的。而且这个道理上是完全讲不通,是不是,皇后是什么,皇后是中宫之主,母仪天下,哪里是随便就可以说非就废,说杀就杀的?就算要废要杀那也是皇帝的权力,不是丞相的权力,丞相有什么权力废皇后杀皇后?何况皇后没有罪啊,皇后是转述皇帝的话,皇帝说了丞相的坏话,丞相来帮皇帝废皇后,这个于理也不通嘛。当然有人说,这就正好证明曹操是个贼,汉献帝窝囊得不得了。是,没错,曹操是大权独揽,皇帝也确实是十分窝囊,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情况,面子上还是要维护的,曹操这个时候哪怕是假仁假义,他也得装模作样,不可以这样公开和皇帝撕破脸皮。

    所以吕先生认为这个事情一定背后有真相,就是实际上是背后有一个,用他的话说就是有一个天大的阴谋。这个阴谋皇帝、皇后可能都卷入了,就是冲着曹操来的,要怎么怎么样对付曹操,那么败露了以后曹操的办法就是拿皇后出气,把皇后整掉。这个阴谋因为太大了,它不能公开,这个真相绝对不能公开,必须捂着,所以随便胡乱找了个岔子,说皇后写了这么一封信。我怀疑这封信皇后就没写,是曹操编的,捏造出来的,陷害皇后的,遮掩真相的,但是大家心知肚明,都不能说穿。所以皇帝也不能救皇后,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不明不白地把这个伏皇后杀了。为什么要捏造这封信呢?因为伏完已经死了,皇后的父亲已经死了,死无对证,皇后又是一个弱女子,所以这样一个弱女子就变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某些臭男人的替罪羊。大概真相应该是这个样子。

    所以这种事情荀彧是不可能掺和进去的,荀彧怎么会掺和这种事情呢?因为荀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非常正派的人,他的正派和正直在朝廷当中是有名的,众所皆知。所以这样的正派的人他不可能参与到这种阴谋诡计里面去。曹操也不会去找他。因为正派人搞阴谋诡计他不内行啊,而且搞这种阴谋诡计在曹操手底下有的是人,他干吗找荀彧呢。所以荀彧不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情跟曹操翻脸,那么荀彧又为什么和曹操闹到了那种地步呢?

    我认为是政见分歧。人们都说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就像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一样。其实这个说法是可以讨论一下的。就是关于谋士的这个定义。历史上的那些谋士一般的说,他们的职业道德就是为他们的主人、君主服务,君主要做什么。他来出谋划策,这是一般意义上的谋士。就像现在的律师一样,律师干什么的?为当事人服务,当事人要打官司,我帮你打赢,这是我做律师的职业道德,至于你这个官司是谁我是不管的,所以也有律师替黑社会辩护嘛,也有这样的律师,作为律师来说它作为一种职业来说也无可指责,要讲清楚,无可指责。谋士,他为他的君主出谋划策,不管这个君主做好事、做坏事他都出谋划策,就他职业而言也无可指责。但是在谋士和律师当中有一些人,极少数的一些人,他们是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底线的。在刘备那边就是诸葛亮,在曹操这边就是荀彧,他们两个人是高于一般谋士之上的,由理想的人。

    我们看荀彧当时给曹操提出的三大纲领: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这三大纲领强调的是什么呢?强调的都是必须坚守道德和正义,都强调这个。所以荀彧的三大纲领它不是策略,不是谋略,是理想,是纲领,说到底就是要维护汉室,维护大汉王朝。而且荀彧对曹操寄予厚望,他认为曹操有这个能力。曹操也有这个理想,因为董卓之乱的时候是曹操首倡义兵,关东联军的时候只有曹操和孙坚去打董卓,是一个爱国爱民的乱世英雄,荀彧的理想就是辅佐这样一位英雄把国家重新平定下来,让大汉王朝延续下去,这是荀彧的理想。

    但是荀彧没有想到人是会变的,随着曹操的功劳越来越大,他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随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到了他决心要封魏公、建魏国的时候,政治上极为敏感的荀彧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这个时候曹操和皇帝的关系将发生根本的变化,因为他一旦封了魏公,他就要建立一个独立公国,这个独立公国和大汉王朝的关系将是国与国的关系,它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了,它是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跟皇帝是公爵与皇帝的关系。当然这里头还有一点微妙的地方,就是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宗主国,这个魏公国是这个宗主国册封的邦国,但是和郡县与中央的关系大不一样了。这个搞来搞去搞得不好它就会发生变化,因为这个时候大汉王朝是个空架子,什么都没有,曹操举手之劳就能把大汉王朝灭了,所以荀彧是不能接受的。

    在这样一种不能接受的情况下,他就面临着自己命运和道路的选择,怎么办?但是无可选择。他怎么呢?他现在发现曹操不是他能寄予厚望的人了,谁是?刘备是?就算刘备是,他能投奔刘备吗?他这个时候还能投奔刘备吗?不能。那么跟着曹操继续干,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走向自己愿望的对立面,他越帮助曹操就是越跟自己做对。

    所以我觉得曹操终其一生最后没有称皇帝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忘不掉荀彧那一双忧郁的眼睛。荀彧的在天之灵在看着他呢,这就是道德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所以我觉得荀彧如果是我们当代人的话,他临死之前也许会对曹操唱一首歌:“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他确确实实是千万里在追寻着曹操,他二十多岁就来到曹操身边,一直干到五十岁,二十多年跟着曹操出生入死,走过了坎坷曲折的道路,但是到了最后两个人翻脸的时候,那个心也是够狠的。但是荀彧没有办法,他没有别的选择,他也找不到自己的同志,因为在朝廷内部和朝廷外面,主张维护汉室的人都是反曹操的;拥戴曹操的人又差不多都是赞成曹操去封魏公、建魏国,甚至后来主张他当皇帝的;属于曹操阵营和曹操关系非常好,又反对曹操这样做的就他一个,所以他下面的那个歌应该也是很正常的:“我今生看来注定要独行,热情早已被你耗尽”,虽然在梦里,曹操曾经是他的唯一。而此刻荀彧却只能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哪里?”他只能一遍遍地问,你到底好在哪里?我为什么要追随你?

    荀彧当然没有问,荀彧问了曹操也不会回答,因为曹操和荀彧一样,也是进退两难,而且曹操比荀彧更难。为什么?因为荀彧是一个人,当他的理想破灭以后他可以选择比方说自杀,他甚至也可以选择归隐,他可以退出这个政治斗争。而曹操这个时候已经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就算他曹操本人想退,其他人也不会答应他退,所以曹操同样是没有退路的。

第三百八十章 感情牌() 
第一场半决赛对阵的两位选手,是何翔与林春波。

    何翔作为一个视觉系的偶像歌手,他的优势更多的在于,通过表演所呈现出来的视觉体验。

    而不只是仅限于音乐当中,但是同样有一个弊端,就是音乐本身的薄弱。

    而林春波,则是一个非常擅长rap哼唱的歌手,按照他的话就是,现在全球知名的rap说唱歌手,他们的歌唱技巧,他几乎都研究过。作为专攻于rap的歌手,对于技巧上面来说,他无疑是占优势的。

    即使在华国,rap的流行风潮并不及国外,但是这丝毫不妨碍,人们对于激情劲爆的rap,产生好感,更何况,林春波也是非常具有实力,可以说不含丝毫水分。

    两个歌手,这样简单的做一个比较下来,水强谁弱,自然是一目了然的。人们大多都看好,林春波,因为他的唱功与技巧,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而何翔这样的。。没有太过扎实唱功。万书吧 。nsb。cm的歌手,则不被人看好。

    比赛开始了,先上场的是何翔,他演唱的是一首偶像剧的主题曲,很简单,但是他挑选这首歌,更多的考虑是在于,引起在场观众的共鸣,他想要打的是一张感情牌。。。

    他在唱功上,也算是有些进步,在加上舞台华丽的灯光效果,以及他本人不俗的外貌,竟然是听的人们为之一怔,更有不少他的脑残粉。举着大大的荧光棒和名牌,高声的呼喊加油,十足的歇斯底里。

    崔琰是三国时代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名士,他的德行操守令曹操都非常敬重,却因一封信被曹操冤杀,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为崔琰喊冤。而杀死聪明的杨修,更是为曹操留下了“妒才”的坏名声。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杀崔琰。又为什么要杀杨修呢?崔琰、杨修被杀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曹操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命案真相”。

    易中天:

    崔琰的死,是当时的一个大冤案。而且是公认的冤案。没有疑问的冤案。我们知道,孔融是被曹操杀掉的,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就不敢给孔融作传。但是陈寿的三国志是给崔琰做了传的,而且就在崔琰传里面说。崔琰的死“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崔琰的死但是就有人认为是冤案,而且一直到陈寿作三国志的时候,大家还认为是冤案。是冤枉的。。。

    那么崔琰的死为什么是冤案?那我们就要讲两个问题:第一,崔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崔琰是怎么死的。

    崔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的评价是十六个字――“文武全才、朝廷重臣、正人君子、德高望重”。崔琰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士人。小时候他是学剑的,学剑术、学击剑,剑术很好,后来才开始读书。这个人很聪明啊,他一读书就读得非常好,就成了当时的经学大师郑玄的弟子。所以他是文武全才,他起先是追随袁绍的,后来崔琰就跟了曹操,一直是曹操手下重要的谋士和帮手。

    建安十三年,曹操恢复了丞相制度。汉代的政治制度是丞相可以开府,就是建立自己的办公机构。当时的说法就是,皇帝的居住和办公机构叫做宫,皇宫,丞相的居住和办公机构叫做府,叫做相府,我们去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他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就是这个意思。那么曹操做了丞相他就可以开府,丞相府下面有两个机构,一个叫东曹,一个叫西曹,东曹和西曹是什么意思呢?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组织部,负责选拔干部的。崔琰是第一组织部的部长他也当过,第二组织部的部长他也当过,那么崔琰担任这样一个重要职务的时候选拔了很多的人才,当时的说法叫做“文武群才,多所明拔”。。

    。。

    而且崔琰在选拔这些干部的时候完全是出于公心,唯才是举,而且要求德才兼备,一直受到朝廷上下的一片称赞。而曹操也明确地表示,崔琰这个人作风非常正派,他本身就是一个表率,他可以使贪婪的人变得清廉,使勇敢的人更加激励,是这样的一个人。

    第四点,崔琰德高望重。崔琰一表人才,我们前面也讲过,曹操担任魏王以后,接见匈奴使者,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个子又矮,长相又不咋的,不足以雄远国,请崔琰穿上魏王的服装,接待这个匈奴的使节。一表人才,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而且还一身正气。这个人一旦一身正气了以后,他就是堂堂正正的。所以曹操见了他都有三分敬畏,三国志?崔琰传的说法是:“太祖亦敬惮焉”,就是曹操见了崔琰是又尊敬还有点害怕。崔琰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最后还是被曹操杀了,不但被曹操杀害,而且完全是诬杀。

    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句话。。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它翻译过来就是:你写的那篇文章我看过了,事情还可以嘛,时间啊时间啊,随着时间的迁移,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直译过来这段话就这个意思,那么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崔琰是支持了杨训,是在反击那些批评的人。就是你杨训上了这封表章歌颂曹操,这个事情还是可以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会发生变化,虽然现在大家都批判你,将来大家会理解的。你可以这样理解,按照陈寿的观点,这封信就是这样理解。。。

    但是崔琰写给杨训的这封信,又被告密告到曹操那。这个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