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田园麦香 >

第18部分

田园麦香-第18部分

小说: 田园麦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麦香应了一声,很是赞同王氏的做法,不管咋说,她跟杨长生总是十多年的夫妻,哪能说分离就分离的呢?

    虽说,对于杨长生这个老爹,她是不乏有些失望,但站在王氏的立场上考虑,一个被休弃了的女人,在这种古代社会礼教约束的束缚下,又该怎样生存下去呢?

    即便,王氏的娘家可以欣然接受她,但,平哥儿和全哥儿兄弟两个,又该怎样安置?

    没了亲娘的庇护,他们能在老杨家过的自在,平安的成长吗?

    ……

    ------题外话------

    亲们,点进来的一定要收藏哦!

第三十三章 夫妻交心() 
杨麦香领着弟弟出了屋,嘱咐全哥儿好好在院里玩耍,不要乱跑,心里着实有些放心不下,便自己悄悄的折回了王氏夫妻的屋子外面,在窗户底下找了个隐秘的位置,开始竖起耳朵凝听起屋里的动静……

    “他爹,你也甭在地上蹲着了,坐下吧,咱们夫妻好好谈谈。”王氏肃目而坐,对着杨长生一派平静的说道。

    “谈啥?反正不管咋地,你就是不能离开咱家,我不同意——”杨长生莫名的有些抵触和害怕这般严肃的王氏,口里只一再的喃喃强调着他的执着,不论如何,都不能让媳妇真的走了。

    王氏微叹口气,盯着自个儿男人的面庞,突然有些无力,开口说道,“他爹,咱两成亲也有十二个年头了,娃都生了三个了。今儿个,我就想弄明白一件事情,为啥子咱们夫妻两个的心,就是过不到一块去呢?”

    杨长生面容一怔,嘴唇微张了几个回合,也不知该怎样回答?

    “自我嫁进你们老杨家那一日起,这一大家子的操持,全都落在了我一人身上,整日里起早贪黑,忙里忙外的张罗。老的,小的,哪个不得伺候的好好的?我今儿个就想问问你,作为妻子和儿媳,我究竟哪里做的不足了?不然,为啥子都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俩虽然每日里躺在同一个炕上,可心却总不在一处,也没像别的夫妻一样,劲专往一处使的。”

    似有啥子难言之隐,杨长生听完王氏一番话,整张脸憋得通红,几回抬起眼皮瞄一眼王氏,速又垂落,嘴唇蠕动了几下,半晌才抬起头冲着王氏说了句,“我咋就没跟你心在一处了?”

    “你说呢?从我嫁进来起,你尽到一个丈夫该尽的责任了吗?回回你娘拿着难听的话来挤兑我,从前老二年纪小不懂事,总是找茬砸桌子砸碗发疯的时候,你都在干啥了?有没有站出来帮我说过一句半句的了?还有……”多年来的心酸苦楚,王氏今儿个就想着一吐为快。

    “我以为你并不在意的——”杨长生面有愧色,低着头无力的辩驳了句,复又抬起头来,似是鼓足了劲,看着王氏问道,“他娘,你说我的心没跟你过在一处,那你的呢?”

    “打从我晓得要娶你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自个儿是配不上你的。你家境好,人又长得好看,嫁妆还多,要不是因为名声那档子事,哪里会轮得上我这个穷小子娶你了。其实,打从我娶到你那天开始,我就暗自发过誓,你这么好的一个姑娘,我这辈子一定要好好的待你。可是,才进门头一日,你就没有给过笑脸,更甭说后来的日子了!我心里头都知道,你肯定是在心里埋怨,嫁给我这么个一无是处的憨夫,成天过着苦哈哈的日子,哪里会不觉着委屈呢?”

    杨长生猛地一口气,将憋在自个儿心里十多年的话说了出来,突然觉得舒畅了许多。

    王氏简直要被气笑了,没想到他们夫妻十多年,中间竟还存了这样的误会,当即看着杨长生的眼睛,说道,“他爹,今儿个我也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当年咱俩的这门亲事,说到底还是我自个儿定下的哩。你要不信,下回可以去问问我哥嫂,当初我自个儿认定这门亲事之后,全家人除了我娘,几乎没人是支持的。既如此,又哪里会有‘嫁给你觉得委屈’这一说呢?”

    话落,杨长生昂着头瞪大了双眼,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顿时,眼里便多了丝不可置信的喜悦,须臾,又失落,“那你咋地,在咱俩新婚头一夜,都没给个笑脸呢?还有,第二天给爹娘磕头的时候,也是一脸的不高兴……”

    “你说是为咋的?每个姑娘成亲一辈子就一回,怎会不激动哩?但是,像我这样,成亲头一夜,新床的被窝里就被人扔了只死老鼠的,整个青叶镇也找不出第二个了!好好的成个亲,偏被搅和成那样,你说我能笑的出吗?还有,第二天拜公婆,我才刚把头磕完,旁的人家,这个时候,都该是公婆要给儿媳见面礼了。咱们家呢?你爹娘连句吉利话都没稀得说一句,劈头就拿出一张老黄纸,告诉我‘为了咱俩成亲,家里头借了多少多少银钱’,以后家就交给我当了,自然这些债务也就都归我管了……换了你,你能笑得出来啊——”忆起往事,王氏心里还是忍不住的忿忿。

    杨长生面上讪讪,眼里却多了些释然,原来这么些年,在自个儿老娘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竟是对媳妇误会了这么深,“他娘——”

    “既然,咱今儿个都把话说到这里了,干脆心里还有啥疙瘩的,都当面锣对面鼓的说个清楚吧。”王氏知道,杨长生心里还藏着个大疙瘩没说出来,便想趁着今儿个这股劲,一次性的都把话摊开来说透了。

    哪怕为了三个孩子,她也不想再与自个儿男人之间藏着掖着的,存着啥子误会了。

    杨长生犹豫了一会,才小声的垂着头说道,“那你跟那啥子远房表哥,又是咋回事哩?”

    短短一句话,却道出了这十多年藏在心里的疑惑,杨长生知道他此时此刻,实不该再对媳妇有所怀疑的,可终究还是抵不过内心的挣扎,问出了声。

    王氏盯着自个儿男人的头脑壳半晌,深深地叹了口气,好歹总算是问出来了,这十多年的心结,也该是时候把它解开了,“说句实话,那啥子远房表哥,我统共都没见过三回,两家人都不知是隔了多少道的远亲,打小就没啥子来往。听说,他好像比我大了不止五六岁的年纪哩!

    要说当年的事,左不过都是我那表姑整出来的,不晓得从哪里打听到了我娘家的条件,就瞧上了我们王家的姑娘,原本最先说的是我二姐,可她下手慢了一步,我二姐先跟人家定下了亲事。

    后来,又过了两年,她儿子一直眼高手低的没求到个姻缘,我那表姑倒又来打起我家的主意,便请了媒人上门来说亲。

    偏我爹娘几番考虑之下,觉得不大合适,尤其是觉得那表姑为人太挑剔了,怕我嫁过去吃苦,便拒了这门亲。

    却没想到,我那表姑两次被拒,心里气不过,就找人到处毁我的名声,编了啥瞎话,说我与她儿子已经私下定情,到头来我家嫌他儿子穷,所以才不肯嫁过来……”

    “他爹,你要还不信可以去王家村找人问问,那些闲话起初开始传起来的时候,我当时才多大年纪,不过十一二岁,哪里就晓得定啥私情了?后来,等我大些可以说亲的时候,我那表姑竟还不肯放过我,每回有人上门来说亲,总能被她整砸了。”

    “要真论起来,我还真得感谢你了。倘若不是你们家来说亲,我都做好一辈子当个老姑娘的打算了——”王氏潸然泪下,嘴角不禁露了一丝苦笑。

    杨长生面上生出浓浓的怜惜,偏骨子里又是个老实木讷的性子,丝毫不知该咋样出声哄劝,只能站在一旁手攥着裤腿的粗布干着急,几次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咋的开口。

    王氏见他眼里的焦急和疼惜并不似作假,心里失望的同时,好歹也生出了一丝安慰,揩了把泪水,“老话都说,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共枕眠。咱俩十多年夫妻,那得是几辈子修来的缘分了。为啥子咱就不能像别的夫妻一样,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靠呢……”

    话未说完,杨长生突然一把跨步过去,握着王氏的双手,“他娘,你不用说了。我发誓,咱以后一定好好过日子——”

    木讷的面容上多了丝认真,眼神里亦包含了很多坚定,诚恳,内疚,还有从前没有过的柔情……

第三十四章 大哥() 
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已经络绎不绝的来了许多的人群,叫卖声也四处渐起。

    杨麦香母女俩刚把摊子支了起来,收拾妥当,便有那相熟的客人主动走了过来,“小姑娘,又来了啊——,把你那啥糕给我来上三个,要包起来的。”

    “诶——,您稍等啊,要啥口味的?”熟悉利落的招呼了起来,见那妇人有所犹豫,仿似拿不准主意的样子,又说道,“干脆我给您拿三个不同口味的,都尝尝——”

    “行行行——,小丫头嘴皮子就是利索,你说啥就是啥吧!”

    几句话的功夫,杨麦香一边热切的陪着妇人聊上片刻,一边动作麻利的给挑好了糕点包好。

    也不待歇气的时间,客人们又陆陆续续的走了过来,多是些熟悉的面孔,也有那听说了之后,特意凑来瞧新鲜的。

    王氏新人上手,从前也没做过生意,因此,刚开始站在一旁显得颇为束手束脚的,眼瞅着才及到桌子高的闺女,熟络的招呼着客人,那嘴上手上的功夫就跟个老手似的。

    心里惊诧之余,也不禁生出了几丝内疚,才多大的点娃,要不是家里头生计所迫,怎会这般呢……

    热热闹闹的做完了生意,今儿个杨麦香比着昨天的量,多做了五十个亮仔糕带过来,统共三百五十个数量,还没到正午的时光,就已经基本卖完了。

    日头很晒,又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估计也没啥子人顶着日头,在街上闲逛的了,母女两便收了摊子。

    “娘,您累不累啊?这么大的日头,光站着都得晒晕了,要不下回还是让小叔陪我来吧。”今儿个有王氏跟着,来之前准备的比较充足,从自家带了罐凉白开来,杨麦香忙活了大半天的生意,实有些口干舌燥,便拿了水猛灌了两口,才说道。

    王氏很觉得贴心,嗔笑着回道,“我闺女真是能耐又懂事哩,不光做起生意来熟络的很,还会心疼人了。娘都这般大的人了,啥子苦吃不得了,就这点子日头算个啥的。娘就是觉得自个儿没啥用,也帮不了你啥,尽在一旁看着你忙活了。”

    说着说着,倒起了些失落的情绪……

    “这不是才头一天嘛,等娘熟悉了,就啥都会了。昨儿个我跟小叔头一天来做生意,愣是傻站在这里大半个上午,都不敢张口的。娘可千万别胡思乱想了,人不都说,这生意就是越做越熟练的吗?也没有谁是一生下来,就天生的会干这些的——”杨麦香浅笑着安慰了几句。

    王氏笑了笑,本也不是啥矫情的人,不过是觉得自个儿一个当娘的,偏啥子都不会的,尽让闺女张罗忙活了,心里一时有些过不去那个劲儿。

    但,此时闺女小大人似的安慰的话,却让她心头熨帖的不行,脸上也不禁荡起了缕缕笑意。

    “成,我闺女说啥就是啥的!这忙活了大半晌的,咱先找个阴凉的地儿,吃上几口吧,待会儿好去看你大哥。”

    杨麦香肚子里其实还并不见饿,但想到王氏早起出门前并没吃啥东西,母女两便推着独轮小木车,找了个树底阴凉的地儿。

    从昨儿个起,王氏算是跟自己婆婆正面扯破脸皮了,不光是雷厉风行的将她的床铺又搬了回去,更是整个晚上都在和杨长生盘算着,要在自个儿的屋子前搭个灶,以后就单独开伙了。

    且,昨儿个晚饭,虽然依旧是王氏下厨,却独独只烧了自家这一房四口人的饭食,无论杨长生怎么哀求哄劝,她愣是无动于衷,偏就没被说动。

    今儿个早起,还一气拿了四个鸡蛋,往锅里舀了足足一勺的油,摊起了香喷喷的鸡蛋葱花薄饼。

    那翠绿绿的葱花嵌在金黄黄的面饼上,真真是诱人之极啊。

    甭说是小馋猫全哥儿了,就连久不见荤腥味,日日嚼着粗面饼子的杨麦香,都被那香味惹得直咽唾沫的,一口气吃了三张大饼才停了下来。

    许是早上吃的撑了,杨麦香肚子里还没怎么见饿,便撕了半张饼子在嘴里慢慢嚼着,算是陪了王氏吃着。

    母女两歇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王氏心里时刻挂念着大儿子,匆匆吃下一张饼垫了肚子后,便领着杨麦香前往打铁铺子看杨福平去了。

    王氏也是头一回来镇上看儿子,对于杨福平的具体所在地址也不甚清楚,只晓得是在打铁的铺子里头当学徒,便一路寻了人问过,才找到了地儿。

    大中午的时光,打铁铺子门前的生意亦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