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

第6部分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第6部分

小说: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奶,你打我,嫂子,我走了!”

    老叔一边喊着一边匆匆离开。

    “奶,你打东伟干什么?”

    母亲笑着问道。

    “小屁孩子,不打他打谁?”

    太奶现在就是刘琅的第一大护卫。

    老叔是太奶最小的孙子,按理说应该非常得宠,不过那或许是在刘琅出生之前的事情,现在,太奶把所有的爱都放到了刘琅身上。

    两个月时间刘琅就长出了牙齿,可以吃一些松软的东西,刘琅的父亲花了一块钱加上二两鸡蛋粮票从副食店里买回来一盒松软的糕点。

    这种糕点没有任何添加剂,完全是由鸡蛋做成,虽然看上去很粗糙,但味道绝对比刘琅前世那种贵的要命的蛋糕要好吃的多,不过刘琅还是把大多数的糕点给了太奶,现在老人已经没了牙齿,这种松软的东西正适合他。

    但是太奶心疼自己的从孙子,心疼到舍不得吃一口糕点,每次都把糕点拿起来放到刘琅的嘴边。

    刘琅毕竟还小,吃两块就足够了,而剩下的糕点就把老叔吸引过来了。

第十一章 一家之主() 
“刘琅,看看老叔给你拿什么好东西了!”

    老叔手里拿着一个玻璃球递给了刘琅,还没等刘琅接过来,老叔另外的一只手就已经抓到了一块糕点,然后迅速的放到嘴里大嚼起来。

    “小屁孩还有些谋略。”

    刘琅心中暗道,同时也很感慨,在这个年代里,几块蛋糕就足以让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挖空心思了。

    “吃吧吃吧,你都吃了我也不管。”

    刘琅不在乎这几块蛋糕,但是一旁的太奶不干了,悄悄地把放在炕上的“龙头拐杖”拿了起来。

    顾名思义,这个“龙头拐杖”一边好似一个弯弯的龙头,在刘琅看来这把拐杖非常拉风,只有武侠小说中盟主级别的人物才能把持。

    只见太奶神器“拐杖”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用那“龙头”一边勾住了老叔的脖子,然后用力一拉。

    “哎呀!”

    老叔一声大叫,脑袋差点磕在炕沿上。

    “小兔崽子,敢偷我宝贝的好吃的,看我不打死你!”

    太奶一声大叫,吓得老叔落荒而逃,她举着“龙头拐杖”,在刘琅的眼中瞬间高大威武起来。

    太奶曾经是一家之主,在家里绝对的一言九鼎,不过家主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

    在刘琅的前世,父亲曾对他说过,在解放前刘家并不是住在这里,而是在辽北省的省会沈城居住,这座城市可不是现在这座阜城能相比的,拥有数百年的历史底蕴让沈城成为了东北最大的大都市。

    后来太奶一连生了六个孩子,可是大半都在两三岁时夭折,只有刘琅的爷爷和老爷活了下来,一个母亲看见自己的孩子不断离去,心里当然会产生变化,从此变得暴虐起来,爷爷和老爷从小就在太奶的打骂中渡过,但是打归打骂归骂,太奶对两个儿子的教育绝对不是旁人能相比的,即便当时民不聊生,但太奶就算砸锅卖铁也让爷爷和老爷两人读书写字。

    后来爷爷读了中专,读的是化工专业,老爷也上了中专,学到是历史,两人毕业后正好阜城大搞工业建设,大量重工业项目上马,于是就被派到阜城工作,一家人也跟着过来,爷爷到了一家化工厂工作,老爷则是到了一家印刷厂工作,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来太奶辛辛苦苦操持着这个家,刘家也不断的添丁兴旺,家人之间也没有任何矛盾,这种互爱互助的传统一直持续到刘琅三十多岁也是如此,这算起来都是太奶的功劳。

    所以,即便如今太奶已经老了,老到天天坐在炕上不能下地干活,老到把家中的权利已经交给了刘琅的爷爷和刘琅的父亲,但她的权威还在,就算是老叔这个淘起来没边的小屁孩子见到自己的奶奶发怒也吓的仓皇逃跑。

    “太奶………!”

    刘琅爬到了老人的身旁,一咕噜就躺在了太奶的怀中撒起娇来,刚才还一脸怒气的老人一下子就满脸的慈爱。

    “来,吃快糕点!”

    老人拿了一块糕点送到了刘琅的嘴边,刘琅却接过糕点送到了太奶的嘴前。

    “太奶………,吃!”

    看到自己的从孙子如此听话,太奶乐的合不拢嘴。

    “真是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吃着刘琅给她的糕点,此时此刻,她应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在刘琅的前世,对于太奶的记忆不多,但有一件事让他刻骨难忘,那应该是他三岁左右的时候,当时父母都在上班,白天只有自己和太奶在家,那时太奶行动已经非常不方便了,要想上厕所就要把身体挪到炕边,费力的穿上鞋,然后拄着拐杖走到刘琅父亲为她做的一个自制便盆旁。

    刘琅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太奶就坐在炕边准备下地,他那时不懂事,从后面猛扑过来,当时只是想和太奶玩,可是太奶怎能承受地住,一下子就摔在了地上。

    这一下摔地不轻,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了,刘琅那时还小,用尽全力也不能把太奶扶起来,最后刘琅只能用两把椅子倚住太奶不让她躺在地上,自己则出了屋找自己的父亲帮忙,但那大铁门被父亲从外面锁住,他不由分说就从两米多高的大铁门上爬了过去,然后跑到附近父亲工作的工厂,硬是找到了父亲。

    父亲回来后把太奶扶了起来,当时太奶满脸被擦出了血,看上去吓人至极,但太奶不停地对刘琅的父亲说,是她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刘琅则吓得不敢多说什么,要是让自己的父亲知道,一顿暴揍那是不可避免了。

    结果这成为了刘琅和太奶之间的一个秘密,除了他们两人外,其他人都不知道。

    从这一次起,太奶的身体就一天不如一天,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去世了,没有什么病,医生只是说到了大限,寿终正寝了,但刘琅总是觉得太奶的死跟自己有着关系,如果不是他,或许太奶就不会这么早的去世。

    这件事是刘琅心中的一根刺,即便他当时只有三岁左右,还是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之中,而其他事情他却记得不多,但在今生,太奶对他的爱让刘琅感到动容,而当初的那件事也再也不会发生了,或许这一世,太奶能够活的更长一些,让他感受到老人更多的爱。

第十二章 看病() 
刘琅一天天长大,他与一般孩子的区别也在不断显现出来,三个月的时候,他就能在炕上没有任何障碍的行走了,也能说出最简单的词语,一般的话也能听懂,当然,他还是在伪装,总不能开口就读唐诗宋词,拿起笔来就做算术题吧,毕竟他这身体还是属于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再过逆天也不能太“嚣张”。

    但他身体还是和普通的孩子有区别,那就是脑袋有点大,大的有些不成比例。

    “东来,咱儿子这脑袋好像有点大。”

    刘琅的母亲也看出来这个问题了。

    “我也觉得有点大,王淑萍她家孩子跟儿子差不多一般大,现在四个月了,昨天还抱着到班上,我看她家孩子的脑袋比儿子小了两圈,吭哧吭哧的哭个不停。”

    刘琅的脑袋能不大嘛,从他出生开始这个小脑袋瓜里就充满了知识,当时刘琅只要一思考就会“宕机”,只能靠睡觉解决,现在他能吃饭了,有了营养补充,脑细胞必定会飞速增长,要是不大才有问题。

    “不行去医院看看?”

    母亲有些担心。

    “嗯,看看去吧!”

    父亲也很担心。

    “看医生!”

    刘琅表示没有任何必要,但父母根本就不听他的解释,当然,刘琅的解释只能通过哭声表达,可这更让父母觉得儿子或许真的有些毛病。

    刘琅前世曾听母亲说起过一件事情,那是他大概五六个月的时候,母亲偶然之间摸到刘琅的脖子里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肿块”,大概有黄豆粒大小,到医院去检查,结果一位医生告诉父母孩子很可能有血管瘤,这一下把父母差点吓死,两个人哭哭啼啼好不悲伤,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刘琅每天都要去医院打抗菌素,可是两个月下来,那个“肿块”没有任何变化。

    于是父母二人坐了一天的火车去沈城看病,结果沈城的医生只是有手一摸就得出了结果,这不过是扁桃体有些大而已,非常常见,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

    父母二人这才放下心来,但刘琅打了两个月的抗菌素,对身体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每年秋冬季节就会感冒发烧。

    好在父亲在刘琅十几岁时就开始就带着他每天跑步锻炼,三年时间寒暑不停,硬是让刘琅拥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

    正因为于此,刘琅从小就莫名的对医生充满了戒备,再加上前世很多媒体的宣传让人们对很多医生的医德产生了质疑,更是让他对医生没什么好印象。

    不过现在刘琅做不了主,只能乖乖的穿上开裆裤和父母来到了医院。

    这座医院在阜城非常有名气,倒不是因为医生们的医术有多高,而是阜城一共就只有两座二甲医院,这是其中的一座,这两座医院即使是在三十多年后也依旧存在,不过现在站在医院门口,刘琅根本就认不出来原来的模样,不,应该与是二三十年后的模样。

    原本那二十多层的主楼没了,换成了一座四层的土楼,外墙皮都已经脱落,露出了红色的砖石,屋檐还都是木质,上面雕刻着各种花纹,虽然老久,可还真显出了一丝古韵,医院前方就是一片土地,一阵风刮来,扑面而来的就是漫天尘土,刮得人灰头土脸。

    最引刘琅注意的是在医院门口有一座巨大的雕像,是一位矿工手持一把铁镐,他目光坚毅,弓起身体趋势待发,旁边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阜城煤矿总医院”几个大字。

    阜城以煤矿起家,当年鬼子时期就已经成为一处煤矿产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阜城市,在一五时期国家一百多个重点重工业项目中,小小的一个阜城就占据了三个,其中一座巨大的露天矿在当时更是亚洲最大,这么多年来,阜城每年出产一千万吨煤炭运往全国,有如此巨大的矿存在,整个阜城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矿工和其家属,而且矿工们的收入也比普通职工要多出不少,这座阜城煤矿医院的也在周边城市中的名声很大,一些外地人有时都会来阜城看病。

    刘琅知道,一九八零年的阜城人们的生活还是比很多其他城市好些的,尤其是下井的矿工们,每个月的工资都能超过五十元,这个年代五十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刘琅的父亲是一家轴承厂的工人,每个月三十六块五毛六分钱,算是长里工资高的人了,刘琅的爷爷是一家大型化工厂的副厂长,每个月也不过是三十三块多钱,而矿工们的工资普遍都超过了五十元,有的一线工人甚至能达到六七十块,在阜城内妥妥的高薪人士。

    在这个年代,阜城中的女子都以嫁给矿工为荣,因为嫁给矿工就意味着过上了好日子,能吃上肉喝上酒了。

    但在刘琅的前世,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加上国企改革,短短时间内阜城里的煤矿就大量破产,破产后的煤矿马上就归了个人,几乎是一夜之间十几万矿工下岗,十几万矿工代表着十几万个家庭,差不多半个阜城的人口,从此阜城经济一落千丈,矿工更是社会最底层人士的象征。

    当然,这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起码现在,阜城的煤矿还是风风火火,连带着这个医院也成为了周边城市最名气地方。

    刘琅的父母抱着刘琅走进医院,到了挂号的地方。

    “医生,我要挂号!”

    “挂什么科?”

    对方问道。

    “挂什么?我孩子脑袋有点大,您说挂什么科?”

    母亲答道。

    “脑袋有点大?让我看看!”

    挂号的护士听了顿时好奇起来,三个护士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嘿嘿,这孩子脑袋还真大!”

    几个护士像看猴子一样看着刘琅。

    “喂,你们干什么?我是来看病的!”

    刘琅的父亲脸一沉有些怒气地说道。

    “哦,好,你儿子这病不好看,我给你挂个儿科吧。”

    几个护士看到刘琅的父亲有些生气,赶忙就挂了个儿科号。

    “五分钱。”

    刘琅的母亲交了挂号钱后就带着刘琅进了不远处的一个屋子

第十三章 “臭老九”() 
屋子里坐着个医生,年纪有四十多岁,看到来了病人就问道:“小孩子什么病呀?”

    “医生,我们也不知道什么病,就是孩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