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八零翻身记 >

第19部分

重生八零翻身记-第19部分

小说: 重生八零翻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有没有煤炉子?”程燕又问道。

    这会儿倒是有个二十出头的男售货员回头看了他们一眼,这人瘦高的个头,有点尖嘴猴腮的,看程燕三个人都穿着简陋,典型的穷乡下人打扮,撇嘴问道:“你买煤炉子?”

    “我买。”程燕按捺住心中的情绪,点头说道,“麻烦同志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那人嗤笑了一声,上下打量了程燕一眼,语气轻蔑,“你买煤炉子干啥?烧煤可是要钱的!你烧的起煤块吗?”

    乡下人用煤炉子干啥?以为烧煤不要钱啊?还是以为放两把麦秸秆就能烧了?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你一个卖东西的干起公安的活了?你们到底有没有炉子卖?”程燕冷起了脸,眼角扫过了墙上贴的褪了色的大红标语——为人民服务。

    也就这个年代吃公家饭的售货员能这么傲娇,搁她那个年代,哪个销售敢不把顾客当上帝?分分钟投诉他到哭好么!

    看程燕脸色不善,语气强硬,一点都不像那些胆小的乡下农民,另一个中年女售货员不想闹出什么事来,便说道:“我们这儿没煤炉子,上头没有跟我们分配,散的煤块倒是有,一毛钱一斤,你要不要?”

    “要。”程燕想了想,说道。

    中年女售货员便示意那个男青年去拿煤块。

    男青年十分不情愿的进了后院,半天功夫才搬出来一个破木箱子,放下箱子后拍着身上粘的灰,抱怨道:“翻了老半天才翻出来,净是灰,脏死了!”

    乡下地方到处都是柴禾,谁有钱没处花去买煤块?是以这箱煤块放在这个供销社好多年了都没有人问津。

    程燕只当没听到那个男青年的抱怨,打开木箱子看了眼,煤块也还算凑合。

    “你称一下吧,看多少钱。”程燕说道。

    男青年看程燕是真的要买,指着箱子上贴的条子说道:“这是十斤的量,从来货到现在一直没人动过,一毛一斤,十斤就是一块钱。”

    “你们都放了那么多年了,煤块都潮了,我回去得重新收拾,就这还问我要一块钱?”程燕摇头,“不行,一块钱太贵了!”

第36章 父亲的打算() 
男青年指着程燕“哎”了一声,傲的不行,“啥贵不贵的,我们这是国家开的供销社,都是明码标价的,可不是你们村摇拨浪鼓的货郎,卖个针头线脑还兴讨价还价的!”

    “七毛!”程燕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行的话你就再把箱子搬回去!我不要了!”

    男青年气的只想跳脚,“你这人咋这样?你要早说不要我就不费那劲搬出来了!”

    程燕手往兜里一抄,笑的凉凉的,“我不要了,你搬回去吧!”

    “你,你这丫头……行行行!七毛就七毛,拿走拿走!”男青年没好气的说道。

    程燕心情舒坦的笑了笑,又要了二十斤面粉,白糖和盐,最后看到柜台上还放着八角和花椒,她也一并要了,林林总总下来花了将近五块钱。

    出了供销社的门,李桂香笑着说道:“还是燕儿聪明能干,我都没想到公家的供销社还能还价!前几年东西紧张的时候,都要给这些卖东西的塞好处走后门才能买到东西!”

    “等咱们有了钱,咱们也开商店,不,咱们要开就开大的,开百货大楼!”程燕笑道。

    国营商店的东西种类少不说,服务态度也大都不好,多的是像那个尖嘴猴腮的男青年一样瞧不起人的,就算态度好一点的,也不过是像那个女中年一样爱搭不理的态度。随着社会发展,以后做生意的越来越多,很快就会把落后的国营商店挤出市场。

    程贵荣虽然人憨了点,但力气挺大,将近三十斤重的木箱子搁他手里不算什么,轻轻松松的搬着,闻言笑了起来,摇头说道:“净说大话!”

    别说开传说中大城市才有的百货大楼了,就是在镇上开个小商店,他从来都没敢想过。

    李桂香笑道:“我闺女才没说大话!燕儿说能开百货大楼,肯定就能开!”

    “等我开了百货大楼,让妈当董事长!”程燕笑道。她知道李桂香心里也不信他们有创立大事业的一天,说这些话只是为了让她面子上好看。

    “啥长?”李桂香没听清楚,问道。

    程燕换了个说法,“就是东家,等咱们开了百货大楼,妈当大东家,爸当掌柜!”

    “好!”李桂香笑的见牙不见眼。

    程贵荣也呵呵笑了起来,方才在程家伤心受气的难受心情一扫而空。

    三个人回到李家的时候,李桂香有点发愁,“没买到炉子也没买到肉,饼子炕好挑进城里也凉了,咱明天还是卖不了吃食,要不再卖一天菜好了,有你爸在,咱们能多挑点菜。”

    程燕点点头,有点遗憾的说道:“也只能这样了,时间是仓促了点。”

    结果李春生听了他们的话,大手一挥,笑道:“其实你们出去买炉子之前我就想说了,那煤炉子我见过,没啥稀奇的。家里有个破铁桶,燕儿要是不嫌弃,我用泥给你糊一个铁皮炉子出来,样子上肯定没人家供销社卖的看,不过用起来一样用!”

    “不嫌弃!”程燕惊喜的说道,“谁不知道我大舅手巧能干啊!我大舅做出来的东西保准比那供销社卖的还好用!”

    李春生跟李姥爷学了做菜的手艺,在腿伤之前,他的副业是宴席的掌勺师傅。不管红事还是白事,村里的宴席都是在自家院子里摆的,东家借几个板凳桌子,西家借几个锅碗瓢盆,而掌勺师傅除了要准备食材烹饪,还要在主家的院子里用砖头和泥砌一个土灶台出来。

    要说起砌炉子的手艺,李春生当仁不让。

    李桂香也不和大哥客气,谢过了李春生后,拉着王玉琴去村里头的乡亲家结算了今天买菜的钱。

    村里人没想到她和程燕两个女人真的在城里卖菜挣了钱,还按照当初说好的价钱,一分不少的给了菜钱。李桂香让乡亲们挣到了钱,乡亲们自然是好听话一箩筐一箩筐的跟她说,不住的夸她和程燕有本事。

    这种尊重极大的增长了李桂香的自信心,她脸上的笑容都没下去过。

    从来她都是站在程家人的最后面,地位最低的那一个,谁都能看不起她,她以为一辈子就这么窝囊的过了,可没想到的是,只要勇敢的走出来,她也能成为人人尊重的对象。

    在李春生糊铁皮炉子的时候,程贵荣悄悄的把程燕拉出了院子,跟她说道:“燕儿,你们今天晚上还打算住你舅家里头?”

    “咋啦?”程燕问道。

    程贵荣犹豫了片刻,说道:“燕儿,虽说你舅舅妗子都是好人,可到底不是咱自己家……再说,你们住那个屋连床都没有,睡地上时间长了受凉气,对身子也不好……”

    这道理程燕也懂,叹气说道:“这不是没办法吗?”

    谁不想住自己的家啊?可现在闹成这样,她和李桂香已经没法回程家了。

    “爸,你该不是劝我回老程家吧?”程燕正色问道,“只要他们还存着把我卖出去换好处的念头,我和我妈是不会回去的。”

    提起这事,程贵荣脸上就烧的慌,心里也难受。他全心全意的信任着父母兄弟,没想到父母兄弟竟然真的没有打算出钱给他的女儿程柳治病,一个两个不关心程柳的身体,只埋怨程柳生病了挣不回来大笔的聘礼。

    “现在柳儿住的那个房子空着,要不,咱们就先搬进去住?”程贵荣说道。

    程燕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程贵荣说的是关着程柳的那个破房子,是程贵荣的爷爷奶奶住的,程贵荣的爷爷奶奶过世后,那房子就荒废了下来。

    “虽然破了点,但好歹有两张床能睡觉,我等会儿回去把被褥抱过来,。”程贵荣又说道。

    程贵荣是个木讷寡言的人,今天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显然是深思熟虑过的,而且程燕还注意到,他说的不是“你们”而是“咱们”。

    程燕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程贵荣可是十里八乡难找出第二个的大孝子,他能愿意和她们一起离开程家住在外头?虽然只是住在程家以前的老房子里,可这举动也意味着他站到了李桂香这一边,要和程老头他们唱反调了。

    “爸,我没听错吧?你要跟我们一起搬出程家?”程燕问道。

第37章 搬出来() 
“是啊。”程贵荣低着头说道,尴尬的不敢看女儿的眼睛,“我哪放心让你们三个人住在外头?”

    程燕有点纳闷,以前的程贵荣要是担心她们的安全,肯定会死命的劝她们回程家住,给程老头他们赔礼道歉,乞求获得程老头他们的原谅,可现在的程贵荣却要和她们一起搬出程家,显然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肯定是问程老头他们要钱给程柳治病,被他一向信赖的父母兄弟们无情残忍的拒绝了。

    虽然醒悟的晚了点,但总比一直糊涂下去要强,程燕默默的想到。

    看程贵荣尴尬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一副生怕程燕问咋不让她们回程家的模样,程燕便说道:“那好,等妈回来,我跟妈说。”

    “好,好!”程贵荣长出了一口气,呵呵笑道,“那我先回去,等会儿还得给你姐送饭。”

    程燕诧异的问道:“我奶不是说一天只给我姐吃一顿饭吗?你今天送了几次了?”

    “今儿家里没人干活,乱的很,我都是偷着送的,你奶他们不知道。”程贵荣嘿嘿笑道,面容依旧憨厚,可眼睛里闪着狡黠得意的光。

    程燕忍不住笑了起来,催促道:“那你赶快回去吧,小心点,拿东西的时候别让我奶他们看到了!”

    “我知道,放心吧!你爸我还能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吗?”程贵荣笑着摆手走远了。

    送走了程贵荣,程燕回到院子里,经过李建国和魏霞房间的窗户时,听到了魏霞压低的声音。

    “你去问问你姑,她们今儿一天挣了多少钱?”魏霞说道。

    李建国声音无奈,“这我哪好意思张嘴问啊?咱爸咱妈都没问!”

    魏霞有点怒了,“你个没用的东西!这有啥不好意思张嘴问的?她们娘俩吃咱们家的,住咱们家的,凭啥连问都不能问?”

    “要问你去问,我不问!”李建国闷声说道,他也有点不高兴。

    魏霞气的直跺脚,又说道:“我看肯定挣的不少!又是买肉包子,又是要买煤炉子啥的,这得挣多少才能有这底气?她们不是一分钱没有的被程家人撵出来的吗!”

    “别瞎说!我姑她们不是叫程家人撵出来的,她们自己不愿意回程家。”李建国说道,“你在外边可别这么说,叫别人知道了,该咋说她们啊?”

    魏霞切了一声,不屑的说道:“本来就是光着身子被撵出来的,许做还不许说了……行了行了,你别瞪我了,我就在你面前说说,我跟外人说她们干啥!”

    “要不,你明天跟你姑她们一起进城挑菜卖?”魏霞又说道,她盘算过了,李春生腿有病,走几步路就歇菜,王玉琴身子骨也不好,干不了重活,至于李志新和李爱华,那就是两个吃白饭的小兔崽子,更指望不上。

    算来算去,家里能出去挣钱的就只有自己的男人李建国了。

    李建国啊了一声,似乎是有些惊讶,犹豫的说道:“县城离咱村来回六七十里路呢……再说,也不一定能挣钱……”

    “说来说去,你就是懒,你就是不舍得下那个力气!我怎么就嫁了你这么个没出息的玩意!要钱没钱,懒驴一个……”魏霞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李建国恼了,抬高了声音骂道:“我就这样的人!你勤快你咋不挑菜去卖?你就会嘴皮子一碰指挥我去干!有本事你去,别拉上我!”

    程燕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李家大表哥的性子她是知道的,人还算本分善良,但就是好吃懒做。

    她听李桂香说过,当年李春生和王玉琴生了李建国后,隔了八年才有了第二个孩子李志新,那几年一家人差点以为李家就只有李建国一个独苗了,李建国就被父母和爷爷奶奶宠的有点娇气。

    其实程燕打算的是要是县城里的生意能走上正轨,她就拉李家一把,让李建国跟她们一起做买卖。如今看来,李建国吃不了这个苦,还是换别人吧。

    程燕不想再听李建国和魏霞两口子吵架,便转身出了院子,朝村里的水坑边走去。

    李春生光着膀子,在水坑边用铁锹铲了湿泥糊煤炉子,两只手上沾满了黄泥,用力的拍打着已经成型的炉子,李姥姥站在旁边树荫里看着。

    “你爸回去了?”李姥姥瞧见了程燕,慈爱的朝她招了招手。

    程燕琢磨着李姥姥不愿在家里呆着,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