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第1部分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1部分

小说: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来到1872年的美国,李牧最初的想法只是把曼哈顿岛买下来,当一名混吃等死的超级寓公——只可惜身在这个大时代,有些事不是你想逃避就能逃避得了的。群号码:519679829欢迎来吹牛!另:玻璃心请点×
 95944

001 程序猿() 
1872年的留学生?你在开玩笑吧?

    这是李牧听完詹眷诚的话之后的第一反应。

    呃,不对,如果李牧的高中历史没白学的话,这年头不叫“留学生”,应该是叫“留美学童”!

    没错,李牧现在的身份就是一名留美学童,这个发现让李牧既尴尬又兴奋。

    尴尬的是,李牧现在的身体只有大约十一二岁,不管是上面的毛还是下面的毛都还没长全,这让李牧很不适应。

    当然兴奋的程度更多,几乎是在一瞬间,李牧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估计是穿越了。

    穿越!

    多好的一件事,但李牧马上就想到,这特么可是穿越到1872年,这实在是让李牧欲哭无泪。

    李牧上辈子是一名悲催的程序猿,就和百度的名词解释一样,程序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可以从事程序开发、维护的动物。一般分为程序设计猿和程序编码猿,但两者的界限并不非常清楚,都可以进行开发、维护工作,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二者都是一种非常悲剧的存在。

    因为要加班!

    作为一名资深程序猿,李牧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因为从小是孤儿,身边没有父母要奉养;因为程序猿工作的特殊性,李牧也没有女朋友,这样的日子其实过得还是很潇洒的。

    但问题就在于,身为一名资深的程序猿,李牧除了编程什么都不会,而编程需要一台电脑,但这可是该死的1872年,特么连直流电都还没有的年代,让李牧去哪弄一台电脑?

    也还算不错吧,至少因为工作原因,李牧的英语非常熟练,这会给李牧的“留学生涯”减少很多麻烦。

    “那个,能不能问一下,你叫什么?”詹眷诚站在李牧床头用粤语问李牧,问的时候有点小心翼翼。

    不是李牧有先见之明,实在是詹眷诚的打扮太眼熟。

    当然李牧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詹眷诚身上穿的衣服。

    詹眷诚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袍,长袍的质地很不错,看上去和二十一世纪价值不菲的锦缎非常相似,长袍的外面套着一件绛紫色马甲,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瓜皮小帽,锃亮的脑门和鬓角很能说明所属的年代。

    李牧顺手摸摸自己的脑袋,还好,虽然包着纱布,但李牧能摸出来,好像是光头——

    光头?

    特么这年头只有和尚是光头吧?

    还有,为什么头上会包着纱布?

    或许是看出李牧的疑惑,詹眷诚的声音里更多了几分小心翼翼:“那个——我们一共是30个人,但临上船的时候跑了一个,所以还剩下29个人——督学大人为了能凑够30个人,所以把你请上了船——”

    詹眷诚边说边看李牧的脸色,两只手有个因为紧张互搓的动作,这说明詹眷诚现在很焦虑,生怕李牧会暴起。

    李牧当然有暴起的理由,特么还“请”上船,请到打破头这种程度,这年头请客的方式挺特别啊!

    不过李牧面前的詹眷诚也不过是十一二岁年纪,肯定不是詹眷诚动的手,冤有头债有主,李牧也不会迁怒詹眷诚,因此看在詹眷诚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份上,李牧用普通话回答詹眷诚的问题:“李牧。”

    “什么?”詹眷诚的表情很迷茫,就好像李牧说的是英语一样。

    这样理解也没错,因为李牧的英文名字也叫李牧,拼写是“r…i…h…m”,如果翻译成汉语,一般情况下是翻译成里姆。

    不过李牧可以肯定,詹眷诚绝对不是因为李牧说的疑似英文而听不懂,而是詹眷诚听不懂普通话。

    万恶的十八世纪,没有广播,没有电视的年代,詹眷诚估计这辈子都没听过普通话——

    得,李牧忽然醒悟过来,这年头根本就没有普通话,中华大地这一块现在是清政府统治,如果按照华人社会习俗,这年头的官话应该是满语,或者是辽宁新宾那疙瘩的方言。

    李牧不得不用粤语又重复一遍自己的名字,李牧上辈子工作的那家公司人员复杂,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托几名广东朋友的福,李牧对粤语并不陌生。

    “李牧,好的,我这就去禀告督学大人。”詹眷诚说完转身快步离开,看样子是一分钟都不想在李牧屋里多待。

    这会儿李牧才有心思看看周遭环境。

    这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房间,更像是一间船舱,因为李牧现在能清楚的感觉到整个身体都在随着房间晃动。船舱内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而且还都是牢牢固定在地板上那种,看样子是怕风暴来临的时候移动位置伤了人。

    除此之外屋子里再也没有任何陈设——

    哦,如果桌上的哪根蜡烛不算的话。

    天,李牧只想大哭一场,居然是特么蜡烛,李牧从小学毕业之后除了过年就没用过这玩意儿。

    这可让习惯了二十一世纪便捷生活的李牧如何受得了。

    詹眷诚出去没过多大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紧跟着那扇根本就是虚掩着的舱门被人大力推开。

    当先走进来的是一名六十多岁的老头,这老头身穿一件蓝色锦缎长袍,头戴顶部镶有蓝色明玻璃的黑色圆形暖帽,手中拿着一串檀木佛珠,表情颇为焦虑。

    看到李牧,老头很明显松了一口气,直接来到李牧床头,看着李牧连连点头,嘴里止不住的念叨:“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李牧这种时候还是初临贵境,说得越多错的越多,所以李牧干脆就不说话,就这么带着三分疑惑七分不满的看着老头。

    老头倒也不尴尬,还俯下身体嘘寒问暖呢:“感觉身体怎么样?”

    “头疼——”李牧只回答两个字,然后多一个字也不说。

    “赶快去请麦克医生,再告诉厨房晚上加个菜。”老头回身吩咐身后的一名中年人,这会儿说话的时候就没了和蔼,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放在小腹前很有气势。

    中年人应了声,先倒退着走两步然后才转身快步离去。

    李牧没心思去想面前的这老头是什么大人物,李牧这会儿的心思在跟着老头进来的詹眷诚身上。

    詹眷诚——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想想近代史的詹姓名人,李牧突然吓了一跳。

    詹天佑?!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002 打破头才抢到的好差事() 
(新书每天先两更,兄弟们凑活着看,等把远征欧洲完结了,这本就会提速,到时候让兄弟们看个痛快——见谅见谅,另:新书需要兄弟们支持,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还真是,詹眷诚就是詹天佑,和李牧一起前往美国的留美学童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詹天佑绝对算得上中国近代史的名人,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的京张铁路是第一条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铁路干线,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

    好吧,李牧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对詹眷诚有多崇拜,站在李牧面前的詹眷诚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或许是因为这两天有点感冒,詹眷诚站在旁边虽然不说话,但过一会有一个吸鼻涕的动作,发出的动静还挺大,这样的詹眷诚也实在让人崇拜不起来。

    “老夫陈荔秋,奉皇上谕旨,担任留美学生委员,你既然上了船,那就要勤奋苦读,废寝忘食,早日学到美利坚人的本领,以报效皇恩——”陈荔秋滔滔不绝,对李牧大谈精忠报国,完全不考虑李牧受不受得了。

    陈荔秋这家伙如果写八股文估计是把好手,但做思想工作完全不着调,什么叫“上了船”?

    给李牧的感觉真的就像是上了“贼船”。

    “那个——”李牧被陈荔秋的语言轰炸搞得有点头晕脑胀,不得不打断陈荔秋的话。

    陈荔秋确实是很有涵养,虽然不满李牧插话,但还是能心平气和的闭了嘴。

    “——请问委员大人,为什么我会在船上?”李牧决定反客为主,不能让陈荔秋这老头掌控了局面。

    委员大人——这个称呼有点不伦不类,不过陈荔秋也没有追究的意思,听完李牧的话,陈荔秋脸上的尴尬一闪即逝。

    “你上船的时候不小心碰伤了头,所以对以前的事都有点记不清了,不过这不怪你,你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发奋学习,废寝忘食,早日学到美利坚人的本领以报效皇恩——”陈荔秋主动给李牧找完借口,马上又开始滔滔不绝的洗脑。

    真神奇,别人家穿越,都是千方百计找借口证明自己是失忆,到李牧这里完全颠覆,陈荔秋根本就不给李牧说话的机会,还顺便帮李牧找了个完美的借口,李牧居然是无言以对。

    “可是——我还记得以前的事,就是不记得怎么上的船——”关键时刻李牧程序猿的本能又开始作妖。

    这倒也不是作妖,陈荔秋越是要回避,李牧就越是要弄个清楚,李牧很敏锐的感觉到,这里面肯定有什么文章。

    果然,看李牧抓住这一点不放,陈荔秋的目光也终于开始躲闪,老头支支吾吾的没说几句话转身就走,这让李牧傻了眼。

    没关系,还有个人呢,詹眷诚这样的人可不能忽视。

    李牧努力向詹眷诚挤出个微笑,让自己尽可能的人畜无害:“眷诚,你一定知道是怎么回事——”

    詹眷诚一点也没有未来总工程师的风度,对李牧眨巴眨巴眼,用力吸了一下鼻涕,然后撩袍端带转身就跑。

    李牧简直是大恨,穿着个袍子居然跑这么快,当什么总工程师啊,当短跑运动员才是你真正的归宿——

    詹眷诚刚走,有人轻轻敲门。

    谁这么文明啊?

    李牧刚想说话,门就被人推开。

    得,这也不是个多文明的。

    这次进来的是个西方面孔,一米八几大高个,深眼窝、高颧骨、红眉毛、绿眼睛、络腮胡子、五大三粗,明明长着一张保镖脸,手里却提着个药箱,居然是个医生。

    看来这就是陈荔秋口中的“麦克医生”。

    “嗨,我的朋友,我听说你醒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麦克有点自来熟的打着招呼,顺手把手中的药箱放在桌子上,抱着膀子站在床边笑眯眯的看着李牧。

    “不怎么样,糟透了——”李牧顺口回答。

    “上——上帝。”五大三粗的麦克目瞪口呆,看样子他刚才说话根本就没有指望能得到李牧的回应。

    这也难怪,麦克说的是英语,本来就没指望得到李牧的回应,这年头可没有几个清国人懂英语,有数的几个都在总理衙门们里操办洋务,李牧现在的身体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小孩,这样的小孩居然会英语?真是太神奇了。

    “上帝说你现在应该做点什么——我头疼的厉害,还有,我想喝点水。”李牧不搭理这个看上去有点不靠谱的医生,自顾自的提出要求。

    病人总是比较大的嘛,麦克马上就手忙脚乱的倒水,一边用惊异不定的目光看着李牧,好半响才恍然大悟:“哦哦哦,你上过教会学校是吧?”

    教会学校,这是基督教为了传播教义,在清帝国开办的学校。类似的学校在清帝国有很多,只要有华人愿意上学,这些学校就会免费接收,包吃包住包分配。

    听上去很不错是吧,但实际上没几个人选择去教会学校上学,更多人还是选择上私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那些家里的不受待见的庶子,或者是生活所迫连私塾的束脩都凑不齐的贫穷家庭,才会把孩子送进教会学校。

    就包括清政府这一次选派留美学童也是一样,这可是清政府外派的第一批留学生,真正的包吃包住包分配,只要学成归来就是标准的统治阶级,放在二十一世纪那肯定是要抢破头的。

    结果放在这个年代,设置在上海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一共招收30名留美学童,在上海这座清帝国最大的城市整整一个月居然只招到一个人,最后不得不远赴广东,这才勉强凑够30个人。

    就算是这三十个人也还是出了幺蛾子——上船之前居然又跑了一个。

    选派幼童赴美留学在清帝国可是大事,是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个人亲自推动的,这俩人在清帝国的威名不用多说,曾国藩虽然在半年前就已经去世,但李中堂现在可是如日中天,而且第一批赴美学童的名单已经上报给同治皇帝御览过,如果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