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第134部分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134部分

小说: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样的善意,李牧肯定是不拒绝的,为了打消摩根的疑虑,李牧授意西尔维斯特将里卡多任命为财政部长,以此表示自己的诚意。

    嗯嗯,李牧确实是不需要再打这笔国债的主意了,政变带来的收益超乎想象,政变开始后的整整三天内,李牧一直躲在圣地亚哥军营的住处没出门,监督劳尔率领一群管家统计李牧这几天的收益。

    劳尔是李牧的管家嘛,清点财物这种事,还真需要劳尔出头,靠李牧是搞不定的,毕竟李牧的收益中不仅包括数量庞大的贵重金属,而且还包括各种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对于这些艺术品的估价,都需要劳尔来进行。

    十九世纪的管家,可不仅仅是会伺候人而已,他们要精通礼仪,要擅长购物,要熟悉理财常识,要了解有关家庭的一切知识,甚至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管理其他仆人和安保人员,精通工艺品的鉴定和保存自然也是管家的职责之一。

    随着政变的爆发,更多的管家失去工作,劳尔这几天没费吹灰之力就为李牧组建了一个五人的管家团队,等他们清点完李牧的收获之后,他们将会被派往关塔那摩、斯普林菲尔德、纽约等地,看守李牧的财产。

    李牧在纽约原本是没有财产的,但就在上个月,塞缪尔开始在曼哈顿半岛填海造地,同时大肆购买炮台公园附近的房产,力争要为骏马集体在曼哈顿打造一个无与伦比的老巢。

    李牧在纽约的家就在炮台公园内,原本在城堡里办公的移民管理局已经迁往皇后区,按照李牧和阿瑟的约定,四座城堡中有一座要保存下去,其他的三座将会被拆除,分别建成骏马投资公司、骏马武器公司、以及时代周刊的总部。

    李牧同意了阿瑟的要求,但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李牧留了个心眼,虽然要留下克林顿城堡,但阿瑟并没有在合约中注明克林顿城堡的用途,所以李牧准备吧克林顿城堡重新装修下,当做李牧在纽约的家。

    再被派往各地之前,这些未来的管家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先轻点出李牧在这次政变中的收获。

    收获还是很大的,作为政变的幕后金主,李牧只花了十万美元,就获得了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名下的所有种植园和矿山,单单是这一笔收获,就值回了全部投资。

    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名下的矿山有多大?

    其实也没多少,几乎一整个马埃斯特腊山,以及大半个普利亚尔山,李牧只支付了十万美元,等于拿下了大半个古巴岛东南角。

    顺便提一句,这个面积占据了目前古巴合众国控制区的百分之七十。

    除了矿山和种植园,还有大量的贵重金属,其中金币装满了十二个箱子,总重量大约为一千四百公斤,白银则是堆满了两个储藏室,总重量暂时无法计算,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古董字画,其中不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品。

    粗略估计,李牧这几天收获的财产超过一千万美元,如果把这笔钱用于古巴共和国的运行,按照政变前的水平,足够让古巴共和国运行到下个世纪。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辛辛苦苦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何苦来哉。

    当然了,这些财产并不是全部属于李牧,李牧还要给本杰明、乔治、以及马汉分润,甚至连西尔维斯特也有份。

    这倒不是问题,李牧对待自己人一向很大方,该付出的时候,李牧并不吝啬。

    六月一号,李牧召集相关人等分赃。

    呃,这个词真不文明,应该说,李牧召集小伙伴们分享胜利的喜悦。

    “一千万美元——也就是说,我们每人大概能分到两百万美元——”当李牧宣布完数字后,本杰明最先反应过来。

    乔治杜威傻愣愣的看着李牧,嘴里的烤肉都忘了咽,马汉的注意力终于从面前的笔记上转移到李牧的脸上,看向李牧的目光充满了不可思议,西尔维斯特心理素质好,不过也明显放满了吃饭的速度。

    “对,两百万——”李牧不反对本杰明的分配方式,虽然看上去应该是根据出力大小决定分配比例,不过相对于餐桌上这几个人未来的成就来说,李牧愿意花这笔钱和他们交好。

    比如乔治杜威,这是美国唯一的一位特级上将,想要获得乔治杜威的友谊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好像不需要衡量,未来乔治杜威能在军购上帮骏马武器公司说上一句话,李牧的所有投资都会收回来。

    比如马汉,这位在未来是美国唯一的一位战略大师,他的海权论即使到二十一世纪仍然在发挥作用,想和这样的一个人“一起分赃”,二百万美元不值得吗?

    完全值得!

    又比如本杰明,这是未来的美国总统,本身自己就出身名门,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再过二十年,想用二百万美元把人拉下水根本不可能。

    再说西尔维斯特,这是古巴合众国的现任总统,现在给他二百万难道太多了吗?

    一点都不多,未来随着古巴合众国的军事进展,西尔维斯特会回馈给李牧无数个二百万。

    “这——这不好吧,我认为应该把这笔钱上缴国库——”马汉终于回过神来,说出一个遭人恨的提议。

    “闭嘴,看你的笔记本!”西尔维斯特不敢说话,但李牧三人几乎是同时怒吼出声。

    上缴国库?

    缴给那个国库?

    美国的?

    这和美国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交给古巴共和国?

    拜托,政变日之前古巴共和国的国库连耗子都养不活。

    “不如,我们成立一个公司,把这笔钱用于在古巴的投资——”本杰明提出一个看似有点可信性的建议。

    想想看,李牧只花了十万美元就买下来几乎两座山,那么一千万——

    天,差不多能把整个古巴岛买下来。

    这政治家的心黑的简直没边,李牧和他比都是纯洁善良小白兔。

    “我们应该采购军备,先把西班牙人从古巴赶出去,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古巴合众国,我相信我们能十倍百倍的收回这笔投资。”乔治杜威的出发点还是军事,听上去似乎更可行,不过还是没脱离投资的范畴。

    “总统先生,你的建议?”李牧不放过西尔维斯特,这是个测试忠诚度的好机会。

    “我的建议——补充军备肯定是必要的,我们要先赶走西班牙人,然后才能保证我们的收益,同时我们应该成立一个投资公司,这样我们才能名正言顺的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当然了,如果要获得更多的好感,那么最好是能拿出来点放在国库里,至少那会让新政府的职员更加安心,当然了,从我个人来讲,每人先获得点回报那当然最好——”西尔维斯特说了一大圈,居然是一个都不得罪。

    看看,当一个政客也是要天分的,一般情况下领导人为什么开会的时候不首先发言?

    都等着做最后总结呢,不这样,怎么能显示领导考虑问题全面呢——

240 分赃() 
李牧选择的分配方案和西尔维斯特的建议差不多。

    政变日的收获包括贵重金属和古玩油画两部分,贵重金属还好说,古玩油画的估价其实是不怎么准确的,毕竟劳尔他们也不是专业的古玩专家,有点失误也正常,而且这部分一时半会不容易变现,所以这一部分就直接瓜分了。

    贵重金属的总价值大约是四百万美元左右,以李牧为首,分赃五人组成立了一个叫“圣地亚哥”的投资公司,专门从事在古巴境内的投资,第一笔投资就是重建圣地亚哥。

    确实是要重建啊,连续数年的战火给圣地亚哥造成极大破坏,这个原本是古巴第二大的城市,现在几乎已经是一片废墟。

    古巴合众国成立后,仍然以圣地亚哥为首都,圣地亚哥就是古巴合众国的门面,所以于情与理都应该建设一个美丽的圣地亚哥,这样李牧他们才能大言不惭的宣称:他们为古巴带来的是繁荣和发展。

    想要重建其实并不难,尼尔森莫里斯有城市管理经验,勘察过圣地亚哥的地形之后,尼尔森莫里斯先是确立了“总统府——胜利广场——圣地亚哥港口”这个城市中轴线,然后围绕着中轴线开始建设就行。

    至于重建圣地亚哥需要的材料,这更不用担心,圣地亚哥是一个群山环绕的港口城市,马埃斯特腊山上有大量的大理石和木材,通过港口也能很方便的输入建筑材料,只要有足够的人手和钱,这些都不是问题。

    这时候的古巴合众国严格说来其实是个计划经济国家,因为原有社会经济体系的崩溃,商业和工业都处于瘫痪状态中,原本就有大量城市人口失业,废除奴隶制后有更多人涌入劳动市场,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西尔维斯特要保证一个稳定的古巴合众国,首先要帮圣地亚哥的失业工人找到工作,否则不用西班牙人进攻,失业大军迟早会再一次忍无可忍。

    “圣地亚哥周围有面积广袤的种植园,但可惜的是,这些种植园里种植的农作物绝大部分都是甘蔗和烟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热带水果,但用处不大,这最多就是个饭后甜点,但主食还是没有着落——”李牧在联席会议上直接指出古巴合众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别说是现在,就算是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古巴的经济都长期维持以蔗糖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发展模式。

    这是西班牙人控制古巴的主要方式,偌大一个国家,居然不生产粮食,这就迫使古巴保持强烈的经济依赖性,如果没有外来援助,老百姓的吃饭都成问题,饿着肚子总没有心情瞎折腾吧。

    为了更好地控制古巴,西班牙人甚至对古巴周围丰富的渔业资源视而不见,严禁古巴人发展海洋渔业,这就迫使古巴人不得不专心为西班牙人生产蔗糖和哈瓦那雪茄,想要吃肉和米饭,可以啊,西班牙人会组织船队从外地输入,数量不多不少刚刚好够吃。

    听上去有点鸡贼是吧,不过李牧也打算这么干:“我从美国购买的粮食已经从迈阿密装船,三天之内就能抵达圣地亚哥,所以粮食问题不用担心,目前你们要做的,是给圣地亚哥的失业工人找到工作,只要他们有口饭吃,就可以稳定住他们的情绪——”

    李牧接下来向西尔维斯特和尼尔森阐述了“以工代赈”这个概念,至于具体怎么操作,这就是西尔维斯特和尼尔森的任务了,这俩人都是合格的政客,在李牧已经提出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如果连这点事都搞不定,那他们最好是回家抱孩子。

    “我们这里有一个计划,如果要重建圣地亚哥,我们最少需要——五百万美元。”尼尔森满面愁容,说话间递给李牧一份计划书。

    虽然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之前强制出售了一批国债,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点钱是杯水车薪,用来给雇员发薪水可能能撑几个月,但要是用于城市建设,那点钱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资金——圣地亚哥投资公司有,但你们拿什么来担保古巴合众国的偿还能力?”李牧公事公办,自己人也要明算账。

    “我们可以用税款担保,里姆先生你现在有面积庞大的种植园和矿山,我们可以给您免税待遇。”尼尔森眨巴着小眼睛,反正不是自己掏钱,开起条件爽快得很。

    “嗯,听上去不错——”李牧不置可否。

    免税,这个条件相当好了,之前纵然是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名下的种植园和矿山也是要缴税的,有了免税待遇,以后李牧名下的企业在古巴就是“国中之国”。

    “还有圣地亚哥港口的租赁权,如果里姆先生您来投资的话,我们可以把圣地亚哥港口租赁给您一定年限,然后用您征收的税款来偿还这笔投资。”尼尔森继续卖,这是要把李牧捧成“太上皇”的节奏。

    “当然我们还有蔗糖——不知道里姆先生您对古巴蔗糖的代理权有没有兴趣?”尼尔森继续加码,为了帮助李牧挖古巴合众国的墙角也是不遗余力。

    “很好,就这么定了,这笔钱我来出。”李牧终于满意。

    相对于免税和港口经营权,李牧更看重古巴蔗糖的代理权。

    从16世纪开始,古巴人就开始在古巴岛上种植蔗糖,到古巴共和国起义之前为止,全世界五分之一的蔗糖产自古巴,而且这还并不是极限,未来古巴的蔗糖产量一度占据全世界的百分之四十,所以现在的这个产量还有潜力可以挖掘,虽然现在古巴合众国还没有统一古巴岛,蔗糖代理权的价值不高,但只要赶走西班牙人,到时候蔗糖的代理权会为李牧每年提供无数的金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