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

第158部分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158部分

小说: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对于斯普林菲尔德已经超过三万的男性华工来说,两千人仅仅是杯水车薪,不过这最少让那些原本以为将孤独终老的男人们感受到了希望,有效安抚了华人们的骚动情绪。

    相对于斯普林菲尔德,古巴的华人也需要安抚,所以李牧准备把下一批华人女性送到古巴来,这虽然不会完全解决问题,但只要有希望,也就有了盼头,最可悲的是连希望都看不到。

    现在巴拿马运河还没有开工,从清帝国向古巴送人麻烦了点,要先在旧金山靠岸,然后乘坐火车前往佛罗里达,再从弗罗里达坐船,这才能辗转抵达古巴。

    不过这么折腾也是值得的,至少那些女人们不用待在清帝国等死。

    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清帝国北方爆发了严重的旱灾,至少有近百万人缺少粮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极端状况。

    每逢大灾之年,总是女人们最先遭殃,华人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嘛,所以市场上到处是出售女人或者是女童的人贩子,他们有些是被人贩卖的,有些则是主动卖身,想为家人换一些粮食,让家人能够挺过灾荒。

    对于清帝国的灾民来说,这场灾荒给他们带来的沉重的灾难,但对于急需人口补充的斯普林菲尔德来说,这场灾荒来的正是时候。

    科尔抓住了这个机会,从市场上以一两银子至五两银子不等的价格大量购买女人和女童,全部是现金交易,不拖不欠,这一行为居然受到了直隶总督府的嘉奖,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从五月份开始,灾民蜂拥而至,不到一个月,科尔购买了超过一万名女人和女童,因为运输力量有限,科尔甚至不得不在山东和浙江设置了两个移民中转站,先对灾民的身体进行一定的调养,然后再送往旧金山。

    李牧知道这一情况后,紧急从旧金山订购十艘客轮,补充给里姆…科尔宾远洋运输公司,这些客轮要到明年才会逐步交付,所以短时间内,人口比例失衡的问题并不会得到有效改善。

    当然了,这些事,李牧没必要给李博拉他们交底,保留惊喜或许更好,李牧会逐步向古巴填充人口,但不会搞包办婚姻,想要获得女性的垂青,还是需要自己多多努力,如果本身就是烂泥扶不上墙,那就算是有一天女人的数量超过男人,该讨不到老婆还是讨不到。

    李博拉虽然不知道李牧的计划,但明显和李牧的想法一样:“十年就十年,吊吊这帮人的胃口也好,只有作战最勇猛的战士,开荒最努力的农夫,工作最辛勤的工人才有资格娶老婆,那些好吃懒做的,就让他们去娶那些黑婆子好了——”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华人都打光棍,相对于古巴人来说,华人还是颇受古巴女性垂青的,华人比较老实嘛,很少有华人酗酒,打老婆的更少,而且华人一向工作努力,储蓄状况比大多数古巴人好得多,所以还是有华人已经在这边成家立业,他们的配偶不仅包括古巴的土著居民和混血,甚至有纯正的白人。

    这一点还是令李牧比较欣慰,至少目前没有发现有华人娶黑人的,想想二十一世纪那些嫁给黑老外的华人女性,李牧也是够够的,大概她们认为反正灯一关也看不到对方长什么样,这样倒是方便了那啥——

    送走李博拉和白起,李牧连夜去找格林贾尔斯。

    在哈瓦那的时候,埃布尔向李牧透露,华盛顿的下一个目标是夏威夷,李牧要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这样才方便李牧操作。

    格林贾尔斯担任过总统宫办公室副主任,是尤利西斯格兰特的心腹,从格林这里,李牧相信会获得更多消息。

    “夏威夷?抱歉里姆,我不大清楚,你知道的,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关塔那摩,关于这件事,我知道的和你一样多,或许还没你多。”格林贾尔斯也不大清楚华盛顿的动向,对于这件事所知不多。

    “那么你担任总统宫办公室副主任的时候都有些什么计划?这部分你总是知道的吧?”李牧不死心,继续刨根问底。

    “当然,但我不确定你想知道那一部分?”格林贾尔斯眨巴着小眼睛,估计是在评估向李牧泄露这些消息的风险。

    “该死的,我想知道全部,我不想迷迷糊糊的一头撞进去,昨天贝尔纳普给我发了封电报,让我关注下正在和印第安人进行的战争,看样子没准想让关塔那摩步兵团参战,我总要知道应该听谁的吧。”李牧也发愁,要做的事太多,好像没一件都很重要。

    就在乔治杜威率领古巴合众国士兵大杀四方的时候,希尔曼在蒙大拿却吃了败仗,印第安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他们爆发出强大战斗力,谢尔曼麾下的民兵措手不及吃了亏。

    这也是乔治杜威被提升为少将的客观原因,现在美国内部要求乔治杜威代替谢尔曼的呼声很高,而乔治杜威唯一的要求是调动关塔那摩步兵团参战,否则乔治杜威也没把握击败印第安人。

    对印第安人了解的多一点,就知道欧洲殖民者和印第安人之间是一本烂账。

    一直以来的宣传都是美国人和英国人屠杀了印第安人,实际上如果查阅那段时间的资料,你会发现印第安人也不是善茬,他们在面对欧洲殖民者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凶狠残暴。

    美国人剥过印第安人的头皮对吧?

    印第安人也剥过美国人的,很多印第安人部落就是以敌人的头皮数量决定功劳的大小。

    美国人正在逐渐蚕食印第安人的领土对吧?

    印第安人也袭击过当初殖民者设立的定居点,而且手法和鬼子扫荡差不多,抢光、烧光、杀光——

    很多资料宣称当时的印第安人有差不多八千万人,最离谱的甚至有一亿人,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多,印第安人的数量大概在100万人到400万人之间,要是印第安人真有一亿人,那他们只需要凑出来百分之一的军队,就能把欧洲殖民者赶进大海。

    其实印第安人的战斗力并不弱,他们是全民皆兵,但因为部落分散各自为战,所以才会被美国人各个击破。

    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印第安人的生存空间已经被挤压到蒙大拿等一小部分地区,印第安人的人口密度大了许多,为了保证能生存下去,印第安人不得不组成了印第安人联盟,结果就是谢尔曼在前线吃了亏。

    乔治杜威要求调动关塔那摩步兵团已经和李牧通过气,李牧认为这会促使华人融入美国社会,所以李牧并没阻拦,反而有点乐见其成。

    如果打赢了这场仗,那么对于华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会很有帮助。

274 国不知有民() 
抵达关塔那摩的第二天,陈老头和吴子登按照计划开始调查。

    几经周折,关塔那摩现在的华人还不到一万,这些人大多都在关塔那摩市开垦荒地,在关塔那摩修路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陈老头和吴子登的调查就从关塔那摩市开始。

    李牧还是给陈老头和吴子登提供了不少便利,四轮马车,随行护卫一应俱全。

    当然了,这些护卫监视作用要更大一些。

    李牧没工夫陪陈老头和吴子登同行,离开关塔那摩经凯马内拉继续向北,陈老头和吴子登一路上看不完的西洋镜。

    此时公路还没铺到这里,四轮马车行驶的道路是石子马路,和公路相比,这样的道路更令陈老头和吴子登感觉可以接受。

    道路两旁全部都是荒地,稀稀疏疏的生长着一些仙人掌,虽然已经是十月份,天气还是有点炎热,吴子登坐在车厢里忍不住有点小抱怨。

    “哼哼,这个李牧口口声声说要开垦荒地,我看也不过是掩人耳目,这道路两旁这么多荒地,也没见人来开垦。”吴子登实在是看不惯洋人这种浪费行为,这要是在清帝国,绝不会有这么大片的无主荒地,老百姓为了开荒恨不得把道路都给你挖没了。

    “呵呵,南丰稍安勿躁,这洋人的地面上一向地广人稀,此情此景实在是正常不过。”陈老头已经司空见惯,从旧金山到斯普林菲尔德一路,陈老头看到的荒地海了去了,这要是处处心疼,还不得心疼死。

    “说起来洋人实在可恶,守着这么多土地不事劳作,偏要万里迢迢漂洋过海去祸乱我大清,实在是不当人子。”吴子登恨恨不平,反正他说的是汉语,还是带口音的那种,倒不怕马车周围的这些洋人听墙根。

    “呵呵,不过是一些蛮人,不服王道教化,行为粗鄙不堪,依仗着洋枪利炮呈一时之凶,不足为惧。”陈老头有心理优势,不过话里话外总是透着一股酸意。

    走了估计一个时辰,离开凯马内拉十多公里,道路两旁逐渐看到有人在劳作,陈老头和吴子登叫停马车,看到正在田地里耕作的华人眉头紧皱。

    这是个剪了辫子的华人。

    辫子在清帝国的重要性毋庸讳言,某种意义上讲辫子就跟脑袋差不多,无缘无故没了辫子,这在清帝国肯定是要掉脑袋的。

    而在这里,似乎很正常,陈老头举目四顾,大约有十几个华人正在劳作,看样子好像都没辫子。

    “大人,我先去探探虚实。”吴子登一咬牙,决定先问问再说。

    一名随行的枪手纵马过去,不一会,带着那个正在耕作的华人回来。

    陈老头注意到,这名华人居然是骑着马过来的,看着面前彪悍的夸特马,再看看田里若无其事甩尾巴的耕牛,陈老头的心不断往下沉。

    在清帝国,就算是一般的小地主家庭,家里也是养不起马的,更不用说这样彪悍的夸特马,清帝国骑兵装备的都不多,那些骑兵装备的大多是蒙古马,从卖相上来说,和夸特马相比差距多多。

    “尔等可还是清帝国子民?”看到面前的华人端坐马上,没有下马施礼的意思,吴子登终究还是沉不住气。

    “呵呵”面前的农民笑容憨厚,指指自己的耳朵并不回答。

    “倒霉,居然找了个哑巴。”吴子登大为丧气。

    “这位先生,你的口音我听不懂,你可以使用西班牙语,或者是英语,如果你说英语的话,那么你最好慢一点,我英语说的不太好,现在还不够熟练。”面前的农民突然开口,一口西班牙语即标准又流利,比吴子登那口半文不洋的西班牙语好得多。

    吴子登顿时黑脸,这特么打脸也不是这么个打法。

    “你是清国人?”陈老头这一年多也学了几句英语,试着用英语和面前的农民沟通。

    “以前是,现在不是了,我们已经被清帝国抛弃,成为一群没有家的流浪汉。”农民表情没多少凄然,看上去很是洒脱。

    “我看你生活的不错。”陈老头指着农民胯下的夸特马示意,又指了指田里的耕牛。

    “这要多亏里姆先生的帮助,我在这里为里姆先生工作,每为里姆先生开垦一英亩荒地,我就可以得到一美元,这匹马还有那两头牛都是我用贷款买的,里姆先生把这些东西卖给我的时候打了折扣,只需要三百美元,我就能获得这一切,如果我想还清这些债务,我要为里姆先生开垦三百亩荒地,上帝保佑,我已经完成了一多半,我想或许到明年,我会拥有一个我自己的牧场。”说到牛和马,面前的小伙子马上变得滔滔不绝,言语间对李牧的感激毫不掩饰。

    比起小伙子说的内容,更令陈老头感到恐惧的是,这个小伙子说到“上帝保佑”的时候没有丝毫犹豫。

    真该死,难道他们都信奉了那个什么天主教?

    “你,信奉天主教?”陈老头试探性的问,期待能听到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对,圣公会,你得知道,要想让这些洋人接受你,你总要信奉点什么,其实信奉什么真的无所谓,只要有信仰就可以,我本来信奉太上老君,但是这里没有道观,只有一座教堂,所以每到礼拜日,我也会去教堂里参加活动,只不过别人说‘阿门’的时候,我会说‘无量天尊’,反正他们也听不懂汉语”小伙子说的眉飞色舞,明明挺让人伤感的一件事硬生生弄成了欢乐多。

    陈老头微微点头,其实陈老头能理解小伙子的选择,身处在这个环境中,如果换成是陈老头,恐怕也没有太多选择。

    “那么你的辫子是怎么回事?”陈老头问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关于这个,我也没办法,作为一个男人,留着一个辫子让太多人取笑我,如果是在清帝国,所有人都有辫子,我也会习以为常,但这里是古巴,其他男人都是没辫子的,我们这一群留着辫子的人就成了他们口中娘们一样的人,如果不剪掉辫子,你就无法变成一个正常人,也就无法赢得正常的眼光,所以我只能选择剪掉它。”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