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西游冥圣 >

第81部分

重生之西游冥圣-第81部分

小说: 重生之西游冥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测试真假的重臣腿都抖了。

    “真……真的!”

    那么大一块,整个车,都是金的!

    然后人群的沸腾了!这特娘得多少钱啊?再看那些身着金甲青盔,手执利刃的兵将,那身材魁梧,威风凛凛的精壮模样,哪怕是样子也比金吾卫高到不知哪里去了,而那些兵将身上散发出来的煞气……绝非作假!

    那仙家……

    究竟多大神通!

    震撼还在蔓延,这依仗中最走出一位身高九尺,跟一座金色巨塔一般的赤佬……或许,用赤佬来形容这般威武凛然的将士已然不合适,那将士来到降低驾辇前,拱手行礼,声若撞钟:“奉我家主人命,请官家移驾车辇之上。”

    赵佶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好,好!”

    在众多宫人的护卫下,赵佶第一次坐上了仙家法器。

    那将士再拱手:“请诸位官人上马。”

    很快,就有士兵牵来一匹匹龙马,在那龙马上方还有华盖相随,奢华雍容无比,那华盖并非帷幔垂垂模样,只是一面面巨大的扇子,可即便如此,那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一辈子没享受过如此待遇的诸多重臣眼神闪烁起来,有几个威望素重的元老重臣扫视四周,眼中神光凛然,意思很明显!

    “谁特娘敢跟我抢,就是不给老夫我面子!”

    170

第145章 皇帝臣服 (第三更,求订阅!)() 
章惇感觉到周围气氛的微妙,笑了起来。

    “虽说圣天子前去拜迎仙家,然而朝中不可无人主持,一同前去的重臣在精不在多……”

    许多站在章惇对立面的重臣心里咯噔一条,暗暗恼怒起来。

    最终,章惇选了旧党中的元老一同前去,如此旧党留下的便都是些清水衙门的重臣官员了,不足为虑。

    新党一派也去了许多重臣,然而最终留下宗泽和蔡卞压阵。如此,这一队人马选定。那将士向赵佶请命道:“官家,可否动身?”

    赵佶心中豪情万丈:“可!”

    那将士领命,来到仪仗前方,翻身上马,沉声道:“起!”

    唏律律~

    龙马嘶鸣,四蹄躁动,多多青云在蹄下生气,赵佶瞪大了眼睛!随行重臣瞪大了眼睛!

    “飞……飞起来了……”

    这一队三百人的依仗飞天而起,一路向大名府飞去,然而他们又飞的不高,速度也不算快,正好可以让下方百姓都看到……而随行的将士更是喊出“天子出巡,祥瑞御免,圣行于天,恩威如日!”

    伴随着耀眼的金光和漫天垂落的金花,仪仗所过之处百姓跪地,心中惶恐之余充满敬畏,于是便只能通过山呼万岁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和敬畏。

    那一阵阵浪潮一般的山呼从下面翻涌上来,像是无形的海浪,托着赵佶的心越飞越高,越飞越高……

    随行的重臣从一开始的新鲜刺激回味过来,终于意识到,那位仙家的手腕心术有多强了!

    从古至今千年以降,哪家帝王如这般显圣过?

    经此一日,赵家皇帝,被推上神坛了。

    然而章惇想得更深刻一切,他和陆渊深入的聊过,所以他知道一些陆渊关于官家的大不敬的想法,可经此一着,官家的威名和声望都将被推到巅峰,难道那位是准备以官家渐隆的声望来衬托自己?

    不会那么简单。

    章惇眉眼低垂,心中思量细密静深。赵佶没发觉章惇的异常,兴奋地问道:“章卿觉得如何?”

    “啊,没什么……就是,好想修仙啊。”

    章惇没把这句话说出来,可赵佶心底也在想:“啊,好想修仙呢。”

    这一次随行的不单单有当朝重臣,也有很多修行中人,林灵素赫然在列,只可惜,当初“化佛为道”,以一国之气运扭转“佛道争端”的妖道林灵素如今只是个可怜的背景墙,也不知道林灵素现在是个什么心态。

    可能,有点炸吧。

    然而趁着国将衰亡,真龙将死的大劫局面搞风搞雨的可不止林灵素一个人。天罡地煞妖星、摩尼教方腊天王、白莲圣童、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等到势力都蠢蠢欲动。

    末劫将至,群魔乱舞。

    然而在突然横空出世的金丹强者面前,所有宵小都不敢了动作。

    谁知道这是不是哪家大佬的谋划?虽说一朝之末很少会有太乙玄门入世,可万一呢?万一踢到铁板,那当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正如陆渊所说,他要当今天子亲自来邀请他,而且一切他都铺垫好了,要的就是赵佶的一个表态。

    一个,向天下人的表态。

    在诸多心思的转动中,他们也遇到了来自敌国的刺杀,然而那些刺客悍不畏死的扑上来,旋即就被金甲将士的投枪钉得死死的,真应了章惇的话——一切,都让那位仙家算好了。而这些刺客背后的势力得知消息后,只怕要摔许多金银器皿。

    车辇飞行的速度很快,原本两三日的路程,愣是缩短到了不到半日。

    大宋皇帝以及一班文物重臣,终于来到了大名府乡下的那一片小小竹林,那随行众人初来诧异,等到入了草庐门扉,他们更诧异了。赵佶兴奋的眼睛放光,等到重臣们一步踏出,移形换影来到一处大殿,见到了大殿正中深处那手托宝如意,长身而立安静淡泊的道者。

    陆渊微微躬身,见礼道:“贫道见过官家。”

    赵佶兴奋得来到陆渊身前,张嘴就问道:“我欲拜仙家为师,仙家意下如何?”

    陆渊:“???”

    大兄弟,你脑洞苟精奇的啊,你怎么想的?你一个皇帝怎么想到要拜我为师的?怎么着,想做万万年的皇帝啊?长者都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陆渊手托宝如玉,心里妈卖批,脸上依旧笑呵呵。

    他淡然道:“若陛下舍得大宋万里江山,舍得那金銮宝座,贫道自然可以收你为徒。”

    赵佶眼中浮现挣扎,然而回想这一路上的风光,赵佶眼中的坚定愈发清晰,陆渊连忙又道:“陛下不急着考虑,待你什么时候想的通透清明了,贫道再引你入门不迟。”

    “多谢仙家。”

    赵佶拱手称谢,又说道:“有幸得见仙家两次,却不知仙家道号名讳?”

    陆渊道:“好说,贫道陆渊,方外之人罢了,道号不提也罢。”

    其实是没有,但赵佶以为陆渊不想累出师门,所以隐而不报。

    赵佶直接道:“仙家有济世之下,我有振威之意,还望仙家慈悲我,慈悲这万里江山,慈悲天下黎明,施以援手!”

    说着,赵佶甚至准备躬身拜下去。

    身后群臣涌动,准备劝诫阻拦,然而陆渊只是拿出宝如意轻轻抬在赵佶肘下,让他怎么也拜不下去,随后也不避讳这满朝文武,直接说道:“贫道方外之士,本不欲沾染因果气运,然而……百姓何其辜?要受万千铁蹄践踏?”

    “——也不瞒官家,一旦入朝,趟了这泱泱大势,贫道道行便要坏了。死劫,亦不远矣。”

    赵佶怔住。

    旧党元老、重臣凛然。

    就连章惇都肃然起敬。

    一位大神通者,一位超然于世俗之外的仙家……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竟然舍身入朝,对自家神通道行置若罔闻,将长生久视放在到一旁,这是一种怎样的大牺牲,怎样的一种大慈悲,怎样一种大气度。

    赵佶是个“艺术家”啊,艺术家通常都是多情善感的,大部分都是有点……中二的。

    所以,他被深深感动了。

    这一次,他深深鞠躬,语气哽咽,带着不忍和悲壮:“仙家,高义!”

    陆渊挺直了脊梁,受了这一礼节,他淡淡说道:“陛下,一旦入朝,贫道便命不久矣,所以,为了天下苍生计,贫道的变革之策是一定要得到贯实的。”

    “那时,朝中重臣会为难劝阻你,你可持否?”

    “朕愿持!”

    “那时,地方士绅反弹不已,贫道是要举屠刀的,你可持否?”

    “朕愿持!”

    “那时,朝堂内外,尽皆统于贫道一人之手,流言蜚语加于贫道之身,你,可持否?”

    “朕……愿持!!”

    陆渊扶起赵佶,语气沉沉:“如此,请陛下记得今日所说言语。”

    210

第146章 大宋雄起进行时(求订阅!)() 
最近大宋很热闹,尤其是京师一带。

    作为皇城根子底下的大宋子民,开封人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他们局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君王脉络,就是街边的贩夫走卒,都能把国家大事说出个二五三六,所以开封子民素来有“小相公”的“雅称”。

    而最近,开封所以的“小相公”们都在谈论一件事——

    皇宋大国师!

    这是还要从金明池遴选玄门羽士开始,那大国师横空出世,足踏金莲从天而降,威势不凡真是神仙下凡!然而官家糊涂呀!嗯,现在但凡是个民众都能跳出来说赵佶两句糊涂,就连一向嚣张的皇城司都不敢暗搓搓的摸过来说什么。

    谁让赵佶自己下了罪己诏呢。

    罪己诏后,赵佶威信下落到最低谷,可随后!开封子民兴奋起来,你是不知道,当今官家虽然糊涂,但那毕竟是真龙天子,龙马驾辇,横空而过,那家伙!金莲当空,天花乱坠,声势显赫直若天人!

    “官家,毕竟是官家!”

    之后就是官家亲自延当朝大国师,那大国师一出山便位处人极,官拜大国师,同平章军国政事,封安阳伯,食邑两千户,金银礼器无所,组建太庙司,兼太庙大司命,总领太庙司……种种荣耀加身,礼绝百僚,权倾天下!

    这天下间,有谁出仕能入大国师陆渊一般强横?

    现在天下人都说了,生子当如陆长修,出候入相济天下。

    在这一系列的官爵当中,同平章军国政事是之前并没有的职位,是赵佶给予陆渊的权限,如今政事堂和枢密院的主要工作还落在章惇和蔡卞等人手上,但陆渊拥有这个官衔,就意味着他可以好无窒碍的插手到所有的军国事务当中。

    事无巨细,一并如此。

    这是赵佶给陆渊的绝对信任。

    一个连自己道行长生都可以抛却的神通之士,并不会图谋这大宋万里江山什么,人家一座草庐内都别有洞天,若说财富就是那一辆金车都价值连城,再说武勇……呵呵,赵佶觉得整个开封加起来,都不够大国师一只手打。

    所以,功高震主,权盛克主什么的就别瞎想了。

    人家陆道爷未必放在眼里。

    这也是赵佶压着所有反对硬生生把全是给陆渊的原因。

    人家道爷未必在乎,但是自己的诚意得给足!

    赵佶还指望着大国师引他入门得长生嘞!对于“艺术家”赵佶来说,这可能比皇位更重要一些,你再想想,等自己诈死修仙去,百年之后重回皇城太庙,在后辈皇帝面前高深莫测地这么一杵,嘿!

    吓尿他!

    就问你意外不意外,刺激不刺激?

    一想到这画面,赵佶就兴奋的睡不着,甚至于他这段时间意趣大发,接连做了好多诗词,就连墨宝丹青都出了好多,至于国事……交给大国师了!反正不会比交给蔡京的时候更差。

    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此放权,对陆渊,对百官,对天下苍生都是好事。

    整个天下的衰盛取决于一人的好恶,这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在君权至上的时代局限下,就连皇帝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其实很差劲这个事实。

    在后世的政治体系中,国家依然拥有一位元首,代表一个国家的意志。

    元首对国家政事的想法虽然依旧很重要,可元首身后的秘书团,幕僚团给出的意见同样十分重要,甚至于秘术团和幕僚团指定的政策才是这个国家细致条款,而元首只是作为一个大方向的把控。而国家政策的决定离不开大政客,大商人的意见。

    总之,等到政策出台,绝对是一个基于国家利益的,多方面妥协的,稳妥可行的上升方案。

    甚至于元首也不是自由的,不可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一切决策的根本取决于本国的根本利益,然后便是基于利益最大化所进行的数据调查,当然也会有左右为难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便是元首进行抉择的时候,而下面的大政客,大商人则选择站队。

    对了,飞黄腾达。

    错了,跌落深渊。

    刺了抉择,需要的往往是跳脱于时代本身局限性的眼光,所以,能站在一国之巅的男人或者女人,往都是不简单的。

    尤其是陆渊前身地球所处时代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相比于此时信息传递以及时代变化的惰性,当下的政治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