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西游冥圣 >

第84部分

重生之西游冥圣-第84部分

小说: 重生之西游冥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如此简单,贫道又何须费劲入朝?北方贼寇之所以强盛至今,其中也不乏神通人士,加上贪狼侵主,气运正是宏盛之时,气运加身之下,狼主更是不易杀。”

    赵佶点头,语气充满惋惜:“可惜,可恨!”

    陆渊趁机告退。

    次日,太庙司传令通讯之能已然完善。

    随后,一共十五支数百人的队伍从东京出发,沿十五路分散而去,乘坐陆渊炼制的飞舟前往各州府,配合工作。如此多的人手其实真正的公务员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章惇,蔡卞等人家家臣。

    后日,前往各个上州府衙门的家臣们通过太庙司发回讯令。

    用来一天的功夫整理完这些讯令后,陆渊在第三日召集群臣,前往紫宸殿议事。

    大殿当中,唱礼之后,陆渊面向群臣,含笑道:“诸位,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太庙落成,大宋全境拧成一股绳。从此上通下达,宵小再难欺瞒圣听。之前,诸位总是言说我乃妖道,说我惑乱朝纲,今日,我们便看看,到底是谁胆大妄为,欺君罔上!”

    陆渊大声怒斥,不少旧党重臣腿一软,差点跌倒。

    少数几个硬骨头死死盯着陆渊,仿佛能从他身上剜下一块肉来。

    陆渊手捏法诀,这紫宸殿内半空突然出现四五十个光幕,那光幕当中,太庙司密探长身而立,在其身后则捆着不少人,有衣着华丽的士绅,也有身穿官服的官员。不等群臣反应,陆渊便一个一个点了过去。

    随后就听到那光幕中,一名太庙司密探说道:“太庙司密探袁州,奉命查检清河县厢军作乱之事,发现事因乃是当地官员士绅勾结,刻意撩拨!”

    “太庙司密探周武,奉命查检下湾县民众闹事一案,经查证,此乃当地县令可以扭曲新法,欺瞒民众所致……”

    “太庙司密探王贺,奉命查检郭北县……”

    随着一条条曾被上书的奏章被查清,随着一个个当地士绅和官员勾结的烂事被披露,紫宸殿中不少大臣吓傻了!

    他们没有蠢到怀疑这些光幕的真实性,因为所有事情以及光幕中的人,都是他们认识的,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熟悉的脸,还有那些熟悉的计划……陆渊淡然说道:“此事关联甚广,本座还在查检相关涉案人员。”

    “所有涉案人员,依照大宋律,不分贵贱,一经查出,从严从重而办!”

    此话一出,不少大臣很干脆地两眼一翻,昏死过去,然后这紫宸殿中“砰砰”之声不绝……

    然而,没有人赶去扶。

    因为赵佶正一脸铁青,用一双通红的眼睛死死瞪着那些平时口口声声为民为国的大臣、重臣!210

第151章 士大夫之死() 
这一刻,赵佶亲自提刀砍死这群王八蛋的心都有了。

    读书人坏起来,真是阴损无比。

    他阴测测地看着下面的旧党群臣,声音冰寒:“诸位卿家,你们还有何话说?”

    群臣面色如土,至此,旧党一派不管说什么都没用了。然而,文及甫依旧挺着胸膛,他死硬地说道:“官家,新法与民争利,其危害潜藏水面之下,臣等为阻击心法,确实用了些龌龊手段,然忠贞为国之心片刻不曾懈怠!”

    “官家明见!”

    群臣下跪,神情激愤。

    赵佶气得直发抖,这帮文臣……简直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他指着下面那群不要脸到极致的大臣:“好,好,好一个忠贞爱国!”

    文及甫面上毫无惧色,坦然道:“还望陛下莫要忘了,大宋一朝,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及甫的声音掷地有声,意思很明确,没有士大夫阶层为你赵家人执行命令,你拿什么统治天下?

    赵佶被这一句话堵得面容通红。

    是的,这就是这群士大夫嚣张的原因,哪怕现在有太庙司将全国上下拧成一股,可信息的通达后,政务方面依旧需要这些士大夫帮忙动手。

    哪怕在宋朝,民众的知识普及率依旧不高。

    而且因为教育方式的落后,导致教育的成本很高,但是成材率很低。这就导致中央的政令要想传达出去,就必须依靠士大夫阶层以及知识普及率最高的士大夫世家。这也是旧党一脉敢和陆渊叫板的底气。

    陆渊打量着文及甫,这位人已中年的文家子弟眉宇间依稀有文彦博的影子。

    可惜,这位手腕和手段远远比不上当年的文彦博。

    这执拗的臭脾气倒是相似。

    而且……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句话当年就是文彦博说出来,学自己老子说话……拾人牙慧呀。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看着赵佶快要气得飞升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陆渊笑道:“好了好了,闹剧就到这里了。不是我说你,文兄,时代变了呀。读书人了不起啊?”他笑着说完这些,随后神色一凛,肃声道:“金吾卫何在!”

    “在!”

    金吾卫虽然战力堪忧,可毕竟是数代择优生于而来的“优良品种”,一个个人高马大,孔武有力,用来绑住这群文人还是可以的。

    他们踏出凛冽一步,在陆渊的召唤下,他们煞气十足的围在那群士大夫身边。

    文及甫等一众文人怒喝道:“妖道!你欲做甚!”

    陆渊坐下裁决:“把这一种贼臣绑起来,打入天牢候审!”

    “尔敢!”

    然而陆渊却不管他们,面向那几面光幕,下令道:“清河县令、下湾县令、郭北县令等官员疏忽职守,欺君罔上,罪大恶极,特批斩立决!”

    文及甫须发怒张:“有宋至今百多年,未有斩决进士之事例!妖道,你要置祖宗之法于不顾吗!独夫!当诛!”

    “时至今日,你这妖道祸心终于暴露!”

    “为的便是杀我大宋忠臣!害我大宋国运!”

    陆渊任由他骂,自己则挥手下令,刹那间,那光幕上多了三百多个光幕,随着陆渊挥手下令,刹那间血光迸溅,人头齐飞,文及甫以及那许多文臣瞪大了眼睛,看向陆渊,不知是愤怒还是惧怕,他们的声音都抖了起来。

    “你……你怎敢。”

    陆渊淡然道:“对啊,我就是敢。”

    他一挥袖,面向光幕,神念通过香火愿念传递出去,那封存在各地塑像中的鬼灵纷纷震动,发出朗朗之音。

    “大宋的子民们,我是如今大宋的国师,也是如今的同平章军国政事。我知道你们惶恐,不安,面对风雨飘摇的如今充满了恐惧。但是,我在这里向你们承诺,只要你们遵守大宋律,从今往后的每一个人,都有地种,都有饭吃!天灾人祸有人顾及,苛捐杂税再不存在!”

    “这,是我给你们的保证!”

    “日后,若再有士绅富户,县衙恶霸欺辱良民,一经太庙司查处,必定严惩!”

    “当然,若是污蔑谎报,已经查处,也是要严办的。”

    陆渊用最普通的白话,向着那些看热闹的民众宣读着大宋的最新律法,并向所有在场民众保证,所有没的奖励和福利都将实施下去!一旦有当地父母官知法犯法,欢迎所有民众亲自举报。

    这一次,陆渊没用官僚文臣常用的文言文,而是用浅白直接的话语宣读所有的新政策。

    随着新政策被一条条解析,原本被各个地方有滞留,误解的政策,从新落入民众耳中,这让那些民众对远在千里之外的官家充满了感激。

    而那些文臣则彻底成了霜打的茄子。

    原本,士大夫作为皇帝的手下,成为民众和皇权之间的桥梁,而在部分文臣变得胆大妄为之后,便可以为了自身利益作出许多损害皇室利益的事情。

    偏偏赵家人蜗居皇城当中,耳目有限。

    前面几代还好,皇帝掌握生杀大权,这皇城之内便是皇帝的天下。

    到了如今,赵佶耽于享乐,对朝堂的掌控力下降到了极点。

    又在外敌入侵下内患不止。

    很多鼠目寸光,包括那些元老重臣的后人,也开始大肆瓜分原本属于大宋的血脉,毕竟,大宋是承认财产私有的。

    等到陆渊出现,他的新法极大的损害了世家士绅的利益。

    于是一帮子旧党直接开始反扑……可惜,他们错估了形势,陆渊这一次不是带着改良的心态来的。

    他……是来掀盘的。

    当那些地方进士官员人头落地的那一刹那,在场的士大夫都明白,士大夫的春天,已经绝了。

    养士百年所积攒出的威望,竟被那妖道一朝破去!

    直到此刻他们才发现,自己赖以护身的进士身份,竟然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很多原本雄赳赳气昂昂的进士官员一个个耸肩缩脑,成了一头鸵鸟。

    “呵,不过如此嘛。”

    陆渊讥讽道:“都是群没种的。”

    文及甫等一帮元老之后愤然道:“杀了这许多官员,我倒要看看你这妖道如何收场,天下三百多父母官的阙,你要怎么补!”

    陆渊忘了文及甫一眼,说道:“从今往后,官员选拔不以身份为重,而以能力为主!”

    这便说明,原本卡主下层民众的无形屏障消失了!

    陆渊看着那帮子文臣,讥讽道:“而且……”

    210

第152章 征梁山() 
“而且……此次之后,我觉得本朝科举也该改一改了。”

    陆渊说完,满朝文武尽皆愕然。

    ……

    陆渊执掌军国政事,新政惠及全国,太庙司全国铺开,士大夫因罪下狱。

    这两个月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而且,这些事情还通过太庙司宣布到全国,一时间,全国上下一片盈沸,无数读书人组成结社批判陆渊,在这个拥有神秘力量的世界中,数以万计的读书人同仇敌忾,对陆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宋朝气运中部分气运对陆渊产生了抵触。

    而大部分的抵触都集中在那些臃肿溃烂的气运脓疮中。

    如此,倒是正好了。

    如今民心归顺,民意站在陆渊这一边,于是陆渊施展屠龙剜肉之术,将紫气之龙身上的溃烂给切了下去。剜肉之后,那些对陆渊心生怨恨的读书人瞬间被气运之龙所嫌恶。一股从灵魂深处的疏离和孤寂升腾起来,让他们感觉自己好似成了被母亲所抛弃的孤儿。

    宋朝文人求名求利,几入疯魔。

    当年就有许多读书读傻了的文人逃离宋境,投奔西夏,北辽。

    读书固然可以开智增慧,可惜这世界上也从来不缺乏拥有小聪明的奸佞小人。当然,宋朝当中只会吟诗作对却狗屁不通的所谓“儒臣”也不少。

    为了让大宋尽快富强起来,在太庙司之后,陆渊又在正统经学之外,增设明法科、明经科、明工科等等专业性的学校,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

    这些专业性学院但凡在童学毕业后,都可以报名入学。

    再次之后的府学生和太学生也可以报名入学。

    现在是政策红利最好的时候,所有新设学科都可以直接入朝为官,不用费尽心思候阙。

    所以,抱着将信将疑念头报名参与的学子也有不少。

    不过,都是些寒门子弟。

    整顿了自以为是的满朝文臣之后,陆渊基本退居二线,章惇等人重新接管政事,至于因为陆渊大开杀戒造成的阙,陆渊从都天阴罗阵中抽调阴魂,分配到全国各地辅助执政,当然,也是监察。

    另一方面,也从基层当中择选正直能干之人,提拔任命。

    在中枢的直接干预下,屠刀悬在所有士绅脑袋上。

    所以因为土地兼并造成的单个世家拥有土地过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大量钱财涌入国库,这让赵佶欣喜不已。而有了这笔钱,基础建设,教育建设,军队整改以及商业整改都在原定计划的路上飞速前进。

    原本预计两年才能回本的改革,在半年后就大见成效。

    而一只由陆渊亲自训练的尚武卒也正式完成。

    这支尚武卒由由鬼中猛将直接操练,加上陆渊传授的风云中的练武之法,一个个的战力彪悍。至于其他常规军,在新式训练法下,原本惫懒的赤佬焕然一新,军纪严明,作风端正,就像陆渊宣传的那样——

    军队,是国家和民众的守护神。

    待到来年春耕结束后,陆渊在垂拱殿中向赵佶提出出兵征讨梁山泊的建议。

    至此国库充盈,兵强马壮之际,征讨梁山泊的奏章很快得到批准。

    最关键的其实是陆渊只要三千尚武卒就能攻破梁山。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在准备期间,征讨梁山泊的事情已然传来出去。

    ……

    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