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质子为皇[重生] >

第39部分

质子为皇[重生]-第39部分

小说: 质子为皇[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云屏轻轻一叹。

    都说龙子凤孙,天生尊贵。

    可是,谁又知道这龙子凤孙的苦?权力之争,皇位之争,从不曾停歇。

    若是,若是当初太子没有死,是不是阿爹和二皇伯、四皇叔,就不会起了这些个心思?她也好,阿远也罢,是不是也就不会被卷进这些龌龊里面?

    谢云屏看着床上一个刚刚会跑,一个还只知道躺着舔手指的女儿,心中竟不知该是何滋味是好。

    而殷三郎向敬王世子讨弟弟的事情,当天就传到了宫中。

    元朔帝皱眉咳嗽了几声,看待郝善一脸着急,想要请太医的模样,摆手道:“不必,老毛病了。”

    郝善顿了顿,又道:“那敬王府世子那里?”

    元朔帝摆手:“阿远聪明着呢。不必担忧。只是”

    只是,聪明归聪明,难过也是一定的。

    可是元朔帝心中明白,正因为谢远聪明,才知道殷三郎上门索要亲弟,阿守必须回去。而阿守回到殷王府后因着殷王乃是如今唯三的异姓王之一,还是兵权最盛的异姓王,谢远身为心思不纯的敬王世子,就再不能和阿守亲近如旧了。

    他们从此,必须形同陌路。

    不仅仅是顾忌着他和太孙,还是为了顾及敬王。

    敬王当年尚且能将自己的妻女置之危险之中,尔后大义凛然的将其舍弃,现下一旦发现谢远和阿守仍旧还有兄弟情义在,未必就不会利用这份情义,和殷王交好,企图得到殷王的支持。

    而殷王向来只效忠圣人,只为了一个嫡次子,又岂会违背其忠心?只怕殷王接了阿守之后,如果阿守不再与谢远联系便罢了,一旦联系殷王怕就是打死阿守,也要将阿守彻底纠正回来,让其只知忠心圣人,再不知其他人。

    元朔帝心下一叹:“只是苦了朕的阿远。”

    郝善在一旁站着,心里也是叹息。

    可不就是苦了世子么?若是、若是世子当初争气一些,直接托生成了太子的嫡长子,或是世子干脆不争气一些,长成了个纨绔,那又该多好?

    这厢元朔帝能坐得住,东宫里头,太孙谢含英却坐不住了。

    他性子向来温和,闻得殷三郎竟是抬着十万两白银要去跟谢远换阿守时,气得直接摔碎了他平日最喜爱的一个砚台。

    “荒唐!殷三郎竟敢如此欺负我阿弟!”谢含英蓦地站起身来,道,“更衣,我且去求阿翁,出宫去看看阿远。”

    谢含英身边的宫人自是快步去给谢含英拿衣裳。

    谢容英此刻也正待在谢含英身边,半晌,才嗫嚅道:“阿兄,你就这么喜欢谢远?”

    谢含英闻言眉心一蹙,笑道:“容英这是怎么了?平日里你不是都唤阿远远哥么?他素日里最是疼你,若是知晓你要疏远了他,心里定然难受。”顿了顿,又道,“为兄心里也是希望你能喜欢他的。”

    谢容英到底年纪小,闻言却急道:“可、可是,谢远他喜欢清婉表姐!”

    谢容英说出这句话就后悔了。

    他心里其实也是很喜欢谢远的。虽然平时偶尔会吃醋阿兄对谢远比对他亲近,但是显然,谢远比他更能知晓阿兄的心意,和阿兄向来如同伯牙子期,互为知己,他比不得谢远,本就正常。因此他也就偶尔泛泛酸意而已,并不曾想让二人当真决裂。

    是以他说出那句话就后悔了。

    谢含英微微惊愕,片刻后才笑道:“你是说阿远在婉儿家中弹奏的一曲凤求凰?我也是听过的,阿远的凤求凰琴艺高超,然而曲中却无情,显见是个还没有开窍的,又怎生会喜欢上你清婉表姐?”顿了顿,才又道,“那一日,其实是婉儿受人之托,想要问一问阿远是否有意于她。可是婉儿不想说出那人姓名让阿远为难,却也感动于那人痴情,才想了这个法子,想先试一试阿远是否开窍。结果”

    谢含英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阿远虽然已经是少年人,却还从未情动,根本就没有开窍,何谈喜欢甚么人?自然是皆大欢喜,婉儿不必让阿远为难,也有了回绝那人的由头。”

    谢容英还有些犹豫:“当真如此?那人是谁?”

    “你清婉表姐怎会做小人,将那人的姓名告知我?不过,你动动脑子,想一想最近谁家姑娘突然被禁足,至今没有放出来,且那姑娘若与阿远结亲,必会让阿远为难又有何难猜的?”

    谢容英愣了一会,突然想到了一人,这才恍然大悟。

    谢含英摸了摸谢容英的脑袋,叹道:“我知你心中也是喜欢阿远的。既是喜欢,那就一直喜欢下去好了。咱们东宫艰难,岂不知阿远亦是艰难?这般艰难之下,他尚且可以顶着三皇叔的压力与咱们交好,视我为知己,他之艰难,只怕更甚。只是交好之事,须是两方之事。若阿远待你好了,你却如此这番一而再再而三的怀疑他,阿远将来即便看为兄的面子,却也只会给你几分面子情而已。皇室之中,本就难得一知己,你若要推开了阿远,将来还有谁会真心待你?”

    “容英,谨慎并无错,然而,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本心为君子,看人才是君子,所交之人才能是君子。切莫失了本心。”

    谢容英若有所思,良久,才终于点了头,和谢含英一齐更衣,求了圣人后,一齐出宫去看谢远去了。

45。天意() 
谢含英和谢容英在宫门下钥前,匆忙忙赶了出来。om

    原本他们是来安慰谢远的,结果谢远瞧见他们来了,并不提阿守的事情,只拉着他们一起对弈,对弈完了,就开始各执木剑,打了起来。

    谢含英虽说每日晨起也会打拳舞剑锻炼身体,上课时也有骑射课。但他本心却并不是那么喜欢这些,元朔帝本就心疼他小小年纪就要担负起那样的责任,见他既已经每日锻炼了身体,素日也很少生病,便也不去苛求他练武。

    因此谢含英和特意学了拳法、箭术、剑法并严苛锻炼的谢远就打不起来了。

    倒是谢容英虽比谢远还小了两岁,却也是自幼喜欢练武,且他小时候身体比寻常小孩子胖,谢含英担忧他会走父亲的老路,因过度肥胖而导致最后连等待药渣子起作用的时间都没有,便管束他管束的极严。谢容英本身也喜欢这些,便也勤加锻炼,因此现下虽然仍显得有些胖,身子却也强健了很多,甚至能和谢远打上一场了。

    当然,这得是谢远故意让他的情形下。

    谢容英也不糊涂,他和谢远打了一会,就发觉谢远比起一年多前没有离开长安的时候,功夫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因此打了一会后,他就自己丢了木剑,拉着谢远就讨好的问他功夫长进的缘故。

    谢远就笑:“当然是因为我有一位好阿舅!”

    谢容英和谢含英对视一眼,俱都想明白了其中缘故――江白本就是武将世家江家出身,本身本事就强,上过战场,又有了去往海外数年的经历,功夫底子自然更强悍。谢远跟着江白在船上一年多,江白自然不可能亏待自家外甥,自然是自己会什么,就把那些教给谢远了。

    谢容英想罢就叹:“那我不如也去求阿翁,让阿翁帮我寻一位上过战场的师傅来?”

    谢含英闻言,就敲了谢容英的脑袋一下:“你可想好了,将来当真要上战场?如果要去的话,你可不只是要学武,还要像阿远那样,熟读各种兵法,最好现在就开始培养亲信,还要做好在战场上受伤的准备这些,你若都能做得到,那我便替你去求阿翁,为你寻一个本事强悍的将军,让他直接做你的老师!”

    谢容英原本还挺兴奋,听得谢含英这一番话说下来,就不自觉的吐了吐舌头,觉得他还是老老实实的跟着自家大哥身后当小跟班好了至于上战场,他还当真没有那种想法。

    谢远只在一旁微微笑着,想了一会,就把那只被谢容英丢下的木剑捡了起来,和自己那一只一起拿在手里看。

    谢含英心细如发,见此,便走到谢远身边,道:“怎么了?”

    谢远顿了顿,道:“从前都是我与阿守,各执一剑,一起对练。将来怕是再无机会了。”

    谢含英心下也是一叹,拍了拍谢远的肩膀,道:“殷王忠心可鉴日月,阿守是他的孩子,一旦回去,殷王的确不可能再和像从前一般,甚至有可能必须要和你佯作互不认识是为兄的错。om”

    谢远原本是当真在难过,听得谢含英这句话,就笑了起来:“阿兄在说甚么?那本就是阿守自己的选择而已。原本,他若不喜欢,也可以不去理会那些,反正也无人会逼着他必须和殷王认亲不是?只是父母恩义犹在,且我们听说,阿守的阿娘,也就是那位前殷王妃是思念失踪的儿子过度而死的。阿守身为人子,又是被白狼养大的,心思纯良,想要认回家人,也是应有之义。”

    谢含英不疑有他。他认识了阿守也有几年,知晓阿守性子说不上纯良,但单纯却是有的――想当初,阿守被阿远刚刚带来的时候,常常思念他的白狼阿娘,为此还常常令前去蜀地的人,帮他的白狼阿娘捎带猎物,打猎时除非被狼主动攻击,也从不射杀狼族,其秉性的确单纯。这几年被阿远又护得极好,年纪这般小就自己给自己赚得了爵位,素日里也没人故意为难他。

    这样的阿守,谢含英是想不到他会为了阿远才回去认亲的。

    谢远也不戳破这些,只又沉默一会,瞧见谢容英困了,便令人将谢容英带去休息,和谢含英两相对坐。

    良久,谢远才站起身,为谢含英续上一杯花茶,顿了顿,终是道:“阿兄,阿舅出身将门,已经打算向阿翁请命,驻守东部边境,收拾这几年开始时常作乱的扶桑、高丽,还有那些常常扰民的海寇。我、我打算随阿舅一起离开。”

    谢含英原本端着茶盏的手就是一抖。

    他抬起头,看向这个才仅仅十二岁的少年,一眼看去,就看到了少年双眸中的决心。

    谢含英放下茶盏,苦笑:“阿远,你还小,不必如此。你这般,岂非令为兄心下不安?”

    谢远答非所问:“阿兄,阿翁近来的药方,变了吧?”

    谢含英一怔,沉默下来。

    他虽比不得谢远聪明,甚么都能一学就会。可是,他曾经照顾了生病的阿爹许久,又跟在常常吃药的阿翁身边多年,心里也担忧阿翁身体,便也研读了不少医书,当然知晓那些药方的改变意味着甚么。

    更何况,他久居宫中,时常侍奉圣驾前,阿翁也并不瞒他甚么,因此他还知道,阿翁已经让人去寻回炼丹的道长了。

    阿翁的身体虽说现下还能用那些药方支撑着,可是,等再过些日子,只怕那些药就不管用,只能领那些炼丹的道长炼些丹药来,强撑身体了。

    因此谢含英心中纵然有再多的不舍,心底深处却是明白,阿远的选择,是正确的。

    阿远的确,该走了。

    谢含英想到这些,不禁站起身来,看着谢远,一时之间,竟说不出话来。

    谢远笑道:“阿兄,我此去,定是要将世子之位让给我的那个才几个月大的胞弟。今后,我的那个胞弟,就有劳阿兄照拂了。”顿了顿,眨了眨眼,道,“当然,将来战功需要我自己挣,但是,战功挣下来,我将来的爵位嘛还要有劳阿兄了。”

    谢远的话中之意,谢含英如何听不出来?

    闻言大笑,抱住谢远,道:“好阿弟,此生,为兄定不负你!”

    谢远等谢含英抱完,松手后,才长揖一礼,朗声道:“臣,谢远,亦是如此!”

    又过十几日,殷王府殷王竟当真舍下藩地诸多事务,远赴长安,亲自见了阿守。待见得阿守后背上的胎记后,当着圣人、太孙和谢远之面,痛哭流涕、老泪纵横,当场认下了阿守。

    并言道:“当初我们最后查到的消息,就是贼人将我儿带去了蜀地深山。只是蜀道艰险,深山众多,王府派人寻觅多年,都未曾寻到过我儿踪迹。且那贼人既将我儿放在深山里头,几乎有九成可能,我儿已经被虎狼吞食。因此臣不敢将这个消息告知内子,既怕内子担忧,又恐那贼人知道臣等已经查到了蜀地,会再想法子去找只有那么一丝可能活下来的我儿,将他送往其他地方,是以,这些年来,府中才任由我儿被偷走送往吐蕃的消息传扬开来。”

    谢远站在一旁,并不说话。

    谢含英看了他一眼,也没说话。

    元朔帝亲自扶起了殷王,看了他一会,又打量起阿守来,果然见二人五官之上,仔细看去,的确有些相似之处。

    可是,元朔帝还是拍了拍殷王的肩膀,又问了一次:“殷老弟,阿守虽是个可怜孩子,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