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101部分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0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山环绕,绿水悠悠。

    几间精致的茅屋座落在伏龙山间。

    这里是诸葛亮的家。

    可不是因为穷才住的茅屋,这茅屋的构造和里面的陈设可都是一般大户人家也置办不起的。

    这几间茅屋是诸葛亮跟黄承彦学了墨家技艺后,亲手设计搭建的,里面的陈设有许多都是他与月英亲手打制的。

    这是爱的巢穴。

    诸葛亮早早地就从叔父诸葛玄家里搬出来了,叔父为他置了几亩田地,配上书僮侍女,便自己独居了。

    你千万别信他自己会躬耕!他都是租出去收租的。

    他自己要真的劳作的话,也许就是门前那片菜地和一些花草了。

    说是在南阳地界,其实是南阳和襄阳交界处,离襄阳城很近的地方。

    听未来的媳妇儿说要去长安,诸葛亮心里有点不爽徐庶了,以他的聪慧,当然猜得到前因后果。这中间徐庶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但他心里却又泛起一丝欣慰,能花这么多心思在他身上,也足以证明刘琦确实非常看重他。

    以月英的性格,诸葛亮怎么拗得过?

    他又不放心月英一个女孩子北上,就算有刘琦徐庶照拂,那也不放心。

    自己的媳妇儿自己疼!

    该死的徐庶,我可不是为你而去的,那是咱心疼自己的媳妇儿而已。

    看看就看看吧,反正就算以后不投效,相信刘琦也不会拿自己怎么地。就算去长安了却一下自己的心愿,认真了解一下刘琦的行事方针也好。

    当晚,诸葛亮没有去襄阳应约,而是陪着月英去了老丈人家里,向老丈人辞行。

    他还有一些生徐庶的气呢!

    成功搞定诸葛亮夫妇,还顺带拐走石韬孟建,徐庶一路心情大好。任由知道了缘由的小两口叫骂,就是不回应。只乐呵呵地在前面与石韬孟建一路说笑。

    拐来这么多大才,主公该不会因为缺人而让他辅政了吧,这下总算可以领兵出征了!

    不过此行也不是完全没有遗憾。

    凤雏庞士元没找着。

    在书院,老师司马徽说他已经学成下山。

    在庞家,庞德公告诉他庞统游学去了!

    但他不担心,以庞统的长相,若没人举荐,很难有诸侯会重用于他,况且他本就早已心系刘琦。来投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鹿门三英,全助刘琦,加上颖川双杰,试问天下诸侯何人能敌?

    鹿门山下紫竹林。

    三位老人,围着茶案煮茶聊天。

    正是荆襄最有名气的三位大贤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

    “德操公,你如何看待长公子此举?”庞德公问道。

    “近日我夜观天象,发现西北方向紫薇帝星现,有渐明之势。而东方帝星渐弱,越发晦暗。将会有真命天子重现人间啊!”司马徽神神秘秘地说道。

    “德操公是说长公子……”黄承彦欲言又止。

    “不可说!不可说啊!”司马徽摇摇头道。

    这还不可说呢,都说明了好吧!

    “我曾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现在卧龙已去长安,我家那只雏鸟也心系长公子,这天下大乱之势该不会持续太久了!”庞德公道。

    ……

    “唉!可怜了我家那只冢虎啊!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啊!”望着离去的老友的背影,司马徽叹息道。

第199章 舌辩诸葛,就问你服不服?() 
火热建造中的长安,让荆襄学子感慨不已!

    帝都!果然是最雄壮的存在。

    户头那混厚的城墙,诸葛亮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千年帝都,记载了多少沧桑变化。

    四百年汉室,怎能任宵小覆灭?

    刘琦在骠骑将军府设宴款待了徐庶请来的荆襄贤能,徐庶、荀彧、王安作陪。

    最好的酒,最好的菜,最好的安排……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诸葛小亮。

    酒至半酣,看到拘谨的众人,刘琦打开了话闸子:“诸葛小兄弟,你应该有很多问题想问我吧?今日除了我在这里,元直、文若、仲静皆我左膀右臂,此乃私宴,随便问来。我等均可为你解惑!”

    别年看他们在南阳闹得欢腾,在刘琦面前一摆才发现自己的渺小。人家也不过二十五岁而已,只身一人从山阳走出来,能有如此成绩。虽然有身份和父辈的光芒庇护,但还是他自己的努力更多。无论文韬还是武略,都显出高人一筹的能力。

    在刘琦面前,他们的一切优越感便荡然无存。

    刘琦贵为一方诸侯,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以前在山野之中想什么说什么,随心所欲了。可在骠骑将军府,那可是比荆州州牧府更高贵更庄严的存在。哪里还敢乱说哪话?

    “如此,亮便放肆了,若有得罪,还请兄长见谅!”诸葛亮确实有很多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但说无妨!今日我以朋友兄长的身份来为你解惑,不当真!诸位都可以提问,我保证绝不动怒,也不会事后怪罪。”刘琦道。

    事实上石韬、孟建毕竟更年长一些,很多事他们都已明了,就算不能理解的,也决定自己到刘琦手下边做事边了解。既然决定了投效,时间长着呢,不急于一时。

    可小诸葛亮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心里有话是憋不住的。

    何况虽然他明白刘琦与徐庶算计他是因为对他的看重,但那也心里不爽。他一直以为以他的才学,只有他算计别人的份,哪有还没出师就被别人算计的份。

    可惜这已经成为事实。

    是人就会有弱点,而月英就是他的缺点!

    他不是刘备,他也不具备枭雄之姿,他更做不到不顾忌自己心中所爱。

    哪个少年不多情?

    哪个才子不风流?

    可惜他就是那个优秀的少年英才!

    所以,那个他仅有的弱点被人抓住了,他就被刘琦算计了,而且输得无话可说。

    他心甘情愿跟月英北上的。

    当然你必须承认他是很聪明的,一口一个“兄长”的叫着,也不象两位老友一样一来就主动认主,又表明了自己与刘琦特殊的关系。就算说话哪里有得罪刘琦之处,刘琦也不好发火为难于他。

    “请问兄长,为何天下皆传兄长轻士族而重平民?”诸葛亮抛出第一个问题。

    “呵呵,就知道你会问这个问题。应该说我重天下百姓,而不轻士族。并州没有大族吗?太原王家、郭家在我的治下不是一样活得很好?”刘琦答道。

    “可是兄长收了士族的土地,让士族如何生存?”诸葛亮再问。

    “士族本身又不种土地,要那许多土地作甚?彰显地位吗?还不如分给寻常百姓,便能养活更多的人,还能让土地不至荒废。岂不是更好?”刘琦反问。

    “可是士族将土地租种给佃农,一样的可以养活许多人啊!”诸葛亮道。

    “是呀,能租到田地的尚有一口饭吃,租不到的呢?碰到天灾战祸呢?士家收走了大部分的产出,佃农们留下的粮食只够温饱。碰到灾荒之年,饿死多少人口?士族可有拿粮赈灾的?他们只会哄抬粮价,为己谋利。”刘琦道。

    “赈灾之事,理当由官府国库出之!”诸葛亮说。

    “官府国库的粮食从哪儿来呢?有几个士族年年按正常收入缴纳税收?你到别的州郡去看看,除了军需粮草,哪个府库还有余粮?你再到我并州的府库看看,自从把土地分给了百姓,我并州各县哪个府库空虚过?这样一来,我并州就算遭遇天灾,也一样可以保证粮价平稳。”刘琦反驳道。

    “那士族的优越将如何体现?”诸葛亮问了一个很小白的问题,但也是天下士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经商啊!他们会过得更加优越!因为经商会让他拥有更多的财富,而财富不也正是士家豪族所追求的东西吧?积攒土地和粮食最终也不过是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何不直接经商换得财富?”刘琦道。

    “士农工商,士族之人岂可为那奸诈的商人之事?”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反正是看不上商人。

    “士农工商,国之石民也!你们读百书究竟有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士农工商,不是说谁比谁高一等,不是地位的排名,它只是说这几种人士同为国家的基石,缺一不可!你仔细想一想若人人都看不起商人,无人经商,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什么一种状态?以物易物?还是全部自给自足?”同样的道理,刘琦八九岁就在颖川学院辩得群英无言以对。现在对付一个小小的诸葛亮还不手到擒来?

    诸葛亮陷入短暂的沉默,似乎在想象没有商人的社会状态。

    刘琦接着说:“再说士人其实也不用自己经商呀!他们有资源,有钱财,完全可以请来精通经营的专业商人打理。坐收其成!其实跟圈来土地再租种给百姓有什么区别?他们一样过着读书习武,搏取功名的生活。”

    “同时,得到土地的百姓,因为自己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将会更加勤劳。自然会让粮食产量上涨,除去税收和一家人的口粮,还有结余,可以换成财物!百姓富裕了,自然会去购买更多的用品。那工业和商业自然会兴旺!而工业和商业将会慢慢被有钱的士家控制,他们会赚到更多的财物。”刘琦望着正在消化他的新理念的诸葛亮和另外几位荆州贤能,包括徐庶这个后来的大才。虽然忠心可鉴,但相信他心里也还不是能完全明白刘琦的做法。

    “那士族岂不是除了钱财跟其他人士一样了?”诸葛亮依然纠结士人的社会地位。

    “天生万物,众生平等!没有人天生比别人高人一等!只是出生的家庭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生轨迹。就如我自己,如果没有皇室的身份和父辈的阴庇,想要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不能说平民百姓都是愚昧的。比如元直,当年我在长社见到他时,不过是一个浪迹街头游侠儿罢了,但是现在如何想必大家都很明白。还有我手中大将关羽、典韦、高顺,当年都是被现实逼得亡命天涯的人。现在如何?个个独挡一面!他们只是没有士家那优越的资源而已!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一样可以名扬天下!”刘琦拿出眼前的例子,让诸葛亮无话可说。

    “所以,我在治下各地广开学院,让百姓家的孩子也可以上学读书。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和环境,百姓怎会愚昧?”

    “那百姓都读书习字,还要我等士人何用?”诸葛亮道。

    “哎,当然不一样,百姓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明白道理,更能听从官府的管理。而大部分的资源和真理依然掌握在士家手中,真正能治理这天下的人还得是士家培养出来的优秀子弟。”刘琦道。

    “那敢问兄长南征北战,志在何方?”诸葛亮似乎明白了刘琦所做的一切,开始询问刘琦的志向了。

第200章 诸葛从政,月英找茬() 
“荡尽宇内宵小,重振汉室雄风,扫清四方胡虏,让我大汉王朝屹立世界之颠!”刘琦豪气纵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热血沸腾有木有?

    “愿助主公横扫天下!愿大汉雄风长存!”第一个站起来相和的是荀彧。从这些问题中他能看出诸葛亮这个小伙子是用心之人,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能明白主公想收复诸葛亮的心思,这个时候借着酒劲和被刘琦挑起的兴奋劲儿,正好是收得这几个从荆襄请来的才子的心的时候。作为刘琦手下的首席谋士,他有责任在任何时候捧着主公,完成大业。

    “愿助主公横扫天下!愿大汉雄风长存!”当然被刘琦挑得热血沸腾的不只是新来的石韬、孟建,还有同为年轻人的徐庶、王安。

    诸葛亮这时候就有些尴尬了。

    事儿是他挑起的,这下不但帮刘琦收卖了人心,还搞得自己不上不下。

    刘琦的志向没毛病啊!

    刘琦的豪言壮语更没毛病!

    自己能反对吗?

    当然不能!

    那该怎么下台呢?

    包括自己的一众好友现在都成了刘琦的手下了,他这个本来还因为媳妇儿带点姻亲关系的自己人反而成了外人了。

    “亮愿兄长心想事成,也愿大汉永世长存!”这种气氛下他要是不说句话,怕是要被在座的贤能们看不起了,硬着头皮也得上啊!虽然这话说出来显得自己有一些二,但也比不说来得好一些。

    “哦?诸葛贤弟不愿意留下来帮为兄吗?”我又不是刘跑跑,抱着大贤的腿就不松手。机会摆在眼前,自己把不把握就看你自己了。

    诸葛亮很纠结呀!

    明明自己名声在外,不自比管仲乐毅,到哪儿不得重用?刘琦明明也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