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汉重生 >

第186部分

三国之大汉重生-第18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样一来,高顺和他的陷阵营就再也没有出现在过第一战线了。不论是北方的草原还是南方的混战,不论是东拓疆土还是西定众乱。

    他们一直默默地守在壹关,守护着刘琦的大本营,让其它将领、军团放心争战四方,立下霍霍威名。

    他们只是背着并州第一强军的威名,默默地等等上战场的机会。

    大势已成,虽然表面平静,但对于常年混迹在刀尖上的将领来说,他们完全能够嗅得到硝烟临近的气味。

    高顺是来请战的!

    代表他自己。

    也代表陷阵营将士。

    还有十数万驻守在边境线上的并州儿郎。

    “呵呵,子平,别来无恙!”刘琦看到高顺,大概也知道他的来意,但见到许久不见的老兄弟那也是由衷的高兴。

    “顺从主公以来,从不以个人安逸为念,只愿为主公鞍前马后,征战四方!”高顺还是那么严谨刻板。

    刘琦一把搂住高顺的肩膀:“你呀!啥都好,就一点不好,太严肃了。走吧,陪我出去喝两杯!”

    “主公,顺不饮酒!”高顺翻了一个白眼,这主公越长大越没正形,明知道自己不喝酒的。

    “哈哈……别以为我没见过你喝酒啊!想当年在留城……”刘琦掀起了老底。

    “呃……”高顺无语,那不是因为主公第一次确定争霸天下的方针,大家伙聚在一起,自己被典韦那二货逼得没办法才喝了两杯嘛。结果还头疼了两天!从那以后,自己不是再也没喝过嘛?后来酒鬼多了,典韦的酒友也多了,再碰到也会放过自己的。

    “走吧!你不会只是想来看看我吧?有什么想说的,边喝边说!你要是把我陪好了,我一定为你解惑!”刘琦往前推了推高顺。

    “呃……”还能拒绝吗?虽然刘琦从来都没有将高顺当着是属下仆从,但在高顺心中刘琦就是他一生一世效忠的主子。主子有令,别说是喝酒,就算是喝血那不也得喝嘛!

    ……

    刘琦本也不是好酒之人,但此情此景怎能不远忆当年兄弟情?

    几杯酒下肚,醉眼朦胧,不料一阵寒风吹过,吹得人愈发的清醒,内心也不免掀起阵阵涟漪,偶发感伤。这种感觉,是其他季节的时候喝酒所没有的。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因为冬风的萧索,还是那惹人徒增烦恼的冬月?

    高顺还是喝了两杯,刘琦也没有刻意为难他。

    但是高顺这个人为人正直严谨,尊卑分明,其实心里有话也会放不开,讲出来。

    刘琦带他出来喝两杯,也是为了让他不那么拘谨。有想法说出来,不然别人怎么为你解决?

    东拉西扯的说了半天,又是问老婆,又是问孩子的,说了许多家常。

    脸有些微红的高顺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来意:“主公,顺代三千陷阵营将士请战!”

    刘琦笑眯眯地望着高顺,一点都不吃惊:“干嘛?壹关呆腻了?手痒痒了?”

    高顺有些急,他怕刘琦误解他的意思,本就有些红的面庞此刻变得更加的红了,要不是没有长须,都让刘琦以为是关羽了。

    “主公有所不知,陷阵营是主公手中最早成军的部队。想当年一起出来的龙骑营名彻大草原、威震大凉州,名传天下,可陷阵营将士却一直龟缩在小小的壹关,寸功未立。顺虽不如云长子龙一般能统率三军、纵横千里,但也能为主公破城开疆,略立寸功!”高顺还是憋着一口气把心中所想说出来了。

    “呵呵,这是你的心里话?”刘琦盯着高顺。

    高顺的脸上已经看不到表情了,反正已经红了,也不怕再红一点了。但是却变得有一点结巴了,似乎被刘琦看穿了心中的想法:“我……差……差不多吧!”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你究竟是为你自己请战还是为陷阵营的弟兄们请战?”刘琦问。

    高顺:“都有吧!”

    刘琦:“要只是你,要是你看不到你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有多重要我就要说你的不是了!若是弟兄们看不清守关的重要还情有可原。”

    高顺道:“之前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抢地盘,我们当然能明白,守在壹关就守住了并州、守住了主公的基业。只是这时间久了,又不曾调动过,也没有打过仗立过功,大家心里难免有一些想法,还请主公谅解。”

    刘琦:“你们可曾想过,袁绍、曹操哪一个是易与之辈?谁不对我的并州虎视眈眈?你可知道他们为何不敢西进一步?”

    高顺:“他们虽强,却一直不敢正面与主公为敌,谁都明白主公的实力绝不在他们之下。西进并州,一不小心便会惹祸上身!”

    刘琦哈哈一笑:“呵呵,子平差矣!他们是怕你!”

    高顺不解:“怕我?”

    刘琦严肃地看着他:“是的!就是因为你和你的陷阵营驻守在壹关,守护着并州!”

    高顺:“主公谬赞了!”

    刘琦道:“子平可能不知道,你的陷阵营才是真正的名扬天下!”

    高顺:“哦?”

    刘琦道:“当年你领军平先登斩麴义时已经让陷阵营威名远播了,谁不知道麴义的先登死士当年差点就阻止了袁绍夺得冀州?此人名声虽然不怎么好,其练兵能力却不可小觑!”

    高顺:“确实如此!”

    刘琦接着说:“你可记得当年南下迎陛下东归,你以三千陷阵营大破两万白波军?”

    高顺:“一群乌合之众,不值一提!”

    刘琦:“呵呵,你是觉得没什么。可你那一仗却奠定了并州第一强军的威名,并被随陛下东归的老城们传遍了天下!”

    高顺:“难副其名!”

    刘琦:“子平差矣!若不是你和陷阵营威名远播,立根于此,袁绍曹操又岂会让我安然南下?陷阵营之功不在第一军团和龙骑营之下!”

    ……

    两人聊了很久,高顺解开了心结,不由得多喝了两杯,明天头疼总比天天被兄弟们烦着头疼的好。

    因为刘琦要他加强训练,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而下一次战争开始的时候,陷阵营正好处在最前线。一定会有大把出战立功的机会的。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高顺是不喝酒,那是因为他的自制力极强,绝不会因为贪杯而误事。

    但不是他不能喝!

    skbshge

第352章 回家过年() 
正月初三刘琦便带着白马义从往长安赶了。

    过了黄河,天气就好多了。

    同样是冬天,气温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虽然比不上江东的渐渐入春的感觉,但关中地区还是比并州地区要来得暖和一些。

    正月是新的开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季节。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欢乐地享受着这一年中短暂的轻松。

    过新年,置新衣,亲朋好友互相走动,联络感情。

    孩童们在雪地里嘻戏,爆竹声声传不停。

    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

    也许是关中地区日趋繁华,人口在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鞭炮亦被聪明的商家推到了市场成为了为节日增添气氛的种道具了。

    这是好事,证明汉人的文明在滚滚地向前发展。

    鞭炮已经被推广了,那么火药、炸药……是不是会出现了呢?

    事实证明这玩意儿确实就是诸葛亮的小媳妇儿黄月英捣鼓出来的。

    发明家的脑子确实与众不同,童心未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没有想象力,哪儿来的创造力?

    是应该将女子的地位提高一些了,鼓励她们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来。保不齐象黄月英这样的天才会成就居里夫人一样伟大。

    家就是家,离开的时候纵有千般烦恼、万般不爽,但回来的那一刻总让人忍不住热泪迎眶。

    那一群无忧无虑一鼓脑儿争先恐后地扑向刘琦的小家伙们,赶走了刘琦一身的疲惫。

    过年呢,还有什么比跟家人呆在一起更开心的呢?

    一走大半年,孩子们又长大了不少。刘琦才发现自己给的父爱实在是太少了一些。

    虽然生在帝王家的孩子注定不会平凡渡过一生,但刘琦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少接触一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环境,而象普通的孩子一样尽情地享受童年的快乐!

    典韦的神刀卫接替了白马义从的护卫工作,让这一群在马背上呆了两个多月的汉子们好好休息几天。

    刘琦也派人传令荀彧,三日之内不谈政事,给自己放个小假,陪陪家人孩子过过元宵节。

    这时候的元宵节还没有猜灯谜、吃汤圆,但是却已经有了舞狮子、走百病等习俗了,亦是热闹非凡。

    稻谷多产于南方,产量还不是很高,都达不到成为主食的标准,更不可能分出糯米、梗米、晚米之类的品种了。没有糯米,汤圆是做不出来的。

    但是,汤圆做不了可以猜灯谜不是?

    又不是多难的事,只不过将一个民间习俗提前个几百年而已,无伤大雅。

    刘琦找人安排了一块热闹的地方,做了很多彩灯挂起,燃放焰火,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

    刘琦的孩子因为身份特殊,从未这样到大街上感受过节日的气氛和民间的热闹,亦是玩得不亦乐乎。

    开开心心地陪着家人过了几天,众女也是小心翼翼地侍候着刘琦,共享天伦之乐。这一次刘琦东巡,连声招呼都没打,大家都不是傻子,没有人敢再去触那个霉头。

    夫君是天,没有夫君的家就是不完整的家。

    刘琦平安归来,而且没有提旧事,开开心心地陪伴众人过元宵节,已然是莫大的幸福了。当然没有人会去没事找事,自找不痛快。

    终归是自己的老婆孩子,都是自己选择的,一时之气罢了,哪还能记得很长很久?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又不是多大的难事。

    雨露均沾,是刘琦的一贯风格。

    还好老婆不多,两个晚上基本可以全部搞定!

    这要是真搞个三宫六院,那还要活嘛……

    也不知宪英那贴身女史官会怎样记录自己这几天的行程?

    哎!称王作帝真心不容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人在做记录,完全没有隐私嘛!

    还好行房之事不用被记录,不然夫妻之间那些羞羞话要是被写进史册,那那些帝王的脸还要不要了?

    估计死了也得被羞得无地自容吧?

    其实是刘琦想多了,其实宪英小姑娘对刘琦的主观印象从那日刘琦回并州州牧府时的潸然泪下开始就认定了刘琦是一个好人。在晋阳学府的生活早就改变了刘琦在她父亲口中的形象。

    到后来刘琦收她为贴身女倌,送进学府特殊培养。再到刘琦东行半年灭一国,风雪无阻返并州,除夕夜深谈国事……

    种种行为都证明刘琦是一个武能开疆、文明治国的明君。她没有理由去黑刘琦,就算他陪着儿女玩耍,均沾自家的雨露。

    况且她这种贴身史官,只不过是负责记录帝王日常的行为和语录罢了。最后能不能补编进史册还得正儿八经的史官整理梳理,精简编撰以后才会入册的。哪里会事无大小的编入史册?

    只是又一件小事一不小心就因为她,而让刘琦流传千古了:

    ……

    建安七年正月十五夜,王着人置彩灯于闹市,贴谜语于灯上,供人猜想,谓之灯谜!引无数人响应,热闹非凡……

    许多年以后,人们再查找灯谜的由来时,一定会有这一段来证明这个习俗因刘琦而起。

    skbshge

第353章 投资的回报()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收拾好心情,刘琦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地盘大了,工作量确实也不小。

    年终时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