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破三国 >

第194部分

武破三国-第194部分

小说: 武破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协昭告天下,封吕布为凉王,吕布也学着袁绍一般,自领相国,加九锡,不过没有剑履上殿,赞拜不名这一条,算是吕布对刘协的最后一点尊重了。

    同时刘协还封了高顺为晋公,张鲁为汉中公,改封刘璋为蜀王,算是给了刘璋很大的面子,刘表封无可封,于是吕布奏请朝廷封刘表之子刘琮为吴侯,其中的含义自然很明显,那就是希望能够借此挑起楚国和燕国的战争。

    拥护西汉朝廷的各路诸侯都得到了封赏,谢恩的奏折犹如雪花一样到了长安城,吕布看到这些奏折十分舒心,这意味着这些人都承认了他的地位。

    袁绍封王之后,袁家的三个儿子斗得更凶了,袁尚仗着袁绍的宠爱,再加上他和袁芳的关系不错,所以还拉上了苏进这个盟友,对于魏王世子的位置志在必得。唯一可率的就是袁尚手中没有了兵权,这一点不如袁谭。

    苏辰也想着给袁绍添堵,所以明里暗里都默许了苏进支持袁尚的做法,或许将来这步棋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好处。

    苏辰受封燕王之后,也就从寿春乘坐大船返回了涿郡,把庐江九江二郡暂时交给了周瑜和孙策两人。

    值得一说的是,孙策和周瑜还是分别娶了大小乔,孙策当初攻打皖县的时候就中意了大乔,如今战争结束,孙策背主的谣言不攻自破,明眼人都知道孙家更上层楼,就连蔡琰往孙府走得也更勤了。

    涿郡的王宫已经开始修建了,这并没有花费官府的一毛钱,全都是由五原商会赞助,如今的五原商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苏辰治下的所有商业往来,背后都有五原商会的影子,五原商会的股份早就进行了更改,苏家占了七成,糜家占了一成,魏续等人的家族合起来占了一成,剩下的一成有半成是奖励给立下大功的属下的,这也算是高薪养廉吧,还有半成用作刺刀乃自玄镜司的经费。

    封王之后,苏辰不可能长期坐镇南方,对于各州他都有自己的安排,为了避免个别人权利太大,他终于决定搞一套高效的军政体系了。

    ,

第299章 军队改制() 
苏辰首先改革的就是军队,军队是他的立身之本,军队最主要的莫过于统兵之权和调兵之权,以现如今的军制,将领既有统兵之权,又有调兵之权,虽然能够在战时更加高效,可长此以往,必定会产生尾大不掉的局面。

    尤其是他现在掌握四州之地,地盘横跨大汉朝南北,他如果长期在涿郡,对于江东之地鞭长莫及,久而久之,对这地方的控制力就会减弱,说得具体点,如果周瑜和孙策二人合谋,占领江东自立,他恐怕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反应,尤其是孙家在江东也有不少底蕴,这个结果他不能不防。

    对于历史上分开统兵权和调兵权的例子他知道的不多,唯独两人比较出名,一个是赵匡胤,另一个就是朱元璋了,明朝的案例值得他效仿。

    所以他召集三大谋士商议:“今日召集三位先生,实则是为了商量一件大事,那就是改革军制,准确地说就是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具体的章程寡人已经写在了上面,你们三人先看一看,然后咱们再讨论讨论。”

    苏辰一上来就抛出一个重磅炸弹,把三人炸得晕晕的,郭嘉本来当场就要反驳,可听到他如此说,也耐着性子仔细阅读起来。

    苏辰的办法说简单也简单,他准备在各州设立都督府,都督府分别有大都督一人,副都督两人,都督府统帅州郡所有士兵,负责日常军队建设,包括招募新兵、训练士卒等等。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府兵制度的基础上,他准备在每个郡设立一个折冲府,由折冲都尉担任主官,凡是年满十八岁的男丁,由各地的折冲府遴选,每家每户至少出一名府兵(如果没有成年男子则不用),府兵农闲时训练,农忙时耕种,每年至少要参加三个月的日常训练。

    成为府兵的农户每年可以减免一定的赋税,具体数量再议,如果在训练中立下功劳,还可以授予一定数量的军功田,府兵的数量根据不同州郡的情况略有不同。

    折冲府在每个县设立一个军府,由一名司马或者军侯负责训练,折冲都尉只有训练士兵的权利。

    除了折冲府之外,每个郡设立一个鹰扬卫,鹰扬卫掌管所有的郡兵和县兵,鹰扬卫的主官为校尉,每个鹰扬卫的士兵数量根据不同州郡不一样,由都督府核准。

    折冲府和鹰扬卫都归属都督府管辖,折冲府鹰扬卫甚至是都督府都只有统兵权而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归属于军机处,军机处设立六位军机大臣,为首者为军师,分别是左右军师,其余四人为参军,军机处直接归属于苏辰领导,每逢战事,由军机处给各个都督府直接下达调兵令,没有军机处调令,都督府不能调动一兵一卒,军官的铨叙之权也归于军机处。

    看完了苏辰写出来的军制改革,三人表情各有不同,郭嘉率先问出了自己的疑惑:“主公,如果敌军来袭,而鹰扬卫和都督府都没有调兵之权,岂不是任由敌军攻城,如此一来,就像是给我军捆上了镣铐,若是照此施行下去,怕是不妥。”

    这个问题,苏辰也考虑到了,当即答道:“奉孝一语中的,类似这种情况本王也考虑过,如果是遇到敌军来袭,鹰扬卫或者都督府可以在第一时间御敌,但必须给当地的主官,也就是太守和刺史报备,而且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军情送达军机处,由军机处做出判断。”

    “可战机稍纵即逝,军机处远在中枢,一来一往难免靡费时日,错过了战机,这又该如何是好?”郭嘉不愧是郭嘉,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若是苏辰已经同意了整个大汉朝,此举到没有太大的影响,可眼下强敌环饲,的确有诸多车胄。

    “奉孝说的在理,本王的想法是遇到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和敌军突袭有相似之处,未免贻误战机,本王也做了补充,遇到这种情况,都督府可以在向当地主官报备的情况下出兵,但同样必须在第一时间将军情呈报给军机处,为此我军必须建立一个完善快捷的情报系统,这就有赖于奉孝了。”

    苏辰所说的这个情报系统自然就是刺刀了,刺刀本来就是为了查探各地军情,在各个鹰扬卫设立一个情报点也是必须的事情,今后刺刀也将慢慢地从暗地里转到明面上来,同样归属于军机处领导,否则将来刺刀也必然会成为一个毒瘤。

    “当然,关于这套军制,也是本王一个初步的构想,还需要详细雕琢,你们也给本王提提意见,商量出一个最佳结果。”

    三人都是在军事上谋略非凡之人,不仅对于谋略很精通,对于兵事同样十分熟悉,接下来三人根据苏辰提出的这个军制,又进行了一些补充,总的来说,都是和他最初的设想差不多,补充的方面主要是针对发生突然情况。

    荀攸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军资的管理,如果把管理军资的权利也交给都督府,那么这个都督府的权利就太大了,所谓的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也形同虚设,这一点苏辰倒真是没有注意到,最后商议的结果是成立一个军需处,军需处负责采购所有军需,军需处在各个州郡都设立一个办事机构,中枢机构的军需处则隶属于政事堂管辖。

    苏辰麾下有四州之地,幽州一分为二,共计五个州,因此需要设立五个都督府,分别是平州都督府,幽州都督府,青州都督府,徐州都督府和扬州都督府。

    平州都督府仍旧以徐晃为大都督,两位副都督的人选由太史慈自己遴选,呈报军机处报备。

    青州都督府以张辽为大都督,两大副都督仍旧由张辽推荐,至于徐州都督府,则由鞠义担任大都督,于禁和李典担任副都督。

    扬州都督府由孙策担任大都督,朱治和凌操担任副都督,而海军也被他一分为二,成立两大都督府,分别是辽东海军都督府和扬州水师都督府,辽东海军都督府以太史慈为大都督,徐盛吕岱为副都督,扬州水师都督府则由周瑜为大都督,蒋钦周泰二人为副都督。而张飞则担任豫州都督府大都督,当然豫州现在只有沛国和梁国在燕国手中。

    不只是针对军队,对于政务苏辰也要进行改革,总的一句话就是军政分离,互不干涉。

    ,

第300章 御史台() 
除了进行军队改革,苏辰同样把目光注意到了政务上,这些年来,政事堂的职能渐渐有些名不副实,尤其是随着张昭出任徐州刺史之后,政事堂很大程度上已经从属于军机处,所有的政务也都是为战争服务。

    对于政务,苏辰的想法是,文官不能干涉军队,这是最起码的,其次就是针对每个州郡刺史的职能有所增强,各个郡的太守都必须从属于刺史的管理,但是对于官员的提拔,这个权利必须从各个郡的郡守手中收回,官员的任免权是处理政务最重要的部分。

    今后官员的任免权力归属于政事堂,凡事县丞以上级别的官吏任免权力都归属于政事堂,而刺史便是监督和执行人,郡守有向刺史推荐的权力,刺史对官员进行考核之后,再交由政事堂处理。

    既然进行军政分离,那周瑜当然不能再担任扬州刺史的职务,对于各个州的刺史职位,在和几位心腹谋士商议之后,他也对此进行了调整。

    先是免去张昭徐州刺史的职位,改任幽州刺史,而徐州刺史则由田畴担任,田畴这些年只做了一件事,恰恰就是这件事让苏辰从来不为兵源和粮食担忧,田畴一直负责幽州的屯田垦边事宜,如今成效很大,既保证了苏酒的产量,同时还让其治下粮食满仓,可以说对于苏辰的大业,田畴功不可没。

    考虑到田畴如今已经是千里之才,他准备任命田畴为徐州刺史。

    同理,张辽担任青州大都督之后,也不能再继续担任请州刺史,对于请州刺史的人选,苏辰早有主意,此人不是别人,就是他的大弟子诸葛瑾。

    当初攻克琅琊国之后,本来是以周瑜为琅琊相,后来因为周瑜南下,琅琊相一职就交给了诸葛瑾,诸葛家族本来就是琅琊大族,让诸葛瑾担任琅琊相,除了更好的治理琅琊,稳定琅琊国的局势之外,未尝没有让他衣锦还乡的意思。

    诸葛瑾出任琅琊相之后,矜矜业业,这些年能力进步很快,尤其是能够让臧霸这样的人都心服口服,诸葛瑾对于为政之道已经领会得很深了,所以他准备任命诸葛瑾为青州刺史。

    值得一说的是,在张辽举荐的青州都督府副都督的人选中就有臧霸,臧霸此人能力非凡,能够独当一面,很有培养的潜力。

    对于平州,也就是辽东数郡,他准备让田豫出任平州刺史,田豫的能力不容怀疑,作为太行书院的第一批学子,他们可是得到了几位大师的真传,田豫担任辽东属国长史期间,最大的功劳就是分化了乌桓三部,扶植起了楼班这个有名无实的乌桓之主,对于稳定幽州的局势居功至伟,所以论功行赏,田豫出任平州刺史名副其实。

    剩下的最重要的一个地盘,也是苏辰最担心的地方,就是扬州了,扬州作为新附之地,那里必须有一个忠心和能力都毋庸置疑的人出任刺史,此人思来想去,苏辰以为非华歆莫属。

    军政改革之后,华歆选择了从政,这就意味着他今后不可能进入军机处了,而在政事堂他有一席之地,派他出任扬州刺史,苏辰很放心,华歆的能力也不容置疑。

    决定了各个州大都督和刺史的人选,剩下的军机处和政事堂都已经呼之欲出,军机处左军师非荀攸莫属,右军师自然就是郭嘉,此外军机处还有戏志才,程昱,司马懿和6逊。

    军机处的六位军机大臣就这么定下了,之所以让司马懿和6逊进入军机处,当然是为了培养年轻一辈的班底,而之所以没有让诸葛亮进入,显然他是把诸葛亮当成了苏进的心腹谋士。

    而政事堂依旧以张昭为,张昭同时还兼任幽州刺史,其余五人分别是张竑,崔琰,王脩,邴元以及孙乾。

    无论是军机处还是政事堂,都只对苏辰一个人负责,两套班子,相比较而言,对于政务,他可以放心让张昭等人处理,可涉及军事,他必须亲力亲为,这也是为了掌控住权力。

    除了政事堂和军机处之外,他还另外设立了一个机构,名为御史台,御史台以闫忠为主官,负责监察百官,有弹劾百官之权,御史台是个独立机构,同样只对苏辰一人负责,和军机处政事堂并驾齐驱,成为第三辆权力马车。

    闫忠听到这个任命之后很意外,同时也表示理解,随着苏辰的地盘越来越大,**已经是不可避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