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126部分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26部分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缅军已经溃不成军,不成建制地往后面溃逃,丢掉枪支衣服,像疯了一般的乱串,恨不得找个什么地洞钻进去,一直钻到另外一个shijie。

    杜拉瑞曼将军被近卫军活捉了,他满脸涕泪横流,被押到丁汝昌面前时仍然在嚎啕大哭。丁汝昌看着他这副稀松样,颇感胜之不武,摇摇头,命令带下去。

    战斗很快结束了,近卫军依靠强大的火力,灵活的战术,严密的组织纪律,果断迅速的出击,非常轻松地获得胜利,也体现出了两支不同时代军队全方位的差距。缅军除了四百人阵亡,大部分都被俘虏或溃散到民间去了,能逃回曼德勒的不到两成。

    仅几天工夫,缅甸能拿出手的武装liliang已经彻底完蛋了,贡榜王朝乱成了一团,哭的哭,跳的跳,笑的笑,叫的叫,锡袍王已经完全没了主意。zuihou还是皇后苏亚哈拉下令,由两个大臣丹瑞和昂山,出城前去求和。

    6月18日,吴大澂也赶到了金乌堡,随着大军继续前进。

    到了19日早上,近卫军已经攻占了马德亚,离曼德勒已经近在咫尺了。中午的时候,缅甸求和的大臣战战兢兢地过来,请求“天朝大军暂缓进攻”。

    吴大澂不为已甚,告诉丁汝昌部队停在此处。按照丁云桐的jihua,这是一场政治战,政治第一,军事其次,因此丁汝昌首先要尊重吴大澂的决定。

    吴大澂明白无误地告诉丹瑞和昂山:“此次事端,皆由你等而起。我天朝皇帝诚心实意要协助尔等,偏是不知好歹,非要大兵到来,才知道错了,你说你等是不是咎由自取,不打不识相,嗯!”

    吴大澂说得唾沫飞溅,指头都快要戳到丹瑞和昂山的脑门上。这两个缅甸重臣,一向作威作福惯了,这个时候却比猫咪还乖巧,老老实实挨训,动都不敢动一下。

    zuihou吴大澂拿出了写haode议和条款交给对方,并且强硬地宣称:“上面的内容一个字都不准改,缅甸只能说允或不允,不能讨价还价,你们能选择的只有晚饭用什么调料!”

    两个大臣拿过条款一看,立刻就傻了,光赔款就要白银300万两。这个数额对缅甸来说,实在有些大了。其他的比如:缅甸正式daoqian;中缅双方确定更紧密的关系,自由通商,通航;双方合资修建滇缅公路;中国负责铺设和管理电报线路;中国派军事教官来协助改革军事;等等,这些条款有很多类似于之前的“zuihou通牒”,但更加的严厉。

    丹瑞辩称兹事体大,实在做不了主,要先回去问一下。吴大澂厉声威胁如果到了明天这个时候,得不到满意答复,立刻就攻入曼德勒,到时候“玉石俱焚,勿谓言之不预也!”把丹瑞和昂山吓得连滚带爬地跑回去了。

    其实,丁云桐早就说清楚了,这场小规模战争的目的不是推翻贡榜王朝,而是争取缅甸事务的发言权,如果占领曼德勒,可能要直接面对与英国了,因此暂时保留这个朝廷,作为中英双方之间的缓冲比较好。

    在曼德勒皇宫里,缅甸君臣个个愁眉不展,他们本来就已经对英国极为头痛了,现在前门有虎,后门又进狼,真的是烦扰不堪。答应条件的话,中国shili可就大举侵入了,不答应又怕对方真的攻进来,左右为难啊。

    到了晚上,城外又传来了隆隆的炮声,这是中国人在示威。每一下的炮声,就像重锤打在缅甸君臣的心头,心惊胆战不已。

    20日凌晨,丹瑞和昂山又来到了马德亚,声称其他条款倒可以,就是赔款数额太大,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恳求能减免一些,两人声泪俱下,苦苦哀求,就差要跪下磕头了。

    吴大澂觉得时间拖得够久,最好在英国人出声之前搞成既成事实,因此他喊下“一口价”:两百万两白银,分三年赔付,缺一个子儿都不行!

    双方迅速签订了《中缅马德亚条约》,具体内容有七款:

    第一款,缅甸由于不必要的挑衅,造成对此次争端,特此向中国daoqian;

    第二款,缅甸赔偿白银两百万两,分三年支付;

    第三款,由中方出资铺设并管理中缅电报线路;

    第四款,中缅合资铺设滇缅公路;

    第五款,中国货物和商船可以自由进入缅甸境内,只征收5%关税;

    第六款,中国将派遣军官,训练和管理缅甸军队;

    第七款,缅甸确认中国宗主权,每年春秋两季进贡。

    条约签好,中国已经拿到自己想要的,但近卫军并没有立刻撤退,而是前往金乌堡,以“休整几天”的借口留了下来。

    因为吴大澂知道,真正的谈判对手差不多也该出现了。

第一百九十章 中英协商() 
    大英帝国对缅甸的觊觎由来已久,在1878年缅甸发生继承危机,锡袍王排除了英国扶植的代理人,成功登基。英国对此极为不满,直接和缅甸中断了外交关系,并撤出了驻缅甸的英国官员。

    英国已经打算发动一场新的战争,全面占领整个缅甸。但是由于在非洲和阿富汗的持续的战争,使英国不得不放弃即时对缅甸开战。但英国一直在进行着各方面的准备,强硬派达尔豪西伯爵也被任命为最高长官。

    没想到竟被中国抢了先,达尔豪西明白,不管中国与缅甸签订什么条约,不管中国获得了什么样的利益,一旦英国占领缅甸,就等于损害了中国的既得利益。

    在这个shijie上,大英帝国不会害怕任何人,今天英国已经占领缅甸,就不会理睬中国的任何要求。但现在中国先动手了,英国人是最精明的商人,在不必要的情况下,能和平解决weishenme不和平解决呢。何况在抵御俄国shili方面,中英两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有一些共识,这叫大局。

    英国首相,自由党党魁威廉·格莱斯顿,向驻华公使巴夏礼下达指令,要了解中缅之间协议内容,并告诉中国人不要损害大英帝国的利益。同时还要求达尔豪西出面与中国人接触,监督中国与缅甸的交涉。

    6月22日,巴夏礼正式向中国提出外交照会,要求中国对于在缅甸的军事行动进行解释。

    同时英国驻丹那沙林专员,阿奇博尔德·博格尔上校,也抵达了曼德勒。由于英国已经断绝了与缅甸的外交关系,因此他的身份是英商孟买伯马贸易公司代表。

    6月23日,中国正式将《中缅马德亚条约》的内容回复了巴夏礼,并解释这是中国履行自己宗主权的正当行为。

    6月24日,北京,英国公使巴夏礼,正与外务部长曾纪泽激烈的争执着。

    "尊敬的部长阁下,作为来自友好国家的使者,我不得不坦率地向您郑重表示,贵国与曼德勒方面签署的文件,极大地损害了大英帝国的利益。"

    "我对巴夏礼先生的话非常迷惑,这是中缅两国之间的争端,并没有牵涉到英国的任何利益。"

    "恰恰相反,众所周知,大英帝国与缅甸有着特殊的关系,并且双方还签署了一些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这一点我们希望得到中国的尊重。"

    "我们尊重一切国际条约,对于1826年英缅两国签署的《杨达波条约》,我们也仔细审阅过,完全可以确定中国的行动,与这份条约没有任何抵触。而且中缅两国是长期的宗主关系,缅甸向我国的进贡,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一点也希望得到贵国的尊重。"

    曾纪泽的话有两层含义,首先中国与缅甸有从属关系,因此中国在缅甸的行动并不需要英国的关心。其次他特意强调了第一次英缅战争后的《杨达波条约》,由于第二次英缅战争后,并没有签订任何条约,因此曾纪泽也在暗示,英国在第二次战争中夺取下缅甸,并没有得到合法的承认,因此下缅甸虽然已被英国统治了三十多年,但中国认为在法律上仍属于缅甸。

    巴夏礼哪里听不出来,但这个道理很难反驳,他索性避而不谈,而是着重否认中国对于缅甸的宗主权:"英国不能接受这种解释,部长阁下所说的宗主国关系,是建立在缅甸的进贡上。但在英国看来,这种进贡本质上是一种相互赠送礼品的行文,不能作为法理依据。"

    双方在这一点上始终争执不下。

    此时的金乌堡,看上去平静安详,丝毫没有战争的痕迹,吴大澂和丁汝昌站在城上,看着远方的夕阳,余晖下面有一些缅甸百姓在来回。

    缅甸女人个个长得水灵灵的,也能干。每人挑着一对大竹箩,一扭一扭往前走。她们下身是薄薄的筒裙,一直拖到地上,上身是紧身的小汗衫,像是件小背心。汗衫与裙子之间,袒露着一抹小葱样白嫩嫩的腰围。

    女人的短衫是有道理的。没有衣袖是为了炫耀腕上的玉镯,领口开得低,才能显露那珠光宝气的项链。要知道缅甸是个盛产玉石金银的地方啊!筒裙式样新颖,薄如蝉翼,而且颜色艳丽,就像漫山遍野的鲜花。缅甸的山水宝石把女人们装扮得仙女一般。

    丁汝昌颇为不解:“吴大人,此间事已了,为何我等还有驻军于此呢?”

    吴大澂笑笑:“丁将军,这叫谈判技巧,我等驻军在此,始终保持着压力,北京的谈判便会有更多的筹码,战争,就是政治的延伸,这可是皇上的名言。”

    丁汝昌点点:“果然是天纵英明啊。”

    经过七八天的折冲,中国方面终于做出了妥协,对条约中英国意见最大的两个条款进行修改,撤销向曼德勒派出军事教官,以及不再强调宗主权,以此来换取英国对整个条约的默许。7月1日,中英两国在北京达成了一个秘密的谅解备忘录,双方承诺在《杨达波条约》和《中缅马德让条约》的基础上,互相尊重对方在缅甸的利益。

    但还是留下了一些未解决的难题,比如中国虽然不强调,但仍坚持宗主权,而英国则声称占据下缅甸是合法有效的,这为将来的争端埋下了伏笔。

    不管怎么样,中国已经部分地达到了目的,至少及时阻止了英国对缅甸的吞并,今后英国采取任何行动时,将不得不考虑中国的立场。

    此时吸引他注意力的,还有日本的局势,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日本的内战已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日本的反政府叛军,经过分化组合,从北到南逐渐形成三股主力。

    宇田成一的“福岛自由军”和河野广体的"暴动军",两股合流,自称"自由军",人数达到了五万人,占据了福岛,仙台,山形,岩守等地,转战日本东北一带,其主张最为激进,直接宣称要"推翻天皇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四国岛高知的立志社,由于势单力薄,在片冈健吉等人的带领下,西渡九州岛,前往佐贺与江藤新平、岛义勇的忧国党结合,成立"复国军",在九州岛北部作战。"复国军"的人数不足两万,但是战斗力较强,他们的政治主张是恢复明治维新之前的社会秩序,得到了许多士族的支持;

    而在本州中部,埼玉县,上州和信州等各地的工人,农民,小商人,无业游民,以及“困民党”,“自由党”等许多组织,结合成了一个大联盟,号称“天道军”,以高岸善吉,大井宪太郎,田代荣助等人为指挥,总人数竟达到了二十多万人!

    “天道军”的政治主张相对温和,并不主张推翻天皇,而是认为天皇是被奸臣蒙蔽,因此提出要“清君侧”。

    这三支叛军武装,北方的"自由军",中部的“天道军”,南方的"复国军",总人数将近三十万人,成为日本反政府起义军的核心。而事实上,各处大大小小的叛军总数达到了上百万人。

    虽然叛军彼此之间理念不同,但“改革世道”是同样的目标,他们南征北战,互相呼应,搞得政府军左支右绌,手忙脚乱。

    天皇政权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前会议() 
    1884年7月1日,东京皇宫,天皇御前会议。

    明治天皇呆坐着,神情枯槁,面容憔悴,一言不发。这一年对他来说,真的是人生的大挫败,开始梦想着做一个盖世的英主,然后却变成败国之君,现在却快要变成末代皇帝了。就像掉入一个无底的深渊,不断地下坠,心情低落的无以复加。

    此时一群文臣武将们正在商议着,如何讨伐叛军,平定内乱。会议主持者是伊藤博文,军方代表则是新任参谋总长儿玉源太郎。

    他原先只是军务局长,资历并不太高。但一番大战下来,陆军方面的元老像山县有朋,大山岩,乃木希典等,包括几个皇族将军,几乎全部死亡,因此他才能出任参谋总长。

    儿玉源太郎和伊藤博文被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