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双曹争雄 >

第34部分

三国之双曹争雄-第3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双曹争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德听后,扫了人群一眼。也不管自己的声音能传出去多远了。大声说道:“本将军,说话算话。大丈夫一言,绝不反悔。”

    走出人群的那人立刻双腿跪下,大声说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我愿从军。”而后,那人又站起身,对着身后的人群喊道:“弟兄们,在家乡的时候是官府不让人活了,我们才参加黄巾军。但是参加了黄巾军我们还是什么也没得到。现如今我们一是战败,二是暴民,如今有了保住性命的机会,大家还要把握住啊。”

    那人喊完之后,大步走到曹德身前十步前,双膝跪下“某愿戴罪立功。”这时候的曹德当然树立一个典范,既然有人主动来了,曹德当然不能拿着架子了。曹德快步上前,一把拉起汉子。连道三个好,“好,好,好,壮士姓甚名谁。”那人一抱拳,“属下廖化。”曹德一愣,哈哈一笑,又一次连说了三个好,“好,好,好,好一个廖化啊。哈哈……”虽然后世流传着,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谚语。但是,知道一些三国历史的曹德却知道,关羽在打樊城的时候,由于糜芳的不作为,让廖化代替了糜芳,既然关大牛人都认同廖化,曹德自己怎能拒之门外呢。更何况曹德更是深信,不同的环境是会造就不同的人生的。

    既然有人带了头,很快起身从军的人慢慢的多了起来。曹德一看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让徐庶主持一切,自己悠闲的走出了大营。

    (刚才的状态超好。一直写着忘了时间了。希望还能算是28号的更新。)

第62章 新军成立() 
为了解决宛城俘虏众多已经攻打颍川的兵马不足两个问题。曹德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无奈之下,曹德只得来到俘虏大营。可是,曹德没想到的是,前期的效果还是可以的。其实,在曹德第一次俘虏到黄巾军的时候不是没想过要整编黄巾军。变为自己的军队。但是曹德也是有顾虑的。

    第一,黄巾军的战斗力实在是拿不上台面。打顺风仗还行,只要在战斗中受挫,这黄巾军还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第二,就是军心了。现在的情况毕竟不是各方争霸。大家你打我,我打你。谁给饭吃,就给谁当兵。现在的战斗双方是官军与叛军。在以前的例子中,官军对于叛贼没有一点情面的。只要俘虏了就杀掉。你们可是要造反的人,这个绝不能留。但是,曹德不忍心杀掉这么多的俘虏,只能将所有的俘虏压回汉中,经过长时间的洗脑之后,再进行下一步。

    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是不得不需要兵行险招了。所以,曹德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徐庶就来向曹德报告好消息了。五万人的俘虏,参军的有近七千人,想去汉中郡的有两万多人。还有两万余人选择了回老家。为了防止那些人在闹事,徐庶发送了足够的干粮后,就将那些离去的黄巾军俘虏送出了城。

    曹德听完之后。问徐庶道:“如今城中有我们人马还有四千余人吧。伤者还有不到一千之数。”徐庶点了点头:“正是。”

    曹德想了想,说道:“这样,最晚明早,子孝带着鄧城和安众的一千多人马就能抵达宛城。恩,这样吧。将我们的精锐抽调两千人打散混编入新收的人马中。每一个老兵带三个新兵,元直,记着吩咐下去,让我们的老兵多多向新兵宣传我们汉中的好,要不经意的和长时间的对他们灌输忠诚。安排一千五百士兵带着那两万余人回汉中,将丧失战斗力但能行走的也安排进去。在安排五百人马带着重伤员回鄧城修养与驻守。这样一来,我们勉强还有两千之数的精锐了。将精锐编为一营。将那九千人编为新军营。一旦新军营出现什么纰漏,精锐营就是我们保命的稻草了。所以精锐营要安排在我们重要人物的周围,要时刻提高警惕。另外,元直你多多注意下那个廖化,看看是否是个可造之才。”

    曹德说完之后,徐庶就领命告退了。

    到了傍晚,曹仁带着一千五百人马提前赶到了宛城。鄧城的防御任务就有安众的裴元绍接管了。曹仁进城之后,与众兄弟的亲热是避免不了的。而这个时候的曹德将担子燎给徐庶,自己跑去跟兄弟们喝酒了。

    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徐庶就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新军的组编。新军里的伍长、什长基本全部由曹德军的老兵担任,还有一部分的老兵担任了校尉等高级军官的职务。这样一来,就算有担任了高级军官的黄巾俘虏贼心不死也不可能指挥的了最下层的士兵。而且还有同等职务的曹德军老兵进行牵制,更是多上了一层保险。

    既然新军已经成立,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训练了。虽然军队的建立很容易,拉起一批人来,给把刀,发把矛就能称自己为军队了。但是要上战场还是要经过训练的。这样一来,曹操原本担心的问题就出现了。

    现在,收复宛城已经六七天了。是时候往颍川进发了。不然朱隽就该跳脚了。老子在前线拼死拼活,你们哥俩在后面花天酒地啊。

    于是,在曹德新军成立的第三天。曹操与曹德带着近两万人马往颍川赶去了。为了新军的训练,曹德也算是脑洞大开了。曹德让曹操先行,然后安排新军在头午进行各种技术训练,吃过午饭之后。曹德全军排好队列急速追赶曹操。跟不上队的晚上就没饭吃,然后曹德还安排三百骑兵远远的吊在队伍的最后方,有掉队的就拿棍子抽。

    在一天的夜幕降临的时候,曹德距离曹操还有十多里路。而曹德的新军,在曹德下令休息之后,绝大多数人立刻就倒头睡着了。紧接着,第二天继续第一天的训练课程。

    本来,从宛城赶到颍川急行军的话需要四天的时间,而曹操为了照顾曹德愣是走了十天。每次都是不远不近的吊着曹德十多里路的距离。刚开始的时候,曹德新军还是很吃力的。但是从第七天开始,大多数的士兵也习惯了这高强度的训练而渐渐的缓和过来。然后就是曹德军的爆发时期了。曹德军曾一度追上过曹操军的尾巴。

    等赶到颍川城的西门的时候,曹德军的到达与曹操军也就差了半个多时辰。曹德军也终于结束了为期十天的高强度训练,可以安安稳稳的睡一觉了。

    而曹德到达颍川城下的第二天清晨就向曹操请假,去了嵩山脚下的颍川书院。曹德此次来颍川书院只带了十余个卫兵。轻马简行的赶到了颍川书院的门口。由于颍川地界的黄巾军都被赶到了颍川城内,所以曹德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事。只是黄巾军过后的凄惨相实在是让曹德感到一阵阵的心痛。前几年,曹德第一次来颍川书院的时候,当地的人们虽然生活也很艰苦,但是随处可见的熙熙攘攘的人群现在却是根本无处去找了。

    曹德轻轻的扣响了颍川书院的大门。过了很久,书院的大门才缓缓的打开,一个曹德从未见过的小孩露出了他那的小脑袋。“您找谁。”曹德呵呵一笑:“请通报水镜先生,故人来访。”那小孩歪了歪脑袋说道:“可是先生说了,他谁都不见。”曹德蹲下身来,欲要伸手摸摸小孩可爱的小脑袋,但被小孩一拧头躲了过去,曹德尴尬的搓了搓手指,说道:“你去通报吧,你就说我是先生的弟子与故友,先生肯定会见我的。我保证。”那小孩想了想,说道:“好吧。”然后,咚的一声又把大门紧紧的关死了。只留下曹德在门外尴尬的瞪着眼睛。

    过了好一会,大门又被重新打开了,开门的还是刚才的小孩,“先生请你进去。”说罢,小孩大大方方的将身后的大门完全敞开了。

    曹德摘下腰畔的环首大刀,交给同来的卫兵,吩咐道:“你们再次等候,吾去去就来。不可扰民,不可闹事。”

    身后卫兵接过曹德的佩刀之后,道了声诺。曹德转身进了书院的大门。

    (话不多说,先来一章。)

第63章 再见司马徽() 
曹操与曹德赶到颍川之后。曹德立刻将大营里的事务都扔给了徐庶。自己一个人带着十余卫兵来到了曹德的故地。颍川书院。

    曹德进入大门之后发现,书院的前院还是以前的布置。但是这里却看不见了那些真实的,虚假的士子。但是却多了很多的小屁孩。这些孩子最大也就才八九岁,小的还有三四岁的。

    原本在院子里嬉闹玩耍的孩子见到从外面进来了个身穿铠甲的人。都不禁的往后退了退身子。几十双幼小,可怜,明亮的大眼睛,紧紧的盯在了曹德的身上。

    而先前领曹德进门的那个小孩,对着众孩子说道:“大家别怕,这位是先生的弟子。不是那可恶的恶人。”众孩子听后才对曹德的敌意有了少许的减轻,但是仍然警惕着曹德一举一动。

    曹德看了看众孩子的表现,然后催促着前面的孩子,“快带我去见先生吧。”

    曹德见到司马徽的时候。司马徽正在一张文案之前闭目养神。在司马徽身前的文案上,摆放着一个冒着青烟的香炉,一把剑,还有一碗茶水。

    小孩将曹德领进屋之后,立刻转头出去了,而且还顺手带上了房门。随着房门吱呦着关死。曹德噗通单膝跪在了地上,身上的盔甲随着曹德动作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学生曹德,拜见先生。”

    曹德话音刚落,原本一直闭着眼睛的司马徽,立刻睁开了那依旧炯炯有神的双眼。“安邦?安邦你怎么来了。快快起来。”司马徽诧异的说道。

    曹德起身之后,摘下头上的头盔,放在了地上,然后自己盘腿坐在了原地。“吾行军至此,特来看望先生。先生瘦了。”

    司马徽摸了摸自己的脸,“哦?瘦了!可是,安邦几年未见,你可是胖了。”

    曹德同样摸了摸自己的脸。随即两人异口同声的哈哈笑了起来。

    司马徽指了指一边的文案,“安邦,到那边坐。”曹德看了一眼那张文案摇了摇头,“吾就在这吧。”

    司马徽也点了点头,说道:“安邦,几年未见,确实风光了。安邦此次前来,不是特意来看我这老匹夫吧。”

    曹德笑了笑说道:“先生几年未见,依旧精神奕奕,然先生憔悴了许多啊。敢问先生,书院中为何多了这么多小孩啊!”

    司马徽探声说道:“唉,都是无妄之灾啊。这些孩子都是附近村民的孩子,因战乱存放我这寄养。”

    曹德忽然认真的说道:“那先生可愿还这些孩子一个平稳安静的生活。实不相瞒,自吾离开书院之后,便去汉中郡任了太守一职。任后,不敢亵慢,分发土地,减轻赋税,如今汉中百姓安居乐业。然,忽闻中原黄巾烽烟四起,又接旨讨伐黄巾贼众。后率领汉中勇士一万余,已克南阳黄巾。如今大军已到颍川城下。此次前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助吾一臂之力。剿灭叛军,还我大汉大好河山,还我百姓安居乐业。不知先生愿否?”

    司马徽听后一边用手指点着曹德一边哈哈大笑,忽然司马徽瞬间严肃了表情,“敢问安邦,为何有黄巾之乱?”

    曹德被司马徽的举措惊的一愣一愣的,珉珉了嘴唇说道:“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司马徽厉声问道:“那敢问将军,汉中一万勇士是为民请愿还是为虎作伥。”

    这下,曹德被司马徽的问题问的哑口无言。转而曹德的口中蹦出了后世的一句经典,“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司马徽听得这句经典名言之后,又是哈哈一笑:“好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可是,安邦,你要的是兴,还是亡。”

    忽然曹德似乎来了灵感,厉声问道:“敢问先生,既然烽烟已经四起。那先生以为是十年之乱还是两年之乱更残酷。”

    司马徽反而被曹德的问题给问住了。转而司马徽自嘲的说道:“安邦,老夫已明你之意。然,老夫不愿见到热血洒疆场。老夫老了,未来是你们的事了。”

    曹德还想继续说什么的时候,被司马徽给打断了。“吾意已决,不必再劝了。”

    既然司马徽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曹德也只好作罢。为了缓和尴尬的气氛。曹德便于司马徽聊起了自己在汉中郡的时候遇到的事情。

    当曹德说道领着军队到达颍川,然后自己进书院的大门受阻的时候。曹德想起了先前在院子里遇到的敌意。

    “敢问先生,可有人来骚扰先生。为何院中小儿如此仇视于吾。”曹德问道。

    司马徽再次叹气说道:“先前,黄巾军围困书院。多亏附近百姓,书院才幸免毁于战火。这些孩子的父母被逼参加了黄巾军,为了保住自家的后代,便将孩子寄放在了书院中。然而,那黄巾将领曾多次想要强拆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