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悍卒 >

第108部分

大唐悍卒-第108部分

小说: 大唐悍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山仔细看向羊皮纸,只见到了用轻墨勾画出的几个动物栩栩如生,散落在羊皮纸之上。这种哑谜式的书信刘山也是第一次见到,倒是颇感新鲜。

刘山看了几遍,注意到纸上北方拼杀撕咬的两条饿狼,两条饿狼一般大小,撕咬的非常激烈,两条狼的身上都已经是伤痕累累,但是拼杀撕咬的动作还在继续,一点都没有停止的意思。

刘山明白,两条狼是**和西突厥的意思,两条狼的撕咬,正暗合着**和西突厥此时的战争,战争让两个北方之狼都流出了鲜血。义成公主画两个一模一样大的狼在拼杀,显然意思就是此时让**和西突厥互相拼杀,损耗突厥的实力,让**和西突厥在这场拼杀中实力大损。

刘山在明白这层意思以后,也知道为何义成公主要这么谨慎的用这种方式写这种家书了。要知道,义成公主的意思显然是通过这场战争,让突厥整个民族的实力大损。这种意思要是让此时还在刘山这里的**军队知道,那还了得。

虽然这支军队是义成公主控制下的军队。但是对于刘山还是义成公主,他们都是外族的军队,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防备突厥这个民族,这是刘山必须做的,也是义成公主要做的。

刘山明白了两条狼的意思,然后看向东面偏下一点的地方,那里有一只蜗牛在慢慢的爬行,蜗牛背着重壳,艰难爬行的动作被义成公主刻画的惟妙惟肖,刘山看了几眼,不禁大笑起来。

此时刘山已经明白,这只蜗牛就是自己,蜗牛爬的很慢,就是说义成公主让自己的脚步更慢一些,好让两个突厥的势力多流一些血。义成公主的意思通俗一点,就是坐山观虎斗。

而蜗牛背着重壳,就是说自己到时候赶往突厥,一定要将自己的所有实力都带去。刘山想了想,突厥之行,以经不可能是上次那样简简单单了。这一次自己去,就是要统一突厥,拿下这个一直处在汉民族北方的强邻,以让汉民族摆脱北方一直受到草原民族侵略的局势。此次突厥之行,关系汉民族北方在接下来十年,数十年,甚至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安宁重任。刘山已经明白其中的份量,自己此时也唯有全力一搏,带上自己所有实力前往,这是必须的条件。

刘山又将视线转向羊皮纸中间偏下,那里有一只老虎张牙舞爪的在对付一只乌龟。刘山笑了笑,无奈的叹息了一声义成公主的才情和心智。

老虎威风凛凛,具有霸者之气,更有一呼天下应的王者之气。这表明义成公主虽然很仇视李唐,但是义成公主也承认李唐此时确实有这非常强横的实力。

而乌龟不用说就是郑王以及他占有的洛阳,洛阳就是乌龟的甲壳,甲壳厚重硬实,此时老虎还无处下抓,只能相持。但是按照义成公主画里表现出来的意思,显然,老虎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打败乌龟只是时间问题。

明天更一节,不解释了,每逢周六必难受。周日我补。

第二百一十八节突厥进军(八)。

第二百一十八节突厥进军(八,到网址

第二百一十九节突厥进军(九)

刘山郑重的将羊皮纸卷起来,然后交到思南的手上。()

看到刘山刚才看那张纸笑容满面的样子,思南知道纸上的意思刘山一定是懂了一些,所以才高兴的,刘山高兴,就是说这纸里的消息是好消息了。看到刘山的表现,思南一颗心也就定了下来。

“刘山,我娘是什么意思?”不过思南还是思母心切,忍不住的问刘山。

“你放心,义成公主此时非常的安全,而且,以后也会非常安全的。公主的安危,你根本不用担心。”刘山看着思南,说出了思南最想听的话。刘山没有解释画中具体的意思是什么。因为刘山明白,那些东西对于思南来说都不是最主要的东西,对于思南最重要的就是义成公主。而且,此时刘山所处的地方,也不适合刘山给思南解释义成公主的意思,要知道隔墙有耳,万一义成公主的意思泄漏出去,那可是对草原人的军心极度不稳的消息。

“哼!你张口一个义成公主,闭口一个义成公主,她是我娘,那是你什么人?”思南故意撅着嘴,怒视着刘山,不满的说着。刘山看着思南一副怒目而视的样子,忍不住的大笑起来。

“那还用说,当然是我丈母娘了。”刘山说着,一把将思南抱了起来,就往内堂抱。

今天自己一直未决的事情终于决定下来,刘山心情大好。思南得到了义成公主的消息,也是心情大好。此时看着思南,刘山决定,一定要好好弥补一下思南。

看着刘山将自己往里面抱,思南用拳头锤了几下刘山,对刘山说此时还是白天呢,但是刘山此时可不管什么白天晚上,心情,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心情是极为重要的。(百度搜索)

武德四年七月,盘踞在幽州的凉州军终于开始行动,休整了一段时间以后,凉州军此时军容鼎盛,气势恢宏。每一个士兵都精神的只想嗷嗷直叫。

而此时河北大部份地方已经被刘山控制住了,而且先期的安民政策此时已经见到了成果,河北除了少数的地方发生了小规模的暴乱以外,其它地方相当平静,百姓对凉州军也渐渐认同。而那些小规模的暴乱对于凉州军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几千骑兵过去,一下就摆平了。

河北局势的稳定和凉州军暂时休整的完成,特别是窦建德此时已经答应刘山帮忙说服几座顽抗的大城归顺凉州军。使刘山最终确认此时自己的方向。

收复的事情相当顺利,被河北军盘踞的几座大城因为窦建德的关系,很快都归顺了凉州军,河北事件的和平解决让刘山放下了心中一块大石。

通过河北事件的始末,刘山此时对于窦建德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很显然,窦建德此时在河北还是很得河北军信任和敬重的,要不然不可能只凭窦建德一人,河北就可以平安转到刘山的手中。窦建德无形之中还是河北的主心骨,更是河北军的主心骨。对于窦建德这个人,刘山不得不认真对待,认真考虑河北和平收复以后对窦建德的态度,这个态度非常的重要,一旦稍有差池,就是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个后果可以直接威胁到刘山对于河北地区的把握和控制。

窦建德这种人,要么用,要么不用。要用,一定要重用,一定要让他握住实权,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他的地位和权势。用窦建德显然可以得到河北地区的军心和民心,有了窦建德,河北军刘山就能顺利的控制在手上,对于刘山来说,河北军无疑是他进军突厥一个巨大的助力,有了河北军,进攻突厥,刘山就有更充足的把握。但是用窦建德也是有危险的,毕竟他之前是河北之主,用他,一旦他有异心,那后果显然是不可预料的,最坏的后果甚至是他带着河北军打倒凉州军,将自己驱除出河北。

要是不用窦建德,自己必须除掉他,自己身边一直有着一个在河北有着广泛军心民心的夏王,刘山要说自己能安心,显然是骗人。窦建德就是一枚炸弹,用的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这颗炸弹偏偏不受刘山控制,有随时在身边爆炸的危险。不过刘山也明白除掉窦建德在此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从心底来说,刘山也极为不想这样做。

刘山没有想到,河北自己此时都得到了,但是在处理窦建德这件事情上,自己又遇到了麻烦。

武德四年七月,凉州军进军的速度颇为顺利,在夏王窦建德的劝说下,河北几个被河北军盘踞的大城先后被凉州军夺下,除了一些小的地方势力盘踞的地区以外,河北大部已经成为凉州军的天下,到了七月十日,河北之战在一片平静之中结束,刘山回到了幽州,而同行的除了凉州军的主要人员之外,还有一位河北之主,窦建德。

“将军,窦建德在外面求见。”七月十一日一早醒来,就有兵士进入刘山暂时居住地府邸禀报。

“夏王是这里的主人,以后不要在我面前直呼其名,也不要在外面直呼夏王的名讳。”对于这些手下,刘山越来越无奈了,对于夏王,他们都不知道一点的尊重,直呼其名,简直成了习惯了,张口一个窦建德,闭口一个窦建德。还是师傅说的对,兵不像兵,将不像将。刘山此时都不知道自己带的什么兵了。

“刘山哥,那你什么时候也称王?兄弟们也好风光风光。”那个兵士听到刘山的话,直接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刘山望着那个兵士半天,看的那个兵最后将头都低下了,不敢直视刘山。

“今天的话,我只当没有听见,下一次不要再让我听到。”听到刘山的语气变得生硬起来,那个兵士一时间噤若寒蝉,不敢再说什么了。

“刘山哥,大唐有使者来了。”正在刘山准备出去迎接夏王的时候,又一个军士从外面跑了进来,刚一进内院,就喊了开来,周围的兵士也都听到了那个兵士的喊声,一时间内院一下子进入了紧张的氛围。

“大唐的使者,来的真是时候,河北刚刚拿下,他们就来了。”刘山心里想着,已经让人赶紧迎接使者,然后让人通禀夏王,大唐有使者前来,让夏王稍后一会。

发错了,这本来是明天的,**作失误,发出来了。那明天我休息了,大家星期七见。

第二百一十九节突厥进军(九)。

第二百一十九节突厥进军(九,到网址

第二百二十节突厥进军(十)

第二百二十节突厥进军(十)

刘山吩咐完兵卒,就赶紧随着通传的兵卒出去迎接大唐的使者,使者再不是刘山认识的李毅,而是另有其人。()观察对方的衣着和样貌,虽然对方的样貌平常,身上的衣服却让刘山来了很大的兴趣。这个兴趣自然来自刘山印象之中宫内太监的形象,这个人穿着的衣物刘山是非常熟悉的,不过这份熟悉自然不是来自电视剧或者电影。要是相信电视剧和电影上古代的服饰,那么穿越到初唐的刘山早就闹出一大堆的笑话了。

虽然太监这一类人刘山从来没有见过,但是刘山是学考古的,对于古代的服饰还是有一些了解的。此时是初唐武德年间,大唐的统治还没有完全建立,此时宫内用的服饰大部分还是沿袭隋朝的宫廷服饰。对于这一点刘山早在来到初唐年间就已经认识了,而此时见到对方的服饰,自然已经明白对方的身份。

既然已经认出这个人是来自长安,而并非中原大唐前线的人,自然,刘山也明白了,此人并不是秦王的人,而是另一个人,这个人此时有着遮天的权势,广袤的领土,如林的兵士,富甲天下的雄厚经济实力。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唐此时的主人,李渊。既然知道是李渊的人,刘山也明白了,来人是传递圣旨的人。没有办法,一个太监出宫行了上千里,来到一个此时大唐根本没有实际掌握的军阀面前,不是传递圣旨还能是干什么。

若是刘山只是刚刚来到武德年间,看到传递圣旨的太监,一定会非常的觉得新奇和特别,甚至觉得有一种油然的虚荣攀上了心口,甚至刘山会对传旨的太监也产生一种难以抗拒的畏惧之心,这倒不是怕传旨的人,而是对传旨人身后的人怀有忌惮。(请记住我们的网址)但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以后,尤其是在见识了很多大人物,将很多大人物都打败以后,刘山对于圣旨的敏感程度早已经下降了很多,尽管第一次见到圣旨,但是刘山也没有参拜那个传递圣旨的太监,只是冷冷扫了对方一眼,看了看对方手中拿着的圣旨。

此时的刘山,早已经不是开始那个什么也不是的小人物,他手中有着军队,有着粮草,有着河北广袤的土地。俯仰之间,早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实力,即使刘山此时说自己不受大唐的制约,不受大唐的管制,又有谁敢说个不字。这就是实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东西都只能是虚妄。而刘山就是这样握着权利的人,对于一个太监下拜,刘山此时是不会去做的,尽管明白不下拜的后果,但是若是李唐因为这件事为难自己,刘山又有什么好说的,毕竟刘山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有些东西不可能入乡随俗,在刘山的心中,拜天拜地拜父母那是必须的,至于其它,那要看形势。

当年只是一个小卒的时候,刘山不得不拜见怡儿,不得不拜见郑王,那是因为当时没有选择,要么拜见,可以获得生的权利,要么不拜见,直接去死。但是此时早已不同。

那个太监看到刘山见了自己定然不拜,顿时怒色现于言表,不过此时他也明白自己处身在哪里。这里是河北,周围全部是凉州的兵士,这些人只听命于刘山,根本就不会抗拒刘山的命令。他虽然来也带了一些卫兵,但是那些卫兵放在这里,简直什么也不是。太监能混到今天的位置,也是颇有认识的人。连忙将那一丝怒色压下去,脸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