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唐朝小厨娘 >

第110部分

唐朝小厨娘-第110部分

小说: 唐朝小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作者不禁想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大抵武媚娘是不知道的。说的是远古有位会炼金术的神仙,一日他独自一人到了一个村庄,点石成金,送了许多金磨盘、金豆子、金砖……给村里的人,大家都很欣羡,纷纷要跟这位神仙学点金术。而后,这位神仙便也同意了,却提了一个很无厘头的要求:“我可以教你们点金术,只要你们心无杂念,便会练成点金术了。但是,切记一点,千万不要去想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神仙说完这话,便消失了。村里人,从此便开始了修炼点金术的历程,大家纷纷闭目、静心,虔诚的想要心无杂念,尽早的学会点金术。最后的结果,不说你们也知道。没有一个人心里不想着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尽管谁也不知道到底喜马拉雅山上有没有猴子,尽管谁也没有见过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你内心有一个好奇的驱使物的时候,人们很难克制住自己。所以,我说武媚娘有超凡的定力!反正要是我的话,别说是一个锦囊,就是一盒锦囊,也早拆了看了。)

一晃时间过得真快,贞观十二年转眼便到了年底。李世民大抵是从袁天罡那听到了些风声,诸如“唐三代后,女主武皇”之类的话。近日来甚是忌讳姓武的官员。

虽然觉得武媚娘是个女人,大概也成不了气候,但是历代君王多疑的性子,李世民也不例外,近日甚是疏远着武媚娘。

就连敬事房的太监,也都心里明镜似的,回回送牌子,都没有武才人的事。

可怜十五岁的武媚娘,生得跟朵花似的娇艳,取被冷落丢弃在深宫的角落,无人问津。

武媚娘几番托人辗转,送了好些个自己随身的金银细软,这才好不容易的和敬事房的大太监王公公见了面。

“王公公,陛下为什么不召见我了?”武媚娘天真的问道。

“唉!武才人自求多福吧!”王公公手里拿捏着武媚娘送的翡翠耳环叹道。

“王公公,是不是陛下不喜欢媚娘了?”武媚娘继续追问。

“武才人这是哪的话,您可是如花似玉啊!老奴还有事,这就告退了。”王公公言辞闪烁,说话便要离开。

“王公公!”武媚娘赶忙上前拦住,咬着嘴唇,狠了狠心,一把从手上撸下家中传世的一件白玉手镯,塞于王公公手中。

“嘿嘿嘿嘿!”王公公鬼魅的脸上,挤过一丝的阴笑,他接说手镯,对着太阳欣赏了好一阵,嘴里啧啧的赞不绝口,看来这好东西,谁都能辨认出来。

“烦请王公公给指条明路!媚娘在此拜谢啦!”武媚娘行了个大礼,明明见自己的传家宝已然落入阉人之手,心疼的要命,但一想到自己的后半辈子,总不能老死在宫中吧,索性拜了拜这个恶心的阉人。

“恕老奴说句不该说的话,武才人是聪明人,陛下的心思,你会不知道?唉!要怪就怪你姓武……唉!老奴走了,武才人好自为之吧!”王公公丢下这么句不疼不痒的话,又阴着个脸离开了。

“姓武……”武媚娘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此刻在后宫这个十五岁的少女,一定想不到,若干年后,自己会取代李家的男人,一统天下,成为四方朝拜的女主武皇。

“我该怎么办才好呢?”中午吃饭的时候,武媚娘面对着一碗粗糙的白饭,喃喃自语。

突然,她看见了床边的那个木匣!

“对了,那日魏王妃娘娘不是说,我若有难,就打开一个锦囊吗?如今,我可是生不如死啊!”武媚娘心中暗道。

她慌忙的放下碗筷,小心翼翼的打开木匣,从左手边取过一只蓝色的锦囊,颤颤的打开,心中真是忐忑极了。

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小纸片出现在了武媚娘的眼前,她慢慢的展开。纸上惊现出一句连她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话——若想出头,投靠李治。

“李治?他不就是九皇子吗?魏王妃娘娘让媚娘去找他做甚?”武媚娘心中百思不得其解,想着反正如今的处境寸步难行,倒不如赌上一把。

想到这,武媚娘精心装扮了一下,便去了御花园中,皇子们下课必经的那条小径旁。

不多时,皇子们欢声笑语的下课了,武媚娘远远的望见,九皇子李治慢慢的走在最后面,他身子孱弱是出了名的,宫中皇子素来不喜和他为伍。

见大家走远了,武媚娘故作找寻的模样,低头朝李治冲撞了过去。

“哎呦!这是谁?那么不长眼睛,居然敢撞到本王!”李治当时也就不过十二三岁,不过脾气却大很呐!

“媚娘见过九皇子殿下,媚娘无心,冲撞了殿下!”武媚娘使出千娇百媚的姿态,娇嗲的说着。一抬头,一双秋水般的桃花眼,楚楚的望向还是少年的李治。当然,此时武媚娘自己也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女。

“哦?你认得本王?”李治大惊,不过这惊讶的倒不是什么被人认出来,而是被武媚娘的容貌给电到了。

说实话,就武媚娘这小模样,除非男人下半身有毛病,这带着露珠的百合,谁看了不动心啊!就是太监,都忍不住想掐一把!

“九皇子聪慧过人,又勤于读书,宫中谁人不知?”武媚娘就势奉承了一把,不得不承认,古代女子早熟,不单单是身形,就连心计都是如此。当然,宫里的女人就更是不分老少的工于心计了,要不那个TVB也不会煞费其事的拍个什么《宫心计》,据说阵容强大、奢华无比、收视率也自然是极高的。(这点貌似有点跑题,各位亲莫怪,作者只是想到这了,嘎嘎!)

“那是自然,哈哈哈哈!”李治听到有人在夸赞他,一时得意的忘了形。这个病秧子,平日里很少听到有人这么称赞他,男人真是天生的自恋狂,不管老少,统一都喜欢听女人的赞美之词,你瞧,连这十二岁的小屁孩也不过如此。

“对了,本王看你刚才在找什么?想必你是无心冲撞本王的,不碍不碍!”李治津津有味的问道。

“哦!媚娘的一只耳环掉了,却不知掉在了何处……”武媚娘故意说道。

此刻,李治抬头看到武媚娘只戴了一只耳环的耳朵,长出了一口气,道:“嗨,本王当是什么稀罕物呢,不过区区一只耳环而已,明日本王便叫人送些好的给你,对了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个宫中?”

“多谢九皇子殿下,奴婢武媚娘,住在才人馆!”武媚娘眼见着和李治接近的计划成功在即,心中大喜。

“哦,原来你就是武才人,以前听父皇说起过你,说你生得俊俏,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对了,你们才人平时都做些什么呀?”李治好奇的问道。

“回九皇子殿下,媚娘平日里闲来无事,只在馆中读书写字。”武媚娘落落大方道。

“嗨!本王当你们才人有什么新鲜玩意呢!不过也是做这些个无聊的事!你若有空,不如陪本王玩吧!本王每日也是读书写字的,好无趣的!”李治撅着小嘴,一脸的无奈。

“不知殿下想玩些什么?”武媚娘好奇的问道。

“唉!随便吧,只要不是读书写字,什么都行!”李治叹道。

这个小呆瓜,一看就知道是在宫里学傻了,看我的!武媚娘思踱了一会,神秘兮兮的说:“那,媚娘就陪殿下玩捉迷藏吧!”

“好呀好呀!”李治拍手称赞。

贞观十一年 第一百七十七章绝世菜谱

第一百七十七章绝世菜谱

就这样,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皇武则天,和她那病秧子的老公李治,就这样开始了两人纠结、缠绵、**、世人纷说的情感之路……

不过,若是历史果真如此继续,想必沈小西也定是不干的。当初,她答应了李泰,要插手这段历史的风流韵事,绝不能让武媚娘背着李世民,和他的儿子李治苟且了,一个被老子宠幸过的女人,再跟了儿子,这段历史,简直是不堪啊不堪!

既然武媚娘注定是女皇,即使没有这段轶事,也应该能成大业的。这段**的历史,就掐了不播了吧……沈小西在魏王府,暗中打听着武媚娘的一举一动。

于是乎,从捉迷藏到放风筝、从骑竹马到做脸谱、从同写字到齐背诵……每每武媚娘和李治亲密接触时,沈小西总会不经意间出现,弄得每次都跟偶遇似的。

每每,这两对少男少女嬉笑追逐时,沈小西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姐姐,总会语重心长的对李治说:“武才人离乡背井的,一个人在宫中无依无靠,怪可怜的,想来和小叔也是投缘,小叔可要善待这位才人姐姐啊!”

转念又对武媚娘说:“小叔身在帝王家,自小课业繁重,武才人若是有空,便多照顾小叔,若是你俩不是此种身份,而是生在同一家的姐弟,该是多么大的一件幸事!”

心理学上有种叫心理暗示的说法,就是你总是对一个人这样说,时间久了,他便真的会如你所说的那样。李治和武媚娘便是如此,这对年龄相仿的姐弟,在沈小西的谆谆教导下,竟相处得异常亲切,仿佛真的如同亲生的姐弟:姐姐疼爱弟弟,弟弟关心姐姐。

丝毫没有任何迹象:什么两人相互爱慕啦,最后在李世民驾崩前,行了苟且之事,根本没那回事儿!

一种浓浓的亲情,在沈小西的一手操办下,正在健康的成长着。

这才是沈小西要的结局,想必如此的亲情,便在日后武媚娘当真去了感业寺为尼的时候,李治也会顾念这位好姐姐吧;想必有此亲情,武媚娘从感业寺出来后,李治也会在宫中继续善待这位好姐姐吧!至于名分神马的,沈小西才不担心呢!一个是未来的高宗,一个是未来的女皇,两人都属于高智商人群,这点小事还办不好吗?

其实,沈小西给武媚娘的那三个锦囊中,另外的两个,一个写着“若要活命,去找李治”,这是沈小西留给武媚娘被遣送感业寺前的时候打开的;而最后一个锦囊中,则是写着“依照本心,武皇万岁”,大概沈小西想到,若是武媚娘出了感业寺,回到宫中,想必所有障碍都已扫除,此时李治也是病病歪歪的,怕武媚娘一个妇道人家内心纠结,又怕长孙大人他们外势力的强硬,索性推波助澜,亲手促成武媚娘登基的决心!也不枉她和武媚娘这姐妹之缘!而后来,武媚娘也正是有如沈小西的安排,有如甄嬛一般,步步惊心的走下去的……

这在后来武媚娘晚年的《武皇回忆录》里,大抵能找见沈小西的影子:“……朕自登基以来,如履薄冰、感怀斯年、斯人,唯沈氏崇大……”

转眼,秋去冬来,贞观十二年的大雪,纷纷扬扬的落下,已是腊月里了,沈小西坐在火炉边,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上个月末,毫无任何征兆的,柴绍和虞世南相继病故,李世民感怀忧伤,这两位可都是他的开国功臣啊,是和自己并肩奋战过的好兄弟,如今自己已是年过半百,亲眼看着身边的兄弟一个个的离开,这个中的滋味,真的无比的酸楚啊……

李泰心中也不是个滋味,可是一想到沈小西提前就预测了这两位叔伯的离开,多少还是有些宽慰的,毕竟历史正在朝着正轨前行。

“娘子,想什么呢那么出神?我就发现你自从大婚后,变得忧思重重了。”李泰打趣着沈小西。

“四郎,我有一个想法,既然我大限之期将近,好歹我也算是真真实实的来过唐朝三年,我想留下些念想,也不枉我来此一回啊!”沈小西幽幽道。

“瞧你说的,我不许你胡说,什么大限,你去哪,我去哪!我才不要和你分开!”李泰像个小孩子似的,向着沈小西撒娇。

“嘻嘻,好好好!哪天我若是当真回去了,一定把你带走,让你这个唐朝王爷成为21世纪没有户口的黑户,哈哈哈哈!”沈小西笑道。

不过说笑归说笑,沈小西还是想留下些什么给唐朝的,就算是不能泄露天机,能够造福百姓的生活,也是极好的。

思来想去的,既然来时就落户于“天下客”,身份是个小厨娘,那就留下本菜谱吧,反正烹饪我也拿手、反正也发明了玻璃暖房,唐朝百姓的菜篮子工程,就由我沈小西一包到底吧!

沈小西主意已定,李泰也是极力的支持!自从那天起,沈小西和李泰这小两口,便终日闭门不出的研制新鲜菜谱,沈小西做一道,李泰便写一道。李泰精于工笔绘画,文学功底又是极佳,所以这本命名为《绝世菜谱》的秘籍里,不仅有各种新奇菜肴的详细的烹制方法,李泰还给所有的菜肴亲手配上了彩色插图。真是一本难能可贵的绝世之作啊!

若是当真能流传下去,作者真的希望21世纪发掘考古的工作人员,能善待这本菜谱,不要让它曝晒于强光之下,避免褪色之劫,难得这跨越千年的油彩,出自李泰的精工细琢。

沈小西的这本《绝世菜谱》从凉菜开始,涵盖了炒菜、烧菜、炖菜、特色小吃、汤羹、甜品、点心、主食,汲取了川菜、鲁菜、粤菜、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