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唐朝小厨娘 >

第17部分

唐朝小厨娘-第17部分

小说: 唐朝小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贞观十年 第三十六章 这个胖子很可爱1

沈小西虽然性格爽直,但家教甚严,在21世纪就是滴酒不沾,自然是不胜酒力,此番被唐朝诸大臣敬酒,盛情难却之下,着实是饮了几杯酒,顿觉头脑一片昏昏然然,索性悄悄离开了座位,从偏门走出了大殿,到殿外去吹吹风,也顺便醒醒酒意。

大殿之内,大家相谈甚欢,酒兴正酣,便是太子爷也没有注意到此时沈小西已然是离开了自己的座位。

殿外,是一片静谧的中秋月夜,一轮明月,如银盘,挂在天幕上,月明星稀,远处几声鸟啼,衬托得偌大的皇宫更显幽远深邃。

沈小西深深吸了口气,顿觉得头脑一清,整个人也为之神清气爽起来。她四下望了望,发现不远处波光粼粼,便循着一条方砖小径,径直朝湖边去了。

此时,魏王李泰早就坐在湖边的一处凉亭之中,独自一人赏月静思。他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四儿子,才华横溢,聪敏绝伦,自幼便擅长诗词歌赋,可以说,除了太子爷李承乾之外,诸皇子中最受李世民宠爱的还是李泰。

大唐的江山本是戎马金戈、腥风血雨中得来的,因此在诸皇子中自然也有尚武的风气。除李泰外,其余皇子平日里除了习文,还会练武,再要不就是骑马外出。只有李泰自幼体胖,到了现在十八岁左右,已是更显肥胖。因为身形不便,每次只要稍一活动,李泰便会大汗淋淋,气喘吁吁,只是满腹诗书,却手无缚鸡之力,故而吃了不少的苦头,出了不少的丑。平日里,除了父皇母后疼爱他,下人们敬重他,其他的皇子自是免不了开他的玩笑。不过李泰为人也开朗,对这些玩笑虽然只是一笑置之,但一人独处之时,心里自是难免忧伤,感叹无人能懂自己心中抱负。

今日中秋夜宴,大殿之上大家开怀畅饮,指点江山,几位皇子更是借着酒意高呼“踏平楼兰”、“横扫塞外”等豪言壮语。对此,李泰自是插不上只言片语,只是看着醉眼朦胧的群臣和家人,竟有些感伤。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可如今偌大的金殿之上,却无一知心人能同饮,李泰应酬了几杯,便觉无聊,于是独自一人离开了大殿,来到这御湖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

李泰正自凝望着皓月出神,余光忽然瞥见了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一个曼妙的身影,正摇摇晃晃的朝这边走来。

是谁?李泰心中顿生好奇之意,莫非这团圆佳节,竟有人也和自己一样,独自来到湖边,莫不是受委屈的宫女,还是耐不住寂寞的妃嫔?

李泰眯起自己的小眼睛,因为胖,其实不用眯眼,李泰脸上的肉肉,就已经把眼睛的位置给占据了,再一眯眼,更显得滑稽可爱。李泰仔细辨认,心中一喜。那曼妙的玲珑身影,不正是刚才大殿之上,才华横溢、清丽脱俗的沈小西吗?怎么这会儿,她不在殿上用宴,跑到湖边来干什么?

李泰本想藏起来,一探究竟,可又想到刚才沈小西的种种令人倾心的举动,心中暗道这个姑娘真是很特别呀!这样想着,李泰不由得端起他那四皇子的派头,想在沈小西面前露上一小手。

只见李泰,长身站立,双手倒背在圆滚滚的身后,举头眺望明月,眼神中故意显露出一种迷离伤怀的神色,欲学古人对月吟诗,效仿文人墨客的洒脱与风流。其实魏王李泰聪明伶俐,脑袋特别好用,因为平日里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研读书籍上,自然精通诗词歌赋,倘若不是体胖,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可如今这架势,着实让人捧腹。因为体胖,他的两只手臂,倒背在身后,颇显艰难,有些够不到一起;因为体胖,他的两只手臂,倒背在身后,更显肚皮浑圆。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身躯,圆圆的肚子,在朦胧的月色下,乍一看,仿佛一个圆圆的皮球,伫立在凉亭里,还一起一伏的呼吸,甚是可爱。

沈小西走在湖边的小路上,远远的就看见那边有座凉亭,许是刚才在大殿上的应酬让她有些疲惫,亦或是走了些路,想去小憩一番。沈小西借着湖边皎洁的月色,朝凉亭走去。

忽然沈小西见到凉亭里有个圆乎乎的东西,不由吓了一跳。这到底是什么呢?是人,还是……?沈小西眯起眼,正要仔细瞧瞧,却闻那个圆乎乎的东西忽然发出声音。

沈小西倾耳听去,隐约有诗文读诵声传来,不由松弛下来,暗道原来是个胖子在背诗啊!

沈小西顿时觉得很有趣,这么难得的中秋夜宴,居然有人和自己一样,不去讨好卖乖,反倒是出来闲逛,居然还是个胖子?这胖子居然还会背诗?走,看看去!

沈小西边想边轻轻靠近凉亭,只听得亭中人在吟咏诗词:

月出皓兮,佼人浏兮,舒忧受兮。劳心蚤兮。

月出照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皎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李泰吟诵的正是《诗经·陈风》里的那篇《月出》。这首诗歌本是首情诗,写的是皎洁的月夜之中,诗人对月思念意中人的感情。诗从望月联想到意中女子的美丽,想起她的面容,想起她的身姿,想起她的体态,越思越忧,越忧越思……深沉的相思,美人的绰绝,月夜的优美,构成了动人情景,又别是一番诗情画意了。此刻李泰选择在沈小西走近时吟诵这首诗歌,倒真是煞费了一片苦心。

可惜,也不知道来自21世纪的沈小西听懂没有。

吟毕,沈小西捂着肚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太滑稽啦,这个胖子居然能吟诵出这么美的情诗,不不不,是这么美的情诗,居然是一个胖子吟诵出来的。

沈小西笑着笑着,甚至都岔气儿啦。

听到沈小西笑声不止,李泰不由得停了下来,转过他那胖嘟嘟的身子,朝着沈小西,嘟囔着圆圆的小胖脸,不好意思的说:“小西姑娘,本王有那么好笑吗?”

贞观十年 第三十七章 这个胖子很可爱2

今日很开心,主站女频专区书名推《唐朝小厨娘》。感谢各位亲的支持,真诚强烈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不是……不是……哎呦……哎呦……”沈小西努力想忍住不笑,却实在无能无力,只得一手捂着肚子,一手连连摆手,表示歉意。

此时的李泰倒真是个脾性温厚的皇子,他立在凉亭之中,也不动怒,只是静静的一直等到沈小西笑够了,方才彬彬有礼的说道:“小西姑娘,天色很晚了,你一个人在宫中行走,恐是多有不便,还是本王送你回去吧。”

“本王?”沈小西一惊,猛然止住笑意,看着眼前这个胖胖的、年纪和自己相差无几的胖子,居然是个皇子?

沈小西此时的脑袋彻底清醒了,忽然记得史书上曾记载,李世民的诸多儿子之中,四子李泰貌似就是一个小胖子。

那么眼前这人,莫非就是李泰?

“请问你是哪位?如何知道我的名字?”沈小西试探性的问了问凉亭里的刚才背诗的小胖子。

“在下乃是魏王李泰,适才曾在大殿之上一睹小西姑娘芳容,仰慕小西姑娘才华,便认得小西姑娘。唐突冒犯之处,还望小西姑娘海涵。”李泰说着,朝沈小西微微拱了拱手,神情很是谦恭。

也许是李泰胖胖的很可爱,也许是李泰谦虚君子的态度,也许是刚才李泰吟诵的那首咏月诗,总之沈小西此时,忽然觉得眼前的李泰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一点也没有皇子的架子。

“小西见过魏王殿下。”沈小西咬了一下舌头,强忍住笑意,向李泰行了个礼,也算是礼尚往来吧。

“敢问小西姑娘,这么晚了,怎么一个人出来?莫不是刚才的夜宴上,有人怠慢了小西姑娘?”李泰从凉亭中慢慢挪出,向沈小西走来。

“哦,不是不是,我只是觉得在里面有些闷,身上又有些乏了,所以出来透透气,却不想扰了魏王殿下的诗性,还请魏王不要见怪。”沈小西有些惊慌,连忙做解释。

“原来如此。本王也讨厌那些虚情假意的奉承,厌了宫中大宴的应酬,此刻只想寄情与明月,愿得一人心。”李泰看着沈小西,颇有引为知己、相见恨晚之感。

“原来你也不喜欢这样的场面啊!是挺累的,还不如出来吹吹风舒服。唉!也不知道这会大叔大婶还有小二哥吃了我的月饼没?也许大家都睡了吧。”沈小西抬头望着月亮,喃喃自语,眼前的李泰温和、不落俗套,再加上他胖胖的可爱外表,沈小西俨然没把他当成皇子来对待,倒像是久识的朋友,诉说着相同的话题。

李泰也有同感,他听了沈小西的感叹,忽然眼前一亮。

他原以为这世间所有的女子都是追求荣华,只为富贵;所有的男子都是争名逐利,只为荣耀。平日里自己又不善习武,只是终日里以诗为友,只有在纯洁的诗句中,才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净土。

而今,这谈吐不俗、蕙质兰心的沈小西,虽来自宫外,却和自己有着同样的看法和清心,真是红颜知己呀!

“小西姑娘实乃李泰知己也!只可惜今日佳宴过后,你我从此别过了,他日若要再见,恐怕实在不易啊!“李泰看着沈小西,心中竟有些不舍。

“哈哈,容易容易,魏王殿下忘了,今日皇上赏赐给小西一块玉腰牌,特许小西可以随意进出宫门呐!再说,魏王殿下平日里闲来无事,也可出宫去小西那坐坐,小西就在唐东十六街‘天下客’,可是方便的很呐!”沈小西得意的拿出她那块玉腰牌,在李泰面前晃了晃。

李泰开心的笑了,这是会心的笑,脸上的肉肉都一颤一颤的,像朵盛开的花。

要知道李泰尚未婚配,又因为体胖,平日里宫中妃嫔多以玩笑取悦之,宫女们则全都毕恭毕敬,实在没个知心的红颜说话。今日沈小西寥寥数语,竟让李泰如此开心,李泰觉得沈小西不同与一般女子,她豪爽、聪慧、深解人意,最重要的是清新脱俗。

一颗萌动的种子,就这样在李泰胖胖的身体里生根发芽了。

“小西姑娘,咱们出来有些时候了,一会儿殿上父皇看不到我们该着急了,不如我送你回去吧。”李泰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可是一千一万个不乐意呀,这么美的月夜,这么可人的知己,要是能促膝畅谈一晚,该是多么风雅的事情。只可惜……唉!罢了,来日方长。

“好吧,是该回去了,劳烦魏王殿下了。”沈小西客气的说,她其实也不想回去,说实话,那些应酬话,她说不来,只是觉得疲惫。可眼下是该回去了,回去辞别李世民,好让太子爷送自己回“天下客”呀!总不能在宫中留宿吧?

这样想着,二人已然来到了大殿,此时殿中依然觥筹交错,似乎无人注意到刚才沈小西和李泰的离开。

沈小西悄悄回到座位上,看到太子爷此时正在与群臣开怀畅饮,不由皱起了眉头,她心里急啊:“别再喝了呀!快送我回去吧,不然一会宫门就关了。”

好一阵后,太子爷醉醺醺的回到座位上,浑身的酒气,含混不清道:“来,小西,咱们喝!”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喝醉了吧,您该送小西回去了,小西不认识路呀!”沈小西推开太子爷递过来的酒杯,小声在太子爷耳边嘀咕。

显然太子爷是喝多了,根本没有听到沈小西在说什么,只是口中不住道:“喝呀、喝呀!”

沈小西感到很是郁闷,心想:这李承乾看来也不是个靠谱的人!请人家来,自己却喝醉了,还不送人家走,唉!

她四下里张望了一下,那边太子妃正和几个娘娘品酒闲聊,似乎也不得见自己。

惠妃已经离席了,应该是身体不适,回去休息了。

丽妃在那边坐着,依旧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自斟自酌。

李世民则正在饮酒看歌舞。

大臣们则是相互打着趣,喝着聊着。

“唉!我该去哪呢?”沈小西发愁了,眼看着夜色重了,想着此时宫门已经关闭了,看来自己今天是要在这宫中过夜喽。

沈小西想找小顺子,可现在他陪在太子爷身边倒酒,再说小顺子是太监啊,又做不了主。

想来想去,沈小西把目光投向了李泰。

她悄悄走到李泰身边,对李泰耳语:“魏王殿下,看来小西今天是要留宿宫中了,太子爷那边喝醉了,小西又不敢惊扰皇上雅兴,恳请魏王殿下帮小西找个安歇处所,小西将就一晚,明日一早便走。”

李泰心中大喜,刚刚在凉亭发现了知己,又送知己一路同行,虽寥寥数语,却已然你知我心,而现在,知己有求于知己,怎有不帮的道理。

想到这,李泰高兴的对沈小西说:“若小西姑娘不嫌弃,可去本王府邸的文学馆一住。那里一直是我读书写字的地方,平日里没什么人,倒也清净整洁。”

“太好了!”沈小西高兴的说,“如此小西便谢过魏王殿下了!”

贞观十年 第三十八章 夜宿王府

(感谢各位亲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