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唐朝小厨娘 >

第9部分

唐朝小厨娘-第9部分

小说: 唐朝小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见面前站着的果然是当今太子殿下李承乾,孙大人忙行大礼:“微臣参加太子殿下!”

孙大人身后的一干家眷眼见面前的果真是太子爷,也都慌忙随之跪下,齐声道:“参见太子殿下!”

紧接着饭馆大堂里所有吃饭的客人一听到“太子”二字,又见孙大人行此大礼,也都一个个慌忙从位上站了起来。只听得“噼里啪啦”一阵桌凳碰撞之声,还间杂着几声清脆的碗碟破碎之音,已是跪了一屋子的人,个个又跪又拜的不敢抬头,一时间全乱了。

太子爷不由掩面,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道:“不用多礼,都起来吧!”

“谢太子!”孙大人率先起身,一众人也都纷纷起身,却是恭恭敬敬站着,不敢坐下。

“哥,这是……”李治这时从一旁走了过来,用手抹着嘴,看看黑压压的站了一屋子的人,似乎对这阵势很是莫名其妙。

一见九皇子李治也在,孙大人不由心中又是一惊,又开始附身参拜了:“微臣参见九皇子殿下!”

于是乎,一屋子的人又乌央乌央的开始跟着又跪又拜的,就连老夫妇俩和店小二也赶快就地跪下。屋外的人也是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刚才还热热闹闹的饭馆,顿时安静了许多。

只是那一地的杯盘狼藉,真是让人惨不忍睹。

只有沈小西傻愣愣的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太子爷本不想惊动大家,只想带着李治来找沈小西轻轻松松的吃个东西,顺便来看看沈小西,以解相思之苦,这下好了,饭也吃不成了,悄悄话也说不成了,都怪这个孙大人,回去之后定不能饶了他可!太子爷心里那个气恼呀,好好的,你来搅和什么呀!

不过眼下这情况,也只能硬着头皮处理了,赶紧脱身吧,不然百姓多了就更麻烦啦!

“都起来吧!本王是微服私访,下来体察民情,既然国泰民安,本王也该回去了。都退下吧!”太子爷说完,做了个平身的手势,走过孙大人身边不忘小声威胁了一句:“孙大人,切记,今日之事切莫让我父皇知晓,否则唯你是问!”说罢,带着李治等人,拿着沈小西给打包的外卖“香飘万里”,以帝王之相的身段,离开了。

刚伸脚迈出“天下客”时,太子爷忍不住停住了脚步,回头恋恋不舍的望了望在一旁站着发愣的沈小西,满蕴着情意的眼神似乎在说:“等着我,下次我还会来的!”

唉!也不知道沈小西这个傻瓜看懂了没有。

太子爷等人渐渐走远了,大堂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熙攘,人人都在大声议论着太子的出现,说的口沫横飞,自是都有了回家吹牛的资本。

沈小西这时也渐渐回过神来了!

什么什么?刚才那个人就是太子?太子爷李承乾?他不是叫李子太吗?哦!天哪?李子太!李太子!李承乾竟然和自己玩了个文字游戏!刚才那个小孩就是九王李治?就是日后的唐高宗李治?就是那个娶了日月当空的武媚娘武则天的李治!

天哪!天哪!我竟然和两个历史人物擦肩而过!

沈小西越想脑子越混乱,不由愣住了,她靠在大堂的柱子边,历史中的一幕幕又一次的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唐太宗共有14个儿子:他的十四个儿子;无一成器;三个被杀;三个自杀;三个早夭;一个被幽禁;两个遭流放;另两个平庸糊涂;昏聩无能。而今日所见的这个英俊潇洒的美少年李承乾记得历史中曾记载:唐太宗李世民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着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为恒山王。唐太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因其聪敏,太宗特别喜爱。贞观九年太上皇去世,太宗守孝期间,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现非常好,大臣们有口皆碑。史书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太宗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欣赏。从此以后,凡是太宗离开长安,都让太子监国。后因李承乾有足疾,太宗对四子李泰又过分宠爱,而使李泰萌生了夺东宫之心。李承乾怕因此被废,于是于贞观十七年(643)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密谋了自保计划,但还未实行就被纥干承基告发。事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开元年间,以孙李适之请,唐玄宗赠其王号和谥号,于公元738年陪葬昭陵。

真是可悲之人啊!

沈小西望着李承乾离去的方向,深深的叹了口气,要知道现在已是贞观十年,也就是说按照历史轨迹,再过几年,到了贞观十七年,也就是李承乾的死期,真是可怜啊!

还有,刚才那个孩童一样的李治,下场也好不到哪去。史书上记载:贞观五年,封晋王。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

这么天真的一个孩子,到后来也成了昏庸无道的国君,竟然也……

若是生在现代,这两个人兴许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吧,不用为了权势争得你死我活,到头来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一想到这些,沈小西低下头,不免觉得眼中一阵酸楚。

她怔怔的望着门外,不知道要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贞观十年 第二十一章 金口玉言1

这边沈小西靠在柱子边痴痴的发呆,那边太子爷带着李治等人也走得甚是匆忙。

这段日子,太宗皇帝对太子爷也是有些不喜,因为前些日子杜正伦和于志宁两位太子老师,来向太宗请安拜见之时,难免会对太子疏于读书、政务,频频出宫留恋与声色之事加以微词,太宗皇帝向来对太子寄予厚望,但如今的表现,甚是有些令人失望。

加之近来国事繁忙,土谷浑内乱:那吐谷浑的甘豆可汗,过去曾长期在唐朝做人质,回到土谷浑后,吐谷浑人不服他统帅,随后立汗半年,竟被部下杀死。甘豆可汗的儿子诺曷钵继立。可那诺曷钵年幼,大臣争权,国内大乱。去年十二月,太宗曾下诏,命兵部尚书侯君集带兵前去声援,先派使臣前去劝解,如有不奉诏的,可以见机行事。结果今年三月,诺曷钵请求唐朝颁赐历法,奉唐朝年号,并派子弟入侍。唐太宗这才封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勤豆可汗。边疆的形式暗潮汹涌,本已令太宗心烦意乱了,若是再发现太子爷不务正业,偷偷出宫闲戏,免不了龙颜震怒,又是一阵雷霆闪电。

“多好的一天啊,如果没有孙大人的搅和,吃完如此美味的“香飘万里”,再和小西姑娘聊聊天,说不定还能带着九弟和姑娘小西一起去城外走走,顺便骑骑马,再去那条小河边……多美的画面呀!可现在,唉都怪孙大人不解风情!算了算了,也怪自己这张太子脸!唉!”

太子爷边走边想,心中很是有些不爽,随后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原来生在帝王家,竟也有这般的无可奈何呀!也就好比现在的大明星,出门逛个超市,也得戴上墨镜,女的用围巾包头,男的用帽子遮脸。可惜这是唐朝,没有这些现代玩意儿,要不太子爷也不用怎么辛苦的掩饰自己的身份啦!想去哪就去哪,随便玩!

“皇兄,好端端的叹什么气?是不是想刚才那位姐姐了?”九皇子李治一脸坏笑的看着李承乾,笑嘻嘻的问道。大唐时代,婚嫁迎娶之年甚早,女子往往十三四岁便已经出阁,故而李治虽然还小,对这男女之间的情爱已经有了几分懵懂。

“闭嘴,你小孩知道什么!”太子爷训斥道。

李治与李承乾关系向来很好,自是不惧,又是“嘿嘿”两声道:“皇兄,刚才的‘香飘万里’很是美味啊。”

太子爷得意的笑道:“那是自然。”

“不过——”九皇子李治这时顿了一顿,欲言又止的样子。

“不过什么?”太子爷问道。

李治大笑道:“不过好像咱们适才无人去会账吧。”

太子爷闻言突然心里一惊,想到:坏了!都是这个孙大人瞎搅和,我们吃了四碟“香飘万里”,还带了一份,都还没给钱呢!真是又吃又拿呀!也不知道是多少钱?一锭金元宝应该够了吧!算了,下回再去时再给吧,反正小西姑娘看上去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下次再给也不会生气的吧。况且,还给了自己再次见小西姑娘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一想到这,太子爷自我安慰了一下,笑嘻嘻的看了看手里拿提“香飘万里”,高高兴兴的进宫去他父皇李世民那去了,临走时不忘嘱咐李治不要乱说话。

李治点头答应,却是又拽着李承乾的衣袖,要挟道:“皇兄,过几日再带我出宫吧,不然哪天我若是一不小心,把你私自出宫的是说出去就不好了。”

太子爷“哼”一声,一脚踢开李治,径直向御书房而去,却是理也不理李治。

这边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御书房聚精会神的批阅奏折,旁边伺候的是德公公,也是伺候太宗皇帝的老人了。

此时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已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虽说天家的龙威犹在,但毕竟岁月不饶人,他宽阔的额头上已是爬上了几许皱纹,两鬓也已是为国事百姓,平添了几分霜白。

只见李世民穿着龙袍,半倚在龙塌上,腰间垫着一个金黄色绣团龙图案的腰枕,一手拿着一份奏折,一手拿着一只朱批御笔,在折子上圈阅。面前的炕几上,则是堆放着批好和待批的奏折。看得出这位盛世明君没有半点懈怠之心,才有如今的盛世贞观啊!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李世民也许有些疲惫,多日来边疆的混乱的国事,一直在忧烦着他的心,让他吃不下,睡不着。这会又看了许久的奏折,许是有些力不从心,还是已经心力交瘁,李世民放下手里的奏折,闭目休息,他皱着浓眉,用一只手撑在额头上,另一只手则下意识的触动食指,不断的敲点在一份刚刚放下的奏折上,若有所思。

前不久他最得力的助手——长孙皇后刚刚仙逝,长孙皇后是太子李承乾的生母,性情贤孝俭朴,喜好读书。在世时,经常与自己商讨古事,并提出各种建议,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长孙皇后曾经采集古代妇女得失的事情,编著《女则》三十卷。还记得她在病重之时,曾与自己诀别,请求重新任用房玄龄,并肯请纳忠容谏,不要听信谗言,减省畋猎和营建,不要为她厚葬。

多好的贤内助啊!可惜辞世时不过三十六岁光景。太宗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长孙皇后在世之时,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那样的生动。可如今……

若是长孙皇后还在,太子也许就不会这般放纵自己了吧!唉!如今朕真是分身无术,力不从心呀!唐太宗闭上眼睛,皱着眉头,往事历历在目。

身旁服侍的大太监德公公见万岁爷这般辛苦,也知趣的静候在一边,只轻轻的把条案上的香炉笼了笼,让淡淡的檀香氤氲,好给万岁爷的小憩增添一点安宁。

“父皇,父皇——”太子爷手拿沈小西给包裹的“香飘万里”,风风火火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嘘——参见太子殿下!”大太监德公公见太子这般咋呼,恐扰了太宗皇帝的清梦,忙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太子爷万万别惊着正在小憩的太宗。

太子爷这才注意到父皇的疲惫,唯恐刚才自己的声音打扰到父皇休息,轻轻的和大太监德公公打了个手势,示意自己先出去,一会儿再进来,转身就想悄悄的离开。

贞观十年 第二十二章 金口玉言2

许是刚才太子爷那般风风火火的声音过大,亦或是太宗李世民休息得差不多了,但也许是太宗李世民根本就没有睡着。正当太子爷转身要离开的时候,李世民忽然睁开了眼睛,用他那威严低沉的声音说道:“乾儿刚来,怎么这就要走?”

见太宗醒转过来,德公公忙上前去把太宗扶了扶,又加了个腰枕,给他垫在身后,好让太宗坐着更舒服些,然后悄然退到一边。

太宗皇帝直起身子,感觉舒服了许多,满意的看了眼德公公。

“父皇,您醒了呀!儿臣听说父皇今天又没用午膳,心下不安,特意从宫外给您寻了一味美食,给父皇开开胃,这可是全长安城老百姓排队都难求的美食啊!”太子爷给太宗皇帝行了个礼,小心的说着,然后拉开沈小西给包的那个漂亮的蝴蝶结,打开纸包,走上前去,双手奉上。

虽说这“油炸臭豆腐”有些凉了,但打开纸包的异香还在,再一听说这是长安城百姓都津津乐道的美食,不由龙心大悦,加之太宗皇帝此时也着实是有些饿了,刚才一直在看奏折竟不觉得,现在被这异香勾得倒还真有些想咽口水:“这味道,闻起来倒是好生的奇特。”

太子爷在一旁道:“父皇,这东西看起来平平无奇,闻起来或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