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皇家小公举 >

第100部分

皇家小公举-第100部分

小说: 皇家小公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平平安安罢了。你便应了母妃吧?”

楚王动了动唇,一时应不得声——事到如今便如箭在弓弦,哪里能够退?他垂下头,只得低低的道:“儿臣知道了,此间事了,再没有下回。”若是此回事成,自然千好万好,若是不成,那么他恐怕也要没命。

王昭仪终于松了一口气,抬起袖子拭了拭眼角,勉强露出一丝笑容来,颔首应道:“那便好,得了你这话,母妃也算是能安心了。”她抬手轻轻的拍了拍楚王的手背,低声道,“魏王妃这件事,你便交给母妃来办,莫要再想。若真是事发了,你也就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便是。”

楚王知道王昭仪这是想要替他顶罪,他动了动唇,想要说些什么却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只是心中更恨自己的无能与软弱——即使是事到如今,他也不敢与王昭仪说实话。

王昭仪心中已有定计,这会儿也没心情再与楚王多说,只留他用了一盏茶,便叫人送他出宫去了。而她自己则是坐在远处,垂目看着那被楚王送来的一匣子“香粉”微微蹙眉。她能在宫里待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如何利用那些不显眼的小东西,杀人于无形。只是,要如何把这香粉掺入皇帝御赐的那些东西里面却又是一桩难事。

更何况,听楚王那口气,想来也有些急。必得快些派上用场才是。

过了好一会儿,王昭仪似是想到了什么,搁下手中的茶盏,侧头吩咐边上的宫人:“魏王妃前日不是入了宫?依着陛下的性子,想来这几日应是有赏赐要送去魏王府,你去打听一下。”

那宫人垂头应了下来,语声轻柔。

皇帝送去给郑娥的自然都是好东西,尤其他心细,除却一些必要的药材衣物之类,往往还给郑娥送些她喜欢的精致玩意。

这一回也不例外,窦嬷嬷按着单子一一的把皇帝送来的那些布料和药材分送入库,然后又特意将里头那一罐茶叶拣出来,看了看,忍不住与郑娥笑道:“陛下心里果是惦记着王妃您,就担心上回赐下来的那一罐喝完了,这又特意送了一罐过来……”

说着,窦嬷嬷又抬手打开案上那个还没被挑拣入库的木匣子,只见木匣里头整整齐齐的摆着几支香烛,长短一致,颜色却是各异,隐约带了些安神的淡香。窦嬷嬷倒是一怔,转头去看那单子上面的物件,这才慢一拍的反应过来,点了点头,“啊,这是安神的,晚上倒是能点一支来试试。您昨日一晚上都在操心王爷那头的事,都没睡好呢,陛下这会儿送了这个来,倒是不错。”

郑娥闻言也不由一笑,点点头:“这东西倒是做的精致……”

第118章

因为挂念着萧明钰那头的情形; 郑娥这几日确实有些睡不安稳,正好皇帝那边贴心的送了安神的香烛来; 晚间沐浴就寝的时候; 她索性便也让窦嬷嬷晚上点了一支试试。

这香烛的味道确实是有些特别,郑娥躺在榻上,隔了一层薄薄的纱帘; 隐约可以嗅到那烛台上轻轻荡起的软烟。她阖上眼,只觉得那一丝丝的暗香正如暗流一般的在空中徜徉而过; 丝丝缕缕,隐隐约约; 令人昏昏欲睡。

郑娥抱着软被,垂头嗅着那一缕暗香,也不知自己何时便睡着了。

再醒来却已经是后半夜了; 郑娥肚子里的孩子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忽然剧烈动弹起来; 一下又一下的; 仿佛不断地翻着身。

郑娥立时便跟着惊醒过来; 她下意识的伸手捂住了自己的肚子; 指腹在丝绸质地的寝衣上掠过,光滑而又柔软; 然而腹中的孩子却仍旧不安稳的动弹着; 仿佛急着要出来似的。

可,可如今才只有七个月啊,离产期还有一段时日!

也不知是吓的还是疼的; 郑娥的脸色也跟着白了起来,再不敢耽搁,连忙扬声唤人:“来人!快来人……”

因郑娥此时有孕在身,故而外头夜里也都是守着人的,这会儿外头的宫人听到郑娥的声音,忙不迭的推门进来,担忧的问道:“殿下,可是哪里不舒服?”

郑娥此时已痛得再忍不住,她咬紧了牙关,好一会儿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快,快怕人去请医官来……”她的眼眶微微有些红,语声也不由得颤抖起来,“还不快去!”

那宫人对上郑娥的目光,吓了一跳,心下一凛,仿佛是被倒了一罐子的冰渣子一般,撒腿便往外去报信了。随着她的步子,王府内院挂在廊下的一盏盏明灯跟着被点亮,明亮如白日。

更衬得满院的月光如同水银一般的洒了满地,凉彻入骨。

按理来说魏王府这般的动静,边上左右自是瞒不过的,只是如今正是半夜里,这般忽然闹了一出,若非有心人还真不一定就立刻知道了。

偏吴王与楚王却是个有心人。

王昭仪打听到了皇帝赐给魏王府的单子后便有了主意:她用了特殊的法子将那香粉掺入安神的香烛里——这安神的东西大多都有香气,故而加了一点似是而非的“香粉”却也容易掩盖气味。而且点香烛时火焰灼烧会加快香粉内的毒气升腾,寻常人或许闻了没关系,但是若是有孕的妇人闻了,恐怕就会……

王昭仪做完此事后便特意派人去和楚王说了一句,她本意是想要叫儿子放心,安安心心的做他的太平王爷。此后无论有什么事,会不会被皇帝查出来,她这个做母亲的总也会替他担着。

只是,吴王和楚王得了消息后却更加坐不住了,立时便叫那几个原本就安插在魏王府的眼线认真盯牢了,若是一切顺利,今晚便能动手。

吴王先前早已打算好了,此时便也握着楚王的手,沉下声音:“二哥,如今就等宫里的消息了,只要父皇那边一出宫,我们这边也就可以立刻下手了。”他顿了顿,抬目看着楚王,“只是,此事第一关键便是时机,最要紧的便是一个‘快’字。必须要在天亮前,控制住父皇左右之人,让父皇写下立储诏书,让太子监国……”

临到关头,楚王才觉出自己内中的虚弱来——脊梁骨仿佛都已被人打断了,再无当初的傲气和自得,这会儿听到什么便怕什么,只听一点儿声响额上便有冷汗涔涔而下,嘴唇轻轻哆嗦着却没能发出声音,垂落两边的手掌却不由自主的握了起来。

吴王瞥了楚王一眼,紧接着就道:“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步。毕竟,太子立了之后马上就能废。只是,必须得先得了太子的名分,名正言顺。这样,咱们后头的事情才能成。”

其实,这些事吴王已与楚王说过许多遍,可楚王自小便对皇帝十分敬畏,如今想着自己竟要违逆君上,便是满心的忐忑与不安。然而,走到这一步,楚王也知道是没有退路了,只得咬咬牙用力点头,只是他心里虚,语声听上去也有些虚弱,只是轻飘飘的:“我知道了。”

吴王见着越发的瞧不上人:就吴王这般的胆子竟然也敢做逼皇帝禅位的美梦!真真是太好笑了!

要知道,此回之谋不过是胜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皇帝的手段与能力,倘若真留了皇帝的命,他们两人一个都别想活。所以,依着吴王的本心,得了太子的名分后,自然可以借着楚王底下的人解决皇帝,然后他再把事情全都嫁祸给楚王和王昭仪,面上便也能做一个“为父报仇”的孝子,名正言顺的登位。哪怕是萧明钰到时候带兵回来了又如何?他说不得都已登基了,便是萧明钰到了他跟前不也还得俯首称臣?

想到此处,纵然是吴王也不由激动的满面通红,不能自已——他已忍了许久、许久,久的都快让他以为自己早已没了指望。直到今日,他才真的感觉到了胸膛里那跳着的心脏和血管里流过的血液。这样的时候,便是他也不由有一丝的出神,想起纠缠了自己许多年前的旧事来:

吴王生母本就身份低微,好容易怀上了他又正好赶上皇帝攻打长安、高皇帝病重那会儿,自是没得多少重视。等他出生不久后,高皇帝便也跟着过世,前后相隔不到半月,这般一来难免有克亲之说,更是惹得亲长厌恶。

再大一些,王昭仪使法子弄死了他的生母,将他抱过去。那时候,他还不懂事,还以为王昭仪真就是自己的亲娘,还学着楚王模样撒娇卖乖,苦恼争宠,心烦为何母妃不喜欢自己。哪里知道,人家养他原就是想要替儿子养条“狗”,恐怕都没将他看在眼里。还记得六岁那年,他午睡醒来,懒洋洋的躺在榻上不出声,正好便听见了屏风后面那几个宫人的说话声,那些年轻的宫人心气颇高却被打发到了不得宠的三皇子身边,难免心不甘情不愿,闲话也就多了起来——

“要说起来,这三皇子还真是可怜,明明是皇子呢,正经的龙子龙孙。可真论起来恐怕连容修仪生得大公主都比不上呢……”

“哎呀,这这么能比?大公主到底是陛下的长女,又是出生在熹元元年,这兆头也算是好的了。三皇子呢?我听人说啊——当初高皇帝听说前头军情正好,心里高兴,眼见着就要病好了,结果三皇子一落地,不仅昭才人差点难产死了,就连高皇帝的病也立马就加重了,半月没过就……你说,这不是克亲是什么?皇上和太后心里头指不定要多想呢……”

“你还真信克亲这种事啊?”有个宫人笑了一声,压低了声音接着道,“别人都是昭才人就是被克死的,可咱们难道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呵,昭才人病怏怏的成日里起不了身,要不是……怎么会傻到掉湖里头的?不过也好,至少她死了,三皇子也就到了咱们宫里,至少不必跟着她捱苦日子。”

“都赶紧住嘴,种事也敢说!你们是不要命了?”有个年长些的嬷嬷从外头进来,听见这些宫人嘀咕,连忙呵斥一声,把人拉出去教训了。

谁也没发现,屏风后面的三皇子正死死的抓着被子,捂住自己的嘴,好叫自己不哭出声来。他的眼睛早已哭红了,却依旧没有一丝声音的默默流泪,沾满泪水的双颊憋得通红,一副马上就要背过气的模样。

虽然自那以后,边上的宫人便被换了一通,再没有一句闲话叫他听到。可自幼早慧的他还是把那些话全都给牢牢的记在了心里,就像是揣着一把刀在心里,逼着自己记着、忍着。

直到那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几个皇子里头,父皇最不喜欢自己;直到那时候,他才知道为什么王昭仪只喜欢抱二哥不喜欢抱他;直到那时候,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屈辱和忍耐。

几个兄弟里面,独独他的运气最差,可他却最是不信命,心口的刀刃越磨越尖,恨不得立刻便叫那些曾经错待了他的人都跪倒他跟前,磕头认错。

就在吴王回忆往事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一阵的敲门声——咚咚咚,不轻不重的三下,在这样的静夜里就仿佛是敲在心头一般令人警醒。

吴王立刻便从自己的思绪里回过神来,转头与楚王对视了一眼,然后才轻轻咳嗽了一声,开口问道:“怎么了?”

门外的侍卫低声应道:“宫里传了消息,陛下已往魏王府去。”

吴王眸光一亮,仿佛是刀剑显刃一般的凌厉,他甚至微微笑了笑,薄唇一抿,淡定的应了一句:“知道了,你退下吧。”

那侍卫无声无息的退了下去。

吴王这才拉住楚王,开口道:“二哥,我们准备准备,也可以去魏王府看看四弟妹了。”顿了顿,又道,“我会让岳父那边把先前训好的人带上,二哥你那边也得把人带上。最好能直接在魏王府后院那边把父皇那些人控制住,只要能够不透出消息,便也算是万无一失了。”

他们自然也想过直接从半路上下手,省得魏王府那些人碍眼。可半路上若是惹出事来,更容易惊动城中兵马,反倒是束手束脚。倒不如把地方放在魏王府,只要内府隔绝消息,便能

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个没有多大权的藩王罢了,虽有心争位,可能做的事情也太少太少了,而且这般大事也只能交给那些自己真正的心腹才能放心。

楚王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咬咬牙,点头应了下来,吴王这才稍稍放心,起身去见他的岳父姜嵘,打算临行前再商量几句。

姜嵘今日亦是留在了吴王府里头,只是他得了吴王的允许,总算是见到了已为吴王妃的女儿。大概是早年战场上受过许多伤,姜嵘看上去多少还是有些显老的,鬓角几缕银白,面色沧桑,只是他望着吴王妃这个女儿的目光却柔和的很。

吴王妃的病原就是心病,偏偏她又被吴王拿捏在手里,反抗不得,心里当然憋屈的得厉害,病得更重了。她如今在病榻上熬了几月,圆润的面颊也消瘦下来,露出尖尖的下颚,好似初夏时候的荷叶尖,惹人怜惜。

此时此刻,吴王妃躺在榻上见着父亲过来,眼里的泪水便是再忍不住。当着父亲,她也不必似对郑娥那般小心遮掩,一面垂泪一面哽咽着:“父亲何苦要与他们蹚这浑水?若有万一,恐怕便是姜家上下都要万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