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皇家小公举 >

第56部分

皇家小公举-第56部分

小说: 皇家小公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娥乌鸦鸦的眼睫往上一抬,有些害羞的点了点头,接过茶盏捂在手心里,有些暖暖的,倒是十分的舒服。她手心温暖,心里头也觉得舒服了许多,便像是小鸟喝水似的低头抿了口水,干涩的喉中亦是跟着舒坦了许多,精神也渐渐缓和过来了。

萧明钰悄悄松了口气,拿着帕子替她擦脸,嘴里却道:“父皇究竟和你说了什么,竟是叫你哭成这样?”

郑娥眼睫微微一颤,不由又低下头去,随即反应过来,轻声应道:“萧叔叔说,他会和你说的,等我们成亲了,就让你带我去峨眉山,拜见我父母……”

萧明钰点点头,倒是没再追问下去,只是略一挑眉,笑着道:“峨眉山?”他若有所思的道,“该不会你的名字便是从这儿来的吧?”

郑娥咬咬唇,倒是小声应了一句:“萧叔叔说,我娘还给我取了个小名,叫眉眉。”

萧明钰闻言变不觉微笑起来,上前揽住郑娥的肩头,轻轻的垂首在她眉心处落下一吻,柔声道:“眉眉,这名字真好听……”他的唇不带半点的旖旎滋味,反倒是温热干燥,语声跟着软了下去。

郑娥心头那些冰冷的、哀伤的东西不知不觉便又散了开来。她忍不住把手搂在萧明钰的脖颈处,毛茸茸的碎发在他颈上一蹭一蹭,有些害羞的和他道:“萧叔叔和我说了我们婚期的事情……”她说到这里,不觉有些害羞起来,犹豫了一会儿才轻轻的动了动唇,口上道,“就在明年开春。”

萧明钰听到这话,不由有些又惊又喜——他上回问皇帝的时候,皇帝还有推说是要先问一问钦天监,他还以为自己和郑娥的婚事还要再拖下去呢,没想到,皇帝竟然松了口……

萧明钰心思一转倒是很快便想起了不久前楚王、吴王遇刺之事,心里倒是有了些揣测:或许皇帝心里头也对皇子之间的争斗明白过来了,倒是不想再叫萧明钰或是郑娥卷在里头。

萧明钰心里想着事,面上还是极高兴的,伸手搂着郑娥往上一举,哈哈笑起来。

窗外的月光如水银一般洒落一地,树影参差,仿佛被萧明钰的笑声所惊动,左右晃了晃。

只听萧明钰笑声朗朗,犹如清风:“那可好,四五月的时候我们就出京去封地,先去峨眉山转一转,拜见岳父和岳母。告诉他们我会把阿娥你照顾得很好很好,让他们不必担心……”他颇有几分欢喜的将额头贴在郑娥白嫩的额上,柔声道,“然后我们就回封地去,再不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郑娥听着他的话,不知怎的心里也生出些无法言说的欢喜来,轻轻的伸出舌尖,在萧明钰的唇上舔了舔。

萧明钰的眸光变得有些深,把她整个儿搂到怀里,用力的加深了那个吻。

就在萧明钰和郑娥山间夜话的时候,皇帝与谢贵妃正一同去瞧又病倒了的小公主。

大约是九月份天气渐凉的缘故,小公主有些着凉,不免又生了一场小病,谢贵妃为着照顾女儿忙上忙下,着实是消瘦了许多。

皇帝处理完事情,便特意亲自到蓬莱宫瞧瞧小公主。

小公主才吃了药,有些困倦,见着皇帝却是极欢喜的,就连原还有几分困意的眸子都亮了起来,嘴里脆生生的叫了一声:“父皇!”

这样明白而直接的欢喜和孺慕,皇帝瞧在眼里,心里不免更心疼几分,上前抚了抚她的额头,问道:“可有听你母妃的话,好好吃药,好好养病?”

小公主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声音脆嫩:“我有听话的……”她拉着皇帝的袖子,忍不住又有些委屈,“就是想父皇,想得不得了。”

皇帝瞧着她那亮的出奇的水眸,心里更软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顶,轻声道:“所以父皇这不是来看你了吗?”说着,又体小公主捏了捏被角,拍一拍道,“吃了药便快些睡吧,等你好了,父皇带你出去玩儿,好不好?”

小公主眨了眨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认真的瞧着皇帝,好一会儿才点头用力“嗯”了一声。她乖乖的闭上眼睛,抱着被子,一副马上就要睡的模样。大约是她适才喝了药,这会儿闭上眼睛,困意上涌,果真是很快便睡过去了,呼吸绵长,显是睡得极沉。

皇帝瞧着她捂得红扑扑的面颊,心中微微有些软,仍旧是动作轻柔的拍了拍锦被。

谢贵妃在边上瞧着,面上神色微变,藏在袖中的手掌亦是握得极紧。随即,她便含笑着上前道:“三娘这孩子果是最听陛下您的话,您一说,她就睡了。”她抬手,搀着皇帝起来,与皇帝一同往寝殿去,口上徐徐笑道,“妾这做母妃的,都要吃醋了呢。”

皇帝拍了拍她的手背,又道:“三娘自小体弱,倒是叫你操心了,辛苦了……”

“做母亲的,操心自己孩子又算得了什么辛苦?若是可以,妾情愿减寿十年,保佑三娘一辈子无病无灾,快快乐乐。”谢贵妃柔声一叹,犹如月下芙蓉,清艳已极,“倒是陛下,整日里国事烦扰,倒是还要替三娘担心,妾倒是过意不去呢。”

皇帝心中妥帖,倒是不免叹了一声:“三娘还小呢,一贯乖巧伶俐,朕自是十分喜欢的。倒是她那几个兄长和姐姐,倒是……”他顿住口,也没有再说下去。

谢贵妃一贯体贴懂事,自是不会追问的,反倒是转开了话题:“对了,陛下今日去看吴王和楚王,不知两位王爷的身体可好些了?”

皇帝此时神色已微微敛起,闻言却叹了口气:“楚王倒还好,今日还能起身说话,大约只是受了惊。倒是吴王,瞧着似乎还要养好久的身子,尚药局那头说若是不小心,说不得还要落下顽疾……”

谢贵妃眸光微动,面上倒是跟着显出几分担忧之色来:“也不知是什么人,竟是这般大胆,京城重地,竟然也敢对两位王爷动手。”她羽睫微颤,似是有几分惊色,嘴里道,“这般狂徒,倘不处置,来日里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呢!”

皇帝也不知是听进去了还是没有,他有些冷淡的将谢贵妃的手拉开,轻轻道:“朕还有事,先回甘露殿了。”

谢贵妃连忙惶恐的垂下头,恭送皇帝离开。

皇帝的心情却不免更差了,他坐在御辇上微微阖上眼,想起回宫时看到的密折,心中不觉生出一丝复杂之感。好一会儿,他才轻轻咳嗽了一声,唤道:“黄顺。”语声冷淡,满地的月华更加清冷彻骨。

黄顺吓了一跳,连忙小步上前去,恭敬的垂下头:“陛下有何吩咐?”

皇帝沉默片刻,握着御辇上的手微微收紧,似有难决之事。许久,他才沉声道:“去东宫,把太子叫来。”

第78章

黄顺闻言; 不由得把腰背压得更低了,轻轻的应了一声:“是。”

皇帝也没有再说什么的兴致; 颇为随意的摆了摆手; 让他下去。

黄顺原还想要找个小内侍去东宫传话,只是瞥了眼皇帝那面色,心中微微一动; 倒是自己亲自跑了一趟。

其实这时候也不早了,东宫里灯火尚明; 殿内暖香盈盈。太子头上的紫金冠已被丢到猩红色的地毯上,他本人半靠在坐榻上; 一手揽着一个碧衣舞姬,就着舞姬的手喝酒。

听到是皇帝传唤,太子差点没被送到嘴边的酒水给呛到; 抬起眼又见是黄顺这个皇帝身边的大内侍亲自来传话,便是再愚钝也知道此事应是不小。太子心头咯噔一下; 忙不迭的把怀里的两个舞姬给推了开来; 郑重其事的理了理自己的衣襟; 端正神色问道:“这么晚了; 父皇怎地忽然想起要传我?”这般说着话,他暗暗的给边上那还愣着不动的舞姬使个眼色。

那舞姬生得妩媚; 身段甚是妖娆; 便是九月里也依旧只披了一层薄薄的纱衣。她藕臂一伸,轻手轻脚的扶了黄顺坐下,顺便将一个香囊递到黄顺手里; 柔声道:“公公一路赶得辛苦,还是坐下说话吧……”

那香囊极轻,黄顺指尖一捻便知道里头装的是银票或是地契之类的,心里倒是有了底。他语声微缓,只是仍旧端着态度:“陛下今日出宫去看了楚王与吴王,回宫后便想着叫太子您入宫说话……”他顿了顿,轻轻道,“陛下心情不好,殿下为人子的,还是顺着些才好。”

元德皇后素来贤德宽宏,宫中不少人都受过她的恩惠,便是黄顺也不例外。虽说已过去多年,元德皇后也已经过世,可黄顺如今这般年纪,倒是越发的放不下旧事,心里头多少还是惦念着。故而,这一回他才亲自跑了一趟,想着把这人情还给太子,此后便也算是于心无愧了。

太子自是不知黄顺的心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里倒是隐隐生出些有些厌烦来:既是先去了楚王府和吴王府,必是老二老三在父皇跟前告什么状!别人家的兄弟看着都好,偏自己家的一群兄弟,各个和恶狼似的,恨不能把自己给吞了。太子这般思量着,瞧黄顺的神情到底不敢轻忽,先起身去后头换了一身衣服去了酒味,这才随人往甘露殿去。

等太子到了甘露殿门口的时候,左右宫人内侍全都低了头,只轻轻掀起帘子引他入内,口上道:“殿下请进,陛下正等呢。”话声落下,那些宫人都只是立在门口处,只是目送着太子入殿。

殿中并无一人,左右安静的出奇,只有皇帝坐在书案后面,面容隐在沉沉的暗色里,只能隐约看见他锐利犹如刀剑的目光,几乎能破开人的皮肤,看到内里的血肉。

殿外满地月华如流光,殿内却是静的只能听到细微的呼吸声,就地上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这样发诡异的氛围里,太子只觉得胸膛里的心跳声越发急促,往里走了几步,不由自主的抬眼去看坐在上首的皇帝,只是还未等他看清皇帝的面色,便听得皇帝的一声冷笑。

“怎么,你现在也知道怕了?”皇帝开了口,意味不明的问道。

太子头皮一瞬间就紧绷起来,脊背上亦是冷汗涔涔,心底里不由自主的涌出一股森冷的寒意。他连忙快步上前去给皇帝行礼:“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没叫起,目光在他的头顶掠过,只是淡淡的道:“你还没回朕的话呢。”

太子竭力稳住自己的情绪,轻声应道:“儿臣不知父皇所说的是何事。”

“不知道?”皇帝意味深长的反问着,语调拖得有些长,不辨喜怒。

太子的心也随着皇帝那声音而不由自主的提了起来,他咬了咬牙关,只觉得自己压低的脊背就像是绷紧了的弓弦,只差一点就会断开。

也就在此时,坐在上首的皇帝短促的冷笑了一声,那笑声轻薄冰冷的就像是月下磨出的刀刃。他忽然伸手拾起桌案上的一本折子,把它丢到太子的头上:“那好,你看看这个。看完了再告诉朕,这是什么?”

皇帝何等的力道,只这一下,立时便把太子细嫩的额头砸出血来,倒是没有流多少血,只是叫太子那张原本还算是端正斯文的面庞显得有些仓皇起来。

太子差点叫出声来,顺势俯跪下下去,低着头用有些颤抖的指尖放开那本硬皮的折子,还没等他看完,他那面色几乎便已经变得无比苍白起来,连忙出声道:“父皇,此事,此事儿臣确实是半点也不知情……”

“那你说,那些刺客为什么会有东宫的腰牌,为什么有人当天看见穿着黑衣的人进了你的东宫?”皇帝的目光里已是沉沉的失望,“明宸,你告诉朕,为什么?”

太子用力的咬了咬唇,竭力想要辩白些什么,可最后却只能怔怔然的道:“儿臣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皇帝看着他被砸破的额头和苍白的面色,不由得微微阖了阖眼:“明宸,你是朕的嫡长子,为了你,朕与皇后足足等了七年……”便是为了以正嫡庶长幼,他才顶着压力一直等到嫡长子出世,方才让其他妃妾有孕。

殿中的烛火随着拂过帘幔的夜风轻轻摇摆,落在皇帝面上的烛光亦是闪烁不定。皇帝面色有些苍白,如同失去了血色一般,冷的没有一丝的人情。他一贯沉静的声音里甚至还呆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就像是月下的长剑,不知积了多少的霜雪和沧桑:“朕膝下统共只有六子,唯有你一个是自小由朕亲手教养长大。便是再忙,朕也绝不会忘了你,替你延请名师,早早便封你为太子,叫你不满十岁便得入主东宫。甚至——”

这些事,太子亦是十分清楚,可他很少听皇帝提起——因为皇帝以往要给他这个太子留些面子。所以,他听着听着,不由得便浑身战栗起来,几乎不敢抬头去看皇帝的面色,只是满心惶恐惊惧的等着皇帝接下来的话。

皇帝语声微凝,有些沉,压得跪在下首的太子头更低了。只听他缓缓的接口道:“甚至,为着你,朕还把你底下的几个弟弟都赶去藩地——他们亦是朕的儿子,爱子之心,世人皆有。朕何尝不喜欢他们,何尝不想要留他们在身边?可就是为了你,朕听从你母后的劝解,将他们早早赶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