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皇家小公举 >

第58部分

皇家小公举-第58部分

小说: 皇家小公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明钰吩咐了一通,便又与二公主道:“我进宫去找父皇说话,你先回去吧。”

二公主只好打道回府。

萧明钰则是兴冲冲的拿着他的喜服去找皇帝。

皇帝正忙着呢,听说是萧明钰来了,挥挥手让人放他进来。只是,皇帝口上仍旧是有些不耐烦的说了萧明钰一句:“过两日便是你与阿娥的婚礼,到处乱跑什么?”

萧明钰捧着颜色鲜艳的喜服,来和皇帝炫耀:“儿臣的喜服才做好了,正好拿来给父皇瞧瞧。”

皇帝垂目瞥了一眼:见萧明钰面上带笑,容光焕发,双眼明亮,显是真的高兴。他心中倒是不觉一软,也跟着高兴起来:四儿子对郑娥确是真心,在山上等了五年,这回将要如愿,自然高兴得很。他们两人在一起,想来应是极好的,郑娥的父母大约也能放心了,便是元德皇后在,大约也会很高兴吧?

皇帝这般想着,眸光倒是柔和了些,随口道:“既是带来了,那便换上给朕瞧瞧吧。”

萧明钰自是不会和皇帝客气,唤了个内侍入内来服侍他更衣,径直便去了屏风后面换衣服。

喜服昨日里方才改过,今日再试的时候果真便十分的合身。萧明钰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的时候,宽肩瘦腰,如松如玉,身姿挺拔一如一柄出鞘长剑。他的五官像极了皇帝,疏眉朗目,轮廓极深。此时,他清俊的面容被身上那件喜服的近乎浓艳的红色一衬,便生出一种锋利至极的俊美。

萧明钰特特炫耀了一番,又道:“母后以前总说我像父皇,想来父皇当年与母后成亲时候,穿上喜服,大约也是这般模样吧?”

皇帝没好气的笑了一声,嘴里道:“朕那会儿还比你小了几岁,才十六呢……”话虽如此,他垂眸看着萧明钰,微微一怔,目光却不觉得飘远了:萧明钰确实是生得极像他,此时换上喜服的模样倒是叫自己想起当年。

那时候,正是新婚,他也曾欢喜的整夜都睡不着。新婚那日,他还握着许氏的手,一字一句的与她说,要做“一世的夫妻”。婚后的那一段时日,王氏还没入府,他们两人同起同卧,朝夕相对,不知有多么快活……

然而,昔日之诺应犹在耳,许氏却已先他一步入了昭陵。

皇帝沉默片刻,心情不知怎的又有些低落下去,微微阖了阖眼,用指尖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随意的摆了摆手,与萧明钰便道:“朕有些乏了,你便先回去吧。”

萧明钰见状倒是劝了一句:“父皇既是累了,不若早些休息?”

皇帝微微颔首,随即又吩咐黄顺送一送萧明钰。

一直到了廊下,萧明钰才转头与黄顺拱了拱手:“就到这吧,公公不必再送……”他顿了顿,又轻声加了一句,“那件事便麻烦公公了。”

黄顺面上神色不变,只是轻声道:“老奴既是应了殿下,自是会尽力的。”说着便也站住身,目送萧明钰离开。一直等到萧明钰的背影不见了,他才摆摆袖子,重又回了甘露殿里。

皇帝因为想起当年与元德皇后的旧事,颇多感伤,也没了批折子的心情,丢开手里的御笔便起身往内殿走去,想要在临窗的小榻上躺下歇一歇。

黄顺垂着头,恭恭敬敬的跟在皇帝后头,与边上的几个内侍宫人一道服侍着皇帝更衣然后躺下。黄顺亲自拿了一条薄毯给皇帝盖上,另外的几个内侍和宫人则是轻手轻脚的退到屏风后面,等着皇帝随时传唤。

黄顺盖完了毯子,便又从袖子里拿了一块安神香,加到边上的镂空香炉里头。

香雾袅袅,缓缓升腾而起,殿中暖香盈盈。

本该合眼养神的皇帝却忽而转了身,抬眼去看黄顺:“今日加的是什么香?”

“是安神香,”黄顺垂眉低眼,恭敬小心的回答道,“奴才瞧陛下这几日睡得不安稳,便斗胆加了一块。”

皇帝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仿佛是不经意的开口道:“这香,记得以前立政殿偶尔也点。”

黄顺小心的应声道:“是啊,元德皇后素来节俭,不爱香料一类,案上反倒多是供着一些花草盆栽。只有这一味安神香,倒是常点。”

皇帝薄唇微扬,不觉露出笑容来:“是了,她是怕朕睡得不好呢,每每朕来,多是要点一炉的……”他此时不由得便又想起昔日里夫妻恩爱的旧事,心中不觉一软,又是欢喜又是酸楚。

皇帝躺在榻上,嗅着鼻尖熟悉的熏香,倦意渐渐上来,不一会儿便又合眼睡了过去。

这一觉,倒是难得的好眠。甚至,他还在梦里见到了元德皇后。

她坐在秋千上,是少女时候的模样,梳了双髻,带着一对珠花。随着秋千的摇晃,珠花花蕊上的珍珠也微微动了动,衬得她满头乌发如鸦羽。她回头看着他,笑起来的时候,眸光如水,仍旧是那般的温柔可爱。

他就那样站在那里,生怕惊到了她,只是怔怔的看着。

有那么一刻,他几乎有一种错觉,仿佛已爬过千山,跨过万水,等待许久,为的也不过是为了站在这里,看着她垂头和自己微笑。

多么好啊,她还在那里,还能与他微笑……

皇帝醒来的时候,已是傍晚,残阳如血一般的照在朱红色雕花木窗上,有一种惊心动魄的艳色。

仿佛是还没能从梦中回过神来了,皇帝抬目看着窗外,怔怔的发了好一会儿呆。他已经许久许久没有梦到皇后了,不是他刻意不想,只是一种自我的本能罢了。

就像是当年太后临终时说的他的心“又宽又大,只有江山才能稳稳的压在上头。那些个人,来了去了,叫你高兴或是难过,都是一时儿的”。皇后去了,他自是悲痛欲绝,几乎白了鬓发。然而,过去了便是过去了,万里江山、天下百姓乃至于膝下那些儿女……每一个都不是能轻易舍去的,他也只能故作从容的将那些悲伤避开。

后宫里的人来来去去,总有贤妃、王昭仪那样的旧人陪他说旧事,有谢贵妃那样的人间绝色与他百般温柔,也有鲜活娇嫩的美人前仆后继来填补他的空缺……

可是,当他梦见元德皇后的时候,那种如狂的欢喜忽而涌现出来,少年时的心跳也跟着回来,纵然知道是梦,可依旧不愿就这么醒过来。

梦醒后,被时间冲洗的痛苦仿佛不曾淡去一丝,鲜明如旧,重又回到了他的心口。

有那么一刻,皇帝几乎无法去否认:他所失去的,此生永远没有什么人或是东西能够填补,就如同心头剐走的肉,永远都不会好了。天底下无数人想破脑袋的想法子让他欢喜,他也的的确确有许多值得欢喜的事情,可是纵然是用那些欢喜去掩饰痛苦,痛苦也永远都是痛苦。他的心口,也永远都少那么一块。

他怔怔的看了许久的斜阳,直到天边最后一缕夕光落下,方才轻轻的开口叫人:“黄顺,”大约是刚睡醒的缘故,他的声音还有些沙哑和疲惫,“派个人去东宫传旨,让东宫那边的人都撤了吧。过几日便是四郎与阿娥的婚礼,太子到底是长兄,总也要去看看的……”

事涉储君,自是不可小觑,东宫解禁的消息自然也是瞒不住的。至少谢贵妃很快便知道了,她倒也不生气,反倒是十分从容的笑了一声:“太子就算太子,总是有许多旧情可以去耗的……”只是,总有一日,那些旧情也会耗光,到时候太子又要如何?

谢贵妃低垂眉眼,染了蔻丹的纤纤细指在花梨木案上轻轻掠过,柔声道:“也好,既然如此,那么前些日子的谋划也能用上了——”她顿了顿,仿佛下定了决心,“传话给兰射,让他按计划行事。”

第81章

东宫解禁; 便是郑娥听到消息都悄悄松了一口气。

经此一回,太子倒是安稳了许多; 平日里也不敢再乱出门。倒是太子妃崔氏特意带上康乐郡主; 一同去了泰和长公主的公主府去看郑娥,顺道给郑娥带了些添妆礼来。

康乐年纪尚小,虽不知事但经了这么一回却着实是受惊不少; 整个人看着都瘦了许多,白嫩嫩的面颊也没了往日里的婴儿肥; 渐渐显出秀气的轮廓。因为她这几个月一直被拘在东宫里不能出来,这回好容易随着太子妃崔氏一同出来; 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欢喜的,只是仍旧害怕的牵着崔氏的手,躲在后头; 怯怯的看着人。

郑娥虽是知道太子算不得多好,可瞧着康乐这么小的孩子也跟着受罪; 心里自是有些心疼的。她想了想; 便又从边上的那边拿了几个果子; 弯下腰递过去; 轻声道:“阿晗你吃蜜柑吗?”

康乐郡主名叫萧晗,是太子给起的名字; 平日里亲近些的要么叫她“阿晗”要么便是叫“康乐”。

萧晗先仰头去看太子妃崔氏; 不知该不该拿。

崔氏叹了一口气,便道:“不认识了吗?这是你四婶婶呢……”她抚了抚女儿的肩头,便道; “还不快谢谢你四婶婶。”

萧晗眨巴眨巴眼睛,脆生生的叫了一声:“谢谢四婶婶。”这才伸手拿了蜜柑,自己剥了起来。

这回倒是轮到郑娥脸红了,嘴唇动了动,小声道:“要后日才成婚呢……”话虽如此,心里仍旧是极高兴的。

崔氏见她粉面含羞,心中微动,倒是感叹了一句:“四郎等了这么久,可算是如意了,如今还不知如何的得意欢喜呢。”说着,她又拉着郑娥的手在临窗的小榻上坐下,语声温温的与郑娥道,“你们小夫妻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能够有今日,自是再好不过。以后啊,只要你们齐心,日子自然是越过越好的……”说着,便又交代了许多夫妻间相处的心得——虽说她与太子关系冷淡,可到底是费了不少心思,在这上面多少还是有许多话可以讲的。

郑娥一一听了,一直等到崔氏就要起身告辞,这才犹豫着开口道:“皇嫂,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讲……”她咬了咬唇,迟疑着道,“四哥哥说,楚王、吴王遇刺之事,倘若不是太子所为,便是东宫里有奸细与人里应外合。嫂嫂若是有心,倒是可以留心一二,若是找出那些个奸细,日后多少也能安心些。”

崔氏闻言微微一怔,倒是垂眼看了看郑娥,含笑道:“阿娥你也长大了……”她目中神色深深,不知在想些什么,只是轻声道,“嗯,嫂嫂记在心里了。”

转瞬便到了大婚那日,二月里尚且有些春寒,好在天气还不错,至少不是萧明钰担心的雨天。为着这个,萧明钰还特意派人去给算日子的钦天监那里送了厚礼——这要是雨天,他去接自家王妃都不方便。

郑娥作为新娘,比起那些个收拾嫁妆、准备东西的宫人们都显得清闲多了。且她素是个乖巧的性子,虽说前几日略有些辗转反侧,可真到了成婚这日,不知怎的心里竟是忽然安定了下来:是了,她要嫁的是萧明钰,她自小便认识、喜欢的人,而他也喜欢自己,再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

这般一想,她心里头安定许多,没再胡思乱想。因她每日都要早起练字,这一日到也不必等人来催,早早的便起了,闲着无事便坐在房,由人替她更衣打扮。嫁衣自然是早早的做好了的,换好嫁衣,只需坐在房里头由着人给她净面、梳头,就连早饭都是别人端着粥碗给她喂的。

这桩婚事倒也如了泰和长公主的意——当初皇帝要让她收郑娥为义女的时候便顺嘴提过一句,说是打算要把郑娥嫁给自己的几个儿子。虽不是皇帝当初说的五皇子或是六皇子,但魏王显是又更好了一筹。多个皇子女婿,总也是面上光彩的。故而公主府上下,对着这桩婚事亦是十分用心。

虽说许多人都议论郑娥出身,想着以萧明钰这嫡皇子的出身,最后居然娶了这么一个王妃,算起来着实是有些亏。可是那些人却不知道,郑娥的嫁妆实际上并不比那些个贵女要少。除却当初皇帝、皇后特意给的,还有太子妃、泰和长公主等等长辈的添妆,倒是能把整个院子都填满。后面又添了萧明钰给聘礼,泰和长公主瞧着窦嬷嬷一个人清点的辛苦,便又特特拨了两个嬷嬷去给郑娥那边帮忙收拾。

二公主很有些姐妹义气,自告奋勇来陪郑娥,顺便还悄悄给郑娥塞了两块糯米糕:“糯米抗饿,你要是饿了,就悄悄在轿子里头啃两口。只有一点——千万别蹭了嘴上的胭脂,要不就不好看了……”

郑娥悄悄的捏了捏二公主的手,有人陪在身边与她说说俏皮话,心里倒是舒服了许多,面上亦是不觉的笑了笑。

因着萧明钰心急,迎亲的人倒是来得比想象中的更快,只是这皇家迎娶自有吉时。泰和长公主心里头颇有些嫌弃侄子这火急火燎的模样,索性就这么叫他在外头等着,自己则是趁着还有时间,亲自去了郑娥房里,温声与她交代些夫妻间相处的事情。

想了想,她又给郑娥递了两本画册,解释道:“我膝下只有两个小子,你又一贯是个乖巧懂事不必人操心的,我竟也忘了这事。好在还有时间,你也别羞,多少看了一看。夫妻之间,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