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皇家小公举 >

第87部分

皇家小公举-第87部分

小说: 皇家小公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的薄唇上还沾着濡湿的鲜血,殷红如朱,好一会儿才勾了勾唇,面容冷沉。只见他极慢极慢的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没事。今晚这件事,朕心里已有数,你也不必再管,更万万不可外传!”他说完话,直接推开搀扶着自己的容昭容,竟也没有再理会边上的她,随即便扬起声音,沉沉的开口叫了一声,“黄顺!”

黄顺早已觉出里头不对劲,只是没有皇帝吩咐自然不好擅自闯入,便也只得耐下心来细细等着里头的声响。只是,他伺候皇帝多年,一听里头的叫唤也不由得怔了怔:听皇上这声气,似乎有些不对劲……话虽如此,黄顺听到皇帝的声音,到底还是提了一颗心,小心翼翼的往里头去。

然而,见着地上的那一滩血和皇帝苍白如纸的面庞,便是黄顺也被唬了一跳,再顾不得什么,连忙道:“陛下,可要奴才去尚药局那边叫冯奉御或是杨奉御过来看看?”

“不必了。”皇帝抬手把黄顺那些个话全都堵回去,面上神色淡淡,低声自语道,“眼瞎、心窍堵了,也是该吐吐血。”

不待黄顺反应过来,皇帝已然伸手将唇边沾着的血拭去,直截了当的开口吩咐道:“摆驾,回甘露殿。”

黄顺瞧着皇帝那面色,再不敢多言,缩了缩脖子,小心的上前扶了皇帝一把,一同往外走去。一直等到出了殿门,黄顺这才稍稍缓了一口气,有些犹豫的开口道:“既是要回甘露殿,可要派个人去蓬莱殿传句话?”皇帝适才从蓬莱殿出来的时候还和谢贵妃许诺说是马上回去呢。

皇帝静了一瞬,似是冷笑了一声,然后微微颔首:“你派个人去蓬莱殿,就说朕传谢氏到甘露殿伴驾。”

黄顺琢磨了一下也没琢磨透皇帝的心思:按理,似谢贵妃这般的一宫主位,自然是不必似那些个低等妃嫔一般入甘露殿侍奉。只是,皇帝既是开了口,那便是天大的恩典,谢贵妃便是不想来也得来。黄顺转头给后面的小内侍交代了几句,很快便轻手轻脚的扶着皇帝上了御辇。

等皇帝上了御辇,黄顺便叫底下的人抬起御辇,往甘露殿去,他本人则是跟在一边小心翼翼的端详着皇帝莫测的神容——如今夜色已沉,冷月尚且躲在云后,皇帝半张脸都掩在沉沉的暗色里,他似是有些心烦,伸手用指尖轻轻的掐了掐自己的眉心。黄顺跟在便是,甚至隐约还能看见皇帝微微抿着的薄唇和紧绷着的下颚,显然是心情不好。

黄顺便更加提心吊胆了:他在皇帝身边伺候过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皇帝吐血。就在此时,他忽然听到皇帝的声音,似是自语,又仿佛是询问。

“你说,朕当初怎么就纳了谢氏呢?”

黄顺被这个问题吓得脖子也跟着缩了一下,好一会儿才试探着应声道:“当时陛下救下娘娘后原是打算替她另寻良人赐婚,只是当时朝中舆论汹汹,贵妃娘娘又几次寻死,陛下您顾念旧情,索性便立娘娘为贵妃。”

皇帝怔了怔,也不知有没有把黄顺那句话听进去,好一会儿才默默然的叹了一口气,似是沉甸甸的。

就如黄顺所说,当年皇帝带兵攻入熙都,再见谢氏时方才知道她竟是当年路过救了自己的女孩。皇帝当时念及她当年的天真纯善和救命之恩,一时心软便也留下了她的性命。说到底,谢氏男丁尽数斩尽,谢氏说到底也不过是个女人,年纪又小,皇帝也不觉得留她一命会有什么恶果,甚至还想着从底下的年轻才俊里选个人赐婚。

只是,前朝公主久留后宫,内内外外难免多了留言,谢氏更是几次寻死,有一回她真的是差点死了,躺在榻上,只是含泪与他道:“我这一辈子,最后悔的便是当年救了你……只是,若叫我重来一遍,想来还是会救你的。还记得当年你倒在路边,我便悄悄和嬷嬷说‘这个小哥哥长得真好’……”她的目光几乎是垂死的温柔,带着那深切的依依,“其实这些年,我也常常想起你的,想起当年你说的那些话……”

皇帝当年尚且年轻,看着她那样含泪的目光,看着她那张堪称绝色的面容,听着她那一句句的话,想起当年那个纯稚的孩子,到底还是软了心肠。所以,他便握着她的手,轻声道:“朕说过,要护你一世,便绝不失言……”

所以,谢氏九死一生的痊愈后,他便力排众议,立了谢氏为妃,百般荣宠。只当她仍旧是当年那个路遇伤者都会停车相救的女孩。

然而,事实告诉他,他这一辈子做的最错的事,或许便是信了谢氏的鬼话纳她为妃——那封血书上面所写的桩桩件件,字字清楚,细节明确,显然并非胡诌,可倘若这上面所写的都是真的,那些事都是谢氏所做,那么一直宠爱她、纵容她的自己又岂非是她的帮凶?

就连小公主那件事——皇帝当时是早知谢氏为人的,若是真能下狠心将小公主左右清理一遍,若是能更加小心些,又怎会叫当时困居蓬莱殿的谢氏得了手?那是他的女儿啊,遇上那样的母亲已是足够的不幸,而他这个做父亲的却没能保护好她。而且,他竟然还在女儿死后,几次宠爱、抬举谢氏……

一念及此,皇帝只觉得是锥心之痛,咬牙忍了许久方才将喉间涌上的那股腥甜咽回去。

皇帝面沉如水,左右之人自然也跟着屏息敛神,御辇很快便到了甘露殿。黄顺小心翼翼的叫人扶着皇帝下了御辇,往殿内去。

皇帝不动声色的推开了边上搀扶着自己的黄顺,径直迈步往里走,一直走到临窗的暖榻上坐下,方才懒懒开口道:“都退下吧。若是谢氏来了,便带她来这里。”

黄顺躬身应了个是,转身出了殿门又连忙抓了个小内侍,吩咐人:“赶紧的,去尚药局那边跑一趟,把两位奉御请过来。就说,就说陛下龙体不适。”虽然这是违背皇帝的命令,可黄顺到底清楚得很:皇帝的龙体康泰才是重中之重,适才吐了那么一口血,说不得便是心头血,这么重要的事情,又怎么会没事?他还是找人在边上候着比较安全。

小内侍见着黄顺面容严肃,哪里敢多问多说,点头应了下来,一声不吭的转头跑了。

黄顺则是又转了步子,走到殿外候着,竖着耳朵听着殿内的声响。因着夜风有些冷,他忍不住缩着脖子跺了跺自己的老腿。

过了一会儿,便见着有人抬了步辇过来——原是谢贵妃来了。

谢贵妃这会儿被皇帝叫来甘露殿,多少有些诧异,见着前头的黄顺,便也柔声问了一句:“陛下今日怎么忽然想起叫我来甘露殿伴驾?”

要是以往,黄顺或许还真会与谢贵妃说上那么一两句,可如今他一想起皇帝那句“你说,朕当初怎么就纳了谢氏呢?”就觉得腿肚子发抖,哪里敢多说什么。他笑了笑,一面引着谢贵妃往殿内去,一面轻声奉承道:“这是陛下宠爱娘娘您呢。陛下还特意吩咐了,说是娘娘一来就带你进去……”

谢贵妃咀嚼着“宠爱”二字,面上笑意微微有些复杂。然而,等她入了殿门,还是沉下心,小心的打量着坐在暖榻上的皇帝:皇帝此时坐在榻上,一只手搁在案上,一只手则是拿着什么,正垂着头细细的看着,那模样仿佛和平时没什么两样。

谢贵妃心下微微一松,缓步上前去行礼,低声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似是忽而回过神来,也没叫起,只是抬起眼淡淡的扫了她一眼,轻声道:“你来了?”顿了顿,他仿佛也没打算等谢贵妃的回话,沉了声音,重又开口问道,“朕再问你一遍,你宫里的曲扇到底如何了?”

谢贵妃跪在地上,藏在袖中的那只手不由得握紧了,心中颇是忐忑:难不成,皇帝知道曲扇死了?这般一想,她便咬了咬唇,轻轻的道:“妾的确是听人说她病了,还躺在病床上养病……”说着,她又十分无辜的转了口风,道,“只是,她到底是个奴婢,底下人怕她给妾过了病气,自她病了以后,妾便再没见过了。真要说起来,妾还真不知道。”

前头皇帝问起曲扇的时候,谢贵妃还能口口声声的说是“倒不是不巧,她这几日病了,我已叫人来看。只是,一直也不见好。唉,看她的命数吧……”,如今皇帝再问,谢贵妃却已乖觉的转了口风“自她病了以后,妾便再没见过了。真要说起来,妾还真不知道。”

便是皇帝听到她这般巧舌如簧都忍不住扬唇一笑,然而他唇角一弯,神色却已凛然,直接厉声道:“怎么,你还要欺君吗?!”

谢贵妃跪在地上,只觉得手心满是冷汗,她不知道皇帝是如何得知曲扇已经死了的,可此时她却是决不能认下此事的。所以,谢贵妃咬了咬唇,眼眶微红,只是含泪道:“陛下难道不信妾?”话说间,她细长的眼睫往下一搭,珠泪滚滚而落。

她那双黑眸犹如一汪碧泉,清澈见底,盈然水润的叫人心生怜惜。

以往,见着谢贵妃这般美人含泪的模样,皇帝大概便也觉得有些心软了,只是今日皇帝却是嗤笑了一声,那笑声极冷极短促,带着满满的讥讽与冷漠,犹如一把尖刀一般划破谢贵妃的娇面。他只是淡淡的道:“对,朕不信你。”

听到皇帝这句话,谢贵妃的脸色都白了,她隐约知道有什么事情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她心中乱成一团麻,只是强自镇定着,好一会儿才找回一丝的冷静。她只是哀哀哭着:“既如此,陛下不若赐死臣妾,也好叫妾去地下和三娘作伴……”按照谢贵妃对皇帝的了解:平日里,只要她一提起早逝的小女儿,皇帝多半便会心生愧疚,再生不起气来,大错便也成了小错。

然而,谢贵妃这话还未落下,坐在上首的皇帝却已勃然大怒,直接拿起案上的茶壶砸在谢贵妃的身上,冷怒道:“你竟然还敢提三娘!朕便是要赐死你也必要叫你死的远一些,省得扰了三娘的安宁!”

茶壶本就比茶盏大得多,里头又满是茶水,自是极重的。这般砸下来,谢贵妃身上立时便湿透了,慢慢的都是茶水和茶叶,便是腰背都被砸的一软,险些趴到在地上。便是这般狼狈的境况里,谢贵妃还是竭力的想要从中找出头绪:怎么会,皇帝怎么会一时之间变了脸色?!难道是三娘那件事?

就在谢贵妃想着要如何分辨的时候,皇帝已然把手中的那封血书丢给谢贵妃,冷声道:“这是你宫里的曲扇临死前交给人的,你且看看。”

谢贵妃心口砰砰跳着,她想要镇定一些,可是当她接过那封血书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的白了脸色。她咬了咬牙根,还是忍不住徒劳的分辩道:“求陛下明察,这都是、都是小人诬陷!”她眼珠子一转,已经想出了借口,“曲扇原就是个贪心不足的,欺上瞒下,做了许多恶事。只是妾一贯念旧,倒也从未苛责过她,还屡屡劝解。没想到,她竟是心怀怨愤,竟是留了这么一份书信冤枉妾!陛下,此人心思恶毒,您万万不可相信啊……”

皇帝静静的看着她,忽然嗤笑了一声:“你知道朕为什么特意叫你来一趟甘露殿吗?”

谢贵妃跪在地上,手里紧紧抓着那封血书,满面苍白,心中唯有深深的绝望。

皇帝勾起唇,轻而冷的道:“朕便是想要见见你,见见你巧舌如簧、满口谎言、绞尽脑汁想要否认的模样。也想要见见你,一夕之间从天上掉到地下的狼狈模样。”他一双黑眸沉得如同夜色,薄唇一抿,一字一句的道,“而且,你当真觉得朕如今当真还会信你的话吗?”

渐渐凉去的茶水顺着谢贵妃的发丝、衣襟一滴一滴的滑落下去。她知道:皇帝此回是绝不会信她了。

对上皇帝那冷漠讥诮的目光,谢贵妃胸膛里躁动不安的心脏渐渐也冷静了下来。她忽然也学着皇帝的模样,弯了弯唇:“是啊,陛下现今不信妾了……”她黛眉微微一扬,似笑非笑,“可若非您的信任,先前那些事,妾又如何能瞒到今日?陛下盛情,妾当真是感激不尽。”

皇帝紧紧的盯着她,手掌握着案角,面色彻底沉了下去。

谢贵妃也知道自己今日必死无疑,索性便直接往皇帝心口戳刀:“倒是可怜三娘,运气不好,碰上陛下和妾这般的父母……”她顿了顿,柔声细语,“当时,妾瞧着她那模样也有些舍不得,可一想起这是陛下您的女儿,再不舍得便也舍得了。”

皇帝紧紧咬着牙,好一会儿才挤出一句话:“三娘她是你的亲骨肉,与你血脉相连,你竟也下得了手?”

谢贵妃伸手捋了捋自己被茶水打湿的鬓角,懒懒的道:“为何下不了手?这不是还有她的亲舅舅陪着她一起死吗?更何况,妾血脉相连的亲人,早已在国破那一日,死在熙宫里。”说到这里,她似是想起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忽然朝着皇帝嫣然一笑,说道,“说来,柳妃也是个傻子——她当年为着保住幼子,故意将小皇子和小内侍对换,然后抱着那个小内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