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红楼]大房太太 >

第44部分

[红楼]大房太太-第44部分

小说: [红楼]大房太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早就忠顺一脉断了关系,这几年虽然醉生梦死但尚未出什么岔子。不管他们是知道还是不知道秦可卿的身世,他都决意要派人仔细盯着了。


第六十五回亲疏有别琏中举

除夕的时候贾赦还是松口让贾政带着三个孩子到荣国府来一块吃一顿团圆饭,可无论是徐慧、贾赦还是贾政都不是擅长活跃气氛的人。贾琏、沈氏还有贾琬跟贾宝玉、贾环还有贾探春如今也说不上话;那尴尬的气氛叫人食不知味。虽然王氏罪孽深重;但在外人看来到底是几个孩子的嫡母,所以她“病逝”之后三个孩子身上都穿着素色的衣物;用过饭后也推脱了贾母的挽留,匆匆套了车就回府去了。

“老太太;我们也该回去了。”贾赦站起身来;“老太太好生休息吧。”说完便走了出去。

徐慧看了皮相似乎更衰老的贾母,轻轻叹了一口气;叫贾琏、贾琬跟沈氏跟上,随着贾赦一同回到了荣禧堂。

两个孩子现在还没睡下;姐儿穿着绿色的衣物,哥儿穿着蓝色的衣衫;见到徐慧都伸出手想要抱抱。徐慧也摘下了身上尖锐的首饰发簪,发髻上独留下几朵珠花,净了手便一手抱着一个孩子坐在榻上。

“哥儿还有姐儿都是亲近太太多一些,都要叫媳妇吃醋了。”沈氏让人摆了饭菜后便笑道。方才在贾母那里大家都没吃什么,而且那氛围压抑得也不好多动筷,如今几人都还半饿着肚子。

“我瞧着两个孩子也高兴。”徐慧将他们放在铺了软垫的榻上,又向一边的乳母们问道,“可都喂了奶了?”

“姐儿跟哥儿都是吃饱了再抱出来的。”乳母笑着道。

“两个孩子还小,估摸着就要睡着了。”徐慧给轻轻地给两个孩子扫着背,看着他们圆滚滚的小手小脚小脸蛋,“姐弟俩长得真好,瞧着跟琏儿小时候一模一样。”

“娘亲又在调侃儿子了。”贾琏看着渐渐进入梦乡的一双儿女,“娘亲先用膳吧。”

徐慧不喜欢自己的儿女叫自己“大太太”,听起来就觉得冷冰冰的,所以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就吩咐只有亲近的人跟前,一律称呼为“娘亲”。

贾琬亲自端了汤放在贾赦还有徐慧跟前,浅浅笑道:“新年将至,女儿祝爹爹跟娘亲身子康健,福寿万年。这道野菌野鸽汤是女儿跟着大嫂学来的,爹爹跟娘亲都尝尝吧。”

“你这丫头嘴巴倒是甜,跟林家那丫头学久了吧。”贾赦勺了一口女儿送来的热汤送进嘴里,“味儿不错,你的孝心我收下了,赶紧坐下来一起用膳吧。”

贾琬甜甜一笑,又给贾赦跟徐慧各自布了一箸菜之后才挨着徐慧坐了下来。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跟方才在荣庆堂可谓判若云泥。用过膳后,徐慧便叫乳母将两个孩子都抱回暖房,他们一家子则一起嗑着瓜子聊天守岁,直到西洋钟传来了清脆的鸣叫。



二月初九,贾琏早早出门到礼部贡院去参加这一届的春闱。春闱给秋闱一样分三场,每场三天,所以从二月初九到二月十七,贾琏都只能在贡院中过,家里人也不许送东西到贡院,就怕有人借机闹出作弊的事情来。

“我几天我一直担心着,听说贡院里又抬出来了几个人,可是把我吓坏了。”徐慧抿了一口茶然后跟一边的卢氏还有沈唐氏说道。卢氏是徐慧大嫂,今天是带着徐昭过来找贾琬一起玩耍的;沈唐氏则是沈氏的生母,沈柏自去年回京述职之后便留在京中入内阁,成为皇帝抗衡吴丞相一派的有力支援。

“你担心什么,琏儿身子强壮,读书也好,过了今天这场考试就能回家来了。”卢氏一边看着身边的两个姑娘刺绣一边道,“今儿倒是可惜,哥儿还有姐儿都睡着,我也许久没见过他们了。”

“你来得不凑巧罢了。”沈唐氏轻轻笑道。多亏了徐慧这段日子介绍,她跟卢氏倒是结交成了好朋友。徐家在京中扎根已久,他们沈家却是一直驻外,少不得要跟京中的世家打交道,有个深知京中深浅的朋友在,自然就更好一些。

“太太,哥儿跟姐儿醒了。”

卢氏刚说自己不凑巧没能见到两个孩子,那边乳母们就来禀告。徐慧便叫她们将两个孩子带过来,裹在厚实的襁褓里的一对双生儿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衣裳边缘还镶嵌了一圈软乎乎的皮毛,衬得发面团儿般的脸蛋更加圆润。卢氏笑着接过姐儿,沈唐氏也将自己外孙子接了过来,细细地端详着。

“娘亲都要把哥儿给盯出花儿来了。”沈氏笑着走了进来,“方才老太太那儿说今日不必去她那儿用膳,太太看午膳要怎么做?”

“外头还有些冷,今儿就做个杂菌鸭子热锅吧。”徐慧想了想,“大嫂跟亲家母留下来一起用膳可好?”

卢氏跟沈唐氏俱是同意,沈氏便叫人去厨房说一声,然后净了手坐到徐昭跟贾琬身边,给她们指点针黹上的功夫。徐昭比贾琬要大四岁,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模样,徐慧想到了如今战事已定,军队不日便要班师回朝,听说皇上有意给立了军功的男子指婚。徐昭今年又是十三正是适合选秀的年纪,也不知道自己哥哥还有大嫂是怎么个打算,遂决定找个时候回徐家亲自问问。



贾琏顺利过了秋闱,考了第十三名,将于四月进行殿试。这段时间他更是加紧时间复习,沈氏又要忙着照看他又要忙着一双儿女,差点分不过身来。徐慧见状便提出先由自己抚养一双孙儿孙女,好叫沈氏能够减少一些负担。而有了孩子在身边后徐慧的日子也充实了许多,看着小孩子一天一个样的长,徐慧觉得自己心都要融化了。

薛家的宅子徐慧已经请了匠人帮忙修缮,薛王氏也派了个管家来看着,所以徐慧也乐得做甩手掌柜。只是她没有想到,薛蟠在这段时间还真的在金陵打死了人!这消息还是薛王氏派人传过来的,一心想请荣国府的人出面保住薛蟠的性命。

“老太太,这事儿不行。”徐慧可不想将这祸事捞上身,“琏儿都要参加殿试了,这时候要是有人知道咱们家不守律例包庇杀人犯,琏儿的前程还要不要,咱们荣国府的颜面还要不要?”不是她冷血,只是她没有这个义务包庇一个杀了人的罪犯。

“薛迅看着精明稳妥,怎么生的儿子却是莽撞暴戾!”贾母心中自然也是不肯接下这烂摊子的,“咱们家跟薛家虽是世交,但也不能做下这种无视法规律例的事情来。让人回信给薛家太太,就说咱们家无能为力。”

贾家嘴荣盛的人都在京城,金陵那些族人都是要依附京中的族人生存,自然也不敢出面担下此事。薛王氏无奈,只能送了大量金钱到金陵另一个世家甄家跟前,求了甄应嘉帮忙将她儿子解救出来。甄应嘉对送上来的两个铺子还有几万两银票很是心动,遂揽下此事,很快地就把薛蟠从死牢里捞了出来。

“甄家才沉寂了几年,眼下又这样蹦跶,真是不要命了。”徐慧偷偷派人去打听了消息,得到的反馈却叫她重重摇了摇头,“好在咱们家跟甄家早就没什么来往,此事我们又拒绝了薛家,怕以后薛家跟咱们府也离心。”

“此事我们本就无能为力,杀人填命天经地义,薛家跟甄家这样做只会惹祸上身。”贾赦啖了一口茶,“忠顺亲王这几年似乎没了声息,可皇上到底是疑心重,对这个曾经觊觎皇位的兄长很是忌惮,连带着甄家也被皇上惦记着,此事传到皇上耳边,到时候数罪并罚,甄家只怕是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自己找来的,也怨不了别人。”徐慧道,“前不久皇后娘娘才为皇上诞下一个皇子,如今皇上正高兴着,只怕也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把这事儿放在皇上跟前。”皇后又为皇帝生了个皇子,眼下宫里唯二的两个皇子都是中宫嫡出,宫里的妃嫔们既嫉妒又羡慕,那酸味徐慧在进宫给皇后请安的路上可是闻了不少。

“左右也是他们家的事情,咱们听过了记在心里就好了。”贾赦道,“再没几天就是琏儿参加殿试的时候了。咱们家封爵这么多年,还是出的头一个参加殿试的人。”

“老爷对琏儿可有信心?”徐慧笑着问道。

“自然是有信心的。”贾赦捋了捋胡子,“他可是我儿子呀。”

贾琏才学不错,但天下学子众多,学识好的人也不少,故而贾琏只考得了二甲第五。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后,最终入了礼部成为一名礼部主事。礼部也算是徐家的大本营了,徐景致仕后徐熙便接过自己父亲的官位,如今正是礼部尚书。有舅舅在上头看着,贾琏在礼部的生涯也算是开展得平稳妥当。

与此同时,薛家的宅子也总算修缮完毕,薛王氏为了避免金陵的人认出自己儿子来,只说要带自己女儿进京准备挑选嬷嬷好准备以后选秀,便带着一双儿女踏上了上京之路。 


第六十六回 宝钗初见印象异

徐慧换上一条淡灰紫色荷花暗纹长裙;宝蓝色上衣领子用一枚精致的叶型嵌翡翠金领扣装饰着;外边再套着一件杏黄色素面妆花褙子。贾敏让人给她送来了一套砗磲珍珠的头面;她挑了其中一对簪子戴上;手腕上戴着一条珊瑚手钏,便带着翠儿跟锦棉前往荣庆堂。

薛家已经在京城里安顿下来,在拜访了王家后便要过来跟贾母见面问候。虽说荣国府到底没有在薛蟠打死人的事情上出什么力,但薛王氏也明白荣国府刚刚闹出分家的事情;自己姐姐又病逝了;荣国府跟她亲近的人便不多了。荣国府如今是大房当家,从前大房就跟薛家没什么来往;不愿意帮忙也是可想而知。

看到薛王氏带着女儿走了进来,徐慧微微眯起了眼;她身边穿着一袭湖蓝色掐金色柳絮碎花长裙的姑娘便是薛宝钗了。比从前见到的样子又打了不少,五官略微有些长开,可以看出跟薛王氏长得有几分相像。

薛王氏见到徐慧后眼神也是闪烁了几下,她心里不是不怨,老太君说荣国府无能为力,可谁不知道金陵知府贾雨村正是贾家族人。虽然贾雨村是甄大人举荐的,官复原职跟贾家没有半点关系,但传信去说一说也不是问题吧?听自己姐姐说大房素来跟二房有罅隙,只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她才不肯帮忙吧。

“薛太太来了。”贾母脸上维持着淡淡的笑意,“鸳鸯,让人上茶。”

“老太君一切可还安好?”薛王氏让薛宝钗给贾母问了安,才搂着自己女儿坐下,“薛家宅子修缮的事情还得多谢老太君帮忙才是。”

“我也没出什么力,都是赦儿媳妇给找的匠人,都是京城里最好的。”贾母不是没有看到方才薛王氏走进来看到徐慧时脸上微微僵硬的表情,只是薛蟠这事是真的不能沾身,薛王氏心有不悦也是可以想象的。“这便是你家姑娘了,上来叫我看看。”

薛宝钗理了理鬓发,走上前又给贾母道了一声安:“宝钗给老太君问安,祝老太君福如东海旭日升,寿比南山常青松。”看了一眼自己的婢女莺儿,示意她上前后又道,“这是我在路上给老太君跟大太太绣的香囊,不是什么贵重的,却是宝钗的一点心意,老太君跟大太太看看可还喜欢?”

给贾母的香囊里放着清心宁神的香料,图案也是长寿蝠纹,看着十分精致,针脚细腻,贾母接过来抚摸了一下,笑着道:“你的手真巧,这香囊我很喜欢。薛太太真是有福气,有个这样心灵手巧的姑娘。”

“老太君是谬赞了。”薛王氏浅笑着道,脸上的表情却是十分自豪,“今儿怎么不见琬姐儿在?”

“说来也是不巧,薛太太来之前她就跟沈家的姑娘约好说今日要出门,所以没能来跟薛太太见一见。”徐慧吃了一口茶后说道。

薛王氏扯了扯嘴角,道:“那倒是可惜。”便再也没有这个意愿跟徐慧搭话。

薛宝钗也知道自己哥哥做下的事情,她妈妈想要荣国府的人出面保下杀人的哥哥,可人家府里正有要参加科举的人,怎么会这么贸贸然地就去把她哥哥从牢狱里捞出来,也不怕连累了自己家。她微微叹了一口气,自己是女儿身,也不能出面说教自己哥哥,妈妈又是只知道宠溺的,哥哥那样子不惹出祸事来才怪。

几人又聊了几句,薛王氏便借口府里没个主人在不方便,也拒绝了贾母的留饭,带着薛宝钗便回到了薛家去。

“那薛家姑娘我看着倒是稳重。”贾母在薛王氏跟薛宝钗走后如此说道。

“媳妇也这样觉得,瞧着她给老太太跟媳妇绣的香囊绣工精致,倒是个好姑娘。”徐慧跟着道。

“只是有个那样的哥哥……”贾母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上了马车后,薛王氏搂着薛宝钗说道:“明儿就带你去见见你表弟。可怜你姨妈去的早,现在你姨父家里没个话事人,也不知道宝玉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妈不要担心了,明儿我们去看看就知道了。”薛宝钗见自己娘亲眼眶微微泛红,便安慰道,“听说表弟是衔玉而生的最有福气,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