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秦小猪 >

第164部分

秦小猪-第164部分

小说: 秦小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大郎一个男子不好远行,正好赶上秦小猪求娶樊二郎,两个小的也都在京里。经过商议,便由方夫人、一个小丫头,老刘婶本人以及她和老刘叔家的小儿子,还有樊大郎这边伺候的一个小小子,加上樊大郎。浩浩荡荡六人组,驾着家中一辆马车,又从车马行租了一辆,两辆车便往京城赶。一路如何辛劳不提,到了入京的水道渡口,正遇上官兵盘查。队伍排得老长不说,前方还有打骂哭泣哀嚎之声传来。方夫人当即皱起眉头,这是怎么着一回事。

老刘婶过去打听,看到个熟悉面孔,正是夫人的学生当地县父母楚中孚。楚中孚也看到了她,和老刘婶一道过来,给方夫人请安问候。说起眼前一摊子事,原来是水贼劫了漕运粮食,郡府崔大人大动肝火,下令严查来往商旅。方夫人道:“如此也不能打骂人啊。”

楚中孚摇头无奈,苦笑回她道:“先生有所不知,这些兵卒是从北方战局撤回的厢兵。杀戮气重,又自持得了崔大人看重。因而我的话对她们来说,也是可听可不听的。”方夫人听到竟有这等事,她这一家子老小可怎么过关。

楚中孚了解到方夫人一行是去京城见方明德,展颜一笑道:“先生也不必如此忧心,这些人所图不过钱财,给些好处便也过去了。况且方家如今是官宦人家,对于官眷,这些粗人还是存了些顾忌的。”

方夫人听了她的解释,心中烦恼稍减。可她虽年纪大了,书生意气犹在。对面前这一切还是看不惯,口中颇有微词。楚中孚和坐在方家车马里的樊大郎见过礼,便留下陪着方夫人说话转移她的注意力。说到航海事业,方夫人老妇聊发少年狂。说若不是合家大小拖累,她也想去海外寻访仙人仙山。楚中孚便随即吟了一段《梦游天姥吟留别》助兴,方夫人笑道:“不妥不妥,此处用这首诗不妥。我向往海外神州胜景,你却念这首‘越人语天姥’。大谈瀛洲不若天姥山,这不是叫人灰心丧气嘛。”

楚中孚也笑了,躬身一揖道:“先生明鉴。弟子正是要挽留师傅莫要出海。海上之路多风雨,您一人得偿所愿,却是要叫一大家子人与诸多弟子牵肠挂肚。”

方夫人听了感动,笑骂道:“你这孩子,我几时这般老朽了。”

几人一路说笑,不知不觉便到了码头上设立的关卡。

正是宋蝈蝈几个在那里蹲守盘查,见到楚中孚楚县令过来,也不甩她好脸色。楚中孚在方夫人面前落了面子,但也是无法。文官武将不是一个系统,原本同一级别的文官对武将辖制作用。但北方大战后国内外征战不断。眼见女帝有提拔这些武人的意思。这些丘八便也愈发小人得志得瑟起来,对人爱理不理。

驻扎的主官宋蝈蝈以往是个名符其实的衙内,新近又有升迁做了都头。便很有些看不上她县令老娘的这个继任者。再加上厢兵来源芜杂,几乎没有好来历,得势便张狂就是她们的真实写照。见楚县令亲自陪着一家人过来,这家人有两辆车马,同行必定有遮挡严实的男眷。于是个个都上了心。想过来沾些好处。方夫人遇到这种事也是无法,只能听从楚中孚的建议,叫老刘婶使银子请这伙人吃酒喝茶。

这些人在渡口关卡盘踞好些时日,长了见识开了眼界。南来北往有钱的主哪个不是上赶着给她们递送好处,因而并不把老刘婶奉上的银角放在眼里。反而执意要搜查马车,意思再明白不过。这是闲的发慌,想要一窥车中男子的容貌打发时间。士可杀不可辱,方夫人这点志气还是有的。便要出言反驳。樊大郎瞧出眼前形势紧张,赶紧隔着车板对方夫人道:“母亲莫要置气,我们坦坦荡荡出来,不怕被她们搜查。”

当即,便拉着两个小小子。自己主动下了车。下车后便往方夫人身后一站,垂首不语。方夫人被樊大郎一语点醒。心道自己也是,怎地这般年纪还没小儿郎沉稳。和这起子小人起争执,吃亏的还不是自家。收敛起脾气,静观其变。楚中孚见方明德的夫郎被逼了下车,脸上神色便是不好,咬牙道:“崔大人叫尔等在此盘查,为得是抓捕贼匪,你们却对不相干的好人强横。诸位怕是不知道这位妇人和小郎君是什么人吧。”

春夏之交,宋蝈蝈在这里坐的有些乏,正犯困打哈欠。对调戏小郎君这种她几百年前就不玩了的把戏,也兴致缺缺。听楚中孚这么一嗓子吼出来,倒是提点精神。一面拿眼去打量方家众人,一面问道:“这个却是不知,还请大人赐教。”话说的客气,其实宋蝈蝈烂泥一般趴在桌上,动也没动一下。

楚中孚忍着怒气介绍道:“这位方夫人是金科探花方明德方慎独的母亲,这位少爷是探花娘子的夫郎。方家此去京城,便是去和方探花探亲团聚。”宋蝈蝈听到京城二字,立马改了神情。起身到方夫人面前,恭敬作揖道:“失敬失敬,家严常教导在下,要优待读书人。没想到今日有缘,能和探花娘子的家人如此亲近。”

宋衙内还在宋县令身边时,为了装样子也是好好学过礼仪之道。如今人变得精神不再臃肿,一举一动做起来,更显得利落干练。方夫人见这懒散兵娘子突然转性,口中说出这样客气的话。虽是惊讶,却不好驳她脸面,就和宋蝈蝈两个互相行礼作答。宋蝈蝈叫人搬了椅子来请她坐下说话,后面排队等了老久的人见状也不敢说个不字。

方夫人看不下去,主动让开道路,和宋蝈蝈到路边详谈。说开了才晓得,这位兵娘子竟是前任知县宋县令府里的衙内。楚中孚过来和她见礼,宋蝈蝈也不客气,直与她平辈论交。樊大郎因着樊二郎最初是受了宋老爷提携去的京城,也过来谢她。

宋蝈蝈吃软不吃硬,发现适才被戏弄的男子和自家有这等渊源,竟有些不好意思了。方夫人最是好说话,宋蝈蝈几句好话一说,便对这位衙内改了看法。心道这孩子也不容易,无端被人捉去做了厢兵。九死一生命大回来,全凭自己能耐在军中得了官职。一个纨绔能走到这一步也是难得,只是厢兵大环境不好,时日长久难免近墨者黑。便说了好些金玉良言赠予她,宋蝈蝈全盘接受。

末了,方夫人等人在这里安然过去。受宋蝈蝈所托,说好到得京城后,得闲就代她看望宋县令一家。楚中孚为人机警,先前见宋蝈蝈突然转了态度,以为非奸即盗。没料到却是请托方夫人去看她远方的父母,可见这人本性还有几分良善。也是被她孝心所感,对这位痞子模样的厢兵娘子生出几分好感。方夫人更是欢喜这样的孩子,她与宋县令本就有些交情,对宋蝈蝈的请求一口答应下来。

PS: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今日双更,晚上更文=】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办报

沈茂德寻了个替身脱逃后,世上再没有沈茂德这个人。马大鱼与她在月下把盏,醉意上头,忍不住道:“贤妹,我到底还是害惨了你。不光害得你有家不能回,如今连名姓也丢弃了。”沈茂德却笑道:“姐姐这话言重,你却是不知,似我当初那般活法,又与死了何异。”马大鱼对沈茂德的事后来多有打听,知道她这话说的不是全为安慰自己。叹了口气,击缶唱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唱得颠三倒四,没有章法,却是正合时宜。二人当时在江上小酌,马大鱼在陪了沈茂德一程。便下船上岸往京城方向去,留下沈茂德在船上颇有些怅然。崔文焕崔大人一面叫人严防死守漕运路线,一面重新从民间征集粮食,还要分心抓捕盗匪之事,一时间焦头烂额。

大户们不肯多出粮,普通百姓又实在拿不出多余的。崔文焕完不成漕运任务,气直上火,恨死了劫粮的那群小贼。下面人都清楚,大人这都是自寻来的烦恼。其实马大鱼治下的水贼,一般不会正面与官家对上。毕竟一个官一个匪,做贼的先天底气不足。实在是崔大人把人逼到墙角了,初一上任就大举剿匪,而后更是断人财路粮路。左右都是死,拖拖拉拉零碎死不如来个痛快,这才有了今日这鱼死网破的一幕。

水贼们做出这样的大案,也都心虚。纷纷弃船上岸,隐匿乡里。没处投奔的那些大都跟着沈茂德走了,一入长江这些贼们便个个都成了好女子。俗话说水深养大鱼,这些人有的是像沈茂德一般运交华盖,无路可走的。也有生来爱冒险,本就不安分过日子的。个个带着希望和不安。顺流而下。到了个出海的好去处,松江府青龙镇上。此处繁华兴盛,素有“小杭州”美誉。相传三国时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前朝设行政镇,乃是当时东南通商大邑。到了本朝,因着与海外贸易丰富,在此设置了市舶司。

镇上还有个顶有名的景点,唤作青龙寺。内中有座青龙塔,也是前朝建造,塔身在本朝重建。砖木结构。七层八角。登上塔顶可以眺望海潮起落,远影孤帆隐没天际。沈茂德等人临近此处,就化整为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扮作各式各样的人进到镇子上来。不消说,许多人的身份路引上都是做了假,且是沈茂德亲自操刀做的。事实证明有头脑有学识的人作起恶来,更是可恶。譬如伪作衙门文书,只要给沈茂德一份真的看过。她便能自己刻章,模仿笔迹,仿照个一样的出来。

靠着她的这手绝活,沈茂德更名换姓,给自己造了个假身份。伪作姓钱,名守拙。沈茂德在船上自占一卦。正是《易》书第一卦初九爻,象曰“潜龙勿用”。《说文》有云:“潜,藏也。”如龙潜深渊。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沈茂德就化用其中二三字给自己起了这个俗气的名字,算是抛弃了过往重新开始。她也不晓得自己这样一个废人,将来何去何从。但得了这样一卦,心里终究有了些许希望。

顺便也给小丫头起了个大名。叫钱吉菁,没什么深刻含义在里头。取义不过是想让这孩子。像是山间随处可见的青竹般。风吹不折,遇水即发。有份不屈不挠的心性,快活长大成人罢了。对于原先的姓氏,沈茂德想到以往遭遇,便觉得弃之不用也无甚可惜。

黄花鱼就跟着“阿箐、阿箐”的叫小丫头,照沈茂德的想法、或者说钱守拙的想法,不管到哪,她都会带着这个孩子。她不想像她那个老娘,一辈子不管事。既然有缘彼此做了母女,便要惜缘,好好过下去。

沈茂德之后在镇上赁了屋舍,平日给人算卦测字,有时也临时去做账房。小丫头每日留在家中读书,黄花鱼找了份码头搬运的出力差使。倒不是她们缺银子,她们所缺的其实是个过得去的合法身份经历。

跟人打交道多了,邻里渐渐熟悉,打听起她们的来历。沈茂德编了个瞎话,说是夫郎早早去了,她这身子骨种地不成。家中实在过不下去,便带了小姑子和闺女到青龙镇投亲。到的地方才晓得,那位远亲出海至今未归。没奈何,便在这里落脚住下来。邻里们见她和气有礼,阿箐白嫩可爱,黄花鱼老实不爱言语,也都愿意与她们家打交道。有时沈茂德和黄花鱼回来晚了,还会招呼阿箐去自家吃饭。沈茂德有时想,如此一直混住下去也不错。但只是这么一想,她知道自己终有一天要离开。

秦小猪拿着栓子那套字模,被自己的开阔思路启发。觉得出小说单行本是一次性买卖不划算,还是办一份八卦杂谈实惠。

首先人也有涯,而八卦无涯,这是个开采无穷尽的金矿。其次那些催泪动感小说大可以现在小报上做连载,等推广的差不多了,有个几分之几的时候,再结集发表。谁人没有好奇心,哪个关注故事里人物命运的人不想知道大结局。想知道后来的亲们就买书吧,这是完结版,还有限量作者签名哦。

秦小猪越想越得意,觉得自己就是天生的奸商啊。头脑这么经济怎么得了,最妙的是大顺没有出版垄断。官府辖有国子监专供刻板印刷图书,民间亦准许刻录印制。除了一条禁止民间刻录经书外,再无其他禁忌。当然反国犯上的文章书籍就不用说了,是个头脑清晰的都不会去捣鼓那些。反正秦小猪打算做的这块,与官府刻印的大部头,以及民间的那些私家书、万年历都不在一个范畴。

除此之外,对比上述二者秦小猪还有一项别个没有的优势。与官府的雕版印书相比,秦小猪的活字印刷排版灵活,成书迅速。与民间出版相比,秦小猪的版本在同样低成本基础上更精致,同样质量更物美价廉。而且报纸是种及时性极强的一对多交流模式,有参与才更有人气。与昂贵的书籍相比。这种阅读刊物也亲民得多。

只是想要办报,手上的字模数量太少,不够看。秦小猪一面规劝栓子留下帮她办报,一面自己也重操旧业摆弄她的木头。栓子这个不孝徒儿,居然说好女子当勇闯天涯。秦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