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秦小猪 >

第43部分

秦小猪-第43部分

小说: 秦小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大头也不与她们??拢?愕阃罚?陨砗笾谌说溃骸八嫖依矗 北闵硐仁孔洌?熳叛步值难靡郏?对陡?谀羌父龇煽煲贫?暮谟白妨斯?ァ5笔鞘保?亓畲笕嘶购椭鞑玖礁觯?诙?迷诜?囊酝?木碜凇?p》鹿鸣宴过去,城防治安事宜就可以少操一半心。本县治地范围内也有不少水脉直流,灾情却比他处情况好。因着宋县令勉力,救助也算及时,如今无甚大碍。往后便只管应对洪灾影响可能的蔓延,以及年末例行性的赋税劳役即可。只是今晚不过去,宋县令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她无心睡眠,老爷和小侍们今晚要留宿州府,也不在县衙后衙。巡城值守之事,皆已交代给了县尉和班头孙大头。宋县令想来想去无甚别的好做,便叫了主簿来一起整理卷宗,也算是没有虚度光阴。

二皇子给蔡玉琦写完长信,心里仍有火气出不来。他不管别个如何想法,找出女子衣裳扮成个书生摸样,也去赴那鹿鸣宴去了。葳蕤尚可,别个仆妇见此情景,有头脑的便想着去告知大人。五皇女也得了二皇子胡闹的消息,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却也奈何不了那人。

知情的都在心里默念,求神仙开眼,叫这二皇子今个安分一些,可不要在这宴席上出了什么纰漏。蔡玉琦正在下处小憩,总算公事告一段落。她便又举着那张请柬看起来,想到二皇子人在那里,岂会轻易放过鹿鸣宴,不由嘴角绽开抹笑意。

“少主,京城的急件。”熊鸣在门外轻叩房门。

蔡玉琦忙丢下手里的东西,道:“快拿进来。”

打开那份八百里的快件,细看之下连蔡玉琦也不禁吃了一惊。看罢又递给一旁的熊鸣。熊鸣翻看后也是皱眉,又奉还蔡玉琦,道:“少主,这事也被你料中了。”

北方的那位单于伺机而动久矣,如今终于觅得良机跃马南下。朝廷上又分作了两派,一派要打,一派要和。这群糊涂东西,打都没打呢,跟谁和去。主战派自不必说,主和派的道理说得一套一套的。理由不碍乎两条:一是没粮草,二是无银钱。

如今恐怕还要加上一条,兵力不足。北部边疆各处守兵轻易不能动弹,只有从西部的川蜀、东部的江南调兵。京畿重兵也是不能动的,再往南滇闽粤在蔡将军那时就起过叛乱,当时是被重兵强力压制下的,如今不过几十年,也不要指望就能把兵力从这些地方抽调走。

粮草银钱倒也不是真的没有,今上治国这许多年,打过的大仗屈指可数,灾疫只是断断续续发生,整个国家安定平稳。民生货殖经年,怎么可能没有出息。

真要说穷,穷的也只是朝廷的国库。一则今上时常加恩免去各地税赋,多少年来国库的收入持衡,而各种支出却是有增无减。二来立国既久,积弊丛生,机构吏员冗繁。这些人做事的少,从国库拿银子的多。再来几个爱财贪财的,军队上吃空饷、地方上贪库银,生生掏穷了朝廷府库。

三是国家长久以来藏富于民,国库虽不富裕,民间却大大有可挖掘的潜力。便如眼下赈灾的米粮哪里来,还不是要从大户身上想办法。蔡玉琦已经向女帝上了条陈,建言鼓励民间捐款捐粮。鼓励的方式也简单,依据捐赠的数量不同设定各个级别的奖励政策。

对那些响应号召的,除了朝廷颁发各种荣誉职衔,突出者得到御赐牌匾这些虚名外。也不乏实惠的奖励,比如各级生员的名额,甚至监生的资格。按照蔡玉琦的想法,学问之道最做不得假,若是那些人果有才学,便是加恩进学,也一样是大为可用的人才。

蔡玉琦的奏章先陈述了如今南方的困窘,又提出这么一个就地解决的办法。女帝很是重视,也及时给了回复,只是如今具体实行的细则上,朝廷还有些争议。今上虽头疼这些人龟毛鸡蛋里也要挑骨头,可也不能开一言堂的先例。

便暗中给蔡玉琦下了个批示,叫她先在灾情严重的地方试行一二,且行且修正。出了效果后,再拿来劝服那些反对的意见。

正文 第六十八章王青苗挑事

蔡玉琦受命全权负责江南局势。其实关于兵源,眼下倒是一个解决此事的好时机。她伸手拿出另一份信函,却是三皇女前些时日叫人辗转送来的。当日一打开,上面便有四个字勾住蔡玉琦的眼球。相隔万里之遥三皇女还能与她如此默契,不由叫人会心一笑。

三皇女提出的法子便是“以兵代赈”。没有战事的年景,也常有“以工代赈”。如今边事紧急,“以兵代赈”就再合适不过了。把那些灾民招到军中,也是给了她们一个能够活下去、甚至更好地活下去的机会。官家的米粮又不白给,何乐而不为。

这种法子在以往朝代也实行过。缺点明显,临时招募的兵源来源杂乱,整体素质低、战斗力弱。但优势也同样显著,首先在短时间内解决兵源不足问题。同时国内因天灾往往产生大量青壮年流民,这些人无地失业很容易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招揽这些人去兵营,纳入编制管理,又可以稳定社会。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实大灾之年,能够活下去便是小民们最大的追求。只要给口饭吃,那些女子们便都是感恩戴德,犬马报效朝廷。倘若有足够的排阵布兵训练,假以时日这些杂牌兵,可能也不会比全是军户的行伍差上多少。看三皇女信中的口气,天家是同意她这个想法的。

再往下看,三皇女显然想得更远。扩展开说那些监牢里的刑徒、山上水里的盗匪,有愿意为国效命戴罪立功的,也可以招徕为我所用。看三皇女如此积极筹备,她想打这场大仗应该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不过此事既然于国有益,蔡玉琦也乐得成全。

马大鱼领着众人正打算从原路退出县衙大狱,一个人摇摇晃晃来到监牢大门外,“嘭嘭嘭”拍响了木门,口中兀自大喊:“开门,让我进去!”声响在静夜里叫人心惊。只是那外间巡视的,都被马大鱼使计调开,竟叫个醉鬼跑来胡闹。

跟在醉鬼身后的梧桐小心看看四下,衙内这是成什么样子,还好没人看见。竟然跑到监牢门口拍门要进去,衙内莫不是醉得厉害,以为这里是某户花哥的温柔乡不成。

想罢,又看看身后可有人过来。梧桐如此小心,也不是怕半夜出街犯官家的宵禁。便是被遇个正着,有衙内这块招牌,那些人也会睁只眼闭只眼放她们过去。

但此事若是被宋县令知道了,就很是有些不妥。宋县令对衙内爱之深责之切,衙内半夜出府酗酒闹事,少不了要挨一顿板子。可有后衙老爷拦着,估摸那板子最后打不到衙内的屁股,却多半要落在自己这跟随伺候的身上。便开口低声求道:“衙内,今个晚了,要不我们改日再来吧。”

宋衙内喝了不少闷酒,走路有些不稳,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她一把推开梧桐,嘟囔道:“晚什么晚,喝酒从来没有早晚。”说完,又嘿嘿笑了,指着梧桐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你莫不是以为我要去找翠儿小哥走错了地方。嘿嘿,我又没醉,怎会不知道这里是哪。”

梧桐急道:“衙内、小姐、祖宗!你若果真知道这是何处,还不快些跟我回去。你如今可是该在屋里禁足的,却跑到这里耍顽,叫大人知道怎生是好。”

哪知不提宋县令还罢,提到宋县令和禁足令,宋衙内又哭又笑,愈发不愿离去。口中混叫道:“我不走,整天拘着不让出门。又不叫我亲近小蔡大人,那我就和我那班狐朋狗友混去。今个天晚了做不成别的,且请她们喝酒吃肉打牙祭。”说完,又去拍门。

梧桐听得这话,冷汗都要滴下来,捂住衙内的嘴道:“衙内可不敢乱说,传到大人耳朵里,你无大碍,小人就要惨了。”前番的事尽数归罪在膏药钱和外间那些泼皮头上,梧桐没受重罚,只是扣了两月银子。若是再出什么差池,可就没人在前面顶缸了。

不论梧桐如何苦劝,宋衙内都是不听。

膏药钱日子过得着实快活,她叫相好的帮着暗通曲款,联络沈赌鬼。讨价还价花了本钱,终于弄到张鹿鸣宴的帖子。在家里人模狗样的打扮一番,又问相好看着如何,可像个要去吃鹿鸣宴的举子大人。

她那同住的男子,看这人一身长衫,手里攥着几文钱一把的破折扇,头上稀黄头发浑欲不胜簪,偏还做出一副斯文人摸样摇头晃脑,吃吃笑道:“说什么像不像的,姐姐知道的事比我多,认的字更是甩了我几条巷子去,可不就是个有学问的读书人。”

膏药钱心说,真个没见识,拿我跟你比做什么。脸上却笑道:“今个小嘴怎么这么甜,莫不是偷吃了南北铺子里的蜜饯。”

男子不依,两人闹作一团。

二皇子常作女儿家打扮,今日驾轻就熟,一般人也看不出不同来。但在场还是有几个知道这人的底细的,比如方举人方明德。方明德今年还未及冠,只和几个年岁相当的在一处说话。另有一众中青年女子,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也在谈笑。

二皇子不愿意把自己归类那群成熟女子中去,便朝这方明德她们这些年轻举子方向走来。方明德远远认出这位,可不就是那个“疑似”二皇子的。虽然那日夏典和她是这么暗示的,她如今见了真人又有些不确信。

秦小猪那种娇柔造作的,都还能是真真切切的女儿身。眼前这位身形洒脱、步履轻捷,在众女子中谈笑自若的怎么能是位男子,且还是那“威名远播”的二皇子。

二皇子姓姬,单名璞。今日他用父姓化名王圃,起个字叫青苗,倒也相得。他和年轻举子们侃侃而谈。若是不知道他的性别出身,且和这人又能说到一处去不叫他闹脾气。这人的言行举止,落在别人眼中,也不过就是个年少轻狂的少年女子摸样。

照他的年岁样貌,谈吐又确有一番见识学问,其实纵然有些骄横,也不叫人讨厌。方明德躲在人群后面,仔细观察了二皇子一会。觉得有秦小猪其人其事在先,谁跟那小猪一比都像是好人,便也不在留心那位殿下。

此次鹿鸣宴因着有重量人物出席,晨起便作准备。有学子士绅陆续到了,都请她们进院子里赏景喝茶作诗。州郡大人家的老爷也借光做了一回东,请的都是些后宅男子,老少都有。这些人聚到一处,却不是为了舞文弄墨、说些诗词典故,而是为了相看媳妇儿媳。

一个院子里,中间是个葫芦塘。塘里有残荷小亭,岸边有柳条、桂花、白玉兰。往低了看还有各色菊花,兰草。塘的这边是众位文人雅士吟诗作赋,塘的那边便是一群大小男子说笑吃点心。

乡绅举子中有心要给自己找夫郎的,便都往塘边凑,甚至站到塘中亭子里好静水楼台。方秀才开始不知道这事,贪看水上残荷莲蓬,站离了人群,站的离太湖石砌的池边近了些。就听到左近有人哼哼冷笑,她回头去看,却正是二皇子化名的王圃。

方明德虽视二皇子为无物,也刻意不去看这人。可二皇子眼神锐利,很快认出这便是那日书店里遇到的,说话很不客气的呆书生。方明德还不知道自己哪里讨了这位的不快,打定主意惹不起躲得起,转过身子走几步,便要继续去看那丛低垂枯干的莲蓬酝酿诗意。

可那位却偏不放过她,踱着步子过来说道:“大登科后小登科,果然人生最得意。啧啧,拿着功名搏前程也就罢了,偏还拿这些虏获美人心,求取富贵温柔,真个叫人寒心。”

方明德看看两边也没别人,这人应是对着自己说话,不由纳闷自己几时做了这般对不住樊大郎的事。想要不理,又觉得此话听来实在不妥,倒像是她真个做了什么一般。便对二皇子躬身施礼,正色道:“还请慎言,在下家中已有未婚夫婿,不日便要婚娶。”

正文 第六十九章事发

姬璞冷笑道:“便是结了亲的也能弃了再娶,何况是那还没过门的。”他还记得同这呆秀才有场口角官司没了结,言语间不知不觉带出那日的情绪。想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在书店时这人能为那窝囊的沈秀才说话,多半将来也是个要指望夫郎过活的蠹物。

见方明德站在塘边顾影自怜,那摸样叫对面的男子们看得要多清楚有多清楚。便以为方明德也是刚进举人便亟不可待要攀附权贵的,估摸着若是不幸叫这人进了朝堂,定然也是那种用仁义道德装点门面,内里却攀扯裙带、勾连上下关系的废物点心。

又问了几个举子,知道了些方明德的来历家事。心说这姓方的既然家中已经定了亲,还敢在此搔首弄姿。心里不忿,说话口气更是不善。

方明德听得一头雾水。她越是听不明白姬璞话里意思,就越恼火这人无理取闹。看来关于二皇子的传言所言非虚,他果然是自小便被骄纵坏了的,才会这般黑白不明是非不分。思来想去,自己能惹着他的地方,也只是在那日说了句他不爱听的,不想竟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