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夺宋 >

第32部分

夺宋-第32部分

小说: 夺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锁着两道剑眉的衙内露出一丝笑意,虽然这笑是强挤出来的,但没有人怪怨衙内,自在开德府走了高莺美,衙内大病一个月,所有的人都知道衙内是什么心思,公孙胜本来要召集大伙撒开人马四海寻访高莺美的,但却给高宠拦下了,只说妹妹定是回了海外仙山蓬莱,万万不能寻回她的,即便是找去了也没甚什么用。

所以能从衙内脸上看到一丝笑容,真是不易容了,而前些日子衙内因为一件事,竟和他父亲吵了几句。

原来却是河间府郑仕元大人派了人来向安家提亲,预将其七闺女郑玉真配与安敬为正妻,对此安贞夫人和老夫人都愁苦了,甚至老夫人把高宠母亲接到府上来商议这件尴尬的事,只是不好开口,详情安敬亦不知。

但是安敬很明确的告诉了父亲,郑家提亲一事现在不谈,既然应允了高家就不能反悔,信义不可背弃!

“秀、宝、勇;参见衙内”三条汉子却正是在大名府收归的石秀、石宝、石勇,如今都是县衙都头。

“三郎,再有几日‘莺美山庄’落成?催促一下进度,我想搬过去住”安敬淡淡问着,眉锋紧锁。

“好叫衙内得知,月末便可交工,却是是有些简陋”石秀苦笑道,必竟才开工了两个多月。

安敬和二婢登了车,回过头望着石秀道:“无碍简陋一些没什么的,石宝、石勇,你二人回府吧”

那石宝踏前一步道:“衙内高都头吩咐,不可离了衙内左右,啸风口强贼聚散无常,却须提防”

石秀见衙内蹙眉,忙道:“衙内,高都头却曾有令,但凡衙内出城,须紧紧跟随守护,我等不敢怠慢了。”

安敬也不再说什么了,他们三人对高宠是极信服的,高宠治军极严,武艺又慑服他们,三人却是佩服。

赶大车的两个汉子和另十六个猛汉,都是啸风口一役余留的精英,如今并称十八罗汉守在衙内身侧。自衙内病愈之后,便似换了个人一般,沉默寡言,一天也说上几句话,但‘南北舟事’的大策略仍是他定下的。

“三郎你上车吧,让宝大郎和勇二郎骑马”安敬召了石秀上车,之前便有前例,三郎也推脱不了,而衙内随和、平易近人的印象更令三石兄弟打心眼里钦服,在他身上只看到儒雅沉凝之气,却无矜傲架子。

大马车起行,石宝护左,石勇在右,十六罗汉环拥,非是衙内怕惊扰百姓,车驾会在府门前停放的。而这架车却是高宠提议制造的,又根据衙内提供的建议进行了特殊处理,其机构功能在大宋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ps:还没收藏本书的朋友,请收藏一下吧!

第四十三章山盟却在锦书难托

在乐寿县,无人不敬仰啸风口成名的安衙内,在这几个月中,‘南北舟事’筹起,影响很快波及到了河间府,虽则规模没有安敬最初筹划的那么大,但至八月底却也有百多艘大小商船了,现今只开辟了南北三条近道河运,三五日就周转一趟买卖,大大促进了地方上的贸易,乐寿县衙的税赋也收入颇丰,安贞也大喜不已。

因官方舟船局事务只办远差,一两月才一趟,现在看来却远远不如南北舟事的经营成功,河间府亦有人办了‘河朔舟事’来抢生意,却在八月中旬前就连遭三次水贼打劫,不说折了本钱,还数了好些条人命。

南北舟事主持却是石秀石三郎,此人之才能确不是盖的,虑事之周详、筹划之慎密,安敬都心里佩服。

而公孙胜又不负重托,竟从揭阳镇、浔阳江一带拉来了六条好汉,分别是混江龙李俊、催命判官李立、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每二人合掌一路船运,每路有舟船三十多艘。

石秀实则是南北舟事的主事,日常的琐务一并由石三郎处理,安敬也是刻意栽培、锻练他,必竟此时的石秀还有一些‘嫩’,相信不用一二年,石秀足以出来独挡一面的,这人脑瓜子异常的聪明,举一能反三。

“衙内,近日河间府缕有富户来舟事拜访,小人却没松口,如今那绣玉访的少东家徐翡也来了”

“徐翡当初本衙内上门找她,她却推诿不决,如今见有重利,又想追附?天下间哪有这等好事?”

“衙内所言非虚,不过与她同来的还有郑二衙内,还说拜了安大人,只怕是想搬出大人来压衙内了”

安敬仅只翘了翘嘴角,流露出一丝不屑,“便是搬来郑仕元又如何?谅他也不敢断我南北舟事的财路,须知官府每月从我舟事所征税银相当于往昔半年征赋,郑仕元或我父亲都奈何不了舟事,你却无须多虑”

见衙内笃定至此,石秀心里悬石也便放下,“北路连着三趟截杀,收获益丰,河朔舟事彻底沦丧了。”

“嗯李俊等人明为南北舟事路运主管,暗充水贼一节却要谨慎,每次行动策略你都须细细禀我”

“小人知晓另有一事小人不明,前些天衙内让小人召来的那批开矿劳役已白白养活了十多个日子”

安敬微微摆手,两道剑眉蹙锁,“都是些劳于生计的穷苦人,养便养着,来日却须用他们做活,金银财帛都是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存在家中也不下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却是正用,三郎你须记着,做大事切不可拘于小节,有一个道理你亦须知晓,我中原神州地大,但流民却也遍地,一州一府之兴盛却不代表所有穷苦地方都繁荣了,国欲富则先要富民,民富则国盛,眼下朝廷苛税如虎,穷苦人卖儿卖女,却是无路可走了,流民、匪盗、山贼、草寇,都从哪里来?还不是被朝廷逼出来的?都能吃饱饭,谁愿落草为寇?”

石秀大力点头,安敬身侧的紫珏、玲珑也一眼窝子的深以为然,她们却非小家碧玉,走过江湖的,自知天下百姓之饥苦,平时小姐高莺美亦没少灌输些思想给她们,这段时间跟着衙内更懂得了诸多的道理

“三郎,你却须记着,力量要一点点凝聚,不可操之过急,中原各州狼籍一片,东京开封歌舞不歇,但这天下还有一堆热血满腔的壮士好汉,只为了穷苦百姓那期待吃饱饭的眼神,本衙内却要斗一斗赵宋王朝。”

就在车上,石秀翻身拜倒,坚卓的道:“秀誓死追随衙内左右,刀山火海也下得,肝脑涂地亦不惧”

安敬伸手挽起了他,苦笑道:“石三郎你却不长记性,我多次说过,日后不许拜我,须知男儿膝下有黄金,动不动就曲了腿矮半截,哪是好汉子做的勾当?在貌有恭,在心有敬便可,再若跪我一遭,便叫你吃军棍。”

石秀也苦着脸道:“三郎记下了,只是不这般行事,又觉对衙内不敬还望衙内包涵一二,下次便改。”

“帝制封建流毒啊一时却也改变不了,我堂堂七尺男儿,还不是跪在妇人面前行三拜九叩大礼?天地君亲师,当受此礼,唉,有些礼法是不易改变的,但你既与我相交,却须记着我的脾性,我却不喜被人跪了。”

“三郎记下了”石秀心里涌起真正的崇敬,这一刻他真真正正的感觉到,衙内说这话非是拢络人心。

二婢更是对衙内敬佩,哪一次不小心跪了他,定是吃他一顿狠训,三个多月来,她们与衙内日夜不离,已然有了极深厚的情感,在衙内卧塌长达一月之久的日子里,二婢轮流夜日守候,端屎侍尿,无微不至

而衙内现已奏明了父母,先纳紫珏、玲珑为妾,仪式一律从简,因过去两个月在二婢秘授《黄帝阴阳经》的过程中,他们的**经行了亲密的接触,虽最终未破二女元阴之身,但‘手口之娱’却是家常便饭了。

乐寿县城距啸风峡约模有四十余里路,快马加鞭的话,有一个多时辰也便赶到了,当一行人如风般卷进啸风口时,老天爷又飘洒下了毛毛细雨,在这之前,河间路招讨使安贞三次兵剿贼,高宠、三石等人随军征剿,斩近千余,彻底廊清了这一带的残寇,高宠之所以担心还有贼聚,其实是怕辽人秘至对衙内不利。

多次上啸风峡来,安敬还现这里居然曾有一层露天的煤田,对于这时代的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不懂什么是矿学,露天的煤取光之后便都撤了,但衙内却知,这里的地下应该有丰富的煤田蓄量,当然,比起河东(山西)那边还差些,宋代虽开始用煤,但挖掘技术腌臜的太厉害,所以煤是很紧俏的东西,因其产量太低。

‘莺美山庄’在啸风峡内的修建完全是安敬的意思,也是在他现了煤之后才决定了建庄,石秀召来的大量劳役足有千余名,这些人在啸山峡一处险要缓坡上建造‘莺美山庄’,而衙内要把这里当做忆念伊人的别院,他已下定了一个决心,今世若寻不回莺美,这一生绝不娶‘妻’,为传宗接代孝顺父母,妾却是要娶的。

“一待山庄建起,周围一片民用工房亦需完工,揭阳镇、浔阳江召来的水中精锐亦要过来立寨、操练。”

石秀一一记下了衙内的吩咐,下了车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衙风也没有专门上正修建的山庄去看,省得那批劳工又轰动,他只是在那日皇后遇袭的一片地方逛着,每次来他都会呆在这里,还告诉紫珏、玲珑二个人,自已和莺美在哪一齐栽下的马,在哪又捡的刀,莺美在哪杀了几个人等等,每次都会说的淌下眼泪!

二婢却知衙内深恋着小姐,她们心下感动的要命,其实安敬的确深深爱上了这个女人,穿越来大宋后,就是莺美用刀攥狠戳自已的屁股,才将自已从最深的梦里唤起,跨越了近九百年时空的一场大梦,往事一幕幕在脑海掠过,如今伊人芳踪缈缈,念及此处,安敬却是觉得锥心的疼,是莺美在最关健的时候力挺自已,在啸风口、在河间馆驿;没有高莺美,成就不了河间安文恭的威名,此后的两情相悦尤令衙内刻骨铭心!

细雨轻轻飘洒着,秋意微寒,茫茫的一片雾,把远处的景象渐渐遮去,安敬却静静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出峡的路口一动不动,为衙内撑着小伞的紫珏知道他这刻又在思念小姐了,玲珑和三石同样静立在雨中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安敬一口气道出两《钗头凤》,却难寄郁思。

不说紫珏、玲珑听的双双落泪,便是经常跟衙内来此的石秀亦眼珠子红,石宝、石勇两个粗人也能从这苍凉的语调中听出衙内的愁苦在府里衙内的小院楼阁上,这两个多月他写的失意情词不下百余,紫珏和玲珑却是大长了见识,更将衙内的亲笔手书装订成册,每次劝他缓一缓时,他却总说:多练练字,却怕莺美取笑我听到这句话时,二婢都能从安敬眼中看到那刻骨铭心的情思,小姐啊,你忒也狠心,却丢下这等一个痴情郎君?把他这般折磨,老天爷,你就开开眼吧,若叫小姐和衙内聚,紫珏玲珑死亦无憾!

ps:近两章有些兄弟颇有微词,故事情节嘛,曲曲折折,也算不得太狗血,应该在大家接受程度内,莺美只是吃点醋暂离,降降温而已,情节不谈了,今日起本书获得三江推荐,曲指算算,两三年没上过上江了,还请诸位鼎力支持,关于收不收谁的问题,本书在未上架之前,估计谁也收不了,另,这周三江推荐机会难道,也希望大家全力攘助,后续情节马上展开,主角就要赴京了,请支持!

今夜第44、45章,因为之后要更新三江感言,所以两章连,望广大兄弟午夜来砸票!收藏!

谢谢!

第四十四章安府议婚

夜色中,秋风拂荡,卷起地上片片落叶出萧索声浪,乐寿县,安府正大前堂上,却是灯火通明。

银晧的安老夫人端坐在正堂上,左下是安贞与正妻郑氏,再往下则是妾室刘氏、罗氏两个,右坐着两个人,一位四旬左右风韵犹存的妇人,眉目与莺美生的七八分相似,此妇年少时定也是花魁秀。

她正是高宠、莺美的母亲高夫人,坐在她下的便是英伟的高宠,虎背熊腰,挺得有若一杆标枪般。

安府人丁并不旺盛,三代单代,安贞如今也只得安敬这么一个儿子,前文提过,正室郑氏育有二女一子,妾室刘氏、罗氏各育有一女,这多年来却再无所出,安贞这四女一子中安敬却是最小的,他两个亲姐姐和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早都嫁了人,而且夫家都在河东那边,政和二年春,安贞上任河间乐寿,和女儿们再没见过面,这趟啸风口事件,北地皆传安氏父子忠贞神勇,前些日子女儿们便给娘家捎来了家书问候父母和弟弟。

但自安敬从开德府返回后一病不起,安府又笼罩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