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9 >

第5部分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9-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这种举措为发展我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旅游业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来我国参观、 

访问、旅游、探亲、休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 

体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的人数逐年增加, 

使我国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2年,前来我国旅游的 

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从570万人增加到  3811万人,旅游外汇收入总 

额从  亿美元增加到6    39亿美元。旅游人数的增加,又促进了旅馆业、邮电 

业、交通业、文化娱乐和导游业的发展。外汇收入的增加又有效地支援了国 

家的经济建设。 


… Page 30…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解放前的旧中国,教育十分落后,教育的基础非常薄弱。在旧中国,全 

国仅有高等院校205所,在校学生仅11。7万人。当时科类很少,结构畸形, 

带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而且水平不齐。中学不到5000所,小学29万所, 

分布也很不合理。当时全国不到  亿人口中、5     80%是文盲,各级各类学校 

学生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5。6%。建国后,我国的教育事业才得到了显 

著发展,但在“文革”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又受到严重摧残。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各条战线进行的全面的拨乱反正,是在粉碎“四人 

帮”后从教育战线开始的。随后明确提出了实现四化,教育是基础,把教育 

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后来,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受到了全 

国人民的热烈拥护。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 

发展。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统计,1992年,我国共有普通高校1053 

所,中等学校97784所,中等专业学校3900多所,中等技术学校2900多所, 

中等师范学校900多所,普通中学84000多所,农村中学和职业中学9800 

多所,小学校71万多所,幼儿园17万多所,盲聋哑学校700多所。尤其是 

基础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克服了重重 

困难,使小学入学率达到97。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升至81。8%。到1993 

年,全国初中在校学生人数达4082万人,小学生在校人数达1。24亿人,普 

通高校、专科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253。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 

人数达762万人,在校研究生达10。7万人。解放前西藏连一所中学都没有, 

现已发展到60多所。从1979年到1992年,高等学校分科毕业生数累计565 

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722万人。他们已成为我国目前各条战线不可缺 

少的骨干力量。1992年,我国平均每万人中,大学生已达186人,比1949 

年的2。2人增长了7倍多。 

    ——教职工队伍也逐渐扩大。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职工人数已达104 

万,其中教师38。8万;中等学校教职工人数达499万,其中教师362万;普 

通中学教职工人数411万,其中教师314万;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教职工人 

数37。6万,其中教师24。8万。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宏大的教师队伍,对于提 

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职工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978年以 

来,全国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迅速发展,到1992年,我国已有农业中学和职 

业中学9800多所,在校学生340多万人,各类成人教育学校45万多所,在 

校学生4900多万。一批又一批受到各类学校教育的新一代劳动者源源补充到 

工人、农民和干部队伍中,逐步改变着职工文化素质过低的状况。 


… Page 31…

                          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 



     科学技术在本世纪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近40年来,随着核技 

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这三大骨干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了前所未 

有的变化,许多在几十年前看来是梦幻般的设想,今天已变成了现实。 

     中华民族是富于科学思考和创造精神的优秀民族。我国古代在农学、医 

学、天文、地理和数学等方面的科学创造以及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许多 

技术成就,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学技术远 

远地落后了。 

     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经历了 

艰难曲折的道路,但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1978年全 

国科学大会的召开,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 

制改革的决定》的公布,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改革开放 

15年以来,我国已形成一支规模庞大的科学技术队伍,发展了一大批科学技 

术研究机构,国家对科研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科研发 

展的文件和法规,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 

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技队伍迅速成长。建国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队伍迅速成长起来, 

科研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到1993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共有各类 

专业技术人员2551万人,比1978年的434万人增加了近5倍。正是由于科 

技队伍的迅速发展,才使我国在建国后短短的40多年时间内建立起了自己的 

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科学研究和教育体系。 

     ——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逐渐增多。到 1993年,全国县以上国有独立研 

究、开发机构5852个,高等院校有科研机构3000个,大中型企业办的科研 

机构10200个,从事科研、开发活动的人员达234。5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 

程师137。3万人。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 1978年起,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发展 

计划,如“七五”和“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丰 

收”计划、“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基础研究计划、“攀 

登”计划等。国家不仅组织人力物力在基础科学方面进行攻关,而且还在生 

物工程、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和新材料等几个最主要的 

高科技领域,组织精干力量,给予较大的投资,跟踪世界发展潮流。与此同 

时,国务院还批准在全国沿海和内陆城市逐步建立了一些高科技开发区,并 

创办了几千个高科技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航天技术方 

面,自1970年4月,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1号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送入轨道后,我国的航天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中国长征系列运载 

火箭几乎可以全面适应于各种应用卫星的发射。1990年4月,我国用“长征 

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成功。它表明中国卫星已进入世界商 

业航天市场。在核能领域,中国已能自行建立核电站;在超导研究方面,我 

国已处于世界研究的前列,我国是最早发现液氮温区超导材料的少数国家之 

一;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 

上人工合成的第一个蛋白质。1988年我国又成功地研制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的电子对撞机和重离子加速器;在农业方面,我国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 


… Page 32…

棉花等大批优良品种,基本上更新了我国农作物品种,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 

居世寻领先地位;在生物技术和医药方面,1985年通过国家级鉴定的干扰素 

基因工程,标志着我国基因工程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通信技术方面,我 

国已掌握3毫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正在向1毫米和亚次微米技术进军, 

已制成亿次巨型计算矾和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这一切,说明我们有能力 

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品。 

     ——开拓技术市场,加快技术成果商品化。1978年以前,我国对技术成 

果不视为商品,在国内无偿提供使用,在国际上许多技术无偿外援。党的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生产发展的需要,技术市场才开始在几 

个中心城市逐渐建立起来。1985年3月,中央在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中,充分 

肯定了技术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技术市场的发展方针,从此技术市场 

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已初步形成了技术交易网,多层次、多形式、 

多种所有制的中介机构遍布各地,技术有偿合同已成为技术转让的重要形 

式。技术交易额逐年大幅度上升,1983年全国技术交易额只有5000万元, 

1985年达23亿元,1989年已达81亿元,到1993年已高达206。7亿元。与 

技术市场的发展相适应,各级政府对技术市场的管理正在加强,有关技术市 

场的法规、条例也陆续制定和公布。 


… Page 33…

                          城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15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 134元增加到 

1993年的921无,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城镇职工工资 

水平不断提高,职工平均工资已由1978年的615元增加到1993年的  3236 

元,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分别增长 7%和5%。 

     ——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改革开放以来,为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 

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1978年到   1985 

年,短短  年,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由原7        2。8亿人减少到1。25亿人。从 

1985年到1990年,国家每年投入40—50亿元,又减少贫困人口 4000万人, 

目前,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又由31%下降到  8。 8%,只有  8000 

万贫困人口。世界银行在1993年召开的中国扶贫国际研讨会上说:中国是亚 

洲乃至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贫困发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为帮助最 

落后的农村地区摆脱贫困做了极大的努力,这种努力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 

所作的努力要成功得多。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78年的3 6 

平方米增加到1993年的8平方米,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人均居住 

面积由1978年的8。l平方米增加到 19平方米。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210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4764 

亿元,增长了近70倍。 

     ——由于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地由温 

饱向小康型转化,沿海发达地区已提前达到小康水平。人民吃得比过去好了, 

衣着向多样化发展,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销 

售量大幅度增加。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文化生活也有所改善,居民 

拥有的报纸、图书、杂志大为增加,享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递增,社会服 

务事业发展较快。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截止到1992年,我国共有社会福利 

事业单位9。6万多个,兴办社会福利企业近5万个,全国共办福利院、光荣 

院、敬老院、疗养院等 4 3万个,从事社会福利事业的工作人员 212万人, 

支出杜会福利救济费用 48。2亿元。  2000多万老弱病残人得到了不同程度 

的社会救济。 


… Page 34…

                       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文化战线。为繁荣祖国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 

要,文化事业得到了显著发展。1978年,全国仅有报纸186种,总印数127。7 

亿份,到1992年底已发展为875种,总印数达189亿份,1993年已达199 

亿份;全国图书出版数量1978年时仅1。5万种,到1992年已达到9万多种; 

全国杂志出版数量1978年时仅有  93O种,总印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