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74部分

北上南下-第174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光有信心,远远不够,眼下最重要的,是行动

该出手时就出手。

任务再次落到了军管会副主任、公安局长乔向文的头上。

他和公安军支队、51军担任临江警备部队的63师反复商量,最后出台了临江剿匪行动方针:

重点对象,重兵打击,以点带面,瓦解群匪。

当然,他们还细致地分析了匪患几乎失控的成因:

开始的时候,由于解放军忙于同正规的国民党部队作战,没有重视及时消灭武装匪徒的力量,说到底,思想上比较轻视,总认为从东北打到江南,国民党正规军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这些散兵游勇、山匪海霸还能起啥风浪。

抱着这样的想法,即便剿匪,一般都派出部队较少,往往达不到效果,剿匪部队一走,土匪杀回来疯狂报复,经过他们的的反宣传,群众畏惧更甚,与**慢慢保持着距离。

大家形成的共识是,不但要出兵,而且要出重兵,务求效果。

在公安局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乔向文要求所有公安警察立即深入群众,开展匪情摸底,寻觅匪踪,为剿匪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

听说要剿匪,公安局的干部、公安军的官兵、63师的战士们纷纷请缨出战,决心为民除害。

一些群众也纷纷提供各种线索。

一些连队写下血书,坚决要求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

对于具体战略战术,乔向文有着清醒的认识:临江的剿匪与独立纵队当年的东北剿匪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之处。

相同点,在于社会危害,在于破坏**的群众基础。

不同的是大气候,那时**还处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阶段,东北土匪投靠的是当时“执政”的国民党政权。

而此时,解放军已经打败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已经夺取了绝大部分的政权,虽说土匪们投靠的还是国民党,但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拥有几百万武装力量的执政党了,病入膏肓,垂死挣扎而已。

还有很大的一点不同,就是群众人心向背。

当年山东八路军初到东北,东北老乡不知底细,所以对他们是敬而远之,这也造成了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诸多部队的冻死、饿死已经大批投敌的问题。

然而,此刻,临江已经全面解放,如果还是任由这帮土匪如此横行,不但群众信不过,就是**自己人也说不过去了。

具体怎么打,先打谁,乔向文在紧张地谋划着。

第二百六十三章土匪来了

正文第二百六十四章擒贼先擒王

更新时间:2012…6…2615:55:50本章字数:4202

正文'第二百六十四章擒贼先擒王

第二百六十四章擒贼先擒王

挽弓当挽强,擒贼先擒王。

经过深入侦察和案情梳理,临江地区最大的一股武装匪特浮出水面。

胡晓,系国民党197师原少将师长,2年生山,风筝之都山东潍坊人,出生贫寒,毕业后历任少尉排长、升上尉连长。937年七七事变爆,胡晓随教导总队移驻南京,12月日军进攻南京时,驻守于中山门一带,12月12日时日军攻入中华门,部队撤退时被困在南京乡间,期间还曾被日军师团征服劳役,但未被觉其身份。1938年侥幸逃出后,从此受到重任,任上校团长,在台儿庄战役中所属部队担任突击第一纵队,表现勇敢,获颁四等宝鼎勋章。

胡晓性格张扬,作战风格大胆,1948年参与淮海战役,在**大面积溃败的情况下,带着卫兵星夜出逃,之后自感无颜,于是辗转来到东南沿海,招收了当地的一部分土匪和散兵,成立江南挺进纵队,拉起**救国的大旗。自任国民党江南剿匪总指挥。

下设两个大队、5个中队。

最多时候人数达到了一千多多人。

胡晓匪帮成为当时临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活动最猖獗、危害最严重的武装匪特组织。

51军后勤部处长遇害案,据查正是他所为。

他们利用南下干部初来乍到,人地两疏,加上群众尚未被充分动的不利条件,暗中策划,连连制造袭击、暗杀惨案。

据侦察员前期侦查了解,被胡晓匪帮杀害的县乡干部、积极分子和解放军官兵达到3o多人。

可以说,这是一伙血债累累的暴徒、反**集团。

白兵带领十多名侦察员,沿着匪徒活动过的区域,找干部群众,找受害者家属,最终把这伙匪徒的情况基本摸清。

就是你了

临江剿匪第一枪,不打你打谁

杀鸡给猴看,打掉影响最大的,也就打掉了其他土匪团伙的靠山和气焰。

看了江南挺进纵队的匪情专报,李军长拍案而起,墨镜下能感觉到他的一只尚好的眼睛里的怒火:

“向文,给我快点动手,我们那个处长,前段时间看你压力大,没和你细说,不给你添压,长征路上他曾经给老长当过警卫员,听说这事,老长给我打了两个电话,把我骂得狗血喷头,知道吗,你给我马上行动,要人给人,要钱给枪,你一成功,我马上给北京打电话,不然我无颜见老长啊。”

乔向文心里一惊,原来还有这么一个背景。

虽然哪怕一个普通的干部、解放军处长遇害,都让人痛心,但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他安慰了一下李军长,转身下楼。

临江市公安局的牌子十分醒目。

几个公安看到局长走进大楼,远远地打了招呼。

乔向文一到办公室,立刻让警卫员小马通知刑侦处白兵、李坚两名处长马上过来。

兼任公安局长以后,为了方便工作,更多一点时间与公安局的同志接触,他在一楼靠西头临时设了一个办公室。

平时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这里,秘书处会把重要的案件、信息都放在他的桌子上,供他阅看。

重要的文件资料,他将在上面作出批示,许一梅收到后会立即督办落实。

今天看他匆匆走过,许一梅跟了过来,自从和白兵结婚以后,感情有了归宿,小日子过得滋润,看起来明显比以前更水灵更有女人味了。

“怎么那么急?对了,星竹刚打电话找你,问她啥事,小丫头还对我保密呢。”

七月的临江,正是最热的时候。

办公室的一台老式电风扇响声很大,就这还是许一梅清理原来的警察局仓库给整出来的。

乔向文坐在办公桌前,随手拿起桌上的材料端详着:“一梅,你马上帮我打个电话给高师长,等白兵李坚来了,我马上去他那里一趟,星竹啥事呢,这丫头,昨晚在家里也没说啊。”

许一梅回办公室打电话去了。

这时,白兵、李坚大步进来。

乔局,啥时动手,这胡晓太猖狂了,今天早又有受害者家属来公安局请愿,要求我们严惩匪帮,同志们都已经等不及了。”

乔向文拿起笔,在材料上写着啥。

军管会的工作太忙了,公安工作又那么重要,恨不得自己会点分身术。

“你们两个马上跟我去63师,对了,胡晓那里的侦查有进展吗?”。

白兵朝电风扇前坐坐,吹着风,衣衫前胸湿了大半,显然是从外面赶回来的。

“我在葫芦山附近几个村里都展了耳目,盯着呢,我们自己的三个侦察员二十四小时工作,这两天没看见胡晓出去。不过有两个中队长进出频繁,可能近期有什么动作,乔局,我们的动作要加快了。”

李坚补充道:“我们的同志走访中现,胡晓下面的人出来活动有点规律,阴雨天不出来,雾天不出来,还有乡村有人出殡的不出来,据说胡晓身边有个黄大仙,每次打仗,黄大仙都要提前帮他指点指点。”

乔向文和白兵听了,哈哈大笑。

胡晓真的料事如神的话,怎么会在淮海战役全军覆没,只剩几个人败逃至此呢?

如果黄大仙真的灵光,怎么就算不出这群匪帮的彻底完蛋就在这几天?“你们俩去办公室,带上详细情报资料,马上去63师,趁黄大仙还没算出来,我们马上动手。”

两个人一听,面露喜色,拍拍屁股马上出去了。

乔向文又紧张地看了下桌上的材料,有的作了批示,有的打了问号,表示要求秘书处了解清楚。

随手一支烟,让思绪理顺一点。

突然,他想起啥,拿起电话,拨了几个号码:

“请转临江大学。”

妹妹竹来到临江以后,开始是在报社负责接管,后来主动提出去大学工作,目前负责学生处的工作。

大哥全家人的下落不明,让她一直心里压抑。

“星竹,恩,找我啥事,什么,你真是拿二哥开涮呢,不行,好好好,晚上回家商量,不是下个星期了吗,我不去,我也一定给你请一个水平比我高的专家去,好不好,晚上我一定回家吃饭,一定,你多烧两个菜啊,好多天没和你一起吃顿饭了,今晚陪你好好说说话。”

军管会给乔向文临时分配了一套住房,星竹一间,他一间,还有一个书房、客房,一个会客室。

每天有大量的公务要处理,晚上都是星竹一个人在家。

想到这里,乔向文不禁有些内疚。

今晚再忙,也要回家陪陪妹妹,一起吃顿饭。

想到她邀请自己给大学做形势报告,苦笑着,哪有那个时间啊亲爱的妹妹。

第二百六十四章擒贼先擒王

正文第二百六十五章雷霆行动

更新时间:2012…6…2615:55:51本章字数:7152

正文'第二百六十五章雷霆行动

第二百六十五章雷霆行动

63师师部。

背靠青龙山,临着大干渠,山路弯弯,满目苍翠。

承担着临江警备的任务,63师是51军部队中与公安局联络最多的。

吉普车疾驰而至。

李师长早已和王参谋长在师部等候了。

不要说李军长给63师的任务就是配合公安维护临江治安,单说乔向文东野英模、独立纵队敌工部长的身份,来到东野哪个部队不是到家一般。

一阵寒暄,随即进入了主题。

刑侦处长白兵,先通报了刑侦部门这段时间的侦察情况:

江南挺进纵队共有武装匪徒1297人;

以葫芦山为基地,两个大队和胡晓的直属卫队兵分三处,连成一线,彼此遥相呼应;

最新情报显示,近日胡晓可能再次组织大规模袭击,目标正是高城县城,那是临江最西北的一个比较偏远的县城,公安部门已经将这一重要情况通报了高城县委。

王参谋长介绍了部队备战情况。

目前,除了战训任务、市区必须的警备之外,部队随时可以拉出来参加剿匪的有两个营,如果有必要,师部的警通连也可抽调参

乔向文和李师长反复测算,两个营的部队,加上公安军支队的五百人,如果全部出动的话,参加剿匪行动的兵力将达到一千四百余人。

不但数量上过了胡晓的匪帮,武器配备、官兵素质那更是没说的。经过了解放战争的洗礼,从东北杀到华北、华中、华南的哪一支部队不是能征善战,战功累累,哪一面锦旗不是鲜血染就。

乔向文把刚才李军长的话传达了一下,大家都再次感到了此次任务的紧迫。

行动的日期定在7月28日,也就是后天。

大家为这次行动取了个代号:“雷霆行动”,不只说行动要快,要干净利落,而且务求彻底,踏平葫芦山。

雷霆行动成功的关键在于,部队集结要绝对秘密,战斗打响后要战决,打扫战场要要务求除恶务尽,不放过任何一个匪徒再残害百姓。

两方面随即商量了具体行动方案,商定:

刑侦处侦察员负责引路,公安军部队、63师的两个营分成三路,直插敌营。

公安方面,负责组织当地民兵和县乡干部配合作战。

会后,战斗准备迅开始。

二十八日,凌晨六时。

东方燃起一片火烧云,葫芦山处在一片宁静之中。

剿匪部队按照统一部署,于夜间全部进入指定位置。

乔向文和李师长,借当地的一处村舍,临时当成了前线指挥部。

通讯畅通。

部队到位。

外围负责堵截的民兵和基层干部到位。

前线指挥部在电话汇报李军长以后,乔向文出了命令。

三声清脆的响声中,红色烟雾在葫芦山上的上空炸开,宛若鲜艳的花朵挂上黎明中的天幕。三个方向,三支部队统领,犹如三条猛虎,刹那间扑向敌人。

为了突然袭击,震慑土匪,彻底摧毁他们的作战意志,63师8营专门运来了十门迫击炮。

轰轰轰

根据预先侦察的地形图,连续对着匪徒的宿营之处轰击了几分钟,一些房子着了火,土匪一片混乱,匆忙组织抵抗。

三个方向同时吹起了冲锋号,杀声震天。

战士们怀着对暴徒们的刻骨仇恨,勇往直前。

迫击炮、手榴弹、突击队冲锋枪扫射出的弹雨防线,打得匪徒抬不起头来。

尤其是几门小山炮,对于国民党正规部队,那是威力很低的玩意,可是收拾这帮未经训练的土匪,那就算是小菜一碟了。

炮声一响,敌人的阵地立刻出现了混乱,每颗炮弹都能报销五六个人,这帮人打仗不行,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