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92部分

北上南下-第192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伙子连连点头,就在白兵上了吉普车的副驾,元锦正在启动时,他想起了什么,又跑了过来:

“白处,他当时说了西河头144号,我有点不信,我怕他撒谎,我还考了他两个问题,记得他都回答对了。”

白兵眉毛一样,本来他以为这种情况下,高个子随便编造一个地址的可能性极大,况且当时那种情况下交警也无法核对。

看样子,眼前这小伙子还挺有心眼。

“你问的啥问题?”

“说来也巧,我有朋友住在西河头那一带,我问他,你家门口那棵老梧桐树长得还很好吗?”。

“他怎么回答的?”

“他说他们家门口的不是梧桐树,是一棵银杏树。”

白兵点点头,别看这交警虚晃一枪,挺有头脑,要是高个子不住那一带,一定会顺着他的话回答。

“还问了一个啥问题?”

“我还问他,西河头145号是不是他家隔壁?”

“什么意思?”

“我去过朋友家,那里是根据单双号分布的,145号肯定在他家对面,不是隔壁,那大个子也答对了,我看看没问题,就让他走了。”

告辞了可爱的交警,白兵坐着车,车子开得飞快的,他的脑子动的更快。

种种迹象表明,当日李来喜和高个子唱的是一出双簧戏:

为了获取图书馆黄康城的信任,他们一个扮成小偷,一个路见不平;

为了应付半路杀出来的交警,李来喜灵机一动,把小偷与好汉的身份再次改成了自家兄弟;

为了担心两个人的口供不一致,他借口父亲急病匆匆而去,丢下高个子对付警察;

而高个子这一头,为了拜托盘问,尽快离开,不至于节外生枝,报上的住址很有可能就是他真实的,因为警察问的两个问题,表明他对那儿的地形很熟悉,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快离开现场应该是高个子要的考虑。

交警嘛,管交通的,哪里会去核对啥的。

。。。。。。

“停”白兵大叫一声。

元锦用力踩下刹车,吓得后面的一辆车子紧急侧转,从旁边飞了过去,本来还想骂人的,一看开车的是个公安,忙开跑了。

“白处,怎么回事?”

骇人听闻的投毒案,终于有了一点点清晰的线索。

之前,黄康城那里一无所获。

李来喜刚一接触,便被特务组织杀人灭口。

但是他们没想到,唱双簧的过程,竟然被一名交警目睹,而且留下了一点点的痕迹。

就那么一点点,足够了。

“云锦,快帮我送到和平分局。”

一听这话,也是特工出身的交通处长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就在马路中间掉了头。

油门一踩,汽车飞奔了出去。

和平分局的老房子前,分局局长郑经正和小学校长廖水颜等两名校领导一边看着房子,一边讨论着什么。

校园扩建即将开始,双方商议的地方还很多。

猛地,吉普车嘎吱一声停下。

郑经一看,车里跳下两位处长,忙迎上来:

“白处,元处,你们两位怎么突然大驾光临?”

白兵和廖水颜见过,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一把拉过郑经,轻声地:

“你分局这里的人员马上集中,执行抓捕任务,投毒案有戏了。”

郑经一听,脸上一喜,连连点头。

投毒案件,临江公安第一案,干公安的谁不希望他早点破掉。

转身抱歉地和廖水颜解释了什么,三个人匆匆进了分局的院子。

第二百九十五章紧急抓捕

正文第二百九十六章不谋而合

更新时间:2012…6…2615:56:25本章字数:4060

正文'第二百九十六章不谋而合

第二百九十六章不谋而合

军管会财经部,临江军管期间经济管理的操盘者

一栋四层的楼房,米黄色墙体,外观结构讲究左右对称,纵向段式分明,中央巨大拱券圆窗的两端,各置一根巨大的圆柱,柱上的装饰都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些人物,具有典型的欧式风格。

这里原本是临江国民党政fǔ时期的市党部,接管以后由财经部入驻,凡是涉及临江经济工作的各个部门、协会组织,都集中在此办公。

乔向文和范文芳下车,警卫人员小马后面跟着。

大楼入口,两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显然对穿着军装的三个人并不陌生,一个立正,敬礼:

“长好”

这些战士都属于公安军支队,经过整编和调整之后,目前,临江重要单位的保卫工作,已经全部换成了公安军支队,乔向文兼着支队的政委和党委书记。

而原先负责重点单位保卫的63师,则担已经担负起了临江警备司令部的职责。

走进二楼王大江的办公室时,他正与两名副部长在谈着什么。

大家一见乔向文和范文芳进来,有点意外:

“乔副主任,怎么搞突然袭击,也不提前通知一声啊?”

乔向文和几个人握手,坐下来,笑着道:

“几件事情,和你们商量商量,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对了,快到月底了,这个月目前的统计数据怎么样?”

王大江亲自为他们俩倒上茶水,小马跑到隔壁办公室聊天去了。

“最后的数字还没出来,但是目前看来,这个月比上个月,无论工业产值,社会商品零售额,都要比上个月大幅增长,幅度估计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乔向文欣慰地点点头。

“好,你们几位也辛苦了,目前工商企业税收情况怎么样?”

王大江看看李副部长,示意他书说说,分管税收的。

“报告乔副主任,税收情况两极分化非常明显,我们军管会直接管理的企业,总体比较正常,说实话,我们的税务部门盯得也紧,目前这些大企业的税收在总盘子中占了一半以上,这个月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八。但是,流通服务行业的税收目前总体看来,流失很多,一方面是这些企业和经营者纳税意识不强,另外一方面,也与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有些关系。”

口中汇报着,李副部长就近把手里的一份调查报告给了乔副主任。

接过一看,标题很是醒目,《关于坚决打击偷漏税奸商的方案(草案》。

“乔副主任,我们刚才几个人正在讨论这事,虽然两项指标都比上个月大有好转,但是财政收入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所以,我们准备向您请示,能不能和公安部门联合开展一次全市性的行动,公开处理一批严重的偷漏税分子,同时健全我们的基层税收征管机构,只有这样,才能让军管会的财政宽裕些,为老百姓谋福利的钱袋子鼓一些。”

真是无巧不成书。

乔向文听着,察觉到了旁边一双目光看着自己,他不用抬头就知道,范文芳在暗自偷笑呢。

无事不登三宝殿,本来,今天就是专程来就税收问题征求王大江意见的,没想到,大家无意中想到了一起。

“王部长,李副部长,你们的这个方案非常好,非常及时,抓住了当前问题的要害,文芳同志,就麻烦你把我和李主任商定的一个方案给他们价位介绍一下吧。”

范文芳终于忍不住了,笑出了声。

王大江几个还正奇怪着。

范文芳边笑,便从包里抽出了一份打印好的材料:

临江军管会关于敦促全市工商业者依法诚实缴税的通告。

几个人一看,面面相觑,继而也禁不住大笑了起来。

如果说,乔向文那里是因为丁一的营救梁亮,而获悉了涉税企业的一些潜规则,从而下定决心,以刘鹏这样的公司为突破,开展税收整治,那么,王大江这里的财经部,则是从宏观经济的运行中,现了这一突出问题。

来源不同,目的一致。

题途径不同,落点一致。

范文芳把整顿税收秩序的具体做法一说,也说了李作人的看法,几位财经部的领导拍手叫好。

当下就商定,三天后,财经部公安局联合召开一个整治税收现场会兼新闻布会,具体会务工作由财经部承担,内容主要为:

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税收秩序清理整治行动:

嘉奖一批依法纳税的工商业者;

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补交税款,认真悔改者,从轻处理;

在公安和财经部门联合开展的清查中,凡是现企业有偷漏税款现象而未及时缴纳者,一律从严查处,根据数额大小,轻者拘留示众,重则逮捕法办;

面向社会,聘请一批税收监督员;

凡是提供偷漏税线索的市民,经查实,可获得补交税款的百分之二。

。。。。。。

大家聚精会神地商量着,讨论着。

关于成立民族工商业联合会的方案,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同。

对民族工商业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只要是合法生产,没有违反国家法令的,还是要努力扶持,但是对他们的管理,又要有别于直管企业,也就是后来的国营企业、集体企业,既要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展生产满足社会需求,又要对其中剥削严重、对新政权心怀不满甚至抵触的企业进行批评和帮助。

而这样的职责,由一个工商企业自己的组织来承担,无疑最为合适。

当然,这个组织的领导,必须是有广影响力的、同时积极拥护**的进步人士。

大家正就民族工商联的宗旨、候选人进行酝酿时,警卫员小马突然跑了进来。

“报告,白处长有急事找。”

乔向文一听,疾步下楼,直奔车子里。

接过对讲机,调好频点:

“5o15o1,我是oo3,我是oo3。”

电台里一阵悉悉索索后,白兵声音响起

“oo3oo3,我是5o1,投毒案件有重大突破,敌特分子一人被当场击毙,一人逃跑,请指示。”

咋听这个消息,他喜上眉梢。

“稍等,我马上赶到,哦,西河头144号,好,我马上请总值班室下令,全城搜捕。”

第二百九十六章不谋而合

正文第二百九十七章内部有人告密?

更新时间:2012…6…2615:56:27本章字数:3866

正文'第二百九十七章内部有人告密?

第二百九十七章内部有人告密?

警笛声声。

当乔向文赶到西河头时,战斗已经结束。

经过了刚才火爆的枪战,又是在市区,很多的市民远远围观,巷子的两头已经被全副武装的公安人员封锁,对每一个进出的人严格检查。

乔向文的车子一到,刑侦处副处长李坚就迎了上来。

“乔局,白处正在组织搜查,现在看来,有一名敌特分子很有可能逃出了我们的包围圈。”

乔向文大步流星向里面走着,闻听,侧身问道:

“那么多人参与围剿,怎么会被他给漏网了?”

案的西河头是一条典型的南方水弄堂,靠南的一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浜,青苔漫上两岸的台阶,妇女们就是在这里洗衣淘米,忙乎家务。

沿着河边一排矮矮的房子,青砖黛瓦,看上去历史久远,沿着小河的方向错落有致,窄窄的马路对面,那里的房子看上去明显要好一些,大部分是两层楼的,楼上阳台的竹竿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把小巷衬得花花绿绿的。

“白处是在外面接到情报,紧急赶到和平分局,就近调动那里的警力,我得到通知,最快度带了十几名同志,我们两组从南北两头分别推进,白处打前站,带了两个同志,察看地形,本来估计十拿九稳的,没想到。。。”

“没想到啥?”

乔向文追问道:

“因为是白天,我们比较注意隐蔽,加上这里没有制高点,所以度比较慢,当我们听到你们的枪声冲进来时,白处他们已经基本结束。”

144号,是一座平房,不沿河的一边。

白兵正在带人搜查房间里面的东西,公安人员进进出出。

乔向文一跨进屋子,一具被打得冒了不少血孔的尸体,倒在窗台地下。

死者看上去二十多岁,长脸,个子高高的,左脸一颗痣,正是和李来喜在医院玩捉迷藏游戏的高个子。

白兵走过来,气呼呼的,手里提着枪。

“这***,还挺仗义,和我们对射了好一阵子,身上中了十几枪才毙命,另一个特务同伙这才得以从后面翻墙跑了。”

乔向文点点头,几名公安人员正在对两件屋子进行搜查。

这是一座横向三开间的平房,不高,但阳光很好,中间是客厅,两边是两间厢房。

乔向文看了看死者所在的房间,一张床,一张柜子,装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此外,屋子里除了几张凳子和一张小桌子,别无他物。

再到另一间屋子,家当明显多了不少。

一张大床,一只床头柜,五斗柜,书桌,一只落地衣架。

朝东的那个窗子,显然是特务翻爬逃跑的地方。

因为急促,插销是被用力拉开的,半截掉在里地上。

最醒目的,是一大堆纸张烧后的灰烬。

很明显,此人是在紧急情况下,烧毁了屋内的机密文件,然后再推窗而逃。

从窗子里探出头去,现窗子外面是一片农田,半人高的庄稼,人一趴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