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194部分

北上南下-第194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李啊,我是看你忙着大事,这些小事等有了结论再来向你汇报,这不,投毒案件这回才算有突破了,我才能有空和你好好说说这事。”

当他挂个电话,楼上的范文芳带着一迭材料送下来时,李作人顾不上说话,急忙翻看了起来。

范文芳退了出去,随手带上了门。

很细致的女孩子,知道关于这桩大事,两位军管会领导要关起门来好好磋商了。

诬陷

举报

索贿

受贿

恐吓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字眼,让直肠子的李作人坐不住了。

“向文,一条新闻背后有那么多文章啊,要不是看这些材料,光听刚才那个老百姓的电话,我还不敢相信,在临江地盘还会生这样的事,这***张青山,敲诈勒索,徇私舞弊,还他祖母的向老板们索贿,他**的,给**人,给我们军管会丢脸啊,枪毙,枪毙,马上给我判他死刑枪毙掉。”

看着对面的老战友不说话,李作人拍着大腿,骂起来:

“你给我说话啊,我老李从来没对你乔向文说过脏话,今儿个我要骂人了,你这家伙不讲义气,那么大的事,那么贪赃枉法的一个人,你掌握了那么多的情况,竟然不给我通个气,难道你要让我稀里糊涂背负骂名吗?”。

没想到,李作人竟然有此剧烈的反应,乔向文忙解释道:

“李作人,快消消气,我自我检讨,没及时向你汇报啊,解放以来,临江大事不断,这内部贪赃分子案件我们不是都没办过吗?我是想把证据全部到位了,做成了铁案,然后再由你来定夺。临江解放,就还遇到过这样的案件呢,我是想慎重一点。”

李作人眼一瞪,继续生气道:

“好啊,等你办铁案,然后我来签字,哦,不,这是你管的,也不用我签字,你左手管抓进来,右手管枪毙,对吧?”

乔向文听他这么一说,正色道:

“李作人同志,我不是那种人,我也没有这样的想法,不能随便怀疑我们的任何一个同志,这是我们的办案原则,我只是有了线索,但具体怎么样,还需要去核实,去查证,之后等基本情况清楚之后,再向你和军管会作报告,大家来研究该不该抓,该不该判,你如果对我的工作方法有意见,直言便是。”

一对老兄弟,这还犟起来了。

烟抽完了,他掐灭了烟头,刚要伸手自己口袋里,李作人抢先,一根烟,一个抛物线,他伸手接住。

李作人也感到自己的态度不太妥当,身体往前一探,火柴划着了,伸到他面前。

点着烟,两个人这才情绪平稳了下来。

“向文,我向你检讨啊,我这不是大老粗嘛,看着临江军管会出了那么一个坏蛋,我是心急啊,你快说说,你有何打算?”

乔向文拿过材料,翻着。

“老李,说实话,虽然材料那么多了,可以说铁证如山,但我真的宁愿这是我的错觉,你说,我们从山东到东北,战友牺牲了那么多,队伍在不断壮大,山东我们最后二十多万八路军,东北呢野我们眼下有一百多万,可是,战场逃兵我听说过,对了,王志芳那样的叛徒我们也见过,不是也被我们一起出掉了吗,可是,我们有谁遇见过自己人搞贪污受贿,搞徇私舞弊,把别人的钱财往自己腰包里装的呢,不要说我们山东八路军,我们第四野战军,就是整个**,从成立那天开始,到现在二十多年,也没几个这样的败类啊。”

乔向文说的正是。

**的军队和干部,在建国之前,什么样的类型都出现过,但就是经济犯罪的最少,和目前的形势刚好相反。不是一句笑话吗,把所有科级干部全部枪毙,估计会有一些冤假错案,但如果让他们排好队,隔一个枪毙一个,恐怕一定会有不少漏网之鱼。

历史上,**组织内部的经济犯罪极其少见,那是有原因的。

最重要的一点,格杀勿论

1933年12月15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训令》,规定凡苏维埃机关、国营企业及公共团体的工作人员,贪污公款5oo元以上者,立即处以死刑。

在红军中,第一个被枪毙的经济犯,名叫谢步升,这个人当过江西瑞金一个镇里的干部,相当于乡长的角色,他干了啥事呢:

利用职权,把带领大家打土豪所得财物,看见喜欢的,自己贪污了两件,还有,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没经过集体研究,悄悄把自己管理的通行证上,盖了一个公章,凭着这张通行证,他家里的兄弟把家里养的一头水牛运到国民党统治区,卖了个好价钱。

谢步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公开枪决的经济犯。

办理这起案件的,正是改革开放的共设计师,他老人家当年的职务是瑞金县委书记。

抗战期间,**内部费用十分紧张,小说前面重点写过,几十万八路军和延安总部,相当一部分的经费,来自于山东招远的黄金,为此乔向文和许世友多次并肩作战,才有了太平金矿的新生。

费用紧,加上管得严,整个抗战期间,**内部的经济罪犯很少,有证可查的就一起。

肖玉璧,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全身伤疤9o多处,那是九死一生,从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打过来的,到了延安以后干起了经济工作,担任陕甘宁边区下属一个县贸易局的副局长。

他的经济犯罪,事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利用担任税务分局局长的便利,趁着单位搬家的空子,把三千块钱公款悄悄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三千块钱啊,现在的**干部三十万三百万,甚至三千万的,都顶多判个几年官司,还很快搞一个保外就医啥的,很少有经济罪犯判了死刑的。

只可惜,肖玉璧没生活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贪官幸福年代。

当时办案的,是林伯渠。

因为姓肖的曾经为毛伟人服务过,算是故交啊,陕甘宁边区拿不定主意,就写了个报告。

毛伟人二话没说,在那份报告上就写了两个字:

枪毙

解放战争期间,延安党中央在惩治经济犯罪方面的力度更加严厉:

贪污公粮在小米26o斤以上者,死刑。

贪污数目在1ooo元以上者,死刑。

其余根据地也一个样。《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条例》规定,贪污数目相当于七千斤小米市价以上的,处死刑。《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条例》则明确,贪污之值在六千元以上者,处死刑、

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干部思想腐化,道德沦丧,整天不好好干活,就想着怎么往自己口袋里捞票子,这是外部环境,更重要的是,缺乏监督,缺乏断臂疗伤的魄力,所以,**越反越严重,贪官越打越多,简直是贪官打不尽,春风吹又生,前赴又后继,都来把手伸。

“向文,根据这些材料,我建议判死刑,你觉得呢?”

李作人快言快语,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乔向文的一番话,却大大出乎了李作人的意外。

第二百九十九章判处死刑?

正文第三百章释疑

更新时间:2012…6…2615:56:29本章字数:4091

正文'第三百章释疑

第三百章释疑

“郑局长,我们今天行动的消息,你告诉外人了吗?”。

面对白兵的问话,郑经从座位猛地站了起来。

带着自己的人马从西河头拉回来,和白兵一起前头侦察的一名兄弟,在枪战中,手臂被擦伤,郑经刚刚安排人送他去医院包扎。

“我说白处,你这话什么意思?你这话可不能随便说,我郑经虽然是临江原来的老警察,但我可没啥子歪门邪道的事。”

郑经,原来是国民党警察局和平分局的局长。

乔向文兼任公安局长,接管公安并对一批以前的警察进行考察审核后,六个分局中,其余的五个分局一把手,全部或者降为副职,或者调离原岗位,到机关里担任一定职务。唯有郑经,原单位原位置留用。

这也充分表明了乔向文对他的高度信任。

实干,公正,没有任何前科劣迹,无论是是在内部测评,还是面向辖区群众的征求意见,他都得了很高的分数。

看到郑经急了,白兵屁股朝他桌上一坐,一拍他肩膀。

“郑大局长,你可是人在旧社会,心在新中国啊,要不,为啥只有你一个人稳坐钓鱼台,局长照干,我白兵敢不相信你。哈哈。”

郑经被他弄得没话说,回身拿起没盖塞子的水瓶,给白兵倒了一茶缸凉开水。

“白处,你话中有话啊,谁不知道你是乔局的老部下,老兄弟,我谁都敢得罪,那也不敢得罪你啊,别看我年纪比你大,你那刑侦处长的位置可比我高多了,说说,你怎么会觉得今天的行动泄密了?”

疑团没解开,底没查清前,白兵自然不会随便说出来。

“我说郑局,别看你名字叫郑经,一本正经的,可是我看不咋地,怎么最近我好几次看见你和隔壁的美女校长黏糊在一起?”

玩笑开道,慢慢牵着话题,老特工了。

郑经想都没想,回了一句玩笑:

“那么漂亮的女子,你白兵敢说自己不动心吗?不过你放心,我郑经有老婆小孩,即算有贼心,也没这个贼胆了。”

白兵一笑,头一仰,大茶缸的水,咕嘟咕嘟下去了不少。

“学校扩建的事进展怎么样了?我听许一梅说,乔局不是协调好了吗?”。

“哪里,今天大美女不就和李副校长过来商量这事,学校是准备动工了,先要拆掉我的仓库,你让我把那些家伙放到哪里呢?兄弟你倒好,人家刚过来商量,你就杀过来了,我只好把人家赶走了。”

“赶走?哈哈,我看你还依依不舍,不是和她说了悄悄话吗?”。

郑经连连摆手。

“兄弟,这可不能乱说,廖校长那是全市的大名人,那些事迹你不太清楚,我可是一目了然的啊,人家几个校领导过来商量,你有任务,我岂敢不办,只好对他们说抱歉,说改天再商量了。”

猛地,想起了啥。

直到此刻,老警察郑经才知道刑侦处长的真实意思,人家是来查办案件的呢。

“白处长,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我当时就和她说了两句话,我想想啊,原话是廖校长抱歉了,白处长找我有点急事,我们改日再谈吧,她们学校的事好像挺急,问了我一句,那过一会我们再来吧,我说估计不行,还是明天吧。”

郑经反复想了想,就这几句。

既然挑明了,白兵的问话也就点到为止。

对于自己的同志,起码的信任还是要有的,况且,郑经的人品和素质很是过得硬,不然也不会独他一个人留用原职。

当白兵匆匆赶到军管会311的时候,范文芳告诉他,领导正在李作人主任那里。

于是,白兵到范文芳办公室,两个人聊了一会。

等了一阵,还是不见乔向文,白兵急了,下得楼来,敲了敲李作人的门。

这会,李作人和乔向文正在辩论。

根据丁一查证的材料,张青山凡有三项罪名:

贪污公物罪,根据丁一的秘密侦查,建设组有人反映,在接管过程中,张青山将原国民党和平区建设股办公室供奉的一坐镀金佛像、一辆自行车据为己有,而且竟然未在接管清单上登记,属于非法占有,根据初步估计,光是一辆车,当时就够得上三年官司。

索贿受贿罪,受贿,仅仅是刘鹏和另一家建设公司两个单位,就合计向他行贿三千多元钱,参照以前解放区的法律,这个完全够得上砍头,更为恶劣的是,他不但接受贿赂,之外,还公然向自己管理的单位和个人索贿。索贿,比受贿,性质更为严重,更为恶劣。

徇私舞弊罪,利用职务之便,将临江头号工程分包给那么多家公司,其间不乏自己的关系户和亲戚,除此,更为不能容忍的是,在收受建设单位的贿赂之后,数语监管,导致滨海公路的施工中出现了诸多的以次充优现象,假冒伪劣十分严重,临江解放后的头号重点工程,竟然成了豆腐渣工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程。

“向文,你倒是说说,这样的败类为何不判他死刑立即执行?”

李作人反问着自己的副手。

花了那么精力,纠正了一起陷害新闻记者案,还拔出萝卜带出泥,牵出了这么一个级大蛀虫,现在,铁证如山,但他为何不同意判处死刑呢?

乔向文依旧笑而不答。

按照法律,张青山这样的罪行,判他个死刑不会有问题,但是,乔向文通过丁一的调查和汇报,通过梁亮的遭遇,通过刘鹏的出尔反尔和报社主编的两面手腕,他感受颇多。

“李主任,乔局。”

李作人开了门,一看是乔向文的得力助手,忙招呼了进来。

李作人追问了许久,乔向文一直含糊其辞,正弄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见白兵找来,暂时把问题放在了一边。

“乔局,我已经调查了,郑经那里出问题的可能性基本排除。还有,李坚那里有进展,那个茶叶老板包长青交代了一个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