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205部分

北上南下-第205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班迟到的杜晓丫,经过走访,原来是与男朋友约会看电影,忘了夜班的时间,民警们根据她的交代,经过和男孩子以及电影院的核对,时间和电影内容完全一致。

请假的女工,经过民警和医院的核实,也解除了嫌疑。

截至目前为止,重大嫌疑人只剩下三人:

粗纺车间机修王黑子;

质检专员章微;

保卫卢伟才。

钟有光介绍了总体进展后,李坚汇报了对三个人的初步审查情况。

王黑子,28岁,在厂里干了三年,一直做机修,已婚,有一六岁的儿子,平时不爱讲话,但对机器很钻研,小毛病到他手里,三下五除二,就能搞定。

据他自己说,那天晚上他在粗纺车间走了一圈,没现啥问题,就跑到机修电工间,躺在长椅上休息,中途保卫还到他这里来过,说了会话。

章微,是刚来厂里上班不久的一名大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就是纺织专业,昨晚轮到他值班,他十二点到车间看了一下,和几名工人说了会,之后回到办公室看书。

天亮时分,还去车间看了看,没现啥问题,就趴桌子睡了。

卢伟才,38岁,重庆人,单身在临江,五人值班,两人一组,出去巡逻时,他负责守在保卫科,另四人反映,他只在四人都在的时候上过一次厕所,其余时间都没出去过。

三个人里面,究竟谁是真正的特务分子呢?

“钟副局长,李副处长,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就那个铁箱子调查过吗?”。

一直静静听着的范文芳,听完情况,突然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两个人有点诧异,摇头。

峰回路转

乔向文却一下子明白了范秘书问题的实质:

破案思维目前为止都是顺着人查的,怎么没有就爆炸物本身做一些调查呢?

看着范文芳,满意地点头,鼓励她继续问下去。

“我没看过那铁箱子,只是听你们说起,我想问一下有多重。”范文芳继续问了一句。

李坚想了想,“估计有七八斤吧,那个炸药都有三公斤,外面的铁皮箱子,起码也得两三斤。”

范文芳笑着再问道:

“那么大,而且很沉的箱子,是怎么带进厂的,据我了解,东南厂的保卫制度

相当严格,以前每天下班掏腰包,现在不掏了,但是凡是上下班的时候,门卫室都会站着很多保卫,名义是欢迎欢送职工,实际上还是在监督,对吧?”

钟有光点点头,看着范文芳。

平时很少近距离接触,这会才看到,原来她不仅长得端庄秀丽,而且工作能力非常强。

“乔副主任,钟副局长,虽然我还不能明确说出特务是谁,但我敢保证,今天下午他就会现形了。”

毕竟是刑侦处的干探,话音未落,李坚已经站了起来。

“范秘书,谢谢你。”

然后对着两位领导一挥手,“钟副局长,你陪乔副主任、美女秘书说说话,我去去就来,嘿嘿,你的车子我先用一下。”

军人作风,说干就干

怎么回事呢?范秘书的几句话,为何一下子揪出了特务的尾巴?

第三百一十九章寻踪觅迹

正文第一二零章意想不到的突破

更新时间:2012…6…2615:56:45本章字数:4066

正文'第一二零章意想不到的突破

第一二零章意想不到的突破

八月的晌午,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柏油路面也被晒得软软的,向远方望去,寂静无人的马路上,似乎有一片透明的蒸气在升腾。

李坚和同事们新一轮的查证工作先从质量科开始。

这里人少,除了章微,只剩下五个人。

厂部会议室。

装定时炸弹的铁盒子,醒目地放在桌子上。炸弹炸出了那么巨大的一个坑,公安人员虽然没有能成功拆解,但是,他么还是将铁盒子取了下来。

此刻的侦破方向,正是这个铁盒子。

新分配来的大学生章微,是具有作案时间的三人之一。

质量科几个人依次进去,又很快出来。

虽然李坚和侦察员反复提示,启,但他们表示从没看见过这箱子,那几天也没看见章微拿着它出现过。

质量科长还开了一句玩笑,不要说质量科办公室里没地方藏这玩意,就是让瘦弱书生章微办一口气拎着它从厂部大楼,跑到亚麻车间,也够他受。

李坚又详细询问了章微的其他情况。

话里话外,看得出,科长很欣赏章微,他表示这小伙子工作认真,业余就一个爱好,看书,家住厂里不远,同事都去他家玩过,到处都是书。

李坚迅让侦查员带着箱子,跟着科长去了他家里一趟,查证一下。

如果带着这么个铁盒子,不管家人还是邻居,都会有所察觉。

爆炸案本来就线索不多,面对仅有的小线索,如果不一一见底,那就更加难以取得突破了。

整理了一下询问笔录,李坚和一直陪着破案的厂保卫科李科长聊了几句,让他通知机修班的人。

机修班一共六个人,同样也是重点要查证的地方,因为,第一个现定时炸弹的当事人王喜文,正是这个部门的。

机修班6个人也依次进来。

大家见了这个铁盒子,全部摇头,表示都没见过。

机修班长还提供了一个情况,引起了李坚的高度注意,那就是以前,曾经有机修工把厂里的工具偷偷带回家,被查出来后遭到处理,所以后来形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为了避嫌,机修班的几个人平时一般上下班都是空手,不背包,就是为了避嫌。

一旁的保卫科长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这个情况属实,那么根据现有证据,似乎可以把王喜文排除在外了。

几个工人全部出去了,两名侦查员继续和保卫科长聊着,李坚对着铁盒子出神。

别看东南纺织厂几千号人,但事之前,真正有条件进入顾振德这个宝贝车间的,并没有几个人。虽然有很多车间有夜班,但是一来一个萝卜一个坑,中途溜出来,还提着这么一个铁家伙,不被同事现实难操作,另外,厂保卫科的夜间巡查,也让其他车间的人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深夜走动。

惊天大案一出,东南厂立时成为了临江市民的议论热点,连日来,厂长顾振德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很明显,坏人选择在自己的厂里设置定时炸弹,就是要把自己花了大代价才引进的机器设备给炸掉。当然,更重要的原因,顾振德一想到就明白过来,但他在外界面前,是不会表现出来的。

在经济一片萧瑟,大批工厂因为资金紧张而关门停业的时候,临江军管会通过银行重点扶持了这家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在亚麻新品荣获国际金杯后,无论是东南厂,还是顾振德本人都达到了荣誉的巅峰,在成为焦点人物的同时,顾振德也明白,自己也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特务的眼中钉。

在解放前夕,临江一批企业被国民党临江市政fǔ召集,威胁他们不许配合**做事,否则等**反攻,逐一清算。

在威逼之下,顾振德等人不得不虚与应付,一一应诺了下来。

这一次,东南厂一举成为临江的明星企业,军管会打击偷税漏税的现场会,就在厂里召开,军管会的一把手还亲自为他的新车间揭牌,临江那么多的媒体无一不是长篇累牍地报道,无疑让国民党特务大为光火,尤其是,自己担任了工商企业联合会的会长过后,没几天,厂里就出了这么大的案件,原因显而易见。

但是,这样的威胁警告,这样残暴的手段,已经无法让顾振德有任何的疑虑了。

军管会领导尤其是乔向文副主任,对待自己那是坦诚相见,信任有加,在万分危急之时雪中送炭,不但把工厂救活了,而且帮助工厂走出了一条光明的新路。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顾振德和夫人周玉连日来,一直帮着公安人员在厂里开展调查,尽可能提供一切便利,他们相信,**解放了临江,目前临江形势一片向好,根据他们的政策和能力,这座城市只会越来越好,而自己的企业与这样的管理者打交道,那才是正道。

天气炎热,周玉这会儿,亲自端着几杯酸梅汤,递给李坚等人。

就在这时,侦查员小姜一脸汗跑过来,把李坚喊到门外。

李坚留下两名侦查员继续寻找其他人辨认,自己匆匆出去。

原来,根据安排,昨天开始,小姜一直在外围工作,他和陈德奎反复谈话,政策攻心,软硬兼施。

陈德奎开始顾虑很多。

身高马大,只读过小学,还没毕业就读不下去了,父亲托关系去临江电表厂当了车间,谈了几个女朋友,都因为家境差,言行粗鲁而被人回绝了。

几个月前,电表厂每况愈下,不断裁员,后来干脆关门了,陈德奎一下子失业。本来上班,沾染了不少社会恶习,一失业,就整天和社会上的酒肉朋友混在一起了,成了一个打手小地痞。

面对公安人员的追问,摄于法律威严的陈德奎不得不交代自己那天带着棍棒去别墅前闹事,是一个绰号“老三”的人喊他去的。

“老三”也是一名社会闲散人员,解放前经常干些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勾当,临江解放后收敛了一点,但与那些渣滓依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昨天,陈德奎带着去“老三”家,不在,今天上午才总算把他给等到了。原来昨晚他和几个无赖喝酒喝多了,后来睡到了朋友家里。

面对侦查员,开始“老三”坚决不肯说,只说自己也是听说有罢工,去闹点事,想让资本家给点好处。

小姜掏出枪,“啪”地拍着他家桌子:

“就冲你喊人闹事,马上就可以把你给关进去,不信你试试看”

陈德奎也在旁边劝说着。

看看势头不对,老三有些怵,之后,吞吞吐吐交了底。

没想到,老三说的是围攻别墅的勾当,谁曾料想,这次行动的背后,竟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突破,竟然是在意想不到之间。

第一二零章意想不到的突破

正文第三二一章全城通缉

更新时间:2012…6…2615:56:45本章字数:4236

正文'第三二一章全城通缉

第三二一章全城通缉

在公安人员的逼问之下,老三交代:

围攻顾振德别墅的前一天晚上,老三在外面赌钱,很晚了才回家,在自己门外,被有一个自称“虎子”的人等着。

那人只说朋友介绍而来,办的事很简单,让老三出面找几个社会上的地痞无赖,第二天一大早混进东南厂罢工的工人队伍里,一起去顾家德家里闹事。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带着棍棒,挑起工人们的情绪,最终冲到家里,把顾老板的家给砸了。

老三觉得这事不难,一口允诺。

那人倒也爽气,出手大方,一抬手给了五块银洋。

当天夜里,老三连夜召集,五个平时混在一起的兄弟一听有这等好事,二话不说,纷纷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几个人赶早,混在人群里,很容易地就挑起了大伙的脾气,本来,参加活动的人就多,在一起罢工就是要求加工资,对工厂有不满情绪,哪里经得起他们的刻意挑拨。

要不是后来来了很多公安,老三带的五个人保准会把别墅给砸了,拿人钱财帮人办事嘛。

“那个虎子长得啥摸样?”小姜追问。

老三想了一下。

只见过一面,而且光线昏暗,但他还是依稀记得那晚的情景,倒不是因为那人的长相,而是因为那五块大洋,留给他的记忆很深。

他记得,那个“虎子”中等个子,三十多岁,说的一口外地话,有点听不懂,但听上去对东南厂的情况非常了解,看上去似乎是那厂里的人。

“中等个子,外地口音,三十多岁”。

听完侦察员小姜的汇报,李坚脑子里飞快地转了一下。

虎子到底是谁?

他为何要花那么大的价钱,雇佣一批流氓无赖鼓动工人围攻顾振德的住处?

虎子对工厂熟悉,难道他真的是厂里的人员吗?

围攻顾振德家里与爆炸案之间,难道真的有联系吗?

李坚陷入了沉思。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他猛地站了起来。

他想到了一个人

对着几名侦察员大叫了一声:

“陈科长,小王,小张,还有你,小姜,你们跟我走。”

说完,拔出手枪,就往楼下跑。

几个侦察员紧急跟上,也掏出了枪。

陈科长一头雾水,一边跑,一边问。

李坚来不及解释,只说了一句:

卢伟才,就是虎子

在周玉惊讶的目光中,几个人拿着枪,拼命地往厂门口的保卫科跑去。

李坚心里急啊,根据小姜反映的情况,这虎子这样的特征,在厂里应该很多,纺织厂嘛,外来人员很多,说的外乡话正常不过。

当他将虎子与目前三名嫌疑对象联系在一起时,他突然惊呆了。

到了保卫科,这里的情景让他们大吃一惊:

负责询问保卫干事卢伟才的一名侦察员趴倒在办公桌上,后脑勺流着血,一张椅子横倒在他旁边。

看样子是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