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上南下 >

第234部分

北上南下-第234部分

小说: 北上南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纸盒,蛇皮袋,几百个平方米的大仓库,随处都是这样的东西,而且,白芍、白芷、金银花、桔梗、薄荷等各种花草的味道充斥其间。

突然,仓库的最里面,一只有些异样的纸箱子映入他的眼帘。现了一个盒子。

心里一喜,刘天健疾步上前。

伸手一拎,沉甸甸的。

与其他纸箱装着的花草中药原材料截然不同,那些东西体积虽大,分量却轻,装在袋子里盒子里形状都不那么规矩,因为只是粗粗的包装,很快将要运送到工厂车间里加工。

眼前的这个箱子,又重,又实。

外面的绳子捆得紧紧的,压在了一大堆纸盒子的下面,若不是有心寻找,很难现。

刘天健戴着手套,迅地解开绳子。

定晴一看。

面露惊诧。

。。。。。。

局长室。

一圈沙,马文明,刘天健、李坚、许一梅,围着乔向文坐着。王小虎留在仓库后面的山坡山,继续监视呢。

“情况就这样了,乔局,一盒一盒的,每盒里面装着十二个小瓶子,怕被现,我没开瓶检查,但里面的那些粉末我看清了,都是白色的,细细的,有点像面粉。”

王小虎终于介绍完了进入仓库的经过。

大伙立刻讨论了起来。

因为是治安处经办的案件,副处长马文明先言:

“根据刘天健说的,我认为这个白色粉末,就是毒品,而且是毒品里最厉害的毒品,为民中药厂利用工作便利,制造毒品基本可以认定。”

许一梅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

林则徐推动的中国次禁毒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大幕,也从此让当年号称gdp世界第一的中国,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英国人先后只用了两万不到的军队,而且是长途奔袭,没几天时间,把大清王朝的二十万精兵强将打了个稀巴烂,跪地求饶,赔钱割地。插一句,gdp这玩意只是数据,数据最会骗人,让人产生假象,眼下中国有些人就迷恋gdp这个神话,还觉得自己真的是世界第二,但咱摸着良心,不要说从上到下造假成风,数字出官,不要说人口是人家的几倍几十倍,一人均就跑到世界的一百位左右,单单看看组成gdp的那些成分,对比欧美日本,就知道老2的强大只是个传说,中国靠房地产,靠公路铁路机场地铁基本建设,靠技术含量差而大量耗费能源和原材料的低端产品,美国人呢,靠垄断性的高科技譬如苹果微软甲骨文,靠别国捧着钱上门他还看你阵营归宿的军事工业,靠一个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资产就过中国所有国家级广播电视报纸资产这样的新闻娱乐产业。昨天江湖还看了份报道,尽管温总抑制房地产成果不错,中国排名靠前的富豪中,三分之一以上玩的是房地产,房产新政之前,那就不用说了,江湖有时会想,184o,中国gdp世界第一,一百多年后,万一,还是靠这些小玩意再拿第一,可是,我们的竞争力,我们的综合国力,我们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能力有究竟提高了多少呢?黄岩岛,钓鱼岛,从南海到东海,从2oo多个岛中国只控制了9个小不点,从解放后中国几代人接受的教育就是国土面积96o万平方公里,而从无提到海域面积,现在被别人占去了,才开始闹维权,过去,更多的精力财力怎么都花在了维稳上,对占我国土的外敌该争不争,对内倒是毫不手软,几百万军队,老百姓花钱养的,还怕内部有人造反抢权不成,怎么不对占领国土的外寇挺起腰杆呢?难道和当年的“攘外必先安内”异曲同工了一回?

还有一份报道,江湖亦有感慨,中国最权威的社科院研究表明,中国的农业比美国落后一百年,比英国和日本那就差的更远了,甚至,还比巴西差了很多。农业是基础,吃喝拉撒,那是排在头一位的,也很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础技术水平。按照一百年的推理,是不是意味着,眼下的农村农业水平,还约等于孙中山闹**的那年月呢,国民党执政了三十多年了,咱们这个政党执政了六十多年了,难道一直在白相相?

转回来。

话说,大清之后,即便国民党时期,禁毒作为国策,始终坚持着,尽管私下吸毒的人不少,但公开场合吸毒,玩鸦片,警察都是立马就抓的。

解放以后,禁毒工作更是时刻没放松。

因此,马文明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毒品,是吗啡的半成品,俗称白粉,是鸦片类毒品中危害最大的品种,多为白色,而其他的毒品如鸦片,俗称大烟,是黄色的,旧社会另一种有钱人吸得比较多的,**,那是黑色的,一般为粘稠的液体。

但是,李坚的一句话,提醒了大家。

治安处嘛,前期侦查可以,但是,一旦确认为重大走私案件,乔向文还是喊来了刑侦处的人,他们办理案件,毕竟更有经验,尽管向阳花的案件已经把他们所有的人全部拖了进去。

“白色粉末,的确可能是毒品,从色彩,气味上来,还是比较符合,可是,我就有一点不明白,毒品为何要装在小瓶子里呢?”

“有没有装在小注射瓶里是为了携带方面呢?”许一梅表看法。

李坚摇摇头。

放在袋子里运输既方便,又安全,而且不容易坏,哪用得着瓶装?

“还有,据我们了解,毒品吸食方法很多,有卷成香烟一样吸入、放在锡箔纸上燃烧烫吸、粉末鼻腔吸入,直接静脉注射的人少之又少,因为会在肌体上留下针眼,很容易被外人现。”

言之有理,大伙不由赞同。

可是,那种神秘的粉末到底是啥呢?

几个人分析着,讨论着。

天气转凉,稍不小心,就会受凉,临江的夏天和秋天就是这样的明显,这不,说着话,许一梅不时轻声咳嗽,手帕一直拿在手里擦着鼻涕呢。

“许处长,你怎么感冒受凉了,你们刚来临江,务必要注意呢,这里的中午热起来像夏天,早晚很凉,千万要注意呢,去医院看看了吗?”

马文明关心地看着许一梅,询问道。

许一梅连说没事,公安局事情那么多,她这个秘书处长跟着局长连轴转,哪里顾得过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乔向文猛地一个激灵。

难道,那些神秘的粉末,正是黑市上和黄金一样贵重的青霉素粉剂?

藏的那么深,不是私盐,那玩意一看就看得出,不是毒品,李坚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那么军管会严查的走私物资,白色粉末状的,好像只有青霉素了。

一般人平时在医院里打针,看见的只是针剂。实际上,乔向文在部队期间,注意过,部队医院都是使用的青霉素都是粉剂包装的,为啥呢,他了解过,因为青霉素在溶解后是极不稳定的,非常容易失效,而且特别容易生过敏,所以,有经验的医生,都是现配现用,同时,部队行军作战一旦动起来,粉剂的自然也比针剂的要方便很多。

乔向文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大家恍然大悟。

这也难怪,当年青霉素的使用,市面上极少,而大家知道的青霉素,绝大部分也都是针剂瓶装的。

如果正是青霉素,这么一箱子,无疑价值极其昂贵。

谁是它的主人呢?

谁又是那么举报者?

而这些,与乔向文兄妹说起的ji女有啥关系呢?

正文第三六九章如雷轰顶

更新时间:2012…6…2615:57:29本章字数:4611

正文'第三六九章如雷轰顶

第三六九章如雷轰顶

军管会一个,把为民中药厂的军代表喊到了公安局。ihongee

那会儿的军代表,与眼下一些大型企业中的军代表完全不同。

现在的军代表,主要是代表部队派驻到生产军工产品的地方企业的人员,负责监督工厂的产品质量与生产工艺,对出厂的产品进行验收。同时也参与工厂新产品的设计及工艺改造,说穿了,有些地方企业,生产的产品被部队看中了,从此专门为它生产,但因为军事需要比较特殊,所以就派个代表坐镇在厂里,负责监督、协调、验收。

解放初期,在人民政fǔ建立之前,绝大部分城市全部成立了军管会,这领导的军地合一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接管国民党的各类资产、企业、学校等机构,那么,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影响比较大的单位,为了宣传**的政策,防范敌人的破坏,军管会选派一批干部,前往这些机构担任军代表,主要的任务,就象后来企业设置的党委书记一样。

当着大伙的面,乔向文连问了为民中药厂军代表一连串问题。

慢慢地,话题转到了小别山下的仓库上,转到了中药厂合法经营方面。

没想到,这名军代表的态度很坚决。

“乔副主任,为民中药厂不可能有问题。”

乔向文浓眉收起,直视着这名年轻的营级干部。

“你为这样肯定?如果了问题,你承担得起责任吗?”不跳字。

没想到,对方毫不犹豫地点头。

“乔副主任,是这样的,这家工厂虽然是私营企业,,按照规定,私营企业是不用派驻军代表的,可是,财经部的王大江部长可以证明,为民中药厂当初是主动找到军管会和财经部,要求军管会派人前去,一方面赵厂长是出于安全考虑,担心国民党的报复,另外一方面,就是因为中药厂的产品比较敏感,他就怕生啥说不清的事情,我本来是军部参谋,李军长跟我谈话时,本来我还不想去,但是在和赵厂长接触之后,这个人很厚道,也很爱国,对**的政策自内心地拥护。”

原来如此。

乔向文和几个人听着介绍,互相换了一个眼神。

军代表接着说下去。

“我去担任军代表以后,赵厂长把厂里所有的原材料、生产、销售环节对我毫无保留,全部公开,前几天我还和保卫科的同志一起去小别山仓库检查安全防火,仓库里的物品我们检查得很详细,这不,风干物燥火易起,我和赵厂长正商量注意防火呢。”

听到这里,马文明问道:

“你们是哪天去检查的?”

军代表想都没有想,就接了话:

“星期天,我记得很清楚,平时忙,休息日我喊了保卫科两个人,一起去仓库看看,我们顺便还去爬了山,算是公私兼顾吧。”

马文明李坚和军代表继续聊着。

乔向文陷入了沉思。

如果说,之前的嫌疑,集中在仓库,以及与仓库相关的管理人员身上,那么,这位年轻的军代表,用他的热情和负责,一下子把工厂方面的嫌疑基本给排除了。

可是,那么昂贵的青霉素粉剂,究竟是人悄然隐藏在那里的呢?

如果是厂长,似乎没有必要把这么一箱随处都可以藏身的物品,放在偏僻的仓库里。

如果是其他人员,又如何能长驱直入中药厂的仓库呢?

在工厂、仓库、青霉素之间,究竟是一种样的关系?

久经考验的高级特工,这会儿陷入了一个看似没有因果关系却暗含玄机的谜团中。

在军代表得知了仓库那箱神秘的青霉素之后,大吃了一惊。

太不可思议了。

在刚刚向领导反复表态担保没问题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这么多的违禁物品

一,他的情绪十分低落。

乔向文见状,赶忙安慰了一下。

如果军代表所言为真,那么,最大的可能是,在周日防火检查结束之后,有人借着运输物资的名义,把这批走私物品运进了仓库。

至于藏在此处的目的,也许是等待下家出手,也许仓库只是一个中转站,很快,随着原材料出库,它又将转移到其他地方。

显然,这几天进出仓库的人员,是最具有作案条件的。

你一句我一句,很快,有了初步方向。

马不停蹄地,一辆吉普车,带着军代表和马文明、刘天健,来到了仓库。

刚刚拍照的老门卫正乐着呢,一看军代表再次前来,不知何事,很忐忑地上前问候。

未料,询问的结果,再次让一行人大失所望。

谜团越滚越大。

原来,周日检查之后,直到今天,工厂本部一次都没有来过人,更不用说运输物资了。

难道,这批天价走私物品,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

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马文明带人对这批走私青霉素的源头继续追查。

而这批物品,军管会集体研究后,决定先行没收,将它的价值尽快挥出来,挥最大功用。前面说过,解放初期,对内,青霉素国内还无法生产,对外,因为中国**刚刚推翻英美扶持的国民党政权,得不到国际的承认,海外各国正对大6实施全面封锁,青霉素根本进口不了,市场上为数极少的青霉素,主要是美国援助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为解放军所缴获。

而,大量的危急病人,急需青霉素这样的抗生药,尤其是部队负伤官兵的伤口感染,此外,肺结核、脑膜炎、炭疽、梅毒、淋病等,在当年,除非使用青霉素,高效治疗细菌感染,并且副作用小,此外别无根治的办法。

经过61军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