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宅行天下 >

第225部分

三国之宅行天下-第22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宅行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礼免礼!”黄承彦微微一笑。上下打量了诸葛亮与徐庶几眼,点头赞许道,“年逾未见,你等更添气度,德公与德操想来极为重视你等。对了,为何不见士元同你等一道来?”
诸葛亮苦笑一声,恭敬说道。“士元说非要去见见那坐拥四州的袁本初,我等苦拦不住,唯有让他去了。”
“如此”黄承彦点点头。随即轻笑一声摇头说道,“袁家四门三公,如今出了袁本初与其弟袁公路二人,相比之下,袁家之中,唯袁本初最走出色,不过此人太重门第之念,投身彼处之士需先报家门。若是寒门士子,怕是连见袁本初一面的机会也无,就此事而言,袁本初不如曹,咳,外面风大,我等且府内说话!”
“是,岳父黄师请!”诸葛亮与徐庶二人恭敬说道。
三人且步入司徒江府,有黄承彦带领,守门的士卒自然不会阻拦。
期间,诸葛亮走前一步,轻声问道,“岳父莫非也是看好如今的大将军曹孟德?”
黄承彦闻言一笑,摇摇头也不说是否。
走了几步,忽然听到一个女声。
“王伯伯,今日不去修剪花木么,咦,这两位是?”
来的竟是乔蔡。
“哦,呵呵,老朽年纪大了,如何吃得消每日去?这便是老朽所说的两位远方侄儿,孔明、元直,
“在下诸葛孔明,见过乔二小姐,”
“在下徐元直,见过巧儿小姐
“不敢不敢”乔模盈盈回了一礼,对诸葛亮与徐庶显得有些拘谨。随即望着黄承彦说道,“王伯伯,既然您侄儿且来,那小碘便不打扰了”恩,庭院中有棵竹子有些枯了…”
“呵呵,老朽知晓了”黄承彦笑着点点头,随即望着乔碘蹬蹬跑远,微笑说道,“此乃乔玄族弟之女。乔玄临终之际将他族人托付于江守义,因近期江东战乱,所以同她姐姐并众族人前来投靠”
“哦,原来是乔公族人”诸葛亮与徐庶点头。
“到了”黄承彦微微一笑。将二人可到一处府内一处偏僻小小屋。只见屋外脆竹郁郁,甚是优雅。
“哈哈”徐庶抚掌笑道,“黄师真乃妙人,不住庭院,却是在偏僻之处盖一茅庐,哈哈
“这”诸葛亮皱皱眉,疑惑问道,“江守义很是信任岳父?”
“老夫知你心中所想”黄承彦抚须笑道,“老夫乃是借口住不惯庭院,受不得嘈杂,是故江守义乃命人在此处按老夫意愿,设一草庐,其实对于府中之事,此子向来不大管事,至于信任,此人平生不做亏心之事,又何惧他人?更别说老夫,”
“岳父竟对这江守义如此看重?”诸葛亮俨然有些诧异。
黄承彦单手推开草庐之门,回头淡笑说道,“我观你等,如今皆不如此子!进来吧,”
诸葛亮与徐庶对视一眼,自是看的出对面好友眼中的不服气,但是身为长辈的黄承彦如此说,他们又有何办法,讪讪一笑,步入草庐。
“你二人有口福了!”黄承彦轻笑一声,从一边的柜中取出一个小小罐,神秘说道,“此集落脚许都的商人送到这江府的”
诸葛亮皱皱眉,疑惑得上前一看。随即展颜笑道,“月英在家中日日挂念岳父大人,却不曾想到岳父在这却走过得这般惬意”
原来那小罐中竟是装着寻常世面上用重价也买不到的上等茶牛
也是,对于许都的商人来说。讨好大将军尚在其次,讨好司徒江哲那是必须的,许都商会可是在江哲的掌管之下呢,虽然如今江哲只是挂个名,其中的事物自是由荀家代劳,但是商人们岂敢轻视?感激还来不
呢。
但是江哲早已定下规矩,凡是金银财帛一律不收,是故商人们唯有用四处的特产、稀奇之物代之。
就拿这茶叶来说,古代的茶叶大多是砖茶,炮制起来味道比之后世实在是差得太多,就连江哲这样的都喝出了不同,是故对于茶叶等物,江府还是收的,也不能全然不给商产、面子嘛,收了以后送曹操一点、送荀彧、荀攸、程昱等人一点,反正有错大家一起担着嘛,
吹了吹茶盏中的茶水,诸葛亮望了眼自家岳丈,微笑说道,“岳父。卜婿此行乃是将岳父带回荆州,月英很是挂念岳父”
“老夫在许都住得好好的,为何要回去?”黄承彦轻笑着说道,“你且回去告诉那丫头,勿要挂念为父!”
“岳父”诸葛亮闻言面色一滞,迟疑说道,“岳父学问渊博,若是做得朝上之官员也就罢了,何苦为那江守义看门?”
“看门?”黄承彦一愣,待望了望自己女婿与学生的面色,大笑说道。“老夫自然有老夫的思量,非你等可知,莫说朝中官员,便是三公。老夫也不想去,此地甚好!”
“噗!”徐庶闻言笑了一声,被茶水呛得连声咳嗽。
瞪了好友一眼,诸葛亮苦心劝道,“若是岳父欲清净小婿亦可在襄阳寻一偏僻之处,此等茶叶小婿亦可托叔父为岳父寻得,难道岳父便忍心叫月英日日挂念么?”
“休要在说了,你之心意老夫且明白”黄承彦微笑着摇摇头说道。“此间之事非你等可明白
“如此,还请岳父明言,好叫小婿回荆州之后对月英有个说法!”
“也罢”摇摇头,黄承彦凝神望着杯中的茶水,嗟叹说道,“太原王子师,乃老夫旧日至交,一身网烈,忠心汉室,老夫甚是心佩,当日逆贼围攻洛阳之际,他乃托人送了一份书信与老夫,叫老夫好生待其侄婿,教他学问,以为大汉所用,老夫得此信不久,便听闻逆贼攻入洛阳。王子师跳城门而陨,其家族大小人众,皆被逆贼所杀,心中颇为痛惜。十余年、近二十年的至交,短短数日便,,唉!
是故,老夫乃留书一封,去寻子师之侄婿,江哲、江守义!原本以为他归徐州去了,没想到在颍”却听闻此子领兵五万,去围剿青州黄巾。而后更是大胜而归,不单将数万黄巾带回,亦是带母三十万青州百姓。如此老夫乃对此人起了好奇之心,途中装作力尽不支,被他所救”
复回许都之后,老夫更是亲眼看着他将旧日的许昌建之为今日的京师许都,老夫观此子,确实如子师所说,虽是粗看粗枝大叶,然内藏精华,胸中本事确实不小!是故老夫一直观察此人”
“那黄师对此人有何论定?”徐庶好奇问道。
“定论?”黄承彦淡淡一笑。凝神说道,“若是此子为善,乃天下万民之幸,若是此子为恶,天下战乱不休”
“嘿”望了眼愣神中的诸葛亮,徐庶嬉笑说道,“我等一路而来,皆传此人善名,莫非此人名不副实?”
“元直,有时候不经意犯下的错误,却会酿成大祸!”黄承彦正容说道,“你等方才相比也见到了。如今天子与大将军曹孟德交恶,间隙早起,已是是不死不休之局势。那么依你等所见,这江姓小子当帮何人?”
“嘿”徐庶轻笑一声,略带讽刺得说道。“为大汉朝臣,位居三公,莫非他还欲助曹孟德对抗天子不成?此乃是大逆之举,虽说如今大汉威仪已失,然名望仍在,除非曹孟德公然挟持天子”
“便是如此!”黄承彦打断徐庶的话,沉声说道,“老夫观今日之后。天子怕是要被曹孟德麾下限制。而这江姓小子,自是不必说,去帮那曹孟德,若是子师在天有灵,如何看待此事?”
与徐庶对视一眼,诸葛亮有些犯难了,来之前受月英之托,如今当是要如何才能让固执的岳父随自弓离开呢?
许都,风雨欲至啊”





宅男的大学问 第五十二章 前奏
 更新时间:2010425 15:27:01 本章字数:9991

第五十二章前奏
训大汉,何以至如斯境地,, 许都之中一处宅邸院中,司马朗望着院中的池子发出一声怅然叹息,但是随即。身后便传出一声轻笑。
“兄长在此何为?”
“唔?”司马朗闻言一转身,望看来着一展笑容,招呼说道,“仲达,怎得到现在才回来?莫不是也去城外看热闹去了?”
“热闹?”司马懿摇摇头,哂笑说道,“若是兄长说的热闹便是指当今天子与曹公的话,啧啧小弟不看亦知今后情形!”
“哦?”司马朗闻言颇有些动容,坐在池边的石凳上,望着司马懿玩味问道。“既然如此,仲达,你且来说说日后形式”
“嘿。这有何难?”司马懿轻笑一声,走过去在兄长面前坐下,口中徐徐说道。“天子虽是大义所在,然手中且无寸权,岂能敌得过曹公手掌兵权?曹公只需一发难,想来朝中那些臣子亦不敢不看他面色行事”,人贵在自知,天子不知彼此实力,犹是好高鹜远,如此沉不住气,岂能成大事?兄长且看,不须三日,曹公处便有动静!”
“你口口声声唤曹孟德为公,,仲达,何以如此重他?”司马朗好奇问道。
“掌权者当杀伐果断,岂能妇人之仁?当日曹公领五万军诈称二十万、伐徐州之时,朝中官员想来皆是心中嗤笑。在那些人眼中,吕布占据徐州,羽翼已丰,是故皆望曹公败北而归;如今徐州已克,许都震动,兄长莫非不曾见到那些人面色惶惶,隐惶而不晓如何应对?”
“你说的是国丈董承?”司马朗疑惑得接了一句,随即点点头哂笑说道,“仲达说的不错,董承此人,唯有忠心可嘉,其余皆不足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陛下与曹孟德落到如此田地。此人最是坏事!”
“哈哈。若是天子任人唯亲,岂能落到如此的步?此事不外乎天子年岁幼小。气量狭窄罢了,岂能全然赖在董承身上?”司马懿笑着反驳道。
他的话好似是在为董承说话。但是听他口气。却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董承来董承去,丝毫不将当今国丈放在眼里。
“仲达!”司马朗皱皱眉,嗟叹说道,“非是天子任人唯幕,实是无耳用之人罢了,为兄在天子身边乃有二月,何时看到过天子身边有能人帮他出谋划策?尽是些庸庸碌碌之人罢了,天子也是不得已啊”
“不曾想兄长如此在意天子?”司马懿哂笑一句,随即嘿嘿一笑,神色古怪的说道,“既然如此,兄长为何还要借机金蝉脱壳,另投他
“唔?”只见司马朗面色一滞,神色有些不自然地说道,“为兄何以如此?仲达莫要胡说!”
“哈哈,兄长何以欺瞒小弟,待小弟为兄长一一道来!”司马懿望着兄长。神色自若得说道,“方才城门之下那一幕想来便是兄长为天子所献之策。叫曹公吃了一大亏,如此曹公心中岂会干休?定是要查明为天子献策之人。是故,兄长如愿以偿,得以见曹公一面,而曹公亦是对兄长另眼相看!一面全了君臣之义,讨好了天子。一面又得以借此投身曹公麾下。兄长一石二鸟之策小弟甚是钦佩!”
“咳!”被二弟司马懿说破,司马朗只觉得面上一灼,讪讪说道,“休要胡说。为兄只是欲全那君臣之义罢了。若是曹孟德要拿我,为兄亦无丝毫办法,你就担忧为兄被那曹孟德一刀砍了?”
“哈哈!”司马懿哈哈大笑,指着兄长乐呵说道,“若是如此,小弟当善待众弟。教其学问,兄长妻小,小弟自是照料妥当”
“好胆。你小子欲咒为兄死乎?”司马朗笑骂一句,一去,却被司马懿躲开。待重重叹了口气,他嗟叹说道。“为兄亦不愿如此,实乃天子确不是明主,我司马家当是要兴旺,既然天子这枝已废,不如讨个好留待日后”
“那兄长可是想好如何应对曹公?”司马懿微笑问道。
“前倨后恭,岂能如此轻易便投身于他。如此岂不是弱了我司马家之名?“司马朗淡淡说道。
“兄长错矣!”司马懿摇摇头,低声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若是兄长存着这个念头,想来小弟自是要先去安排兄长后事了!”
司马朗闻言面色一变,但并非是生弟弟的气,他素来就知道,他二弟才智远在他之上,是故当下急色问道,“此话怎讲?”
“兄长心思是好,奈何却忘了如今形势。更忘了曹公是派何人前来“捉拿,兄长”司马懿微微一笑,凝声说道,“若是江守义身在许都,想来这件事曹公必定是教与此人,听闻此人能慧眼识人,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此人仁义却是不假,倘若真是此人前来,兄长便是倨傲也无妨,虽有不妥之处,却无性命之危;然如今此人却不在许都,那么等得曹公重任的唯有寥寥数人,荀文若、程仲德、李显彰!
三人之中。听闻李显彰不愿为官,乃是为报救命之恩而投身江守义门下为门客,此人当是可排除在外;而荀文若如今且执掌许都政务,大小诸事,甚是繁忙,片刻亦抽身不得,如此此人亦可排除,那么剩下的唯有程仲德了
“二弟妙论,为兄甚是钦佩”兴我司马家者,必是此人!望着面前的二弟。司马朗赞叹一句,微笑问道,“便是程仲德又如何?”
“兄长不知?”司马懿哂笑说道,“程仲德亦是大有无疑,治下亦有良策,然行事甚是心狠手辣,往日许都治安不稳。江守义乃用此人整治,半月许都乃平,犯事之事大半充军,稍显严重者更是被斩于菜市,是故许都治安乃定,倘若当真是此人前来,兄长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