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全球黑帮花名册 >

第13部分

全球黑帮花名册-第13部分

小说: 全球黑帮花名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奠基了中国式江湖的繁荣,同样也造就了后代中国人不眠不休的江湖梦。
然而不幸的是,随着岁月变迁,日子一天天地过,人也在一天天地变,当理想渐渐消逝,道义也就成了一个悲哀的注脚。新时代的帮会再也不是过去的模样,虽然有一部分还在谱系上延续着过去,但更多的却早已背离了最初的道德准则。
“义”在如今的帮派中已经彻底变了味道,或者是放弃了国家大义而取了个人小义,或者是干脆连小义也彻底地抛弃。至于曾经的忠诚、礼仪,那更是如同落日黄花,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江湖只在梦中浮现,饮马青山、弹剑而歌的场面已经变成了一声长叹,悠然飘散在天地之间。那五花马、千金裘的日子久已不再,那众兄弟生死与共的激昂也只能在电影胶片上尴尬地再现。
理想没了,人也就堕落了。
我们无法想象,假如郑成功真曾建立天地会,假如陈近南真曾西渡大陆,假如少林五祖真的叱咤风云,那么他们的在天之灵是否也会面对人间一声苦笑。
不肖子孙,无大义,不守大节,这就是如今的江湖,如今的帮派!
1968年,在香港有着老虎之称的华总探长吕乐急流勇退,数年后移居台湾再不露面。而在此之前,大半个香港的黑帮都与这位传奇探长纠缠不清。他是白道的捕快,却也拿着黑道的俸禄。他甚至直接催生了1973年香港廉政公署的建立。
1984年,台湾警方有感于黑社会势力的过于庞大,展开一清专案,将大批帮派分子押往绿岛监狱。这次大突袭让号称十万弟子的竹联帮、四海帮大受打击。然而可笑的是,在绿岛监狱,各路本地角头、老大,居然又成立一个全新的黑道联盟——天道盟。
1992年,香港艺人不堪黑社会骚扰,举行反黑大游行。随后香港警方展开大规模反黑行动。但是有谁想到,在这背后其实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秘密,如今有一些更是众人皆知。演艺圈与黑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让人触目惊心。
2003年,盘踞在沈阳的黑社会老大刘涌被依法判处死刑。在这位著名企业家的判决书上有如下段落:“刘涌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万元;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万元。”
2009年,重庆掀起打黑风暴,一举摧毁了十四个黑帮团伙,大批官员因涉黑被捕入狱。
2010年,台中“市长”胡志强在该市再掀反黑风暴,发誓即使不要选票也要打掉黑帮。群情慷慨下,许多媒体却表示了最大限度的怀疑……
至此,今日的江湖再也不是过去的模样。理想已然统统坍塌,帮会成了整个社会的麻烦!我们已然无法预测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曾经有人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黑帮吗?
答案写于何处?
A档最初的理想主义者
导语:事实上,在金融时代到来之前,中国的江湖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时的帮会也不是如今的黑帮,虽然也存着不小的阴暗面,但解人困厄、救人危急,却是他们追求的美德。
在那时,无数仁人志士投身帮会,他们的目的不是好勇斗狠,更不是霸占一条街收保护费。自从明末清初开始,帮会所承载的更多是一种理想——反清复明,重建汉人家国。
而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理想也在不断地延伸,但其热情却从未改变。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帮会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甚至有记载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很多都有着复杂的帮会背景。
在那个时代,帮会不黑!在那个时代,江湖人还都是地道的理想主义者……
(本章完)
第9章 档案Ⅰ 拔剑回首说从头·天地会
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帮会完全不同,华裔帮会的主体部分有着相对清晰的谱系。这谱系从天地会、洪门、清帮开始,绵延至今。虽然随着时代的推进,如今的帮派已经渐渐背弃了最初的道义本质。但如果想了解中国的帮会,那么我们就必须回到数百年前,回到那个仗剑江湖的侠者时代……
一、国姓爷之反清复明
公元1644年,明崇祯皇帝于煤山自尽。大明王朝灭亡。同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满族人入主中原,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封建统治。然而在这两百多年中,汉人的反抗却从未停止过。从最开始的江南割据,到后来的郑成功据守台湾。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后,无数有志之士都在朝着驱除鞑虏的目标坚定前行。
这种坚持或波澜壮阔,或默默无闻,但归根结底都是以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的。在这场延续两百多年的斗争中,秘密结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而洪门天地会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事实上,有关天地会的起源,历史上说法众多、纠缠不清,基本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有的人说是延平郡王、国姓爷郑成功派亲信陈近南(即陈永华)从台湾西渡大陆,建立了天地会,立志反清复明。后来康熙皇帝派兵清剿福建南少林寺,作为总舵主的陈近南收留了逃出来的五人——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也就是所谓的“少林五祖”,令其开设天地会的分支机构,即称为洪门。
这种说法颇具传奇色彩,也更为世人所接受。大部分武侠电影及小说也都以此为背景编织故事,但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却依旧迷雾重重。
还有历史学家认为洪门天地会的始祖既不是郑成功也不是陈近南,而是洪二和尚万提喜(又称万云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洪门秘籍中曾记载了这样一句话:“始祖居住福建云霄高溪。”而乾隆十五年,在一次围剿“乱党”的行动中,又有犯人供称:“提喜于乾隆二十七年即在高溪观音庙传布天地会。”正是这分别来自官方与社团的两句话让天地会与洪门的起源陷入了更大的谜团。
那么,这个传奇的组织到底是谁创立的?
时至今日,这纠缠数百年的问题已然再无清晰的可能。而我也只能无奈地抛开这些争论不休的话题。
好在不管是哪种说法,天地会与洪门之间的关系都不难确定。无论是国姓爷建立了天地会,还是万云龙创立了洪门,总而言之一句话:在经过了一系列至今未知的事件之后,天地会与洪门成为了绝对意义的一家。
这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帮派,他对中国历史所起到的巨大意义绝非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暴力团伙所能达到的。
在创建之初,天地会(洪门)秉承着国姓爷郑成功的遗志,前赴后继,反清复明。多次发动武装斗争,重要的就有乾隆五十一年台湾林爽文起义,六十年台湾陈周全起义、嘉善起义、咸丰元年至五年广西大成国、升平天国起义,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厦门小刀会起义。
以上这些起义虽然没有从根本上瓦解清政府的统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让满族统治者开始重视汉人的政治诉求。
可以这样说,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而没有反抗就不可能获得尊重。洪门天地会一次又一次的斗争直接影响着满清统治者。汉人官员开始一步步走向清帝国的政治舞台中心,而位置也越来越高。到了清朝后期,李鸿章和曾国藩等人甚至直接把持着清政府的军政大权。这一切虽然不能说是拜洪门天地会所赐,但其中的意义却是不言自明。只是很可惜,这些走上政治舞台的汉人高官们,他们并不忠于自己血管里的鲜血,在他们眼里,大清帝国就是他们的一切的一切。
风云激起杀戮,铁血洗练江山。
洪门天地会在一次次重创之后又重新站回世人的眼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贩夫走卒为其流血,富家子弟为其拼命,即便是那些眼高于顶的名士大儒也都在共同理想的感召下,走进了这个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帮会。
队伍越来越强,能力自然也就越来越大。在数百年间,洪门天地会把种子撒向各个角落,而他们所获得的自然也是沉甸甸的丰收。有人曾这样感慨:“洪门其实就是汉门,因为丧失了中原的土地,所以在‘汉’(繁体‘漢’),字里要除去‘中土’就成为‘洪’字了。”这种说法虽然不知真假,但是却把这个帮会的使命表达得淋漓尽致。
驱除鞑虏,这就是洪门的宗旨,从国姓爷喊出反清复明的那一刻开始,历史便把重任交给了这个旷古绝今的帮会组织。
1894年,国父孙中山在广州发动第一次革命起义,有会党志士陈锦胜、李杞、候艾泉、刘裕、吴子材等积极响应。
1898年,孙中山发动第二次革命起义,又有兴中会、三合会、哥老会等洪门分支参与其中。
1904年,孙中山赴美国进行革命活动,抵达波士顿时,致公党的元老司徒美堂发动当地洪门人士热情接待,并安排食宿。
1909年,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的夏天,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商计卷土重来,又有南洋等地的洪门会党慷慨解囊。
事实上,我们历数辛亥革命前后的各种起义,洪门会党中出钱者大有人在,喋血者更是不计其数。作为骨干力量,洪门豪杰对革命所起到的作用不容低估。
1911年,黄花岗起义。黄兴率部攻击两广总督府,最后因遭清军围堵而败退。此役结束之后,经人检收革命军战死及就义者遗骨,得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烈士大部分为洪门中人。
时间再向后推,“九·一八”事变后,洪门致公党领导广大党员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斗争,谴责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并通过海外洪门团体发动华侨支持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其领导人司徒美堂联合各侨团组织、发动募捐救国,又亲自携带侨胞及捐赠物资到上海慰问十九路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南下,入侵东南亚各国,海外的洪门组织也运用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或组织华侨抗日武装,或参加当地人民的抗日军。甚至还有一些洪门人士更发动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瑰丽之歌。
危亡之时,豪杰仍在!
旧时代的洪门没有辜负那个传说中的缔造者郑成功。
大明虽未复,但胡虏终去!不管是满清统治者,还是后来的日本人,这一切的一切最终都成就了洪门天地会的传奇。
二、红花绿叶白莲藕
在中国武侠小说中,英雄是闪光的所在,而门派则是江湖的根基。没有千差万别的门派就构不成江湖的恩怨,就会让江湖的精彩荡然无存。
虚拟的故事如此,真实的人间也是一样。
在旧中国的帮会历史上,除了洪门天地会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结社组织,在风云变幻的年代,他们同样是江湖的主角,聚啸于野、哄饮酒垆。这些组织的形成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和原因,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宗旨,但是却在道义上共守着一种默契。历史的长河中,一个帮会就是一朵浪花,他们共同组成了波澜壮阔的中国江湖史。
“红花绿叶白莲藕”,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江湖神话。
红花即指洪门,绿叶则是清帮,至于白莲藕,他的历史可谓悠长之极,所代表的正是数代封建王朝都视为眼中钉的白莲教。在旧中国的江湖中,这三家帮会可以说是绝对的泰山北斗,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特别是洪门与清帮,可以说既有恩,也有怨,纠缠不清。
与洪门不同,清帮的创始人不是一个,而是三个,分别是翁岩、钱坚及潘清。这三个人的身份也是异常复杂的。
翁岩,字福明,道号德慧,江苏常熟人,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鼓楼街,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在河南少林寺习艺,雍正二年加入天地会;钱坚,字福斋,道号德正,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迁居河南,经商,雍正二年随翁岩加入天地会;三人中最年幼者潘清,字宣亭,道号德林,浙江杭州武林门外哑叭桥人。
翁岩、钱坚及潘清除了身具天地会的背景之外,还有另一重身份——他们都是罗教的信徒。罗教是明朝时期形成和流传的一种宗教,算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也被称为无为教和罗祖教。其创始人是罗梦鸿。罗教结合了佛教禅宗和道教中的许多教义和传统,在当时虽然信徒没有白莲教广泛,但同样影响颇深。
三位清帮的祖师爷,既是天地会的帮众,又是罗教的信徒,而且又出身少林。这样复杂的身份也就直接造成了清帮会众的信仰广泛。在后世清帮中,门人弟子不光要拜创帮的祖师爷,同时也供奉罗祖及禅门达摩祖师至六祖惠能,可谓博爱之极。
由于实行禅宗制度,所以清帮与洪门中互称兄弟不同,这个组织是拜师入帮,会众以师徒相称,崇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