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全球黑帮花名册 >

第15部分

全球黑帮花名册-第15部分

小说: 全球黑帮花名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国父孙中山的安危都毫无意外地托付他手;他还是哥老会的龙头之一,其影响力直追另一位老大、同盟会首领黄兴。在袍哥兄弟控制的范围内,提起他的名字,无不肃然起敬;据传说,当年他行走东北,大帅张作霖也曾拜其为师,所以东北的土匪马帮也心甘情愿把他认作一等一的豪杰、头领。
他的名字叫杜心武!江湖人称南北大侠,自然门的传奇高手,中国武术界的绝顶高人!无论是早期的同盟会、革命党,还是后来的国共双方,都把他当作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抗战末期,蒋介石曾希望他统帅清帮洪门,做一个“中国人民动员委员会”的主任,带领副主任杜月笙等人整顿帮会,为政府效命。可是他最终却看不惯蒋氏之无能,选择挂印而去,在湖南慈利县城附近饭甑山建了一座“斗米观”。贴上“始知养生主,曾无及人士”的对联,与白云青松为邻,清风明月为友,探索气功养生之道,研究救死扶伤之术,自制“千锤膏”用以施治救人。解放后,人民政府再次恭请其下山,担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自此,大侠再临人间,直至终老……
这是一个人的最简单不过的履历,只随意选取他人生中几个小小的段落。但是却足以堪称光芒四射!江湖中,虽有豪杰,但如杜心武者,放眼民国近代,恐怕也再找不出第二个人了。武功高于他的或许还有,但没有一人如他般纵横天下,为国请命。文化强于他的也不在少数,但却没有谁像他这样拥有一身出神入化的功夫。
乱世之秋,豪杰必现,这句话放在杜心武身上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1。少年侠气
1869年,杜心武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其父曾任清军都司,在抗击英法联军的战斗中立下战功,后因违抗军令,拒绝剿灭一支起义部队,被迫亡命他乡。临行前,他嘱咐妻子,一定不要让儿子再习武艺,免得最后身家不保。
父亲走失后,年幼的杜心武在母亲的抚育下渐渐成长。然而世态炎凉,孤儿寡母的岁月何其艰难。几经欺凌之后,少年杜心武下定决心,拜师学艺,希望能够用武力来保护自己和母亲。13岁这一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杜母为儿子请来了游方天下的“自然门”绝顶高手徐矮师。在这位武林奇人的教导下,杜心武八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一位武林高手。
有关杜心武的武功之高,后来的江湖上曾有很多传闻。比如有人说,杜心武很小的时候就腿功了得,跑得非常快,能跑得“辫子搭桥”——跑到最快时一整条长辫都扬了起来,与后脑袋平齐。也有人说,杜心武临终之前还能仅凭几步助跑,如一溜青烟般攀上长沙城墙。1928年秋,杭州举行全国国术大赛,杜心武应邀表演“走圆场”。只见他走上台,一个劲地走圈,仅几分钟,便疾如一缕黑烟,不见其身……
练就了一身武功之后,少年杜心武的心境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毫无悬念地教训了几次乡间的恶霸之后,他渐渐地萌生出了一种孤独感。小小的乡野再也不是他驰骋的乐园,他的心已经飞出了田园之外。二十二岁这一年,在经过仔细地思考之后,杜心武终于离开家乡,走上了广阔的江湖之路。
初入江湖的头三年,杜心武栖身于重庆金龙镖局,任镖师之职。这段时间对于他来说可谓弥足珍贵。走南闯北的护镖生涯让杜心武第一次认识到了江湖之广博,同时也渐渐地感受到了人世的莫测。
比武、路见不平、交朋结友、哄饮酒垆,这就是江湖儿女的生存方式,也是杜心武这三年的生活主题。在这三年里他见识了各种各样的江湖人物,有英雄豪杰,也有邪徒恶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他做过很多,少年侠气、挑战比武,这样的事情他也一一经历。
他入过少林寺,约战过隐世的高手。闯过哥老会的堂口,一伸手便已万夫莫敌。一副消瘦的身材,在短短三年间便已经名震大江南北。
这就是年轻时代的杜心武,侠义之名靠的是拳头和一副豪爽的心胸。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杜心武一直这样走下去,那么上帝赋予他的也许会是另一种命运,也许就会像另一位民国高手孙禄堂那样以武技留名于世。
但是,人与人终究不同,追求不同、心性不同,命运自然也不同。三年的镖师生涯之后,杜心武做出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入常德高等学堂读书。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杜心武的人生彻底融入了波澜壮阔的中国大历史……
在这之后,杜心武如痴如醉地吸收着武功以外的知识、见解。求学的间隙,他还数度入京城,并与谭嗣同、大刀王五结为好友。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在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鸣之后从容就义。杜心武与王五等友人怒发冲冠,决定联手刺杀袁世凯和慈禧太后。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大内之中高手入云,杜、王等人两次尝试均功亏一篑。
面对着学武出师以来的第一次沉重失败,此时此刻的杜心武心情复杂。虽然他还有着江湖人的豪气干云,但对国家大事却也萌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他开始意识到,中国的命运并不是靠武技就能拯救的。要想救民于水火,他就应该在黑夜中寻找新的方向……
1904年,在天津码头,杜心武大步踏上轮渡。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日本。
2。技震东瀛
抵达日本之后,杜心武的眼界被彻底地打开了。
在这里,他更进一步地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并认识了革命党人孙中山和宋教仁。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除了参与革命党人组织的一些活动之外,杜心武还大显身手,接连挫败日本武学名家!这其中比较震撼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1909年。在日本京都举办的“万国大学生比武大会”上,杜心武凭借自然门的绝学力挫群雄,荣膺冠军。在其中最关键的一场角逐中,他不光把对手、日本空手道冠军山本刚打败,而且还致其重伤。
打败了山本刚之后,杜心武在日本声名鹊起,但同时也引来了岛国更多的武术名家。向来睚眦必报、心胸狭隘的日本人三番五次地挑战杜心武,而其中最有名的一次当属“日比谷花园之战”!
1909年秋,日本最著名的相扑手斋藤一郎向杜心武发出了挑战。此消息一传出,舆论哗然,绝大多数日本人都抱着极大的信心,期待着这场比武。
事实上,如果单以身材而论,身形消瘦的杜心武的确尽落下风,斋藤的一身肥肉看上去就如同一座小山,不可撼摇。战书传来之后,一些留学生纷纷劝说杜心武不要迎战。然而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杜心武便欣然应允了这场约战。在他眼里,无论是空手道还是相扑,说到底都是不堪一击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见证这一场所谓的“世纪大战”。日方最终把比武地点选在了人流熙涌的东京日比谷公园。
这一天,吃过早饭后,杜心武一身轻松的打扮,径直来到了比武场。此时虽然时间尚早,但日比谷公园里却已经是人山人海。日本的武术名家纷纷赶来为斋藤一郎摇旗呐喊。在他们看来,面对体型硕大的相扑手,杜心武肯定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奇迹最终还是发生了。让日本人民失望的是,大胖子斋藤虽然气势汹汹,但结果却和倒霉蛋儿山本刚差不了多少。杜心武几乎是照样画葫芦一般三下五除二将斋藤一郎击倒在地。
斋藤失败之后,日本的舆论再次哗然,中国留学生则士气大振。两次与日本武林高手的对决,两次堪称辉煌的胜利!这让杜心武在东瀛名声大噪,而这一系列事件也引起了另一个人的真正注意,他就是宋教仁。
在当时,宋教仁是日本同盟会的核心领导之一。看到杜心武强悍的身手之后,他二话不说便把保护孙中山这个艰巨的任务交到了杜的手上。自此之后,凡有公开场合,杜心武都不离孙中山左右,并一手挫败了数次暗杀,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华第一保镖”。
3。革命往事
时光荏苒而过,在同盟会众人的引导之下,身在东瀛的杜心武渐渐从一个热血沸腾的传统中国式侠者渐渐转变成了一个拥有先进政治理想的革命者。
1910年,杜心武返回中国,并开始在江湖上串联,为接下来的革命起义做准备。在这一阶段,除了与中原及江南一带的江湖人士共谋大事之外,他还远赴东北,接连收服了几伙纵横强悍的马贼,并被东北绿林尊称为“关东大侠”,以至于到最后,张作霖也闻名而来,愿执弟子礼。
可以说,在大革命汹涌如潮之际,杜心武的江湖地位也在扶摇直上——
哥老会的龙头、洪门的大佬,一入清帮辈分便高到了顶点!
这位武林中的传奇王者,用自己堪称完美的人格抒写了一段江湖神话。可以说,在当时的江湖,杜心武的风头绝对是一时无两。
而除了这些之外,很多知识分子也乐于结交这位传奇大侠。梁漱溟、蔡元培……很多知识界的才子都把杜心武引为知己。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杜大侠与一般的武夫截然不同!他武功卓绝,但侠肝义胆,而更为可贵的是,在当时的江湖之中,如杜心武一般有文化、有见识者可谓凤毛麟角。
1911年,杜心武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这一年,他参加了辛亥革命,并利用其帮会身份广结善缘,促使大批江湖好汉投身其中。在他和其他洪门大佬的倡导、率领下,中国的江湖再度波澜四起。他们的理想也从空洞无望的“反清复明”、“变法维新”调整成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辛亥革命!这是一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它象征着漫长的封建时代大幕渐掩,而中国式的江湖也在这一刻发展到了最为光辉的顶点。自此之后,江湖虽有才人出,但却日趋堕落,最终被尘封为久远的回忆……
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之后,杜心武见识到了人民的力量,也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光芒,他本想追随中山先生,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中国。但让其始料未及的是,曾经的仇人袁世凯在此时却一跃冲天,并最终窃取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这一年对于杜心武来说不啻于悲喜两重天。怀着对革命前景的深深忧虑,他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都失望不解的选择——担任农业讲习所气象学教授,仅在北京政府挂了个虚职。
4。此生寂寥
1913年,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是风云变幻的一年,民主革命在这一年的春天遭遇重创!而久赋闲职的杜心武也又一次看到了窃国者的无耻,他的革命理想再次遭遇重大打击!
这一年三月,曾被杜心武引为知己的宋教仁遇刺身亡!
宋教仁之死在当时可谓一件惊天血案,同时也让杜心武认识到了革命的黑暗角落。他再次一怒拔剑,全力缉凶。几经周折之后,杜心武最终将杀手锁定在了袁世凯爪牙应桂馨家,并在这里将凶手武士英擒获。
查明了宋教仁遇刺真相后,杜心武决定再次暗杀袁世凯。然而可惜的是,此刻一心想做皇帝的袁大总统已然怕死到了极点,府邸之中重兵把守、戒备森严。“月黑不是杀人夜,风高未必放火天”,杜心武接连尝试了五次,结果都铩羽而归。
1916年,袁世凯彻底撕破伪装,登基称帝。怒不可遏的杜心武不顾劝阻,停留于京畿一带谋划行动,打算继续伺机刺杀。但没想到的是,事情再一次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仅仅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居然两腿一蹬,突然死掉了。
满腔怒火顿时化作一阵悲凉,未能手刃仇人,这让杜心武心灰意懒。袁世凯死后不久,杜心武便辞去一切公职,回到了湖南老家,郁郁寡欢,闭门谢客。
轰轰烈烈的革命让大侠激情万丈,同时也让其寸断肝肠。
在随后的日子里,杜心武几度沉浮。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应国民政府之邀再次出山,呐喊于江湖之上。这期间日伪特工几次想暗杀他,但最终都化险为夷。抗战进入焦灼阶段后,杜心武又不顾年岁渐高,以“中国人民动员委员会”主任的身份率领杜月笙等新一代江湖大哥,上下奔走,网罗江湖志士,守土抗敌。
然而,时势虽然造英雄,但英雄却总是泪满襟。“人民动员委员会”虽然立志于动员江湖豪杰,但最终却成了国民党当局拉帮结派、排除异己的一个工具。而杜月笙等人更是心甘情愿做了蒋政府的马前卒,这种局面让杜心武痛心不已。但此时,抗战艰苦卓绝,他只好按下心中怒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利用自己的江湖人脉,组织“六国武术研究会”,用日本空手道、朝鲜跆拳道、泰拳、安南拳、西洋拳与中国拳术互相结合,专取有利近攻、夜战、白刃战的搏击术,施教于中国士兵。
1945年初,眼看着抗战胜利在望,75岁高龄的杜心武终于下定决心,再一次退隐江湖。国民政府几次挽留,但杜大侠却去意已决。而这一归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