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家业 作者:糖拌饭[完结] >

第172部分

家业 作者:糖拌饭[完结]-第172部分

小说: 家业 作者:糖拌饭[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不能保住我的命到时你们就知道了。”冯大牛道,心里却在默数着时间,从他进李家,这也差不多有两刻钟了,秦家和王得财安排的人应该快到了。
“嗯,有这信心是好事儿,这样,我说个人,不知你还记不记得?”罗文谦这时摸了摸鼻子又道。
“什么人?”冯大牛一脸狐疑的问。心里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也许一切并不会如王得财和秦三爷他们安排的走。
“赵真,你还记得吗?”罗文谦道。
“你怎么会提他?”冯大牛这时真是是惊跳了起来,心里是翻江倒海,赵真可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人物。
“只因着我刚从北地回来,宣大人和颜大人已经抓捕到案,不过。戚帅着两人戴罪立功,这个消息便一直没透露,如今。我跟你说个最新消息,把汗那吉投降了。赵真也被抓了,甚至,赵真已经把当年的事件全都供了出来,如此,你真以为秦家还能保得了你?他们是自身难保了!”罗文谦看着冯大牛那面如死灰的脸色道。
“那你们想我怎么做?”听着罗九说这些,冯大牛就知道秦家完了,王得财和秦家在布局。可这局却布到李家和罗九事先挖好的坑里去了,这不是找死吗?
“只要你说出事实。”贞娘在一边道。
其实有赵真,有把汗那吉的证词,冯大牛反不反水都无所谓。只不过,王得财和秦家利用冯大牛给李家和罗文谦挖坑,若是这回被冯大牛反水,那想来更能让人痛快一点。
冯大牛没有说话,只是低垂着头。
而李家人和罗九也不在理会他。如冯大牛这样的人,为着他的小命,自会明白怎么做对他最有利的。
这时,天色暗沉了下来,一道闪电从灰蒙的空中划过。随后却是撕裂人心般的炸雷声,而几道闪电,几声雷一过,便是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的从空中砸了下来,没一会儿,整个青石板的地面就冒着白色的水花。
就在这时,一队衙差由府衙的捕头带着,将李家八房团团围住。
李家八房的大门,侧门和后门都被人看了起来。
“都给我守好了,莫走了钦命要犯。”府衙的莫捕头冲着捕快们道,随后便上前拍开了李家八房的大门。
“莫爷,你这是干什么?”开门的是李六斤。
“捉拿钦命要犯。”莫捕头冲着李六斤道。
“哎哟,我说莫爷,你这开玩笑,我们李家可是奉公守法的,怎么会有钦命要犯呢?”李六斤气愤的道。
“有没有可不是你说了算的,得等我们搜过才知道。”莫捕头说着,便带了人冲进了李家。
而这时,李景福,李贞娘,还有那冯大牛就坐在厅上,莫捕头带着人一冲进李家,就看到了冯大牛,就乐了,逮个正着。
立刻的那铁链就往冯大牛头上套。同时的,莫捕头又冲着李景福道:“李爷,有人把你告了,说你通匪通鞑,制造了当年商队被劫杀的惨案,如今,也一起去衙门回话吧。”
李家在徽州到度也算是大家,莫捕头说话还算客气。
“这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谁告的我?”李景福故作一脸气愤的反问。
“到了衙门你就知道了。”莫捕头也不多说,直接让捕快押着李景福,然后锁着冯大牛便出了李家。
“贞娘,这是怎么回事?”赵氏脸色大惊,问着李贞娘,一边吴氏也是急的要跳脚。
“奶奶,娘亲,别急。”贞娘连忙安抚了自家奶奶和娘亲,然后悄悄的把前因和后果说了说。而一边李大郎自也跟着去了衙门,该有的打点也是要的。
而这样的大事,自也惊动了李家六房七房和九房,连李老夫人也拄着拐杖上门了。
贞娘于是把李老夫人请到屋里,同样细细的把事情说了说,主要是不能让老人担惊受怕。
“好,真是打蛇不死,反被蛇咬,这回,定要弄得他王得财毫无翻身之地。”李老夫人咬着牙道。
“嗯。”贞娘点点头。
而此时外面,也被李景福通鞑通匪的消息给震的如同一锅粥。
“李景福通鞑通匪,怎么可能?”大多数人直摇头。
“怎么不可能了,这往北地挖金的人多了,可发财的有几个,怎么偏偏就李景福发了财了,我瞅着这通鞑通匪的可能性大的很。”亦有那眼红李家八房发财的人兴灾乐祸的道。
“这事情不好说,大家还是不要下结论的好,明日听审吧。”边上有人道。
“对对对,明日听审。”边上人自是应和着。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反转

李景福通鞑之事一夜之间闹的整个徽州纷纷扰扰。
于是,第二天早晨,一大早的就有许多人聚在府衙门口,等着听审。
辰时正,府衙的大门便开了。几帮衙差分例门侧。
而李家一行人,都随着李老夫人出现在了府衙大门口,看着衙门一开,便抬头挺胸的进了衙门。
“带冯大牛,李景福。”这时,知府大人的惊堂木一拍,外面听审的立刻就静了下来,几个衙差便拿了令去提人,没一会儿,冯大牛和李景福就带到了。
外面听审的人见到两人不由的又是一阵窃窃私语,冯大牛脸色有些灰败,而李景福倒是淡定的很。
“冯大牛,李景福,还不快把当年通鞑劫杀商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招了出来。”见到两人到堂,知府大人又是一拍惊堂木道。
“大人,冤枉,小的当年就是苦主,幸得秦家路过救了小人一命,这通鞑劫杀商队罪名,小的承受不起,还请大人明查,莫要中了小人的栽赃污陷。”李景福跪下磕头,一脸诚恳的道。
“狡辩,苏州巡察使蔡大人已经查明,冯大牛确系同当年通鞑劫杀商队的事情有关,为此还发下海捕文书捉拿冯大牛,如今冯大牛却是在你家抓到的,可见你们早有往来,还不快从实招来,小心皮肉之苦。”知府大人沉着脸,拍着惊堂木道。
“还望大人明鉴,小的并没有狡辩,这冯大牛在北地就是马匪,小的跟他素无来往,说实话,冯大牛昨日出现在我家小的也很奇怪,说起来。苏州按察府那边通揖冯大牛的通辑令已经发了有一个多月了,可冯大牛却是昨天突然出现在我家,而且仅仅在半个时辰之内。大人的人就围住了我的家,抓了个现行。大人不觉得这太巧合了点吗?”李景福按着之前商量好的话道。
听着李景福的话,知府大人也不由的皱了眉头,别说,李景福没说这话时,他倒也没太觉得,可李景福这翻话一说,他便也有些皱眉头了。这么巧的事情确实有些让人生疑的。
这时,一边的乌师爷递上来几张纸,知府大人看了看眉头更是锁了起来。
又冲着冯大牛道:“冯大牛,这是昨夜乌师爷问话时。你留下来的口供,你说当初是罗文谦和李景福相互勾结,然后买通你给鞑子送消息,最后劫了商队的货物,还杀人。如此种种,你可有证据?”
冯大牛这时仍然跪着,神色有些木木。而那眼神时不时的看着大堂侧面的门帘子。
他这时心里很忐忑,昨夜乌师傅的问话,他是按着计划说了。可按计划这些话他还得在今日的大堂上再说一遍,可是这时,他想着昨天李景福和罗文谦的话,却是一时把握不定啊。
而此时,二堂门帘子里坐着的王得财和秦三爷也有些不淡定了。
今日这案子,两人是不打算出面的,所以他们买通了乌师爷在这后面旁也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有个准备。
而秦三爷早就买通了一个叫吉汉的鞑子,到时只要冯大牛按着计划行事,再传这吉汉把证据呈上。
如此,罗文谦和李景福通鞑之案就能定了。只是这会儿,冯大牛明显是有此迟疑了,两人不由的大急。
“还不快从实道来,小心皮肉之苦。”见冯大牛迟迟没有动静,知府大人又是重重一拍惊堂木道,一边的衙差自喊起堂威来。
“南京分道苏州巡察使蔡大人道。”就在这时,门口响起门子唱诺的声音。
“哇,巡察使大人都到了……”门外听审的自是连忙让出了一条道,只觉得今日这案子惊动的大了。
而知府大人一听蔡大人到,便立刻起身相迎。随后让人搬了椅子来让蔡大人坐下。又道:“大人今日来的可巧了,下官昨日已经揖拿了逃犯冯大牛到案,而且还牵出了李家李景福于当年苏州商队在北地被劫杀的案子有关的事情出来,本官如今正在细问。”
“嗯,我也是近日追查,有消息说冯大牛已到了徽州,因此,我便带着来徽州本跟大人好好参详一下,捉拿逃犯的,倒是没想到,今日才一到徽州就听说了大人已将冯大牛揖拿,所以,本官就先过来了,这案子要犯既已在你徽州落网同时又牵连出徽州的人进了案子里,就由大人细细审明,本官在边上听听。”蔡大人拱拱手道。
“好,就听大人的。”知府大人道,然后同蔡大人两人同时落坐,审案继续进行。
“还不快招。”知府大人这时又喝问着冯大牛。
而冯大牛这时脸更白了,他此时紧紧的盯着跟在蔡大人身后的两人,这两人他都认得,其中一个是蔡大人最器重的师爷姚千山,而另一个隐在姚千山同蔡大人背后,虽然都看不太清脸面,但那身形以及半张侧脸却是他再也熟悉不过的人——赵真。
说实话,昨天在李家,虽然罗文谦和李景福已经把一切都说明了,但他其实也是将信将疑,就怕李景福和罗文谦是在诈他。
可如今,见到赵真就立在蔡大人身后,就明白确实大势已去,王得财和秦三爷的如意算盘是要落空了。
如此,他再看了那二门帘处,随后重重一咬牙道:“大人,此时说来话长,证据不在我的手上,还请大人传秦家的秦三爷,田府的春枝夫人和管家王得财。”
“好,传秦家秦三爷,田府的春枝夫人和管家王得财。”听得冯大牛的话,知府大人便吩咐了衙差,衙差领命而去。
而此时,躲在二堂的王得财和秦三爷却是大惊,这跟事先说好的不符啊,事先说好,这呈上证据的人是吉汉,他们两个是不出面的,可没想到这时。冯大牛却直接把他们给供了出来,甚到还把春姨娘也带上了。
难道是冯大牛紧张之下出错了?
只是这时却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思考,毕竟衙差已经出去传人了。他们也赶紧着从另外的小门出来,迎上衙差。
“另外。既然这事情还牵涉到义厚生的罗九,那就再传罗九。”这时,一边的蔡大人补了一句道。
“是,理当如此。”随后知府大人又让人去传罗九。
没一会儿,王得财和秦三爷就到了,又过了一会儿,春姨娘也到了。
春姨娘到堂时脸色是有些不痛快的。这事情一直是王得财在操作,她是不太管的,如今,倒把她一个妇人也传上堂是怎么回事。只是她再心里不快,到得堂上也发作不得,只得站在一边,等候知府大人问话。
同时她心里也惴惴,毕竟她谋了田家的财产。那也是心虚的。
“秦三,王管家,春姨娘,据冯大牛招供,你们手上李景福和罗文谦通鞑的证据?可有此事?”知府大人问。
“大人。这些事情,妾身是不晓得的。”春枝连忙否认。
秦三道:“在下是北地秦家的,只因着偶然的一次机会遇到一个叫吉汉的鞑子,从他的嘴里知道李景福和罗文谦通鞑之事,不知大人可否传吉汉到堂。他就在门外。”秦三爷道。
“好,传吉汉。”知府一挥手,两个衙差便下去,领了吉汉到堂。
吉汉就上得堂来,拿出了一封信,是当初冯大牛传消息给鞑子的,其中说到的内容自是有着罗文谦和李景福的。
些信是真真假假的,冯大牛传消息给鞑子的信是真的,当然里面关于罗文谦和李景福的内容是秦三爷让人添进去的,如此,这封信就是八分真,二分假,这样一来假的就也成了真的了,再加上有吉汉的口供证明,可以说,凭着这些,罗文谦和李景福的罪名就坐的实实的了。
而此时,在外面听审的见到这种情况,也是一片哗然啊,难道李家还真的通了鞑?毕竟,有鞑子,再有冯大牛,还有信件,李家这通鞑的事情却来越象那么回事了。
“李景福,你还有什么话说?”这时,知府大人冲着李景福冷冷的道。
“大人,他们这都是一派胡言。”李景福磕着头道,贞娘在边上听的也是紧据着手里的拳头。
“哦,那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他们是一派胡言?”知府大人一脸严肃的道。
“大人请再问冯大牛,毕竟,里面的信是他写给鞑子的,他最清楚。”李景福道,却是冲着一直跪在那里的冯大牛道,他已经被忽视了好一会儿了。
“哦,冯大牛,你有什么说的?”知府大人再问。
“回禀大人,那封信是我写给鞑子的不错,不过里面关于李景福和罗九的内容却是事后加上去的。”赵真出现的那一刻,冯大牛便有了选择,这时自是很干脆的道。
而他这话一出,却是让秦三爷和王得财出了一身的冷汗,而下面听审的也都一脸惊讶,这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说清楚。”知府大人瞪着冯大牛道。
到得此时,冯大牛也没什么隐瞒的,于是把王得财写信告辞他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